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LAMER海藍之謎這樣的高價化妝品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如果真是一分錢一分貨,那些廉價的大寶、宮燈豈不是不能用了?
問題補充:感覺很多答主完全答非所問,問題並不是問高價化妝品好不好用,所以不用現身說法「我用了lamer之後多麼多麼有奇效」。問題是問定價是否合理這方面,有效果所以合理這種邏輯我覺得並不合適
如果說la mer比大寶多了什麼,那只有兩點,心痛和期待還有呵呵
--------------題記
高端奢侈品牌的溢價基礎除了產品本身,就靠故事,包裝和社會階級的附加感一樣,走的就是套路。可能聽著有點跑題,但是奢侈品,或者說故意被定位成奢侈品的產品,都是這樣。誰買產品不想買個面子呢,在產品本身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高端產品和底端產品只能差點精神上的享受了,精神上的享受只能從價格,從包裝,從故事上去體現。
陽光之下,並無新事
首先先來看看感人肺腑的lamer品牌故事:航天科學家被燒傷,然後發現深海海藻的修復能力,於是研製出lamer面霜。先不談這毫無邏輯的因果·邏輯,單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對於真正的燒傷疤痕,至今仍是世界醫學難題。海藻提取物應用在護膚品中也有多年歷史了,除了保濕外遠沒有廣告宣稱那般神奇。再看邏輯線,遭遇挫折---奮發圖強—最終會有回報,是不是像媽媽從小給你講的那些要你好好努力,只有有努力就有一切的故事。邏輯盲點涉及的也非常巧妙,故事主角的定位是航天科學家,暗示一下這是高科技一定奏效。同時航天科學家的身份也為接下來的lamer高價定價戰略埋下了伏筆,畢竟是航天科學家的研發呀,肯定是符合物以稀為貴的標準咯。拋去故事誇張不提,所有關於海藍之謎的官網信息都是,這是一種發酵後的海帶提取出來的。好的,原料沒錯,但是是什麼海帶呢?什麼品種?藻類中的多元酚(抗氧化能力)含量多少?海藻糖膠(能誘導或者幫助不正常的細胞死亡,從而幫助新的細胞生長,以舊帶新從而促進疤痕,痘印,斑點等「問題」細胞修復)含量多少?顯然,這肯定就不是一般消費者需要關心的事情了,所以他們自然也就不需要寫了。海藍之謎,你只要知道這個提取物叫Miracle
Broth就好(英文名直譯神奇的肉湯,中文名神奇活性精粹)。高中英語單詞miracle,就是他們想要強調的印象此外,再舉個我討厭大牌子主打皮膚修復的例子,也是我身邊朋友的遭遇讓我想碼這麼多字回答這個問題
土澳換季到春天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有花粉症過敏的癥狀,皮膚會有很嚴重的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呼吸道。我朋友去年的時候,應該是因為花粉症過敏,導致整個嘴角周圍起了濕疹,被迫天天帶起了口罩並在第一時間入了海藍之謎(連所謂的渾身燒傷都能醫治好這些小過敏又算得了什麼呢是吧呵呵呵),結果拖了很久一點作用都沒有,還是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看的醫生開的葯。這個事情她自己得背不小的鍋,因為自己呆,但海藍之謎的這種誇張性修復效果的故事也起了很關鍵的因素,沒有什麼市場營銷背景的人很可能會被這種在我看起來很拙劣的產品故事蒙蔽自己的判斷。你要說你主打滋潤,保濕之類的之類誰都有的,不耽誤事的,那沒關係。像腦白金,吃了有好處,省的想送什麼禮物,大家買起來就圖個樂呵,而lamer,可是有可能因為品牌故事和主打修復這個「賣點」耽誤人家皮膚修復的很重要的事情的,這也正是我想寫這個答案的原因。
再看看包裝,如何生動形象的詮釋了高下立現一詞,這二者的對比就像你會知道有2塊錢一瓶的農夫山泉(純凈水中的大寶)
但你可能並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45一瓶的農夫山泉(水中lamer)
拿這二者來做一個類似的對比,首先,水源肯定有差別,2塊錢的肯定不如45的,就像大寶比不上lamer,但差距可能是90到100的區別,那剩下的價格上22.5倍差距從哪裡去補?那隻能從地位去彌補啊,同一個牌子,45的水出現在國宴上,出現在金磚會議上,而兩塊錢的水的買家只有你我這種凡人。
