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 FMS(功能動作篩查系統) ?

唯一看過相關方面資料就是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Gary Cook著的《動作--功能動作訓練體系》,但感覺翻譯太水(也可能是我水平太挫),看過之後很多理解不了,本人想系統學習,求各位健身大神指點


聲明:以下內容全部來自網路,我只是做了排版。謝謝

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功能性運動測試

功能性運動測試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是由Gray
Cook等設計的一種功能評價方法,是一種革新性的動作模式質量評價系統,它簡便易行,僅由7個動作構成,可以廣泛用於各種人群的基礎運動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評價。

對於物理治療師、私人教練、競技體育教練員或體能教練來說,功能性運動測試系統是一種簡單的、量化的基礎運動能力評價方法。FMS只要求教練員或培訓人員觀察他們業已非常熟悉的基本動作模式的能力。

FMS的核心是,它的測試易操作、評價方面簡單。使用FMS進行測評的測試者不需要具有病理學認證證書。這種方法的目的不是診斷受測者的整形外科問題,而是為了發現健康個體在完成基本動作模式時的局限性因素或均衡性。

使用這種評價方法他們可以測評出受試者的一些基本運動能力,測試結果是制定運動訓練計劃的出發點。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測評方法是從其它一些技能測試方法的基礎發展而來的。在測試過程中所使用的測試工具和動作都是能夠得到受測者和教練員的認同。

測試內容包括7項基本動作模式,在完成這7個動作時需要受試者靈活性與穩定性的平衡。通過所設計的基本動作模式,研究人員可以觀測受測者動作的基本運動、控制、穩定等方面的表現。在進行測試時,要求受試者盡個人最大幅度地完成運動,如要受測者沒有適當的穩定性和靈活性,他的薄弱環節和不平衡就會充分表現出來。根據以往的觀察,即使高水平競技運動員也不一定能完美地完成這些簡單的動作。

我們可以認為,這些人在完成這些測試時,使用了代償性的動作模式----他們為了自己表現更好,使用了一種非高效的動作(而非高效的動作)。如果,以後他們繼續使用這種代償性動作,客觀上就會強化這種錯誤的動作模式,最終會使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特徵非常差。

FMS評分分為四個等級,從0分到3分,3分為最高分。

0:測試中任何部位出現疼痛

1:受試者無法完成整個動作或無法保持起始姿態

2:受試者能夠完成整個動作,但完成的質量不高

3:受試者能高質量的完成動作

測試1:深蹲

蹲是很多競技項目都需要完成的一個動作。它是一種準備姿勢,運動員在進行由下肢完成的有力的上舉動作時需要到這種動作。正確完成這一動作時,對受測者的整個身體結構要求都非常高。這一動作可以評價髖、膝和踝關節的雙側均衡性和功能靈活性。通過觀察舉在頭頂上的木杆,可以評價肩和胸椎的雙向性、對稱靈活性。若想成功的完成這一動作,運動員需要良好的骨盆節奏、踝關節閉合運動鏈背屈、膝關節和關節的彎曲、胸脊的伸展、以及肩關節彎曲和外展。

目 的

評價髖、膝、踝關節的雙側對稱功能活動能力;通過上舉杠鈴桿過頭頂,測試胸椎和雙肩的雙側對稱功能活動能力。

操作指南

1.
首先運動員以雙足間距稍寬於肩寬站立,同時雙手以相同間距握桿(肘與桿成90°);

2.
然後雙臂伸直向上舉桿過頂,慢慢下蹲至深蹲位前儘力保持雙足後跟著地;

3.
保持面向前,抬頭挺胸,桿保持在頭頂以上;

允許試三次,如果還是不能完成這個動作,在運動員的雙足跟下各墊5cm厚的板子再完成以上動作。

評分

3分:

A.
桿在雙足上方平行或更後;

B.
軀幹與脛骨平行或與地面垂直;

C.
下蹲保持大腿低於水平線;

D.
保持膝與足2或3趾方向一致。

2分:

A、B、C、D之一不能達標。

1分:

A、B、C、D中2-4個不能達標。

0分:

