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家都那麼心急?

唔就是,從小經常看到有文章說科學家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為什麼他們不像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正常作息呢?

那樣對身體不是更好嗎?

是因為太迫切地想得到結果嗎?

還是有些研究就是要那麼緊趕慢趕才行呢?


卸腰。。作為科研工作者感覺這個問題標題非常的。。offensive?老規矩,先問是不是……

能稱得上科學家的都不怎麼心急。

科研工作者裡面有沒有一些心很急的急功近利者?不能說完全沒有,科研工作者有三種,第一種是不心急的,他們中的一小撮最後能夠成為科學家,第二種是心急的,做了幾輪博士後可能就轉行了,第三種是心急還不願意轉行的只跟風灌水,甚至鋌而走險造假一票大新聞也不在少數,但是這些人顯然稱不上「科學家」。

為什麼科學家都不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更做不了科研。我見過的即使效率爆表的實驗室,大家也都是很踏實很沉得住氣的。

從時間跨度上,一個科研項目短則三五年,上限則只有更久沒有最久。Grant夫婦為了研究物種進化,收集現實進程中的第一手例子,研究加拉帕格斯群島上的達爾文地雀長達22年(Grant Grant, Science 2006),年年的工作就是數鳥、給鳥體檢、數種子(鳥的口糧)、給種子體檢。另一項Richard Lenski領導的細菌進化實驗,從1988年開始,到現在還沒停(E. coli long-term evolution experiment)。

從工作方式上,日復一日的研究大多數都是重複工,如果說科學研究的成功是1%靈感+99%汗水,99%的汗水足以冷卻焦躁不安的浮躁情緒了。

而科學研究本身則是1%的成功+99%的失敗。學術研究是高投入高風險低產出的。大多數的學術研究是建立在試錯上的。坊間流傳愛迪生造燈泡試了上千種材料(雖然這個故事可能是不靠譜的)。現在的學術研究中,上千次失敗都是小意思,比如藥物開發這個領域,就算是手工篩選,起步價也是上萬。當日常工作都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你難道會一天到晚急於攻克問題嗎?

至於「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為什麼他們不像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正常作息呢」,我只能認為是因為對學術研究完全不了解才會有這種「何不食肉糜」的言論。腦力活動大多數開始之後就不能中斷,甚至很多科學研究者是24小時包括睡覺都在想問題的,當然這可以下班想。我們就談談上班時候要乾的活為什麼沒辦法保證朝九晚五。

1. 有些研究不可能朝九晚五。比如說農作物研究,你希望植物在白天多幹活,晚上少消耗,夏天多長個,冬天去冬眠。你就要知道植物晚上幹什麼,你要知道植物對於光照時間有什麼感應。這個怎麼可能朝九晚五地研究?植物睡覺我也睡覺那還研究個啥。

2. 學術研究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你永遠不能預知這一天的工作會發生什麼奇怪的事情,除非你完全不工作。而這樣那樣的bug中有很多必須立刻馬上解決,不然損失更大,之前做的很多事情就白乾了。

我今天花了5個小時從胡蘿蔔裡面提純了一種抗衰老物質A,不過A離開胡蘿蔔之後變得很不穩定,10小時左右就要降解。

我計劃等到下午3點開始再花2個小時驗證A對細胞的效果。結果細胞昨天長得比平時慢,等到晚上5點鐘我才能湊夠足夠數目的細胞。

這時候如果繼續工作,7點我才能回家,如果不繼續工作,明天又要花5小時重新做一遍提純。換你怎麼選?

3. 同理,如果你已經知道有同行在和你競爭做差不多的科研項目,那麼你自然得不得不加班,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不然如果你的同行在你之前完成了項目並發表了論文(scooped!),那麼可能意味著你過去短則數十月長則數年的工作都難以發表,也就等於白乾了。越是重要問題,熱門領域,這種情況發生的越多。在2的基礎上的加班,往往會演變成焚膏繼晷通宵達旦的工作。

4. 我們沒有自虐傾向,如果能朝九晚五當然也會朝九晚五。我在巴黎的實驗室大多數人都追求朝十晚五,但是經常不能準點下班也是沒辦法的。我在MIT PLS的實驗室老師要求的工作強度更大,平均的工作時長也不超過8小時,由於實驗流程相對簡單,而且以24小時為周期,因此不管出什麼幺蛾子,8個小時內也能解決還有大把空餘時間用來研究數學模型。到了下午五六點大家都各回各家,要不就是一起在樓下打排球,晚上整層樓都是黑的。但是隔壁的Board研究所,不管我什麼時候路過都是燈火通明的,他們的實驗更複雜,競爭更激烈,實驗樣品需要24小時伺候著,那就是沒辦法。

