如何看待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宣布在2017年6月提前舉行英國大選?

2017年4月16日,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宣布在2017年6月提前舉行英國大選。

2017年4月19日,議會522票支持vs13票反對通過了提前大選的計劃。


更新,結果正如我預測的,snp蘇格蘭獨立公投算是完了,梅挺住就是了,想想科賓怎麼挺過來的,當時手下人全辭職,他影子內閣幾乎只有他一人光桿司令,走到今天,沒必要放棄。

________

科賓現在這位子坐著,保守黨真是太開心了有沒有?這次snap就是意思說,保守黨利用科賓養草,現在草長的差不多了(支持率跌的差不多了),不好意思,梅姨要割草啦

總結來說三個好處

1. 利用工黨科賓現在支持率大降,各地mp眼看要大敗,乘勝追擊,奪出議會位子

2.對snp進行壓力測試,如果snp丟了位子,那他們的mandate必然受到質疑,對蘇獨派是個打擊。如果snp沒掉席位,也沒有影響,反正咱保守黨位子是穩的

3.最後,給brexit開路,減少政治拉扯 這是最明顯的,不用多說

但最可怕的是事情是,如果保守黨自我感覺太好,反而掉席位怎麼辦。不要忘記了,畢竟有49%的人是反退歐的,如果這些票倉去了LibDem怎麼辦,這簡直是災難

另外保守黨內部對退歐意見也不統一,這又怎麼辦


攘外必先安內,同時這又是一次政治賭博

當然,這裡的「外」不至於是敵人,但要解決好脫歐問題,給英國民眾和歷史一份滿意的脫歐答卷,內部團結和穩定是必須的。

Hard Brexit, 英國內部必須先hard起來。

首先,保守黨內部其實對於脫歐具體方案的意見都也不一致,以至於在關於脫歐的問題上May有了個Theresa Maybe的綽號。

本身脫歐公投這件事,也是保守黨政治角力的附屬品,而May也是在一片混亂下上任的(複習一下,Boris和 小丑Michael Gove之間的火拚,還有一個同台競爭的女候選人說話沒下巴自己把自己說死了,名字忘了抱歉。哦還有UKIP那個Nigel Farage,搞出大新聞後直接撒手走人)。回顧這一切,May接手的真的是一片政治爛攤子。好在英國經濟復甦勢頭比較強勁,因此在脫歐問題上還有強硬的資本,否則這位首相的日子就真的太難過了。

我們再來看看外部環境。Jeremy Corbyn, 一個整天在PMQ上叫NHS funding, workers welfare, education的黨內基本沒什麼支持的黨魁,他要問的問題我基本都能predict了,每次質詢基本都處於下風,根本不是May的對手。Jeremy的公眾形象方面就別說了,去年7月自己跑去空的火車車廂尾部一屁股坐地上說火車滿員了,需要國有化鐵路公司來提高效率和運力,被Brandson揭發,徹底笑話。其他的諸如UKIP,LibDem等等,大怪小鬼一直在侵蝕著Tory的精力,不斷反對保守黨提出的任何關於脫歐的方案,May強硬點,反對黨就說你這樣下去藥丸,我們的企業和歐盟藕斷絲連,不能這樣來;May態度稍微弱一點,反對黨大叫英國主權喪失啊,May你對歐盟沒有態度啊。這樣下去,如果May需要出台一部關於脫歐的法案來未脫歐提供法律基礎的話,將會在下議院遭到很大的阻力。

原來想著一心干脫歐,在2020年前別再出什麼岔子了。但人家不讓啊。大怪小鬼利用脫歐在民眾間的分歧,圍攻Tory的所有脫歐策略。

沒辦法,不把下議院整頓一下這脫歐沒法繼續幹了。況且就Jeremy這貨的水平和其他一幫烏合之眾,讓May有了提前進行選舉,重新洗牌的想法。目前保守黨的勢頭還是不錯的

所以這是一次賭博,若是賭贏,一個更強大的保守黨,更團結的議會將會幫助May放開去和歐盟談。

可凡是賭博就必有風險,更何況在當前這個國際政治波雲詭譎,民心難以預測的年代。


先來回顧一下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倫敦時間4月18日上午11點,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唐寧街十號官邸前宣布,將在50天後的6月8日舉行新一輪大選,比原定的2020年5月提前整整三年。這一決定與梅自上任以來多次拒絕提前大選的表態相悖,且直到公布前夕都沒有向外界走漏半點風聲,完全出乎英國媒體意料之外,也令在野黨派措手不及。