能買的起45的水的人,儘管喝的還是農夫山泉,牌子沒變,但地位是不是就大不一樣了?同樣的道理,在面霜界也適用。
價格,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產品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包裝,故事,以及運營,營銷的錢在這裡佔得是大頭。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根本無法分辨產品的好壞,或者說,沒法分辨100塊一瓶的面霜和65塊錢一瓶的面霜的區別,產品等級越高級,原料差距越低,因為賣的都是品牌,賣的都是附加值。因為世界上作為面霜的海藻們就這些,大家就拼一手原料,拼一手提取技術,你說從幾百塊錢一瓶的中高檔面霜到lamer,哪個在這些方面會差?(某些同等價位的網紅產品可不好說,科科)按照經濟學邊際效益的原理,質量越往上走哪怕只有一點點,價格會不成比例的增加,就像是考試從80分考到90分的難度,比從90分考到100分的難度少了不知道多少,更不要提很可能原料,萃取手段就是差不多的,那你貴的憑啥貴?就是靠品牌和附加值帶來的溢價呀。同樣,因為面霜這種產品屬性的不同,不同膚質對於不同品種的產品吸收和適應性也可能會不一樣。可能說對於油性膚質的姑娘來說,lamer的效果還不如一款輕奢一些的品牌。
但同時,我極其討厭只認大牌,想想一瓶臘梅,至少得有一大半用在品牌形象塑造,鋪天蓋地的市場宣傳和請明星上了,到手的可能只有0.5成不到是產品本身的價值,何苦呢?曾經年輕的時候被安利過lamer,從默默無名到主打奇蹟面霜,當時買來就是希望有奇蹟發生,最後是真的發生了奇蹟,滿!臉!爆!痘!補水補不進去感覺大家體會過嗎,後來看看豆瓣的一些反饋,應該自己太油皮了,臘梅會加厚角質層導致補充的營養十分堵塞毛孔。開銷方面就更是了,不是白富美的命,也很難長期負擔得起這種級別的產品。
後來久病成醫經驗足了,也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原料分析的方法,也就大概知道為啥臘梅對我這種油性皮膚不友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lamer面霜中加入了礦油,凡士林和羊毛脂醇,這些都是質地厚重封閉性極高的保濕成分,也是讓我爆痘的主要原因。後來我一直用的一款號稱澳洲平價lamer的面霜深海四十噚,裡面香料較少,不含酒精,所以在修復程度上保持其功能的同時對油皮和敏感肌非常友好,所以應該還是我自己的油皮原因不適合太厚重太滋養的lamer,還是比較喜歡一些性價比更高的平價la mer
再跟大家吐槽下我來土澳後入過的化妝品坑們,買東西還真是要找那些適合的,貴的或時髦的可能都只是一時或者炒起來的,自己用過才是好,加上本仙女的膚質,在選擇的道路上可是入了不少坑
當年剛來土澳的時候還粉過aesop,那時候aesop還不紅,也沒有酷到死的店面設計。只有墨爾本市中心縮在角落裡的一家小店面,悉尼都沒有店,只是一個非著名普通的手工植物系護膚品牌。一開始覺得清潔面膜是不錯的。後來伊索一夜之間在國內爆紅的時候我還心痛過一秒,生怕被代購看上以後都買不到了。
沒過多久就發現,杞人憂天啊,還沒紅到賣斷貨,我就已經全部棄了。
國內最有名的香芹籽精華,澳洲這邊說這不是個精華,可以做個乳液什麼的,但實際用完就跟沒用一樣……不保濕、也沒有感受到抗氧化……話說抗氧化到底是什麼感受?說感受到抗氧化的朋友請出來講一講。是不是鐵氧化成三氧化二鐵的過程就叫氧化?非要說感受的話,就是滿臉都是奇怪的香味,感覺加點孜然刷點醬可以把臉放烤箱了,還是黏滋滋的烤年糕……還一起入了山茶麵霜Camelia
Nut Facial Hydrating Cream怎麼說呢?感覺臉上糊了鞋油,這個是臘梅的同款弱雞版本,塗完了感覺痘爆的猶如雨後春筍,感覺不塗都比塗了要強。被這樣一搞,加上那會兒剛來澳洲不久,有點水土不服吧,感覺急需高檔品牌來撐撐場面,於是就入了號稱修復的lamer…結果還是上面的命,效果簡直可以把上一段文字再複製粘貼一遍。而且每次為了讓lamer乳化都得揉半天,我這暴脾氣怎麼受得了抹個面霜要這麼久??!!!