大多數人都是爭取朝九晚五的,但是科學研究保證不了朝九晚五,我們也沒得選。


大多數人都是朝九晚五,少數人會比較忙碌。

忙碌的人著急有主客觀原因。

客觀上有些研究周期比較短,競爭比較激烈,一周內不趕出來別人就有可能先發表,忙碌的大多數人會是如此。

主觀上,有些人就是喜歡做一個東西,想知道更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連續快速地做工作。即便是一些研究周期長的類型也是7/11的工作節奏,可能是習慣了高強度工作。對於這種,更像是個人性格使然,做什麼喜歡的事都可能是這個風格吧。

工作狂的定義是根據一個坐在旁邊悠閑地聽著音樂寫作業的人的角度定義的;對於同是工作忙碌的人,大家彼此覺得挺實在,不必花時間做一些不願意動腦子的事情,比如逛街,煲電話粥之類。


謝邀,雖然不是科學家,強答一個~~

原因一:動機
一天24小時,吃飯睡覺8~9小時,如果朝九晚五,剩下7~8小時幹嘛?
工作的話,幹完自己的活當然就可以休息了。
但科研本質是求知,是好奇,是不停地琢磨。你強迫我休息,不讓我弄明白不是要急死我~~~
要知道,求知慾也是慾望,強烈程度一點不亞於食慾和性慾
你覺得人家在工作,人家覺得比打遊戲還爽還有成就感~~~

人這一輩子,總要痴迷一件事情或一樣東西。一轉眼,一天就過去了,一輩子也過去了。

原因二:客觀條件限制
科研不像生產活動那麼有規律,可以進行詳盡的計劃、流水作業,
一般來說:科研失敗是常態,成功是偶然
從準備實驗條件、進行試驗、分析數據的過程中,環環相扣,任何環節的問題都會導致最終的失敗、慘敗!
就拿我本行,激光來說吧,請看下面一系列實驗環節:
調出漂亮的振蕩器鎖模光譜-》拍頻信號較高-》CEP快環鎖定-》展寬器調好且CEP不抖-》放大能量高且ASE小-》壓縮效率高脈寬窄-》光束指向性主動鎖定-》空心光纖耦合效率高且光譜展寬量大-》CEP慢環鎖定-》啁啾鏡壓縮後脈衝窄-》高次諧波強度高-》打出截止區連續譜-》調節Two-part mirror時空重合-》掃一組Streaking。

從振蕩器開始,到Streaking結束,這是一系列必要條件。中間任何環節出現問題,只要參數有一點點不合適,就白做了。所以不得不連續工作,有問題了又要重頭再來。
所以也不是急於求成,而是不這樣根本就不成。就差一步就有結果的時候,你是一鼓作氣,還是明天再重複一遍前面的鋪墊?
特別是失敗之後,不服輸的勁頭,和賭癮一模一樣~~
我想那些做化學、生物研究的也是如此吧。

原因三:雜事纏身
國外還好,國內大多數研究者,時間基本上都被雜務耽誤了。
項目申請寫預算、寫方案、問人要報價,
項目下來買東西、核銷報銷、審計調賬,中間這段時間是最輕鬆的了。
項目結題,鑒定驗收,做賬調賬,各種文件能摞一米高。

項目少的沒錢做科研,項目多的沒時間做科研。
一年到頭都在寫申請、寫各種報表、做賬、結題的循環中,一題未平,一題又起。
科研人員成了專職秘書,那是因為沒錢請秘書,需要知識儲備較大,一般的應付不來,高級的嫌錢少。
畢竟重儀器、輕人才的大環境在這,即使是課題組長工資也沒多少,心裡想憑什麼給你秘書啊。

所以即使工作十六小時,大部分時間也是埋頭做文案工作。做實驗?簡直是享受!!
所以你問:「為什麼不正常作息?這樣對身體好啊~「
回答:「身體?身體是什麼?」

綜合起來就是:
80%時間:雜事纏身,忙的要死,沒時間做科研;
19%時間:終於有時間做科研啦!!~~我靠,居然搞不定,再來再來!~~
1% 哇!成功了~~好爽,再玩一會兒~~~

這科學家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原因了。

當然,如果是熱門方向,還有來自同行的競爭,你休息了 ,別人不休息,人家提前把文章發出來了,你還畢不畢業?還評不評職稱?

(而且這是個猜疑鏈,你不知道別人休不休息,你也不知道別人知不知道你休息……競爭關係的課題組,會迴避直接往來,但打聽對手的進度,並不自覺地把對手想像成工作狂和心機boy,所以這場遊戲里,沒有玩家會休息。)

儀器是昂貴的玩具,科學家是長大了的孩童,時常於「成熟幹練的文秘「、「求知若渴的賭徒」兩種身份間切換。如果你有做科研的朋友,請善待他(她)~~~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再見到@#¥%……# **%#@¥% 當我沒說。。。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

瞬態光學研究筆記
知乎專欄

-


你可能沒有體會過那種「卧槽結果這麼好和我預期的一模一樣,自己只要把這個完整做出來,N年後諾獎就是我的了」的感覺。

前方是青史留名,吃飯算什麼,睡覺算什麼。

打算干他個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把諾獎提前給預定了!!

