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某知乎大V對貧窮的獨到見解?
工作以後才知道,懶,有的時候不是原因,是結果。
雖然我是個窮人,且並不是像他說的那樣,但看完之後我一點都不憤怒。
因為,如果他說得對,那說明我超越了貧窮啊!如果他說得不對,那就跟我沒什麼關係,是他自己傻逼而已。
所以,這段言論,要麼是在證明我很屌,要麼在證明他很傻逼,而這兩種情況,恰好我都能接受。
因此,我可以心平氣和的來談談他的觀點。
他說的無非兩點。
1,窮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2,窮人有病要遠離。首先要指出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並不是窮人特有的,也不是中國人特有的,而是人類普遍共有的,有一個理論叫「相對剝奪感」,這是美國人提出來的。
不信你看。
「相對剝奪感 (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國學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後經R.K.默頓(R.K.Merton)的發展,成為了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它是指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標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而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這種感覺會產生消極情緒,可以表現為憤怒、怨恨或不滿。簡單而言,相對剝奪是一種感覺,這感覺是我們有權享有但並不擁有。例如,某人看著鄰居家買了一輛新車,他認為他也能有這輛車。但實際他並不擁有。」
其次,「窮人有病要遠離」,這是多麼離譜的偏見啊!窮人得有好幾億吧,你這麼說,都沒被罵死,足以說明這個群體是多麼的溫和啊,有種你換個群體罵一罵。不要看頭銜。。。
老馬《資本論》第一卷掛的數盲西尼爾,蛀蟲馬爾薩斯等,哪個頭銜都不低。。。。。有些人以為中國是完全的市場經濟,窮就是不努力,富就是很努力。
根本不考慮分配本身的不公平問題。
簡單來說,A出生在涼山,B出生在北京。兩個人付出完全一樣的努力,他們的命運也是差距巨大的。
而一部分得利者,以為自己的財富全靠自己的努力,並且心安理得。
這部分人包括有顏色的二代,有權力的二代,和各種見不得光的勾結致富的二代。
他們不了解他們的父輩是如何賺來的錢,即便知道,也假裝不知道。
說明這些人沒有當資本家的命啊。做資本家也沒有他們這麼仇恨窮人,因為資本家明白沒有足夠的窮人,那他們怎麼掙錢呢?而這些人動不動就叫窮人不要生育,只能說明眼界很小是這類人群的特點。
這類人給自己的目標恐怕也是某種高級工作員,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窮人之間的代差也不足以讓他們和窮人徹底區隔開來,在很多時候他們還是需要和窮人進出一樣的場所,所以他們還擔心被窮人砍了。
因為過不上奢侈、輕閑的生活,強大的工作壓力又讓他們潛意識裡有了很強的不安感,壓力越強,就意味著越不能放鬆,這種情況下人就會擔心被顛覆,所以他們經常標榜自己的努力,順便狠踩一下窮人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讓自己感覺位置還很穩固。窮與富是表象,容易被人們「膚淺」的與命格、成功進行關聯。
我認為窮富背後的格局、眼界,才是這所謂「鄙視鏈」的關鍵。
想起兩個場景:
1、《挪威森林》中綠子說「希望成為有錢人,這樣就可以說自己」沒錢「」。
2、《天道》中丁元英的詩:本是後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 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 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澀時, 怒指乾坤錯。
前者,體現的是「體面」「面子」對於很多人內心的牽扯。我覺得這是人性。反應越過激,說明被「打臉」越嚴重。其實,我們絕大部分人,想必都有過類似的心理經歷,只不過不希望被別人,特別是「高「於自己的人挑明。
後者,體現的命格高貴者的精彩反擊。丁元英當時囊中羞澀,沒有用「老子當年手裡幾十億歐元「來證明自己比別人高多少。而是面對窘境用一首詩,做到了精彩的反擊。這種反擊是一種精神與文化底層的,一種最本質的「優越感」。好在對手也是有著一定的文化眼界,聽後告罪而走。
然而所謂的文化、格局、命格,並非天生。通常都是見過、擁有過、長期體味過,才形成的。當然,看書確實能夠通過藉助他人的體悟,輔助提升,但終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因此,各位請努力賺錢,創造機會開拓眼界,另外利用閑暇時間多看書!!!
