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那些生活中半句話的名言是如何被斷章取義地誤傳的?

看了這幾個問題所想知道是如何被誤傳的:
哪些名言是被誤傳的?有哪些我們熟知的名言其實還有後半句?


2017.04.16補充

8.人不為(wéi)己,天誅地滅。

人不修鍊自己的德行,那麼天理難容。

2016.12.19補充

7.突然想起來這個回答沒寫完,就來補幾個吧。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句話一般老師掐頭去尾就說中間半句。其實莊子是說生命有限而知識浩瀚,用有限的生命追逐無限的知識是一定要失敗的。

------------------------------------------------------

1.詩經里「執子之手,與子攜老(與子偕老)」是講兄弟之情的,不是講愛情!

鴛鴦也是形容兄弟之情

其實你們看到的鴛鴦每一次旁邊的都不是同一隻喲

2.盧梭的「人是生而自由的」,下面緊接著「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隸。」

3.衣冠禽獸原來是褒義詞,飛禽文官,走獸武官,衣服上有禽獸圖案,說明是個當官的家世好

4.一言九鼎始終是說一個人說話很有分量,跟承諾真沒關係

5.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所以三思而後行原來不是在誇你想得仔細,孔子也說了只要從兩個方面考慮就可以。

6.閉門造車下面還有句「出門合轍」,然而這句話其實並不存在褒貶,「閉門造車,出門合轍」也並非講技藝精湛,而是朱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遵循規範的重要性:你看你看,我只要照著規定的方式做車子,就算不出門試試看,等我做好了跟外面的車子都是一樣的。

——————先這樣,抽空補充————————

而名言之所以會被誤傳,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1.古代人們傳播文化的方式主要是口耳相傳和手動抄寫,所以傳播上慢慢就錯了(就跟那個傳話遊戲一樣),很多同假字就這麼來的(和通假不同)

2.再就是古人那時候沒普通話這麼一說,大家都用方言(A:「餓似湖建(福建)的。」B:「噢穡界胱(浙江)的。」)。就是各地方官去中央作報告,中央都要配翻譯官,比如鴻臚寺不僅需要在接待使臣時作陪,地方官上京述職也需要鴻臚寺作陪(不過明中期大部分地方官都會說官話,就是鄉音太重)。官員尚且如此,可見當時語言的複雜。這也就導致了發音不同而形成意思的曲解。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正確發音為字是第二聲,而不是現代人的第四聲。

3.而在活字印刷術之前,如果有些時候雕版錯了一個字,他就是不管了的,要不然就得整個版面重新再雕。因此可能形成大批量的書面失誤。

4.老學究出於某種需要引用了某句話的一部分,結果原文本身因年代久遠不被人傳閱,而老學究的文章則廣為流傳。這類導致的誤傳是最多的。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句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後也」。再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原文下面「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5.沒文化真可怕的結果。望文生義,自以為自己的理解是對的然後去傳播,結果把錯誤的意思傳了出去。比如不知誰或電視先來一句:皇上,三思!於是一大波的「三思而後行」作為勸導人不要冒進出現了,電視劇的不科學性每個人都要有個感覺。再比如很多人在做出承諾後都會來一句「好,一言九鼎!」我很想說拿個鼎壓死自己好么?說真的,這個原因引發的誤傳現代人要負很大責任,語言體系畢竟不同,如果對文言似懂非懂就去查下字典好么?直到清朝末期,都還沒人對自己老婆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到了現在就那麼多人對女朋友男朋友說「我要和你做一輩子的兄弟!」考慮一下文科生收到情書時的感受好嗎?

創建於 08:58


(侵刪)


記得給人講過一個成語:人盡可夫。現在多用來罵人的,其出處是這樣的:魯國駙馬謀反,他媳婦魯公主問老師:丈夫重要還是父親重要,老師說:人盡可夫,而父一人也。意思是很多適齡不適齡的青年都有可能成為一女人的丈夫,但父親就那麼一個人。公主一聽到這,就把她老公舉報了。原文並無貶意,但發展到現在,人們也普遍認為這是一句罵人的話了。


不過是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為了某些個目的尋章摘句嘛


人是一種理性的存在——他們都知道是非善惡,也知道趨利避害。

但這種現象只限於個體或非群體的時候才會發揮作用。

摘自 《烏合之眾》 章節一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推薦閱讀:

前兩天看到一句話,百思不得解,求解:「人與人無仇,與自己的仇才不共戴天。」?
中國歷史上你欣賞的名言?
下面的這句話是不是紀伯倫說的?
有哪些改變你生活的人生哲理?
請問查爾斯蘭姆的這句格言出自哪裡 英文原句是什麼?

TAG:名言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