然後去年冬天就這麼渾渾噩噩過去了,到了今年6月份,再度迎來土澳的冬天,有了去年的經歷再也不敢瞎跟風了,與其自己瞎碰運氣還不如直接問問朋友有沒有什麼好貨。然後一個油光滿面小仙女二號向我介紹了一個號稱澳洲lamer的面霜,叫Forty Fathoms深海四十?(吐槽一下這個中文名,是真的難打)。講真,因為痘痘的體驗我還挺抗拒的這款所謂澳洲lamer,再加上這個詭異的名字,一開始感覺怎麼能好用。但仙女二號和本仙女膚質太相近了,她這麼欽定一款產品我不試試好像也說服不了自己,畢竟去年冬天的折磨還歷歷在目,畢竟50澳幣你買不了上當,所以就入了一款試試。沒想到這款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第一次用就感覺跟lamer的明顯不同,乳化快很多,只要保持雙手乾燥一點,隨便揉揉就透明了,質地很輕很柔滑,有點感覺像是介於面霜和乳霜之間的那種水潤感,也不會太油,後續上妝服帖得很,現一瓶已瓶,起碼沒有悶痘,也沒有爆皮,痘印也淡了最重要的是,價格,也就是lamer的6分之一吧,不像lamer得多咬咬牙才行。所以啊,還是那句話,買東西還真是要找那些適合的,自己用過好才是好。
最後,我想說,題主既然能問這個問題,我猜可能是覺得lamer效果好,但是性價比不夠高,可能想了解一下替代品什麼的。我用過就是澳洲la mer深海四十噚forty fathoms,還有很多像伊恩的蝸牛霜,EVE LOM面霜也被稱為la mer替代品 價格也是從平價到輕奢都有,也都有各自的品牌特色,據說EVE LOM的保濕滋潤效果好,估計也是不太適合我的。蝸牛霜韓妝系不感冒,據說滋潤度一般。Forty Fathoms我覺得擔得起平價La mer或者說澳洲la mer這個名: 適合的膚質更廣、修復鎮定效果蠻明顯、而且價格合適。
說了這麼多,可能聽起來感覺像是我在黑lamer深度修復效果怎麼怎麼不好,質量不行。還真不是,我看的不舒服的是la mer的品牌故事和對於我的膚質不友好。一款著名的修復產品,長期牢牢佔據修復排行榜的頂端位置,肯定有其卓越的點,在很多人眼中肯定也是物有所值,只不過在我這邊不是最佳性價比罷了,此外,我所表述的主要是兩個觀點,希望能幫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面霜:
一分價錢一分貨真的不是完全成立,至少不是完全成立,高端產品的原料檔次,加工精密程度,其實都差不多,希望大家別被一些七七八八去的因素收智商稅了
自己用的好才是真的好
Love Peace
我是一個很討厭用主流大品牌的人,無論穿衣服還是塗臉。我總覺得大品牌在廣告、市場推廣上砸了太多錢,一瓶塗臉油有一半的錢花在廣告上。所以很不願意用廣告鋪天蓋地的牌子,所以在cpb進中國第一個月,我就砸重金買了全套cpb給我媽。那會兒,我還在讀書,在復旦BBS上知道這個牌子的,那會兒上海根本沒什麼人知道cpb是啥。
我接觸lamer是22、23歲的時候,那會兒在時尚集團的上海辦公室實習,編輯讓我去參加一個在黃浦江遊船上舉辦的品牌活動,因為她趕不及了,要開船了,而我家就在黃浦江邊上。那次活動是時尚健康的粉紅絲帶活動,結束的時候發了一大兜子全套臘梅正裝,超豪華,看呆了我。編輯很大方的送給我了,很開心抱回家。
結果事實證明,那個年紀我用臘梅,根本不行,完全體現不出臘梅的功效,當時只記得又厚又難推又膩完全不懂好在哪裡。
臘梅的好,我是到了28、9歲才開始深刻領略到的。
我24、5歲從上海搬到北京,全套cpb已經完全完全抵擋不住北京刀子一樣的北風,無論臉上塗得如何水噹噹,風一刮能把隔年的板油都刮沒了
在用臘梅之前,我是非常抗拒像雪花膏一樣的厚重質地的霜體,無奈北京實在太干。我剛來的時候很不習慣,每天早上都是嗓子著火,眼球干到粘在眼皮上轉不動才醒過來的。我是很討厭臉上油乎乎的,多年也愛用柔滑水潤的質地護膚,結果到了北京完全不行了,水靈靈的姑娘突然就乾癟掉了 。我以前鼻子上是沒有毛孔的,現在也不行了。
下面來說說臘梅全系列裡,我用的最多的也是重複購買次數最多的
既然是空瓶記系列篇,就得來真的:
臘梅家的拳頭產品 moisturizing cream 我就管它叫那個王牌霜