△ 4月19日親保守黨的《每日電訊報》頭版:「梅的晴空霹靂」

在4月18日的講話中,特蕾莎·梅宣稱自己決定提前大選純屬「勉為其難」,只因議會內外的反對勢力不斷挑戰保守黨政府的退歐計劃,令後者不得不訴諸全民投票以明確當局在退歐談判與過渡階段的權威,鞏固其在非常時期「強大而穩定」的領導地位。特蕾莎·梅強調,「舉國正走向一致,但西敏並未如此」;為避免國家利益被政黨間的傾軋所動搖,有必要在退歐日程確定之後、正式談判開始之前舉行大選,把未來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

退歐程序在今年3月29日已經正式啟動,按《里斯本條約》第50條規定,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屆時倫敦與布魯塞爾之間的談判結果也將出爐(或者破裂)。如果沒有4月18日提前大選的決定,英國退歐的結果將在下一屆英國大選前一年左右揭曉,那正好是英國各黨派開始籌備競選、英國選前民意開始形成的關鍵時刻。不難想像,若歐盟選擇在談判中對英國採取強硬態度,那麼退歐談判的結果未嘗不可以作為足以影響2020年英國大選結果的籌碼,令執政黨不得不同時顧忌歐盟與國民兩方面的意見,在談判的衝刺階段陷於被動。從這一點看,特蕾莎·梅提前舉行大選的決定錯開了兩個重大時間節點,把退歐之後的第一場大選推遲到更安全的2022年,不能說對英國的國家利益沒有好處。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選擇在4月18日宣布提前大選?這也是如何看待提前大選這一問題的關鍵......

實際上,提前大選的原因光憑表面上的「穩定」二字,顯然是不足以解釋的。畢竟,自去年7月就任首相以來,直到上個月,唐寧街方面曾同樣以「穩定」為由,反覆許諾本屆政府不會尋求提前大選。由此觀之,對現任保守黨政府而言,「穩定」不過是天神雅努斯式的政治話術,既能向左,也能向右。更何況,正如《衛報》社論所指出的,在年初最具爭議的《退歐法案》通過議會審議、《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觸發的現在,退出歐盟木已成舟,英國現在恰恰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以「穩定」之名、在並不缺乏穩定的時刻舉行提前大選,固然可以視為穩中求進的中庸策略,但也勢必引發一場冰冷的政治博弈,非冠冕堂皇的辭令所能掩飾。

△ 對梅政府而言,「穩定」就像天神雅努斯,既能向左,又能向右。

相比之下,特蕾莎·梅講話中提到的「舉國一致」,倒不完全是空穴來風:今年一月的YouGov民調顯示,59%的民眾認為特蕾莎·梅的退歐姿態有利英國,53%的民眾對退歐談判的結果表示樂觀;Ipsos MORI在二月份的民調則顯示,過半民眾對特蕾莎·梅就任首相以來的表現感到滿意。鑒於梅未經選舉便成為首相、主持爭議極大的退歐事宜,這一表現可謂相當優秀。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因為特蕾莎·梅政府近來退歐進程順暢、民調錶現良好,所以在政局本已比較「穩定」的時期提前舉行大選,正可以擴大在下議院的微弱多數,鞏固對後公投時代英國大政方針的把握。

對於與保守黨政府直接競爭的野黨而言,提前大選也確乎是一場偷襲。

代表80年代社民左翼、在退歐問題上態度曖昧的工黨黨首科賓坐擁多數黨員支持,與立場更偏右、且普遍親歐的黨內議員內訌日久,令工黨在民調中對保守黨的差距拉大到20個百分點——在2015年大選中,工黨得票率僅差7%,便已在下議院落後保守黨約100個席位,6月大選之後如無意外,工黨的處境恐將更加悲慘。在蘇格蘭,6月的大選將是蘇格蘭選民近兩年半時間裡迎來的第6次投票。 雖然提前大選不能動搖民族黨在蘇格蘭的主導地位,但 「選舉疲勞」正消磨著民族黨支持者的熱情。而堅持親歐立場的自由民主黨,雖然有機會在倫敦等親歐地帶捲土重來,但在強勢的保守黨面前也只是杯水車薪。

