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魯迅: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的理解可概括為:萬律無常,自成一方。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理解吧!


這是我在專欄的一篇隨筆,並非為此題而作,只是正好與題意相符,姑且放在這裡罷。

當年讀魯迅小說《故鄉》的時候,對最後一段話一直似懂非懂,只是覺得頗有道理,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為什麼成功學、雞湯文害人?我以前也沒想明白,現在懂了:錯不在動機,動機原本是好的,不過是想激勵人前進罷了。錯在方法上,錯在試圖拿別人的成功製造自己的滿足,這無異於飲鴆止渴,一個人浸淫其中日久,只會變得毫無行動力,成為整天念叨遠大理想的犬儒主義者,慚愧地說,我本人就是其中一員。但我們不能怪雞湯,因為雞湯不是別人端到我們面前的,是我們自己精神空虛、雙手怠惰卻又渴望成功的感覺,主動跑去吸食這精神鴉片。

我試圖用一個小故事來解釋魯迅先生話里的深意。

無論是誰,對人類而言,願意走向遠方,為的是在人生路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因實現方式的不同分化出了兩種人:一種人埋頭苦幹,披荊斬棘,雖然艱苦而且走過的路彎彎曲曲,並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經歷,但也憑努力收穫了路上的些許風景,生活總是向上的。另一種人不喜歡走路,他嫌走路太慢,他喜歡在原地踩著石頭望遠方,站得高望得遠,他很快知道了世上有如許多震撼的、感人的、深刻的事情,知道了那些偉大人物精彩的人生足跡,因此聊天的時候侃侃而談,顯得很有智慧,周圍的人紛紛稱讚他有見識,他便在這種望遠中得到了滿足。甚至於他愈望遠,愈離不開望遠,因為每當天黑的時候他爬下岩石去睡覺時,發現周圍還是一片荒蕪,到處是泥濘和荊棘,他既無拓荒的經驗,又落後於那些平時不如他聰明有遠見的第一種人,也就愈發懶得動手去開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對第一種人來說,他埋頭走路,不愛望遠,不知道正確的大方向,因而有時會走彎路,有時走進山谷,繞著繞著也許會出不來,但他走過的地方多了,就知道哪裡有吃的,哪裡適合睡覺,至少不會餓死凍死。又因他不知道世上還有其他更好的去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也過得怡然自得。

對第二種人來說,他沉浸在別人的故事裡,他經歷大喜大悲,領悟深刻的道理,但這些從來都不屬於他自己,他得到的永遠只是故事。吃完了父母存下的乾糧,他只有面臨挨餓的命運,而或他為肚子著想,不得不再從頭學一點拓荒的技巧,然而但凡他暫時填飽了肚子,便忍不住想放下鋤頭再去登高望遠:因為自己如此微小的一點成就感根本不足以調動興奮點,他只有看別人履及那名山大川,內心裡想著自己未來也可如此,才足以忍受枯燥的開墾。然而這註定是一個無底洞,每一次望遠都在侵吞他的時間、他的成就感,最後他就如同那吸食毒品的癮君子,要麼靠雞湯來欺騙自己,要麼靠玩物來打發時間逃避現實。

我相信,看到這個故事的大部分人都不是這兩種人,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善於把握分寸的人能適時地遠望,同時在腳踏實地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們的生活必然是成功和幸福的。

同樣道理,在客觀的人眼中,雞湯文並非生來就十惡不赦,只是要區分它的作用群體,對第一種人是可口的點心,對第二種人卻可能是致命的毒藥。

那麼希望呢?對第一種人,無所謂有,對第二種人,無所謂無。希望從來不是想出來的,是雙手掙來的,幻想家們設想了一切,卻害怕現實的殘酷,魯迅們從不抱虛妄的幻想,只是在絕望中前行,行的時間長了,希望也便有了。

我想,這就是生活的公平。


「希望是本無所未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摘自魯迅《故鄉》

希望有沒有都無什麼,就像地上的路,大家都這麼做,就有了路。此處可以看出,一個知識思想家,對於個人的希望和感受在群體洪流的大勢下的渺小,無奈,充斥著的無力感。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都和作者原意有違,其實魯迅是不贊同「走多了就成路了」這種看法的


重點是,這麼做的人要多。


我的理解是,很多事情看著很奇怪,其實是有道理的。

自然是最大的道理,一切理想主義都得靠邊站。

那些扯劣根性的簡直naive,在時間的積累下,事物慢慢的會達到特定條件下的最優化。


沒有什麼是天經地義的,大家都那麼做,就天經地義了。


90%的人說1+1=3,那就是3了......


我理解成: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三人成虎


你們就不能按字面理解嗎?原始的路就是這麼走出來的。一草坪上用腳踩出來的路沒見過嗎?


貴在堅持


第一步:代入,於是變成「其實本沒有希望,想得多了,也便成了希望。」


老師教的和前面不同:如果有希望而不去實踐,就等於沒有希望,也就無所謂有無所謂無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把希望比作路,說明要經過鬥爭(走的人多了,人們都向希望努力),才能迎來新的生活。


不,這世上本來沒有路,是因為我畫了個設計圖,就有人去修了。


在慘淡的事實前,魯迅也茫然了,他不知道路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該期盼什麼,唯有邁開腳步,繼續走下去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


魯迅同志顛倒了順序。

其實世上的路都是人踩出來的,人們會自發的走世上任何對自己有利的路,只是有些路有這些標識。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路了。以此理論反觀當下:網紅、大咖、明星、CEO以及公司與綜藝的運作都是「穿新鞋有老路」,以「碼人」戰術造出一個行業,捧出一個「網紅」,是先鋪路後找人的模式,已然沒有魯迅先生的造路神韻。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路了」可以分解出3個方面運用到企業上:
1、沒有路,就像初創企業沒有收入(現金流)
2、走的人多了,說明企業有一套良好的商業模式在進行引導,所有來「走的人」一定是有所求,而你所設定的恰恰符合他的需要,而不是你的產品為他量身打造(說為他人量身打造的跟扯淡一樣一樣的)
3、「成了路」,這個「路」是什麼?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是「1」所說的現金流,因為那是你的「路」而不是客戶的「路」。因此這個「路」我個人認為是客戶自我的引流,你只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企業運營的方向不是「造路」而是前方,心有所向,車到山前才能有路!


樓上一群中學語文怎麼學的,都往「走的人多,大家都不問為什麼就跟著走」的方向理解,魯迅知道了一定哭活過來。


推薦閱讀:

TAG:文學 | 思想 | 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