這個霜根據不同的膚質,有好幾款,有gel的,有soft cream,還有這個最土最老但是真真是最頂用的大厚霜
用的乾乾淨淨,貴啊,捨不得浪費啊
手上這瓶也眼瞅著就要用完了
gel我也用過,使用感受很好,但是不頂用,塗在臉上嗖嗖嗖的就吸收了,沒了,一會兒臉上就一點油星都沒了
soft cream的使用感受是最好的,又軟又細潤,奶油一樣化在臉上,比gel要抗干一點,但是在北京過夜還是不行。早上起來臉還是癟的
(備註:我不是大幹皮,我是那種在上海會長痘,年輕時候有點油,現在老了外油內乾的皮膚)
還是這個最厚的 moisturizing cream 最安心
說的土一點,這個瓷罐霜就是輕熟女皮膚的安心護航
很多人不會乳化,或者像我就算會也實在懶得
自從我學會了用boioil乳化之後,就迎刃而解了,乳化之後的臘梅霜體柔韌好推非常細膩
這款霜最強大的功效是水油平衡超級棒,補水補油修復能力超級強,特別適合那種輕熟皮or 外油內干皮 or 敏感皮 or 大幹皮皮膚
我用臘梅也有三四年了,基本上別的產品都在換來換去的,只有這個霜和concertrate是絕對不換的。就算皮膚狀態很好,不出問題的時候,也得有這兩個王牌傍身才安心
這個霜的幾大突出優勢,簡單的來說就是:
1、非常強大的補水補油能力
不僅是補水、保濕、同時還補油
能把你的皮膚基底調理得很好,有時候你裡面缺油,表現在外面就變成了出油,缺水,皮膚都是癟的
補油補足了,水上透了,把鎖水做好,皮膚的感覺會很殷實,很軟,結實,嘭嘭嘭
針對我這種外油內干型的,或者純大幹皮型的人,都很給力,給力加油那種,皮膚會很充實
2、安全 敏感皮膚的救星
什麼都不敢用的時候 還是敢用臘梅
我也敢在芳療系的花水、精華油後面直接壓厚厚一層臘梅霜
不會過敏 溫和 安全 修復
3、皮膚綜合水準整體提升
長期用你能感覺到很實際顯著的變化
由於水油平衡做好了,皮膚也不餓了,不鬧騰了,整體膚質會軟會飽滿光澤自然氣色好
長期用,你會好上妝
皮膚底子很充盈的 底子打得壯實
4、修護 ,深有體會!
修護這個詞年輕的時候你是不懂的
到了年紀才知道皮膚會不斷地磕磕碰碰的 鬧情緒
一會兒長痘 一會兒過敏 一會兒小疹子 一會兒紅 一會兒血絲 一會兒斑
總之就是很不太平
慢慢的對皮膚的保養需求,修護變成了第一位
所謂修護,就是幫你修好,破損的地方快速復原。
臘梅的修護功能也是沒說的,但修復最好的不是這個霜,是concentrate
剁手的貴,我都捨不得天天用 太貴了 一小瓶在中國賣4k 我用的很快的
因為我是敏感皮膚,所以兩頰有的時候會刺痛,會無緣故的粗糙,會紅,會癢,每次出小狀況,我就用大坨的臘梅壓,第二天就好很多。
有一點體會我很深刻,按理說我的年紀和皮膚,修護能力是不如20幾歲的
但是我現在長個痘,或者破個皮,或者有什麼印子,消退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基本上完全不會trouble到我
長了就隨它去,幾天自然就消了。我的修復速度是要比我20多歲的時候更強。並且我沒有用任何去痘印的產品,也從來不敢去角質、美白,never
我想跟我很長時間全套用臘梅是絕對有關係的。
精華
精華這個東西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過了25歲以後 不塗精華是不行的
不塗精華怎麼做女蛇精啊
他家好像有三四個精華,最招牌的還是concentrate
保濕的,提亮的那幾個精華我也用過,感覺很水潤,效果么不知道,我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癥狀需要改善
concentrate是真牛逼
牛逼成什麼樣,有一次我把大腿挖了個坑
真的是坑
那陣腿上長了一顆超級無敵大紅豆,穿裙子難看
我等不及就忍著劇痛把它挖了,腿腫成小籠包
我先用evelom的急救面膜消炎,然後用水消毒
最後上了大量的concentrate。結果超級快沒幾天就好了,第二天下午就平下去了,三四天就印子也消得差不多了。
concentrate是絕對的recovery神器,臉上過敏啊、癢啊、破皮啊、痘印啊,只要是急性的不是千年的,絕對有效