△ 工黨黨首科賓與黨內議員內訌日久,政黨機器近乎失靈,民調數據也一落千丈。在特蕾莎·梅宣布提前大選後,工黨內部至今仍未就如何選擇議員候選人達成共識。

△ 蘇格蘭民族黨(SNP)仍牢牢掌握著蘇格蘭政壇。但在提前大選的決定宣布之後,黨首斯特金(Nicola Sturgeon)提出的第二次獨立公投計劃也有可能迎來變數。

除了針對野黨之外,提前大選也是特蕾莎·梅本人擴大黨內權威的機會。

去年6·23公投之後,首相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與財相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下台,聲威大振的疑歐派領袖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因盟友背叛而退選,特蕾莎·梅的就任首相本系黨內不同派系平衡的結果。由於保守黨在2015年大選中僅擁有17席多數,梅政府一方面受制於黨內一部分疑歐派議員背叛黨首意志的威脅,一方面則被2015年大選中卡梅倫團隊的競選承諾束縛手腳。鑒於在未來的退歐過程中,尚有12000餘條歐盟法律法規需要政府通過議會立法程序加以修訂或重寫、以實現英國法律體系的完全獨立,特蕾莎·梅顯然希望擴大對完成這一手續的「大廢除法案」(Great Repeal Bill)的控制。一旦保守黨如預期一般在6月大選中獲得顯著多數,梅便有可能左抗在野反對派、右壓黨內叛軍,成為完全掌握退歐方向盤的「利維坦」。

△ 2015年大選中,保守黨贏得了下議院650個席位中的330個。排除空缺與拒絕出席等情況後,有效多數僅17席,這意味著如果有超過17名議員在議會表決中與首相兼黨首對立,就可駁回完成退歐所需的立法動議。

△ 英國議會的檔案庫藏有金雀花時代以來幾乎所有普通法系的卷宗。隨著英國退出歐盟,預計有12000多項涉及歐盟在英司法權的法律和行政規定需要修訂乃至重寫,其中不乏反洗錢條例、民航飛行員資格認定等重要規範與制度。

△ 特蕾莎·梅對提前大選的解釋令人聯想到霍布斯筆下的利維坦:主權者的意志成為國家權力的化身,像一頭巨獸般保障強大與穩定。

如今,處在過渡時期的英國既然需要堅定的談判立場和迅捷的決策效率,那麼有一頭能夠令首相權威與政黨利益與國家穩定達成一致的「利維坦」,固然不是什麼壞事,甚至可謂是英國議會制「贏者通吃」特色的優勢所在。但當退歐帶來的「舉國一致」消退時,這頭「利維坦」能被真正的主權者——議會關進籠子里么?根據2011年通過的《固定任期法案》,政府只有在取得議會三分之二多數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在五年任期結束前結束議會、舉行大選。不過,面對特蕾莎·梅「證明你們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挑戰,以工黨為首的反對派無論多麼不情願,也只能接受從天而降的考驗,三分之二多數的門檻料將在今天的議會辯論與表決中輕鬆越過。在一系列巧合與算計之下,包裝在「相忍為國」外衣里的提前大選,可能也將會是特蕾莎·梅下一個五年的加冕儀式。

世 界 說 徐 一 彤
發 自 北京


一個人的命運啊, 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1. 因為梅姨已經斷定,她無法獲得下議院通過英國脫歐的立法。保守黨在下議院只佔些微多數。

2.英國大選原本要等到2020年才舉行,不過梅的支持率給予她鞏固自身權力的機會。根據bbc民調顯示,她的保守黨支持率比主要的反對黨高出超過20個百分點。(英國保守黨支持率最高,達43%;工黨支持率為25%,英國獨立黨支持率為11%,自由民主黨為10%,蘇格蘭民族黨為5%,綠黨為4%。)

所以呢,這次選舉應能賦予梅姨更大權力來抵制立場更加強硬、反歐盟的議員(覺得科爾賓要被懟的不要不要了),他們目前對特雷莎·梅所在政黨的脫歐立場具有不成比例的影響力。以後脫歐進程中,政府只有一個聲音。對於歐盟來說不見得是一個好事。