那個答主只是表達方式有問題。。如果換個方式說就順耳多了。。不患寡患不安,不患貧患不均。。
給學校招黑唄,以後不要看到名校就認為高大上。掛個劍橋的名號,招攬人氣。發現這就一品行低下的,毫無理由的抹黑窮人。不拿證據證明窮人就是壞,就代表精英歧視歧視窮人。
博士不代表他的品行多好,品行壞也不代表不能讀博士。這個人情商也真是低,既然掛了名校,就得注意一下自己學校的名聲。
你不掛學校的名號,想怎麼罵窮人低劣都是自己的事。但是掛了名校,還不知收斂,真是辱沒了學校的名聲。貧窮是原罪。貧窮會使人患上很多富有時候不會患有的毛病,比如:
我無法拾金不昧,因為我非常需要那些錢;
我無法彬彬有禮,因為如果不用暴烈的態度,就不會有人注意我的聲音。
但與之相對的,富人,有錢人,就一定是好人嗎?
富人可以對自家傭人慷慨大方,可以對女人有紳士風度,但,也可以毫不留情地看著上萬人因為自己的決定失業,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讓競爭對手傾家蕩產。(可以參考《雷雨》)
誰更好,誰更壞呢?
窮人中有好人,有壞人,富人中也有好人,有壞人。窮無疑會讓人變得更加自私,但富也能讓人變得冷酷無情。
我不認可大V所說的話。毫無前提地攻擊窮人,就像地圖炮一樣,無疑是無法服人的。
有些人沒窮過,所以不懂窮人。
我的母親是我見過最勤奮的人了,可是依舊庸庸碌碌貧窮。我在農村,見過很多很多人都非常勤奮,願意吃苦,可是還是依舊貧窮。過多的原因我不願意贅述。因為這個博士的觀點讓我覺得噁心。知乎大v也有一半是傻叉,有著一大票更傻叉的粉絲。你不要去看他們說話說得多有氣勢,分析下邏輯就會發現,他們不是多有思想,只是語文稍微學得比你好罷了。
這話雖然難聽,但基本上是正確的。相當一部分貧窮的兒童在成長時期由於缺乏足夠的營養補充,其智商相較正常兒童更低;與此同時,因為教育資源匱乏,使得這些兒童難以獲取知識和形成基本的道德認知。這些問題在兒童成年後,會表現在就業時缺乏競爭力,與人相處時沒有基本的契約精神上,而這些又會讓他們的孩子重蹈覆轍走上上一代的老路。這些的確是事實。
但問題卻來了:
對於這些陷於貧窮的人,我們該怎麼做?
個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對「正義」一詞還有最低限度的認同的話,應該都承認「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以提高貧困人口的生存質量和教育水平」是理所應當的選項。然而,如果讓這些整天鼓吹「窮人腦子笨,窮人素質低」的資本家貢獻出自己的生產資料來消滅貧困,他們應該是不願意的——畢竟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
那麼這些資本家願意的是什麼呢?請參考美國的情況。富人們住在治安良好,環境優美,又大又寬敞的富人區里。人與人之間即禮貌又互相信任,警察認真負責,律師兢兢業業。他們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能學習自己想學習的東西而不必為了賺錢而奔波。至於那些窮人?在貧民窟里自相殘殺吧。憑藉資本家們的話語權,許多無產階級甚至都接受了這種「美好光景」,不得不說是輿論的勝利。
不過對於任何一個稍微有點資產的人來說,這種想法可能都或多或少出現過。就像我在高中時期曾經有過「附庸國」的設想:「讓中國的發達地區獨立成一個國家,剩下的地區成為附庸國。在發達地區的人們享有言論自由和選舉權,同時也擁有足夠的教育保障;而在附庸國內的人們沒有任何保障,每個人都被儘可能地剝削以實現發達地區公民的美好生活。」不過幸好這種想法只是轉瞬即逝。作為一個工科的在讀博士,居然有閑功夫發表這種論點?表示懷疑。
因為他是學生有這般膚淺的理解也不足為奇,就好比一個小孩子你想讓他有成人般接觸過社會的眼光嗎!書獃子中的井底之蛙。
事情不能分的太清楚,人不只有壞人和好人,有漂亮的,善良的,可愛的,奸詐的,狡黠的,爽朗的。人獨有的價值和情感,能正確表達出來才是應有的意義。知乎上的思維太狹隘,偏偏要給人標上一個標籤;「好人」「壞人」「學生」「老師」,明明是多樣性而且獨立的存在。思維也要分為「學生思維」「職場思維」,一定程度上能讓人理解不同群體存在不同的想法和問題,但是以偏概全就是對的?