超級強的regeneration的能力 就跟電視里超級英雄大家中彈重傷,吃了什麼林丹妙藥很快就元氣復甦,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
concentrate的質地是偏粉的白,膠水一樣,塗上去假滑,我很不喜歡它的質地,但實在敵不過效果驚人。
致命的缺點是太貴了,我對護膚品的單價接受上線在2500,它是為已超過的,在國內要4千塊,實在是貴的離譜
所以不捨得每天用,只在皮膚狀態不太好的時候用,或者有重要場合需要好看的時候才提前用幾天
這款是送給新娘子很好的禮物,基本上結婚前都密集使用,保證皮膚乖乖地不鬧脾氣。
有瓶有真相
水 infusion
這是我的壞習慣 我不用化妝水 只有精華水
實在是受不了化妝水濃重的酒精味兒
所以我才用這個代替
清潔之後我就用這個水,然後再加一個水
有時是cpb收毛孔那個有粉末沉澱的那個水
有時是siim的水
這瓶水我用掉5瓶了,因為是塑料瓶所以一般瓶子不留著
還有一個大胖瓶子,大瓶蓋的,粗瓶身的,質地濃稠,好像是去年新出的
我也兩個疊加用
我不知道這麼用對不對,反正我就這麼用的
這個infusion質地有點粘稠,但在精華水裡算很清爽的了 比那個粗瓶子要清爽 粗瓶子的更黏一點
基本上我用這個搭配臘梅的面霜 精華 沒問題
這個水是半透明的淡綠色的液體 不能擦很多 擦很多臉會刺
我一般擦兩次 已經會有輕微刺痛感了
不會過敏
那個胖瓶子的也是 擦多了也會刺痛
然後是眼霜
眼霜也是concentrate
同樣成分 同樣的使用感受
還是偏粉的假滑的感覺
這個眼霜我用掉4瓶了
說實話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無功無過
我的眼部問題是很厲害的黑眼圈 細紋 干紋 表情紋
用了沒有什麼顯著改善 我手重 容易塗得多 有時候用多了會脂肪粒
感覺沒有什麼不好的 也沒啥大用
眼部問題本來就不太可能通過塗塗抹抹有明顯的改觀
這個眼霜怕熱 太熱的地方會嗖掉
我就有兩瓶是放在窗檯曬得壞掉了
整瓶變質了
基本上臘梅家,我重複購買使用的就這幾個老產品。我也試過中樣,一些別的花色產品,但還是覺得面霜、精華是最值得砸銀子的
總結一下說吧:
1、臘梅不適合20出頭的人用 太年輕用不出它的好來
2、不用擔心「那麼早用了臘梅以後怎麼辦」
臘梅不是激素,不會依賴
用過臘梅以後,有很多牌子可用
並不是用了臘梅,以後就一定要更貴的牌子才有用
作為多年用臘梅的人,事實證明了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以後我打算開一個「用過臘梅了,你以後還能用什麼?」
3、我只願意把錢花在明星產品上
臘梅還有很多花樣產品,比如最溫和的美白系列啊,各種面膜之類
我是那種雖然肯在護膚品上花錢的人,但是我是那種錢要花在刀口上的人
從來都不信用什麼全系列產品,要買就買每個品牌的當家產品
貴就貴點,至少被無數人證實過是真的有用
只要有用,至少錢沒白花
總比雖然便宜,但無功無過不痛不癢用了也沒用的東西強,錢再少也是打水漂。
以上回答皆來自「iDS大眼睛」及其相關作者,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就自身經歷來說,因為是學生,平時用的護膚品也就在大眾可接受的範圍內。但偶爾也會奢侈的買一些高端護膚或者化妝品。對於高端護膚品,我一直相信一個道理:大牌化妝品的公司,往往都用高中低端不同線產品,所以她們對於原料、工藝等等都是計算和區分的很開的,高端化妝品自然有他的道理。果殼上的托伯列南國說過這樣一段:
