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科學和宗教,這兩者中必有一個是假的」這一觀點?
拋開宗教不說,什麼叫做科學是真的?
我們說一個名詞是真的時候,有兩個含義:- 一個命題是真的,不是假的。比如:「1+1=2」是真的。其中「1+1=2」是句子的名稱。你可以用 p 代替它:p 是真的。常見的句子名稱是物理定律、數學定理或者猜想的名稱,比如說:哥德巴赫猜想是真的。
- 一個對象是真品,或者,是真實的。比如:福爾摩斯不是真的(是虛構的);這個瓷器是真的(不是贗品)。
科學不是一個句子名稱,也不是一個可以被認為有真假而言的對象,除非你將其和偽科學放在一起相互比較。但是如果你要問一個漢代的瓷器和一個唐代的瓷器哪個是真的,看上去這個問題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這個漢代的瓷器的真,只有在面對它的贗品的時候談論才有意義。也不要說這句話相當於是在說,所有科學命題都是真的——因為事實上根本就不是如此,科學命題裡面有一堆相互處於競爭地位的東西,放在一起就是矛盾的,怎麼可能所有科學命題都是真的?就算是被接受的科學命題也沒有用,除非你說那些真的科學命題是真的,但是那是廢話。所以說,這句話要被使用就只能在存在而不能在全稱的意義上被使用,進而,如果要說科學是假的,是指存在一些這樣的命題是假的,那麼毫無疑問。但是全稱上就做不到了。全稱的意義上宗教是假的?所有宗教中的命題都是錯的?Nonsense。
所以說,我沒什麼好說的了。
完。說宗教是假的,這不是抬舉宗教嗎?!
宗教是無法證偽的。
雖然不能被否定,但連被否定的資格都沒有。凡是一個能被證偽的命題,多少都是有些用處的。就算被證明是假的,我們也能知道此命題為假,這也是個用處。
一個不能證偽的東西,連這個基本用處也沒有。基本淪為混亂、謊言、偏激、愚昧、迷信、反智的集散地。比如說:「世界上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句話雖然錯了,但它是科學命題,因為你只要找到一隻黑天鵝就能推翻這個理論。相對應地,「股市跌久必漲,漲久必跌」這句話永遠是對的,然而並不科學。因為沒法對「久」這個概念給出可檢驗的清晰定義,5天可以算久,5年也可以算久,什麼時候漲跌你都永遠是對的。然而這並沒有什麼亂用,並不能用來精確指導你將來的操作。你如果在有經驗的老股民面前BB這樣的話,他們會抽你。就醬紫。
科學一直在求真求實,科學從來不能被認為就是真實。大菲曼諷刺過的常識性錯誤,你認為科學就是真實,就是對的,那不過是你個人的錯誤罷了。
這句話的「科學」換成另一個宗教比較好。
科學從來沒說過自己沒有假的,科學就是個不斷打臉自己的存在。如果某個科學宣稱自己全是對的,那他就不是科學了。把宗教和科學並立,是出於宗教人士自大。
現實是殘酷的,科學就是建立在人類的智慧之上的。它引領我們明白這世界的殘酷和真實,我們會用自己的智慧突破困局。
至於宗教,看起來無限美麗深奧。可它只提供了迷宮的入口,卻不給出口。因為這樣,它的信徒才會不斷的把自己餵給這巨獸。所以宗教才要黨同伐異。說的好聽點,宗教就是精神鴉片,沒事來兩口,別說多幸福了。為什麼有人糾結於宗教和科學?那不過是幻覺,一點小小的副作用。謝邀……這個命題中的「科學」,似乎是一種由現代科學知識組成的世界觀,是大量公理性命題組成的集合……那麼……兩種相互矛盾的世界觀必有一種是假的……當然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在現在……「科學」通常可以被理解為一個以一個標準來篩選世界觀的機制……
如果你說由這種機制篩選出來的那個世界觀是假的……那等同於說這種機制是無效的……我說完了……隨機性、主觀與客觀、虛與實、測得准與測不準是人類去建立一幅世界圖景註定會面臨的問題,只是這一天終於來了,它深刻地改變了我們對客觀事物和科學實驗的看法。本答案只列舉和隨機相關的各種現象,相信觀者對隨機有自己的見解。
- 「近年來我們經驗的大大擴展顯示了我們簡單的機械觀念的唯不足之處,其結果動搖了觀察的習慣解釋所依賴的基礎,事實上所有東西開示改變他們的性質和外貌,一個人對於世界的整個經驗完全不同了」 —— 玻爾