不過到第二天我就發現是自己公式寫錯了。

於是,我作息生活又正常了。


請問現在哪個行業乾的稍微好一點的有發展一點的不是一天到晚各種加班呢?連公務員有前途有發展的還得加班呢,更不用提醫生,警察,金融,電子……同理,只不過搞科研更甚一點而已


謝謝邀請。

實際上,真正搞科研的不是心急,而是專註。

就像你不能說一個孕婦心急一樣,搞科研就像生孩子,可以放棄一切,只為了課題最後順利完成。

其實除了上課,學校院所基本沒有打卡的問題,除了例行的行政會議,去不去辦公室都無所謂。但是就是放不下手上的項目啊。


朝九晚五的人很多,工作狂的人也有。後面這部分人被宣傳的多。廢寢忘食有時候是因為太喜歡做的東西了,壓根不愛吃飯睡覺,有時候是為了趕項目進度。


開始做科研之後,發現科研真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因為人類科技太落後啊。。就是按照這樣的強度以及最好的資源供給 也最少得幾十萬年才能到達科學的盡頭…好吧這也是不可能的 。。。。 所以能不心急嗎??


1,普通科研工作者著急是因為要擠破腦袋窮極一切評職稱。2,在行業已經有一定地位的科學家(論文引用達到突出水平)不急會被下面的年青人後來居上,地位怎麼保持?3,地位基本上無法撼動的科學家那是要以留名青史為動力的,不急能行嗎?

PS:誰敢說科學家淡泊名利群體科學家集體跟他急。


場景1

產物怎麼黑乎乎一坨?查查文獻,媽的,產率10%。過個柱子,先DCM…啊啊啊出來一個好漂亮的色帶!點個板…媽的,沒熒光,色素雜質。我再沖…怎麼沖不動了?媽的,混點EA再洗脫,先9:1吧…???搞毛啊,才混一成EA,怎麼黑乎乎一段全部沖開了???不行,接下來每一段都要打核磁看看,我先都收集著…媽的錐形瓶用完了,我先去旋干…啊啊啊!柱子差點幹了,回去加洗脫劑…媽的旋蒸暴沸了,待會再去清理。這深色段怎麼過不完啊!算了先去把旋蒸完的拿去打個核磁…大兄弟你別插隊啊,明明是我先來的!算了,等他打完吧…唉看看我的,雜峰好多啊,我用油泵抽過啊,氣死老子了。這怎麼搞嘛,哎喲喂不管了,這柱子老子今天不過了,先清理下旋蒸吧,把這幾個瓶子泡進鹼缸,這幾個要拿EA先沖沖…咦,怎麼這就十一點了?遭不住啊,養生又失敗了。

場景2

看學姐origin滑鼠點半天,看不下去了,小爺來寫個處理數據並作圖的程序!開文件的函數叫啥來著?我搜搜…哦找到了,開寫…等等,我這是寫到第幾層縮進了?我的遊標卡尺呢?媽的,終於理清了,看看這個數據文件的結構…怎麼這麼複雜啊,這麼多組,用list的話估計會超慢,但是我numpy庫還沒細讀過,搜個博客看看…搞定!數據提取進矩陣了!接下來畫個圖吧…哎喲默認plot怎麼這麼丑,我改改線形,改改顏色,改改坐標說明…好!打包exe運行試試…???搞毛啊,這實驗室破電腦,怎麼回事啊???debug一下…咋回事啊,我從頭到尾讀了遍,代碼沒問題啊…去看看workspace…咦,這個文件的segment怎麼是3,我是按5寫的啊!學姐你怎麼存了個3啊?…算了,我寫個都兼容的吧。那麼就這樣了,運行成功,嗯,回去吧。咦,怎麼這就十一點了?遭不住啊,養生又失敗了。

待續


只因為愛,無他


人生就這麼長,科研需要嘗試,嘗試需要時間,不急的話,平均一百次嘗試成功一次的話,第三四十次就死了,白活了。


作為一個懶人:

我很少加班很晚 很少上午早到 經常中午才到。

我經常出去,四處覓食。

但我的電腦們不能休息,必須24h工作^_^


推薦閱讀:

家庭內部的「法治」與「德治」
為什麼有很多女性喜愛閱讀言情小說?
如何理解一個對你有好感的男人突然毫無徵兆地變得冷淡?
對人越好是會得到別人的回應,還是使別人越發覺得你好欺負,反而得寸進尺?

TAG:心理 | 科研 | 社會現象 | 工作 | 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