- 我計算過某知名非國際品牌20g裝眼霜的原料成本是2.24元,但市場售價是100元;某國際頂級品牌03年推出的一款康乃馨香水,規格50ml,價格140英鎊,但原料成本是48.4元(要是往裡面兌個80%的改性酒精,成本馬上就降到10塊錢)。以上只考慮原料成本雖然是赤裸裸的感覺到原料成本的坑爹,但化妝品的價格由很多因素一起決定,還要考慮廣告效應等額外開銷。並且比如蘭蔻等化妝品公司推出的一些列產品都是經過很多年的研發。在公司上也要考慮一直養這樣一個團隊的費用。而雅詩蘭黛和蘭蔻等廣告花費也非常巨大。從自身用過的產品來說。有些產品也要看它的背景也功效,不一定是高端產品那麼貴就一定很管用。比如如果我20+ ,買去皺系列再用也用不出什麼驚艷效果,因為沒啥皺紋啊。如果我是個油性皮膚,非得用倩碧的有油黃油,那評價什麼「哎呀好悶啊!」就讓我有抽死她的衝動。同時對於高端化妝品,尤其是口碑代代相傳的高端經典化妝品。了解其品牌故事也是必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按照樓主以lamer為例:我曾經也很種草。而且它那麼貴,也很好奇為什麼那麼貴。後來我去了解了lamer最開始的故事。在我印象中,lamer的創始人是一個太空物理學家,在NASA工作時,被爆炸導致臉部嚴重燙傷,經過無數的求醫都無法除去烙痕,後來他做個無數實現才研製出lamer的經典面霜。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如果你有很嚴重的皮膚修復問題。我首推lamer,因為它對於皮膚的修復和再生真是要大大的贊一個。但如果你本身是個年輕姑娘,皮膚很好細緻白嫩。那用lamer其實沒有太大的感受,我用過中樣,用完以後就覺得。。。嗯。無功無過沒啥感覺。那如果你花大手筆買這種奢侈品我個人覺得就蠻冤枉的。但高端化妝品也有很贊的,比如我最近和姐妹一起去紀梵希專櫃試了它新出紀梵希的墨藻系列,BA跟我說全套要一萬九(我瞬間變成了什麼時候賺的錢零用能買這麼一套就是個夢想了!)試用了它們家的唇部保養套餐。我姐妹嘴唇就很乾,那天我們去買dior的藍金她嘴上全是死皮還遭到了櫃檯BA的嫌棄,但在紀梵希做完那個唇部保養,瞬間嘴唇真的好水潤而且回家後到晚上她嘴還是很潤很嫩的感覺。那一套兩個:一個去死皮+唇部保養霜,大概1000+的樣子。反而我嘴巴本身就挺潤的,用完以後感覺沒她那麼深刻。所以很多高端化妝品,我相信它很貴,確實是有很多秒殺平價產品的效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精細日化產品最重要的是專利和製作工藝···這個是他最值錢的地方,也就是賣的是一種版權的錢,la mer的大部分已知原料,我認為並不是那種在阿里巴巴就能買到那些各國原裝進口分裝,畢竟雅詩蘭黛高端線的品控很厲害。這個成本就比一般的日化高很多。
當然最貴的專利,就是那些不公布成分的提取物。類似這一個專利,估計能養活一個lab的博士博後了哈哈哈。再例如他的東家雅詩蘭黛公司的棕瓶,那個雙歧桿菌裂解液(or二裂酵母裂解液),就是雅詩蘭黛申請了專利,然後蘭蔻小黑瓶買他的專利原料就貴了,於是····小黑瓶比棕瓶賣的貴。。。
還有就是市場定位咯,滿足什麼消費層次的人。的確成本真的沒有2000元,但是用它的人能支付得了啊···除了la mer,還有HR, the ginza,蓓麗,銀霜很多貴到大開眼界的沙龍品牌呢····
另外這個世界上不是還有vetement,off white這樣的潮牌存在嗎···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時尚感了。
在需要它的人眼裡他就值,強大的修復能力,健康肌並不需要種草lamer,但是對於敏感易過敏的肌膚來說卻是救命稻草
LAMER救了我過敏嚴重的臉,花這個錢我心甘情願
不懂臘梅的好的都是老天眷顧的幸福孩子,動不動過敏的人不想臉上只能義無反顧地為了臘梅努力賺錢。。
大家寫的這麼神,那醫院裡皮膚科咋就老治不好痘痘和過敏呢
從動輒幾千的化妝品到做活動時9.9還包郵化妝品,目標人群是不一樣的。對於化妝品,有的人喜歡低調奢華有內涵的,有的人喜歡純植物的可以吃的,有的人喜歡沒有味道的,有的人喜歡香味重點的。。。真是不同的需求才產生了這麼多不同的品牌,讓品牌可以生存。LA MER為什麼貴? 你在專櫃花了差不多LA MER的錢,買了口碑不錯價格也好的護膚品,裡面還帶有很多附加值。給你銷售的BA在了解了一些你的基本信息後,會把你作為品牌的會員,你可以在品牌活動時銷售折扣,年終還可以用積分換東西,生日可能還有活動,隔一段時間可能還有護膚沙龍免費讓你參加。品牌每年花在媒體上的各種廣告,也是成本。