西方的哲學家如今對東方也有了很好的了解,但就這個時代各種領域的哲學來說和過去幾十年一樣我們仍然遠遠落後,他們已經把哲學和心理學的觸角延伸到了任何一個想像得到的領域以至於演化出了超心理學等新的學科,而能夠適應新的科學的哲學體系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被西方人遺棄並沒能得到完善地發展,於是他們廣泛而深入地去研究古老的東方思想。劍橋大學物理系教授B.D.約瑟夫森於1973年因預言量子隧穿效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隨後他便轉入了超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這是一件馬克思無法理解的事情。
由B.D.約瑟夫森推薦的在西方的物理學、醫學、心理學等圈子中熱起來的一本書《纏繞的意念》用大量圖表和實驗數據嘗試去闡述意識和科學的關係,「如果某種在其對立面存在壓倒性證據的信仰被廣泛接受,那麼此時的信仰就是迷信。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當代——也是有史以來最臭名昭著的迷信,就是對超驗不存在的『科學神教』信仰。」在經典物理的時代,沒有任何主流會去質疑科學神教是「可能有失偏頗」的,這正是這個時代悄然的變化,是對一種「嚴重理性」的反省。「新理論被接受了,不是因為反對它的人改變了立場,而是因為反對它的人早都死了。」——玻爾佛家和道家都認為世界的所有二元對立是成對出現的,即出一個正的東西必然有一個反的,道家叫「陰陽」,而佛家認為二元不只是正負高低,佛經上的原話為「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沒有單獨存在的有或單獨存在的無」,所有事物組成一整根鎖鏈如「卍」這個符號。但兩門宗教以及量子物理對世界產生前後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虛空並非空無一物,而是一種有和無同時存在的形態。釋迦牟尼解釋世界都是為了說道理,他並不提倡講這些,比如為了說明空性佛經中講一粒微塵可以繼續往下劃分粒子,宏觀物體是由一大堆粒子和間隙組成的,而物質來源於一種叫「鄰虛塵」的同時帶有實體和虛體特徵的粒子在虛空中不停生滅,這些描述與當今物理學是極其相似的:"色(物質)畢竟有孔、畢竟有間隙,譬如聚沫(就好像一大堆聚集起來的小圓泡),性不堅固"——《大般若經》
"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到了)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同時帶有虛和實特點的微粒),析(全、都)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虛粒子、量子漲落)「……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極細塵者,不可復析(不可再往下分)。析即歸空(再往下分就沒有物質了),故曰極微也。」
當然關於粒子的這段描述只是目前西方科學界對東方宗教典籍讚歎的原由之一,另一個方面出現在生命科學裡發現的「瀕死體驗」與和所謂的「外星生命」接觸案例,我國有一些頂尖的物理、晶體領域的科學家至今致力於研究生命科學,迫於某種壓力不透露名字。
而和現代物理同樣處在經典物理的另一端的腦神經科學一直對意識是否為純物質構成各執一方,比如人的大腦切除一半之後有的人會喪失思維能力但有的人卻不受明顯影響,而夢遊的人無須睜開眼睛也不會撞牆,一些幾乎沒有大腦的人卻擁有高智商並且以優秀成績大學畢業。(該類案例的研究目前已經超出腦神經科學了,案例可觀看國外相關研究的資料)。在這個領域哲學的重要性不亞於在物理學。本文不討論,最下面有些視頻。東方思想的關鍵在於強調「整體性、同一性」,即便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這種整體性也是被默認為客觀實在的,如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所說:「宇宙學的最新發展明確的指出,我們的日常條件也是無法離開宇宙中最遙遠的部分而存在的,如果脫離宇宙最遙遠的部分,那麼我們關於空間和幾何的概念也就完全錯了。我們的日常經驗,甚至在最小的細節上都是與宇宙的大尺度性質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以至於根本不可能設想這兩者分離。」