標上標籤中產階梯,無產階級。那麼你就是這樣的人了?表面無產階級,內地里中產階級一樣也是可以的嘛。上面這段話是我自己微博上發的。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無論他/她是怎樣的人,都是一個顏色。讀讀毛子語錄就都明白了,這種言論不奇怪,所謂的真理在每個人眼中都不一樣
自小生長在農村,自小家裡就很窮,所以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窮人好吃懶做,身無長物?
這個我第一個不同意,我爺爺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周圍還有許多跟他們一樣的人,一輩子在地里刨食,他們曾經的辛苦,是現代社會想像不到的。
但他們老了,依然一無所有,他們需要子女養活,生了病,也要視子女的家庭條件來決定是醫治還是硬抗,他們無疑是這個社會最窮的人,可他們的一生跟好吃懶做半點不挨邊。
貧窮給人的性格造成的是不可逆轉的永久性傷害?
我要給這句話一百個贊。
我媽家裡今年的暖氣又不熱,供熱公司修了一回又一回,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私自安裝暖氣閥門的多唄,供熱公司天天突擊檢查,貼通知,用處不大。
誰讓你供暖管道里加了大蒜素,不讓免費洗熱水腳了呢?老百姓總有對策。
沒錯,我媽家住在安置房,七年的房子,臟污的樓道,橫七豎八擺滿的電動車,隨手放的不值錢的小玩意,總能很快被人順走。
這裡的人照樣活的樂呵呵的,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所以這個博士前半段有點本末倒置,他應該說好吃懶做容易導致貧窮,但不能說貧窮的人都好吃懶做,後半段又太過偏激,說的話意思對但難免引人不快,看「買二手房注意什麼」的問題下面,「遠離拆遷房,不要買安置小區」作為重要的一條建議,可是大部分人所認同的。我不喜歡任何人用這樣用一個蓋棺定論、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的標準去評判一個群體。
你不是窮人,你怎麼知道他們的性格是否真的受到了
【不可逆轉】的【永久性傷害】。
我只能說Vincent Fu 「可能」太自以為或是「可能」瞧不起窮人。
我有很多朋友,他們有的是官二代、富二代,身價過億,也有一些家境不好但自食其力的人。
貧窮不是原罪,一個人不自信、自卑是可以來自貧窮的。
可貧窮不是根源。
根源是你自己對自己的不相信以及你需要外界認可。
【不可逆轉】及【永久性傷害】
倘若這個時候,通過自身努力也好,或是通過投機,你賺到了一大筆錢。這個時候你還會因為貧窮而自卑嗎?
當一個窮人在努力實現階級躍遷的途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找到了價值,找到了自信。在這時,即便窮,也可以窮的有骨氣,即便瘦,也可以硬在骨子裡頭。這個時候他的性格真的有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嗎?
我見到的很多窮人,都在做著積極的改變,而不是像這位劍橋Dr在學校里看到的社會一樣,好吃懶做,身無長物。我看到有人來自農村,靠自己,努力學習電商知識做外貿,月入十萬,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都給人很舒服的感覺。我也看到很多人從零投身新媒體,做知識變現,其中不乏很多人是北漂,午夜夢回興許也回想想自己下個月的房租怎麼辦,但是因為貧窮,a should became a must,他們必須努力,現在也開始過上自己嚮往的邊旅行邊工作的生活,wake up excitedly。
這個傷害不是貧窮本身給你的。
而可能是你本身好吃懶做好逸惡勞。
我認為我們要接觸窮人,他們身上可能存在你沒有的東西。
只有接觸更多的人,才更可能認識這個世界真正的樣子。
You Choose Your Own path,
You Create Your Own Life.
Whether You Are Rich Or Not.
The Greatest Heritage A Child Can Be Given Is To Be Born Into Poverty.
Start Living.
你們都不懂,人家這釣魚呢!
社會主義的窮人都不能算完整的人,沒熱武器啊。讓我拿刀殺只雞也不敢啊
題主這種一點就著的毛病,大概率就是貧窮給人性格造成的不可逆轉的永久性傷害。
當然我也理解,被踩尾巴炸毛是正常的嘛。推薦閱讀:
※你最感動的時刻?
※在互聯網公司大數據工程師每天工作的感覺是怎樣的?
※絲蘊洗髮水中什麼物質會導致頭皮發癢呢?
※天冷了,是吃冒菜還是吃火鍋?
※美國的城市治安是否會比中國的城市治安普遍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