你用在臉上的東西是國外專業人員,從深層海底得到的新鮮原料,然後還得經過領先技術精心萃取(起碼品牌自己是這麼說的)。早上出門,晚上睡前,你看到的是像LA MER一樣的高端護膚品,擺在那裡自覺不自覺的滿足了心裡需求,感到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你也可以用幾十塊錢的護膚品,大寶,宮燈是國貨中不錯的品牌,價格很親民。「要想皮膚好早晚用大寶」,你買一瓶大寶家裡人男女老少都能用,也不錯啊。在記憶中看到的第一個化妝品廣告就是大寶的。這種根深蒂固的,讓人飽含回憶的化妝品是任何LA MER都無法取代的。看到大寶有一種踏實的感覺。百雀羚也是我們小時候經常聽說的品牌,與時俱進,現在做的也很好啊。所以,無論價格貴賤,選擇適合你的就好了,提醒一句,保濕補水很重要哦!
這是SFDA的文件,想省錢的可以自己做了~~
查詢方法:新一些的化妝品都可以查到相關的配方文件
先進入查詢入口:鏈接在下面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數據查詢
點擊進口化妝品
在搜索框里輸入相應的品牌這裡是海藍之謎,因為國家要求所以最近一兩年的化妝品必須公開配方和工藝文件
點擊查看詳細內容
輸入驗證碼
曾經買了一桌子的La Mer, LaPrairie,覺得很好用,可後來可能因為壓力因為心態開始長痘,現在這一桌子都給我媽了。做好清潔、保濕補水、早睡早起堅持鍛煉、好好吃飯比什麼都管用。
那個所謂的NASA科學家,根本搜索不到
本人屌絲,經驗僅供勤儉持家mm們參考。
十多年裡陸續用10來個牌子的化妝品吧,看法可能不見得正確。個人覺得實在很差的,像vichy,lancome,clinique,body shop,歐舒丹,雪肌精,雅漾這樣的,也有中等姿色像clarins julique kiehls偶爾還能用用的,不排除個別產品不錯。
貴牌用的不多,valmont因為質地、香味、複雜植物成分的關係,愛不起來。現在傾向於買la mer和la prarie的便宜基本款,因為本人不用眼霜,也不會每天用精華(懶人嫌麻煩),這樣算下來,貴牌的用量實際上可以很省,一年花費5k左右夠了。比如說60ml lamer經典面霜/乳霜各屯一罐,早晚使用包一整年,精粹水兩支,手拍吸收,包一整年,修復精華一隻。有些蛋疼的產品可以在官網買,湊單的時候加上。
這樣的感覺是比亂長草,買回一些容易致敏的產品變相自殘來的好。我覺得la prarie的使用感比la mer更好一些,以前的海洋修護系列產品,簡直就是省錢沒商量,50%off 版的la mer啊。純粹說一下自己的體驗。在沒有用LA MER的時候我的皮膚狀態一直都是很好的。飽滿緊緻,也沒有痘痘什麼的。第一次嘗試用LA MER的精華面霜的時候是20歲,純粹被廣告所吸引。在HK機場一買就是100ml裝的。用了後覺得很失望,因為對當時20歲的年輕皮膚來說真的太油了。而且我本身的肌膚狀態就好,就更沒覺得有廣告上說那麼神奇了。後來用cream的方法就是泡澡的時候厚厚擦一層,泡完澡再把多餘的洗掉。冬天的時候用soft cream,其餘季節用gel,這才覺得剛剛好。無奈就是覺得gel實在太廢了!我用完兩瓶60ml的gel,同時期打開的cream肯定是沒用完的。接下來不知道怎麼地,有段時間迷上了CPB,就暫時放下了LA MER。有一次,我拿洗臉儀器洗臉,可能一不留意過度清潔了,洗完臉頰就開始泛紅,刺痛,CPB的水啊,精華啊,乳液什麼的根本沒法用。瞬間想到了LA MER的cream,沒想到,剛擦厚厚的一層,臉頰就不痛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也不紅了,完全沒事了。這應該就是LA MER cream所謂的修復力吧。而且我覺得雖然精華面霜推出了很多質地,但是修復力最強的肯定還是cream啊。總之,經過這一出之後,我就徹底成為了LA MER的忠實用戶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越來越不覺得cream油了。現在除了夏天用soft cream別的季節都覺得OK。
單說lamer這個品牌的話,個人體驗:值!
