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海水曬鹽這麼晚才被發明?

古代的鹽大多是井礦鹽,也有煮海水製鹽的,但是海水曬鹽的辦法貌似是晉朝還是南北朝發明的。

鹽作為一個生活必需品,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顯得尤為重要,為什麼沒有人早早的發現海水曬鹽的方法?


漢末許慎作有《說文》一書,其中記載:「古宿沙初作,煮海為鹽。」宿沙是一個人名字,有人說他是和神農同時代的人物,有人說是和黃帝同時代的。到底是什麼情況,誰也說不清楚。總之,這段記載可以說明很早很早之前,我們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就知道煮海水製鹽了。

如果非要給這段記載加一個期限的話,大概就是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因為新石器時代是農業逐漸建立的年代。以蔬谷為食的人們對鹽的需求的迫切程度要遠高於以狩獵肉為食物的人們。所以主動製取鹽,大概就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的吧。

回到問題,為什麼不是先曬鹽而是先煮鹽?

大概是因為曬鹽非常不適合東亞沿海吧。

首先,我國沿海地區的海水鹽度要低於全球海水平均鹽度。

其次,我國氣候並不適合曬鹽。曬鹽的生產周期要遠高於煮鹽。北方地區夏季高溫多雨(稀釋曬鹽場),冬季寒冷乾燥(曬鹽場結冰)。南方夏季炎熱多雨,冬季陰冷潮濕。非常不利於曬鹽。

第三,煮鹽的效率很高。

《天工開物》根據地勢,分為高、中、低三種製鹽場。

潮水不能完全淹沒的鹽場為高鹽場,人們在地下鋪上平均厚度一寸左右的稻或者麥燒的灰,用來吸收海水。第二天日晒半天,掃起來,用海水淋一遍,再煮鹽。

地勢中的鹽場,則等退潮後,日晒半天,直接盛出來煮。

地勢低的鹽場……宋應星轉錄前人記載的時候應該是抄錯了。或者前人的記載就是錯的。所以說的不是很明白。總之也是有相應的收集海水的方法。

煮海為鹽的時候,把收集起來的海水放在一個大的平盤裡,下面生火煎熬。

平盤可以是鐵的,也可以是竹編的。鐵質的不說了,竹編的則是先用竹條編製一個大盤子,然後上面糊上牡蠣殼燒成的灰。就既不漏水又可以煮鹽了。這個盤子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做鹽盤,有多種尺寸,大的八、九尺,小的四、五尺。

根據明朝記載,不論大盤小盤,「一晝夜可煎三干」,也就是8小時可收鹽一次。又記載「若能勤煎,可得四干」。

那麼「一干」可得鹽多少呢?大盤一幹得鹽兩百斤以上。小盤得鹽二、三十斤以上。

明朝一斤約為今日公制590克。也就是說,大盤按三干計算每24小時可得鹽至少360公斤。那麼有多少盤呢?明朝人沒記載……

不過晉朝《南兗州記》所記載:「上有南兗州,鹽亭一百二十三所。」

這比起曬鹽來說可快多了吧。

當然也有不煮鹽的。而且,不煮鹽的反而是在內陸地區。也就是今天山西省地界。春天的時候把池水放進鹽池,秋天的時候就能收穫鹽了。注意,此時的鹽,並不是曬出來的,而是春夏溫度高,池水鹽溶解度大,經過秋風一吹,溫度降低,池水就變成了過飽和溶液,直接析出鹽來。據說從堯舜時代開始,河東就這麼製鹽了。


據《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為鹽」。 春秋時代就開始海水製鹽,晚么?


因為海鹽有毒,曬出來的只是粗鹽,要進一步加工成精鹽,不然古人不會蠢蠢伐木煮鹽了


可能首先是祖先並不是發源於海邊,人口主要集中內陸,對吧,狗狗~


推薦閱讀:

TAG:發明 |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