測試過程中任何時候,運動員感覺身體某部位疼痛,得0分。

測試2:上踏步

設計上跨步測試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運動員在做上台階的運動時踏步的動作質量。這一動作需要受測者髖部與軀幹在完成踏跳動作時具有正確的協調性和穩定性,同時也要有單腿站位的穩定性。踏步測試可以評估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雙側功能靈活性和穩定性。完成踏步測試時,需要踝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表現出一定的支撐腿(stance-leg)的穩定性,同時髖關節閉合運動鏈最大擴展性。踏步測試也要求踏步腿(step-leg)的踝關節開放運動鏈的背屈,以及膝關節和髖關節的彎曲。此外,由於這一測試需要具有一定的動態穩定性,受測試者也需要表現出足夠的平衡能力。

目的

評定髖、膝、踝關節的穩定性和兩側功能的靈活性。

操作指南

1.
運動員雙足併攏,足趾處於欄架下方;

2.
調整欄架與運動員脛骨關節同高,雙手握桿置於頸後肩上保持水平;

3.
運動員緩慢抬起一腿跨國欄杆,並以足跟觸地,同時支撐腿保持直立,重心放在支撐腿上,並保持穩定;

4.
緩慢恢復到起始姿勢,運動員有三次機會完成測試;

5.
抬另一側腿重複以上動作,記錄最低得分。

評分

3分:

A.
髖膝踝在矢狀面上成一直線;

B.
腰部幾乎沒有明顯移動;

C.
雙手握桿與地面(橫欄)平行。

2分:

A.
髖膝踝在矢狀面上不成一直線;

B.
腰部有移動;

C.
雙手握桿與地面(橫欄)不平行;

1分:

A.
足碰到橫杆;

B.
身體失去平衡;

0分:

測試過程中任何時候,運動員感覺身體某部位疼痛,得0分。

測試3:直線弓箭步

本測試所採用的動作姿勢主要是模擬旋轉、減速和側向的動作,並對此進行評價。直線弓箭步測試中,下肢呈交剪姿勢,這時身體軀幹和下肢要進行扭轉,同時也要保持正確的連接。本測試可以評估軀幹、肩部、髖和踝關節的靈活性與穩定性、四頭肌的柔韌性和膝關節的穩定性。受測者在想較好的完成這一動作後腿(stance-leg)踝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以及相關髖外發閉合運動鏈的穩定性。同時也需要前跨腿(step-leg)髖關節的靈活性、踝關節背屈和rectus femoris的柔韌性。由於受測者要進行扭轉動作,因此他必須具有足夠的穩定性.

目的

平均髖部的穩定性與活動能力,股四頭肌的柔韌性以及膝踝關節的穩定性

操作指南

1.
策略運動員脛骨的長度;

2.
運動員以右足踩在一塊2*6的測試板的近端,在身體後方以右手在頭後,左手在身後下方握住一根長桿,保持桿緊貼頭後、胸椎後骶骨;

3.
從右足尖向前量取與脛骨相同的長度並標記,然後左足向前邁出一步足跟落在標記上,隨後下蹲至後膝在前足跟後觸板。始終保持雙足在向前的直線上;允許嘗試3次來完成測試動作;

4.
雙側上下肢交換,再次完成測試,取兩次測試的低分記錄。

評分

3分:

A.
軀體部分基本沒有晃動;

B.
保持雙足踩在測試板上;

C.
保持後膝在前足跟後觸板;

2分:

A.
軀體部分出現晃動;

B.
不能保持雙足踩在測試板上;

C.
後膝不能在前足跟後觸板。

1分:

失去平衡;

0分:

測試過程中任何時候,運動員感覺身體某部位疼痛,得0分。而且需要醫學專家儘快檢查出現疼痛的原因。

測試4:肩部靈活性

通過肩部靈活性測試,可以評估雙側肩的運動範圍,以及內收肌內旋和外展肌的外旋。完成規定動作時,也需要正常的肩胛靈活性和胸椎的伸展;在外展/外旋、彎曲/伸展與內收/內旋組合動作時肩部的靈活性;以及肩胛與胸椎的靈活性。

目的

綜合測試評價肩內關節內旋、後伸及內收能力

操作指南

1.
運動員站立位,一隻手由下向上以手背貼後背部,沿脊柱儘力上摸,握住木尺;