敏感肌+過敏體質,目前用過的護膚品中,舒緩過敏+維穩效果最好的,沒有之一。價格確實很貴,非常貴,對我而言確實超出消費能力。所以過敏好了之後,我就換回便宜的護膚品了…夏秋換季+作死導致屏障受損,臉上不斷過敏,此起彼伏,持續兩個月無論如何也不見好轉,實在太難受了,去皮膚科看吧,醫生覺得沒啥大問題,不用治療,開了支純保濕功能的藥膏就給我打發了。
後來在網上看了很多功課,最終選擇了lamer,去專櫃買了精粹水+經典面霜。堅持早晚使用,就一周,準確的說晚間7次,早間6次,額頭、下巴、以及鼻樑兩側的過敏紅斑,基本消失了,閉口也少了很多…
其實有這樣的結果,我的心情也是相當的複雜…
ilamer在我身上的效果真是好的讓人流淚…但是真的用起來,也是貴的讓我吐血…
作為大幹皮,我一點也不覺得經典面霜油膩,而且每次用量真的很多…很多…很多…一瓶30ml感覺堅持不到一個月啊…
精粹水倒是用量挺省的…而且,確確實實沒什麼抗皺美白提亮等等的效果,僅有的效果就一個:保持肌膚健康穩定狀態。
其實不是過敏到忍無可忍或者皮膚屏障嚴重受損,用lamer確實不值。
但對於我這種皮膚總出問題的人(這種程度一般在醫生看還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lamer確實解決了我的問題。
所以在我看來,lamer產品就類似於「藥品」,就像對普通破傷風疫苗過敏的人,多數人都打15元一支的,有人就只能打300一支的,這都是命…
就我個人而言,也不是所有貴价護膚品都值,比如我覺得SK-2很多產品就不值啊…咋用咋過敏…
所以說,護膚品就像鞋子,適合自己是前提。至於怎麼選擇,估計很人都有一部血淚史…所以說,有需要、有效果,那就值。樓上有個從事護膚品十幾年的大叔,我也是大叔,不過各行業都干過,且很多時候是給很多外面宣傳的神乎其神的高科技公司做核心研發的代工掙點小錢錢(比他們對外宣稱的或者從國家拿的補助去掉兩個零吧)。這兩年在干護膚品研發準備自己做品牌。1.護膚品全行業缺少研發能力和產品思維(拉一個龐大豪華團隊不叫研發能力叫演示能力,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那種兩個人乾死大公司的才叫研發能力和產品思維) 2.護膚品是可以做出如廣告般超級夢幻功效且安全舒適的(因為我已經做出來了很多,做配方要動腦子加靈感的加拿自己全家做實驗天天看的,不是每天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瞎晃,那是實習生乾的事) 3.作為高功效,La mer就是入門效果而已,但是還好不是亂來;主打高功效的Revive真心配方水平超爛,感覺就是隨意堆料,副作用根本沒考慮,效果如何最大化也沒用過腦子。但不是高功效的那些牌子就更胡來,比如SKII小燈泡的美白你覺得見效明顯,其實是在裡面摻二氧化鈦(顏料),它的美白祛斑作用其實超弱,還不及老實巴交的La Mer。LA MER除了經典面霜外的配方是台灣人在美國開的代工廠研發的,還是很用心的,用料都是原料商的高端線的(嗯,做配方的中國人真的很多,比如蘭蔻也是廣州的研發和生產一條龍代工,品牌運營團隊是法國的,其實核心先進原料中國也是超級大戶,法國、瑞士、中國這三個國家的原創高端成分最多,澳大利亞很多號稱醫美水平品牌都是愛用中國原創的生物原料;中低端的原料美國德國多,日本,呵呵,Pitera是同類原料里第二便宜也是最差的,美白類成分早被中國歐洲的原料商甩了十幾年了。。。韓國。。。。完全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