個人的意見看多英鎊了


不少人覺得科爾賓支持大選莫名其妙,美國班農之前說共和黨建制派才是他首要敵人,民主黨白左反而根本過不到招,在建制派倒下前,極左極右打不起來的。大多數人的思維都將政黨乃至國家視為統一整體,但歷史上能高度凝聚鐵板一塊才不是常態,是戰鬥力bug的開掛狀態,一股勢力新崛起時往往能有這種狀態,內部鬥爭才是常態

所以對科爾賓來說幹掉黨內反對派大佬才是他首要目標,而不是同樣受保守黨大佬排擠的may,他得不到黨內高層的支持,但有足夠的底層支持,通過大選把高層反對他的工黨議員刷下去才是當務之急。而且他看上去在反對脫歐的立場感覺更多是消極附和,當時結果出來時,工黨內部大佬就有指責他支持留歐不力。

犧牲工黨本身就不穩固的地位以將工黨拉回激進左翼的勢力對他而言明顯是很划算的,這樣就算他下去了,他的邊緣化派系應該也能壯大,寧做雞首,不為牛後。脫歐這種事不確定因素這麼多,一個玩砸了就是被其成功奪權的工黨重振的機會,奪黨內的權比重振工黨難多了


引用CNN某報道的最後一段話,

As May said in Downing Street: "Britain is leaving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re can be no turning back."

讓我們一起走,向前走,不退歐堅決不回頭!

提前選舉的路子《紙牌屋》播過,趁著現在退歐的「氣勢洶洶」,一鼓作氣拿下總理,擴大議會席位。剩下的就跟昨天的土耳其沒啥兩樣了。

「我們退歐這件事一定要辦,越快越好。最好明天就切割。 」

某政事堂大V說的保守黨聯盟yo,excited.


別人說了的,我就不說了。提點沒人提的。

首先,在卡梅倫在聯合政府期間,背迫於自由黨要求,政府通過了一個法案:大致是以後選舉要5年一次,準時發動,不容許英國政府再象以前那樣,總是由執政黨政府決定,結果就是總是等到執政黨一切都準備好了,在反對黨最不利的情況下,決定什麼時候,多久開始選舉。這對萬年反對黨的自由黨是非常不利。所以這算是自由黨在聯合政府期間,對自身長遠發展規律的一筆棋。

那好吧,基於這個法案,尤其是在二次選舉中,當卡梅倫把自由黨都擠下去了,獨自稱大坐穩了首相寶座後,信心爆棚,計劃保守黨可以連任10年,開始英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十年計劃」。是的,你們沒有聽錯,歐美選舉產生最大問題就是政策沒有長遠規劃。「有恆產者有恆心」,在整個歐美政治資產體系里,有政治恆產者,只能用來描述英國女王大人和她的繼任者了。其他頭目政客們也就只能小心翼翼地討好選民四五年,一般來說都是在連任成功的時候才敢有實質上的動作。所以,女王問政(只是問問)也是有作用的。雖然只是個傳說的頭像,但不好意思,人類這動物對象徵意義還是非常在意的,雖然你可能以為你不是。這也算是英國比美國政治體系上高半招的地方。話題有點跑遠了,回歸正傳。

回頭看看英國現在的最大反對黨,工黨局勢。工黨的脊柱-工會,堅定的支持現在的領袖Jeremy Corbyn,還嚷嚷著寧要工黨分裂也要堅定擁護這個政治領袖。(如果大家不知道是誰的話,就是那個議會上揮舞著毛澤東語錄的人)。這也是一個破罐子破摔的決定了,所有英國人都認為,這是自黑的節奏,表明工黨為了表現出左傾色彩,實行了自宮的自殘行為。意思就是可能有十年都和執政黨沒有關係了。