2.
另一手由上向下單手以手掌貼緊後背部,握木尺從上向下儘力滑動;

3.
記錄兩拳間尺子距離(由測試者協助握好尺子,垂直地面);

4.
上下交換雙手位子,重複以上測試,取低分為測試得分。

評分

3分:

A.
保持正確的隊列姿態(雙肩、髖、膝及足);

B.
保持雙肩水平;

C.
肩胛骨緊貼軀幹(沒有擺動);

D.
肩關節和軀幹保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

上下兩手間距離小於一只手距離(腕橫紋到中指尖距離,可先測量得出數字)

2分:

上下兩手間距離大於一只手距離,而小於1.5隻手距離

1分:

上下兩手間距離大於1.5隻手距離

0分:

測試過程中任何時候,運動員感覺身體某部位疼痛,得0分。而且需要醫學專家儘快檢查出現疼痛的原因。

測試5:直腿主動上抬

通過直腿主動上抬可以測試在軀幹保持穩定的情況下,下肢充分分開的能力。通過測試可以評價在盆骨保持穩定、對側腿主動上抬時,摑繩肌腱與腓腸肌-比目魚肌的柔韌性。若要較好的完成這一動作,需要受測者具有功能性摑繩肌的柔韌性,運動員在訓練與比賽時需要這種柔韌性。這種柔韌性也不同與一般測試的被動柔韌性。受測者也需要表現出良好的對側腿髖關節靈活性以及腹下部肌肉的穩定性。

目的

評價腘繩肌與比目魚肌的柔韌性、保持骨盆穩定性和一側腿的主動伸展能力

操作指南

1.
運動員仰卧,雙手置於身體兩側,掌心向上,平躺在地上,一側膝蓋下放置2*6木板;

2.
上抬被測腿,踝背屈,膝關節伸直;

3.
保持一側腿與木板接觸,且身體緊貼地面,隨後以木杆放在踝關節中央,並自然下垂,與地面垂直;

4.
換另一側腿完成測試,記錄最低分。

評分

3分:

木杆在另一側髂前上嵴與大腿中點之間。

2分:

木杆位於另一側大腿中點與膝之間。

1分:

木杆位於另一側腿膝關節以下。

測試6:軀幹穩定俯卧撐

通過軀幹穩定俯卧撐可以評價上肢進行閉合運動時,運動員從前後兩個維度上穩定脊椎的能力。它可以評估在上肢進行對稱動作時,軀幹在矢狀面上穩定性。若想較好地完成這一動作,需要受測者在上肢進行對稱性動作時,軀幹在矢狀面上的對稱穩定性。人體在完成很多動作時都需要軀幹保持穩定以均衡地將力量從上肢傳至下肢,或從下肢傳到上肢。比如,橄欖球球比賽中的阻擋動作或籃球比賽中跳起搶籃板球時運動的動作,就是這種力量傳遞的最一般的例證。如果在做此類的動作時,軀幹不能保持足夠的穩定性,力量就是在傳遞的過程中減弱,從而導致功能性表現下降並使外傷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目的

在上肢對稱性活動中,測試軀幹水平面內的穩定性,同時直接測試肩胛骨的穩定性

操作指南

1.
運動員俯卧,雙足與肩寬著地,雙前臂稍寬於肩撐地;

2.
雙手大拇指與頭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同時雙膝關節儘力伸直,女性運動員雙上臂可少下移,使雙手拇指與下頜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3.
腰椎保持自然伸直姿勢;

4.
運動員向上撐起,身體整體抬起,完成動作全過程腰部不可晃動,保持腰椎自然伸直姿勢;

5.
男性運動員如果不能從起始姿勢完成此動作,可以上臂下移使雙手拇指與

評分

3分:

A.
從標準俯卧地面姿勢開始,完成動作;

B.
男性雙手大拇指與頭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C.
女性雙手大拇指與下頜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D.
全過程保持腰椎自然伸直姿勢。

2分:

A.
標準俯卧地面姿勢,但在開始動作前運動員已經稍抬起軀體;

B.
男性雙手大拇指與頭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C.
女性雙手大拇指與下頜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D.
全過程保持腰椎自然伸直姿勢。

1分:

A.
男性運動員在雙上臂下移的情況下勉強完成一次撐起動作;

B.
女性運動員在雙上臂下移的情況下勉強完成一次撐起動作;

C.
不能在全過程中保持腰椎自然伸直姿勢(即使可以在重複時完成標準動作);

0分:

測試過程中任何時候,運動員感覺身體某部位疼痛;或者得3分時,補充腰部伸展動作時出現疼痛,得0分。

測試7:扭轉/旋轉穩定性

受測者在進行這種測試時,要完成的動作比較複雜。它需要受測者有良好的神經肌肉協調能力,以及將力量從身體的某一部分轉移到另一某部的能力。通過這一測試可以評價在上下肢同時進行運動時,軀幹在多個維度上的穩定性。完成這一動作時(受測者上下肢同時進行對稱動作時),受測者需要軀幹在矢狀面和橫向面上的對稱穩定性。很多功能性動作都需要軀幹保持穩定以均衡地將力量從下肢傳至上肢,或從上肢傳到下肢。這方面的運動實例有:跑步和橄欖球低姿爆發性動作、以及穩定或搬運重物。如果軀幹在進行此類活動時不能保持足夠的穩定性,力量就是在傳遞的過程中減弱,從而導致功能性表現下降並使損傷的可能性增加。

目的

在上下肢聯合運動中測試軀幹的多向穩定性

操作指南

1.
運動員肩部與軀幹上部垂直,髖和膝屈曲90度,大腿與軀幹下部垂直,足背屈;腰椎保持自然伸直姿勢;

2.
放一塊2*6的測試板在手與膝之間,使雙手與雙膝都可以觸到板:肩後伸,同時伸展同側髖和膝關節,運動員抬起手和腿並離地約6英寸(15.24厘米)。抬起的肘、手和膝必須與測試板的邊線保持在同一平面內。軀幹保持在測試板平行的水平面內。全過程保持腰椎自然伸直姿勢;

3.
運動員肘與膝在平面內屈曲靠攏;

運動員可以嘗試3次來完成測試動作;

如果運動員得分在3分以下,以同時上抬對側肢體的方式(成對角線)完成測試動作;

運動員換用對側肢體完成相同的測試動作,記錄最低得分。

評分

3分:

運動員雙側肢體都能完成標準動作(以同側肢體同時上抬方式),同時保持腰椎自然伸直姿勢,軀幹與地面平行,肘、膝關節與測試板邊線在同一平面內。

2分:

運動員能以對側肢體同時上抬方式完成標準測試動作,同時保持腰椎自然伸直姿勢,軀幹與地面平行。

1分:

運動員以對側肢體同時上抬方式也不能完成試動作。

0分:

測試過程中任何時候,運動員感覺身體某部位疼痛;或者得3分時,補充腰部彎曲動作時出現疼痛,得0分。

FMS是一項評價技術,它試圖通過測試功能性動作來發現受測者靈活性與穩定性方面的不平衡。這種評價技術可以放大受測者動作補償的問題,從而使我們更容易發現問題之所在。也正是這些動作上的瑕疵會導致運動鏈系統進現故障,並使受測者在活動時動作效率不高,並有受傷的風險。

FMS可作為身體檢查的一部分,以確定受試者身體上存在的可能會在進行傳統醫學檢查和運動表現評價時很難發現的問題。在很多情況下,肌肉柔韌性和力量的不平衡性,以及損傷史等問題是很難被發現的。這些問題----它是已經被公認為運動損傷的最大潛在因素----可以通過FMS測試得以確認。這種以動作為基礎發現而來的測試,可以查明與本體感覺相關的、靈活性與穩定性等方面的功能性問題。如果使用FMS可以發現這些問題的話,就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可能性,並最終提高運動表現。

FMS功能性動作篩查表面看起來僅僅是7個動作,但是它背後的邏輯可遠遠不止這些。謹以這篇文章對動作做一個簡單分析,並談一談我所理解的FMS。

首先我想釐清兩個概念。很多人可能不知道FMS即可能指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功能性動作系統,也可以指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功能性動作篩查。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縮寫,國內經常提到的FMS主要是指功能性動作篩查,也就是那7個動作;而功能動作系統是一個整體理念,包括SFMA(選擇性功能動作評估)和Y-balance test (Y平衡測試)。這三個工具在整個功能性動作系統SOP(標準作業流程)中各司其職。

在這個系統中,任何健康個體在準備進行體育訓練前,第一步需要進行FMS功能性動作篩查,先從動作模式的角度對身體基礎動作情況進行一個篩查,「疼痛」是整個系統的分水嶺,在動作中是否存在疼痛指引了我們下一步的方向。如果受試者出現疼痛就要對其進行SFMA的7個動作評估,從整體的動作模式分析,根據結果再對具體部位進行排查,最終找出問題所在。如果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沒有明顯問題就可以對受試者進行Y平衡測試或者其他體能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更加明確專項訓練計劃。

整個系統的介紹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本文只談我們目前最關注的FMS功能性動作篩查。

這套篩查在1997年由Gray Cook和Lee
Burton發明,之後迅速得到了全美國很多領域的關注,在體能,康復,損傷防護的大會上都具體介紹過整個篩查標準及要求。最開始使用FMS的是體能界的兩位大牛,Mark Verstegen和Michael Boyle,他們發現FMS在運動員傷病預防方面的效果很好,這進一步促進了FMS在體育界的傳播。從發明到現在,全世界已有幾十個國家的人員都參加過FMS認證培訓,使得FMS在很多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FMS第一次被發表在期刊上的時間是2001年,近些年不斷的看到與FMS相關的文章被發表出來。當然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任何一個新的理念面世之後都有過程,更多的相關實驗會豐富我們的思路,使我們更加清晰理解FMS到底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

FMS不是全能的,其實在FMS剛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Gray Cook和Lee Burton就說過:「FMS不是診斷工具,所有不能簡單的通過動作完成情況得知受試者的問題所在,它只是為了篩出疼痛,動作模式中所展現出來的功能障礙和不對稱這三種情況。」所以有些人問:「你看我深蹲做不好是不是我腰的問題啊?」
很遺憾,FMS不能告訴你這點。那FMS篩查測試中的7個動作到底說明了什麼呢。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7個動作的測試順序沒有固定的要求,本文就按照標準的測試順序,也就是從站立到躺下再到趴下的順序來描述,這其實也是最省事最快捷的方式。

前三個動作,深蹲,跨欄步和直線弓箭步下蹲是三個整體動作,要求身體各個部位緊密協作,有效完整動作,某一個或幾個身體部分出現了問題會影響到整體動作質量。因為動作的要求很高,對雙腳姿勢也有相應的規定,要想按照標準很好的完成這三個動作,身體在三個基本姿勢下,各個部分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都要很好,且協作能力要很強。下面兩個動作,肩部靈活性和主動直腿上抬主要是對身體最應該靈活的兩個關節區域進行靈活性測試,這裡不是指肩關節或者髖關節的靈活性,而是整個關節及周圍組織協作所展示出的靈活性。肩部靈活性測試中肩胛骨和胸椎的參與,主動直腿上抬時骨盆及核心的參與,都是測試涉及到的對象。再說最後兩個動作,軀幹穩定俯卧撐和旋轉穩定,這兩個動作是穩定性測試,要求的都是一種反射性的核心控制。這種控制不需要別人的指導,而是像反射一樣,能夠下意識的執行。但這兩個動作的測試點也不一樣,俯卧撐看的是矢狀面的反射穩定性,這項測試力量參與的成分會大一些。而旋轉穩定是看攀爬模式下身體在水平面的反射穩定性和重心移動的能力,力量參與的成分很小。完成篩查動作的過程中如果出現疼痛,那麼不管動作質量如何,出現疼痛的那項篩查動作只能得0分,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疼痛的重要性,儘管疼痛目前沒有嚴重影響到動作完成質量,但是只要產生了疼痛就說明了它一定會影響運動控制,但出於謹慎,帶有疼痛的動作只能得0分。