好了,分化瓦解完了對手,保守黨開始致力於內部團結問題上。一半保守黨要求脫歐,本質上是不想有人管他們,女王都趕到犄角旮旯了,歐盟算哪門子權威,敢幹涉他們放屁打架吃香蕉。而支持留歐的,理由更簡單,想從歐洲獲利(大家可以類推一下台灣日本韓國在對中國大陸貿易中的獲利)。但是兩部分人,主要是互相借勢要在歐盟中的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利,說白了就是在唱黑白臉。雖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是真的愛獨立單身的英國,不想和歐盟姑娘結婚,被迫過高麗麗她老公的那種「幸福生活」。所以,脫歐公投的時候,雙方派別都不怎麼重視。公投宣傳活動也沒有怎麼用心。但是,萬事具備,沒算到颳了個西北風。就是前倫敦市長鮑奶生的政治投機行為。小鮑想早日摸到屬於自己的首相寶座。這要是脫歐了,卡梅倫就得下台,那小鮑同志作為唯一支持脫歐的保守黨就可以上前台就坐了。而所有主角們都忽視了老百姓對難民,歐洲移民的不滿情緒,尤其是對英國精英階層的不滿。你們說脫歐就是大亂了,看來富貴精英階層們很在意,脫歐會讓他們很受傷,咱們就投脫歐,於是,英國脫歐了。而鮑同志利用自己網紅身份,宣傳點燃了大眾對移民不滿這個火藥桶。不過小鮑同志,成功後,也差點就義了,差點被自己的小夥伴們「捅了一個馬蜂窩」(政治利益分贓不勻啊)。現在鮑同志在政治上的作用,就等同於里葬禮時的那張照片。:)有一點點的使用價值,但也僅限於頭像價值而已。

於是,後面我們知道,在嚴抓移民政策上很有一手的老司機--梅姨迎合市場需求,登著豹紋高跟鞋上陣收復失地了。梅姨是個娘子軍的頭。她上台後的主要表現就是和快速乾淨的和前任頭頭,卡梅倫,奧斯本兩個基友兄弟們分清界限。「我們雖然是一個黨的,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只能用你的鮮血證明我的不同,為我們的黨和國家,同志們,走好。」 卡梅倫和他的好基友財務大臣的辛苦籌劃的十年計劃,被不留情的抖了個底朝天。梅姨的雷厲風行,獲得一片贊,而她這一場收拾殘局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前面的一群小夥伴們的玩票表現,並不是她的政治能力強。比如前面說的小鮑同志。但是,脫歐公投中也引發了的其他企圖,比如說工黨發現自己其實也不是那麼沒用的東西。你是女人都可以,我們閹了也還是有機會的。(玩笑話)總之,大概我知道就是工黨這半殘的狀態,嘰嘰喳喳的很討人厭。這時候,梅姨已經站穩腳跟了。看見這個閹人的反對黨派,很煩。在宣布了脫歐正式啟動後,決定在出門打仗前,把家裡內部控制力度加強,把小意外扼殺在搖籃里。不給對方任何把柄。要不殺雞儆猴,蘇格蘭高地的政治投機分子就又要動小心思。

梅姨宣布公投。首先是要推翻前面的5年一投的稿子。這需要三分之二多的議員投票支持。梅姨說自己的保守黨佔有一半的人,都支持黨魁-梅姨的決定(這表示梅姨這次是真的有保守黨全黨支持,而不是卡梅倫賣萌許願換來的),剩下的就是要工黨領袖出面解決了。這就是將軍工黨了。1)工黨分裂的很厲害。領袖現在就是個旗子而已。說話沒風。工黨領袖每天建設性的沒有,就只會說,你的權利不合法,應該是脫歐公投後,卡梅倫下台,再全民選舉產生新首相和內閣.... 2)英國選舉不同於美國。需要每個選區選舉。最後計算綜合下來,議席獲勝的多數黨的黨魁就是首相。這就是在反逼著工黨議員們提前丟盔卸甲(原來以為起碼還有四年才面對戰爭的)。而現在保守黨支持度急劇增加,本質上是變現支持度,真正的「收購」各個議席。讓梅姨辦事效率提高。這樣一來,工黨議員就更加不贊同推翻前面的發令了。3)這樣一來,工黨領袖的弱領導力,就晒成幹了。這是進一步推動反對黨-工黨自我改善。否則,太弱的工黨,他的支持者很可能就被別有用心的民族主義者吸收去,利用了,製造出象特朗普的執政者。尤其反觀,特朗普上台才不到百天,就差點點發朝鮮半島的核戰爭。英國再不小心點,難保會出現什麼狀況。脫歐這個蒼蠅吃的夠噁心了,要是再不小心,被忽悠吞下一個蜘蛛來抓蒼蠅,然後再吞下去個鳥來抓蜘蛛,....(此處引用兒歌「I know a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