7個動作測試中還有3個動作帶有排除測試(clearing exam),排除測試不打分,只是為了觀察測試動作是否會引發疼痛,如果有疼痛則記錄為陽性,相應的篩查動作測試最終得分為0分。3個排除測試為了對7個動作中沒有涉及到的潛在威脅再進行一次排查,通過肩部排除測試觀察動作是否會引發疼痛(肩夾擊shoulder impingement),通過伏地挺身動作來觀察脊柱屈曲
(spinal flexion)是否會引發疼痛,通過臀部後坐上身下壓來觀察脊柱伸展(spinal
extension)是否存在疼痛。 無論篩查動作得了幾分,如果相對應的篩查動作出現疼痛,最終得分只能是0分。這又一次表面了疼痛在動作篩查中的重要性。

FMS的7個動作從重要性上來講是沒有前後排序的,每個動作在篩查中的目的和意義各不相同,所以在數據分析時存在一定的邏輯順序。比如說整個篩查發現,7個動作中4個都存在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呢,我們又不能同時把4個問題都解決掉,所以是不是應該有個先後順序呢?對,是有的! 靈活性(mobility)在前,穩定性(motor control)在後,整體的動作(functional
patterning)在最後。主靈活性的動作如果產生了問題,會影響主穩定性的動作,更會影響整體動作。這個順序也指引了篩查後的糾正性訓練,也就是說要先進行靈活性訓練,再進行功能穩定性訓練,這裡包括了靜態穩定性到動態穩定性的過程,最後再進行整體動作模式的訓練。這種訓練的順序往往是最有效的,而且更容易帶來更持久的效果。

我們再說說FMS不能幹什麼,它不能直接和運動員的運動表現掛鉤,你說它有沒有相關性的,肯定有,只是很小而已。FMS是靈活性和穩定性測試,不是力量和爆發力的測試。很多運動項目需要的就是力量和爆發力,那很自然的,1RM深蹲就和運動表現就有很大的關聯了,而FMS不會。我們說FMS和運動損傷的關聯比較大,那在競技體育中FMS篩查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這裡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如果有運動員現在運動成績很好但是FMS篩查結果不佳的話,那說明了這個運動員目前不能有效完成最基礎的動作,說明他在訓練比賽中經常要產生代償,能量消耗過多不說,這還是一個潛在的受傷威脅。那麼這個結果應該給教練敲一個警鐘,提醒教練在訓練中要做一些修改,更多的關注那些最基本的靈活性穩定性訓練,而不是通過「加量」來提高競技水平。這樣既可以提高運動效率,降低受傷的風險,還會在安全範圍內提高目前已經不錯了的運動表現。第二個例子,如果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有待提高,但目前FMS測試結果很好,那麼教練就知道運動員的基礎動作沒有問題,可能缺乏的是與力量或是與專項相關的特質,這個時候就可以放心的讓運動員去做力量練習,爆發力練習,快速伸縮複合式練習,也不會擔心這些所謂的「加量」訓練會使運動員過多的產生代償或是受傷了。因為運動員的「基礎」很好,在好的基礎上進行體能和專項訓練的搭建就會是安全有效的。

所以FMS並不只是7個動作這麼簡單啊,它能給我們帶來的信息太多啦,這也是為什麼FMS這些年在美國發展的這麼好,尤其是在體能界這麼受吹捧的原因。很多有名的體能培訓機構在訓練前都會對運動員進行這7個動作的篩查,因為它確實有效果啊,又能降低傷病,還能幫助提高運動表現,而且這一切只需要10分鐘,何樂而不為呢!(來源:體能網)


這個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難可就難了去了。首先你要理解一點,這是一個工具,只能判斷是與否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麼其使用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使用者決定的。之所以cook能把這個體系用的如此傳神,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灰常流比的物理治療師。所以你想到他那種程度要走的路不僅僅是這本書以及這本書的原著(確實翻譯很……)。

回到問題,你這麼問我沒法給你答覆。首先動作細節和操作流程不用我再給你重複,書上寫的很清楚,然後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所以,請追問


我有這本書

這樣發在知乎算侵權嗎?

我自己看了一下,說真的,講的挺好的,說真的,自己內功不夠深厚,沒太看懂,想求各位大神一起研究研究, 要書電子版的加我VX: ldyrxs


從哪裡可以買到這本書??謝謝~~~~


有一個是我們老師 ,功能篩查。圍繞著7個動作。 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有沒有出現動作代償。減少能量傳遞時消耗....


書可以借我嗎


推薦閱讀:

TAG:健身 | 體育 | 體態矯正體態校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