英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兩黨政治基礎。這就是說,兩個黨都要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是要演化成新的常態,梅姨就推動演化過程。儘早結束拉鋸戰。

暫時先說到這裡。飯後再說

還是回到脫歐公投結果後,保守黨政府的執政地位的合法性就受了質疑。梅姨的上台是特殊時期,如果是在公司里,可能就叫代理總裁。這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決定。她在事物穩定後,必須面對現實,接受選舉結果,正式任命。而且,脫歐公投,也意味著,無論是誰,新政府班子,必須和過去的本質上告別。梅姨雖然策略上表現如是,但還是需要一個儀式。何況,現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邏輯上很難完全推翻所有前任的路線。新加的房地產稅收政策就是一個悖論。原來設定的條件基礎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在現任繼承約束下,不能自已打自己臉,只能暫時制止不理。現在,主要任務-脫歐日程-解決了。其他的亂七八糟,就需要一個明確顛覆的活動。這次的選舉,產生的政府,在真正意義上,是一個新政府。雖然依然是保守黨執政,但不是傳統的同一個政府。好像鄧小平政府和華國鋒政府的不同。梅姨的政府,不同於早些時候卡梅倫政府。是一個大反轉。大切割。

那麼,我們猜測(設計我個人利益):梅姨「加冕」儀式完成後,那個房地產landlord tax,stamp duty是不是會有很多新的改變。一些內部人士透露,政府傾向於用傳統方法,把新舊情況分開來考慮,而不是現在這種一刀切的中國式粗放手段:即將某年某月某日以前的按一個方法計算執行,某年某月某日以後的按另一個方法計算執行。

-———

梅姨缺乏足夠的政治素質,在大選放大鏡中被放大了。雖然現在她不太可能能夠臨陣脫逃,但是能把保守黨的三塊核心選區丟掉了,我覺得和她選舉中忽然覺得自己很牛掰,敢揚言要大幅增收老年人的養老稅和遺產稅有決定性關係。

--———


趁著恐襲東風,避免蘇獠獨立,趁著女王能續,避免大權旁落。退歐紅利還在,工黨菜鳥秉政,不能與虎謀皮,不如早正大位。

其實全球檯面上的統治者,思路都大抵如是


如何看待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宣布在2017年6月提前舉行英國大選?

================================================

其實,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愛丁堡,貝爾法斯特,而不是在倫敦。

當蘇格蘭,北愛決定舉行脫英公投時,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新聞。

一個昔日世界霸主,一個G-7發達國家,一個西方「大國」,就這麼被 「民煮」 成小鎮了,這就是美國的明天哦。


今天在文具店購物的時候,聽到兩個店員談話。

其中一個怒噴托利黨,原話是dont waste your money on tories. (保守黨又叫托利黨)。

FB好友中也有許多不滿當前執政黨的人。

這樣一看民調機構是不是選錯了樣本?

來一個驚天逆轉也不是不可能。

先預測一個,保守黨這次可能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工黨勝出。

現在賠率是保守黨贏 1 賠0.07 ,工黨贏1賠25, 自由民主黨贏1配500。


立個貼,這是保守黨要作死


我怎麼記得英國脫歐公投,本身就是卡梅倫政府為了拿到一個民眾願意留在歐盟的結論,然後弄巧成拙的結果?

要是這次提前大選,把保守黨選下去了就好玩了。


因為脫歐進程已經開始,未來兩年英國政府團結一致很關鍵。下議院許多反對黨議員為了自己三五年的政治訴求,在脫歐過程中各種使拌子,不惜用英國未來幾十年的前途來換取自己短視的政治利益,如同在遇到風浪的大船上跟船長各種搗亂,讓人看了就噁心。

現在保守黨呼聲那麼高,完全可以通過大選把這些賣國的蛐蛐蟲子議員趕走,讓下議院長紅五年,為本來就已經很動蕩的脫歐過程減少不確定因素。


may的劇本:保守黨太糟糕了,咋辦?

看看更糟糕的工黨~

提前選舉!

天哪我還要再看這老女人蹦躂4年嗎?


你問我支持不支持特蕾莎連任?當然不支持啦! 如果六月八號保守黨贏了,無疑英鎊大漲啊。 求工黨為了你們的社會主義祖國的留學生們努力!接連兩年的六月都是賭財運的時刻。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