佛經中的「世界」有不同大小尺度。一種是我們這個宇宙,和銀河系、太陽系,這些世界和世界裡的物質聚合體會隨著形成、駐留、開始崩壞、歸於虛空這四個步驟無限循環。第二種尺度是我們可觀測宇宙及之外的宇宙整個集合,也就是最頂層的「世界」的意思,包含所有信息和所有法則的「整個」世界。首先佛教認為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東西的外在表現就是一些先驗的形式系統和類似物也許如有和無是對立的、正和負是對立的等……就是一些和你去算不算、用不用符號寫在紙上沒關係永遠都是那個樣子的、但不寫出來不結合實物等同於沒有意義所以等同於不存在的東西(法爾如是),但這種聯繫體系和我們理解的形式系統不一樣,它們是一個任何符號系統都不能表示的聯繫體系,即它們存在定義的困境和局限性。佛教認為對宇宙爆炸之前是啥都沒有只是錯誤的設想,世界產生之前是「等於說存在著一些非實有的東西」,而世界產生以後是「等於說不存在(主要是人的感官認為)真正意義上存在的實物」,釋迦牟尼認為宇宙產生前後的存在形式是等價的同一種恆常,不能分開,假如宇宙產生之前真的連非實物都沒有那宇宙永遠都不會產生。但這種體系不是物質世界的物理法則也不受其控制,物理法則叫「色法」,佛經言「色法在宇宙形成時才產生,在宇宙產生之前任何物理法則不起作用。」而我們的智慧是如何運轉的,最終人類破解之後也許可以用數學化符號體系來闡述的,實際上這些模式也是虛空之中本來就有的,只不過物質現象借用了虛空裡面這一套「構成智慧」的框架,花了漫長的時間演化出來,就像你想像一桌子,用數學一表示這塊桌面是完美平整光滑的,但你用材料一去造、用顯微鏡放大一看這塊桌面凹凸不平,我們的「物質世界」不過是在模仿虛空中這些完美的、本源性的形式系統,包括我們的大腦也是「智慧運作模式」的一個劣質材料做的贗品,原型在虛空之中,不依賴人的大腦。整個世界的產生,按佛經所說,就是非實有的聯繫體系中本來就蘊含著知覺產生的機制,當然在一堆虛無的形式符號系統之中不存在什麼時間和空間也沒有大小。這個知覺機制形成的智慧本來是清靜的也意識不到它自己,它只有包含虛空所有信息和去執取「我」這兩種知覺但尚未執取「我」。這種存在內稟不可避免的機制使得它突然有一絲微弱的妄念產生,即讓虛空從主觀客觀一體變為了主觀和客觀分離,便讓自己進入「無明」之中,我們眾生認為外部物質世界是真實的,且需要一點點去分別學習,也是因為我們意識攝入信息的機制陷入了這種「無明」,無明,就是這個最早的知覺和我們人的知覺是同一種信息攝入模式,在本徵狀態下本來就與虛空融入一體就像真正地死了,這種狀態沒有主觀。結果它「它突然形成主觀的工作模式」一下感受不到世界了,為了在一種向之前狀態平衡的機制下,就去觀測和分別,將混沌得到確定,將同一分別成了不同的分離聚合,於是就好像人經常手裡拿著鉛筆卻到處找鉛筆一樣,這個妄念一發就嘗試去觀測客觀以回到「真如」的狀態,結果反而把世間的所有虛無的形式符號體系利用它之外的原型去定義,在知覺裡面一一生成對應的一套一套的認識並和人做夢一樣去幻化出形象,這些形象並非物質世界,但它們一旦被感官識別和發生交互、糾纏便外在地顯現成物質現象。經過這樣的過程,就得到科學所說的「客觀物質世界」。佛用「一念」來比喻這種產生世界的第一因,由於這個物質世界的萬種繽紛的分辨現象來自一個處在無時間無空間中的知覺,所以世界的有序看起來比我們人的夢要穩定而連續,我們的夢來則來自於人——外在思維處於一個時間變化的物質時空之中,夢的源頭是個變數,那麼夢境必然是不連續的。念頭時刻在變,而虛空之中沒有時間前後、所有對立二元概念成對出現。「無念」對應著「一念」,並不對應著「東念西念」,東念西念只存在於我們這個有時間的物質世界,所以「世界一時頓現」。這種產生世界的機制是這個體系中內稟賦著的。所以佛又說世界為何產生呢——「客觀法則就是這樣的」。一這些東西不依賴於物質世界而存在,並不需要誰去創造;二這些東西裡面內含著世界產生的動因。這個虛空中的知覺或叫「功能體」,一念間幫我們完成了它所感官的「立知」,即所感知的虛散定義為確定,我們所見的物質世界也就產生了,都是虛空之中變化的現象。而我們跟他一樣,我們五官攝入的信息,到了意識裡面之後,直接按知覺機制幫我們分好了的方式呈現出世界,即這些信息能歸結到眼耳口鼻舌和意識這六種分別方式,這六種方式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演化機制導致的結果。所謂「看到」的外界其實是一副二維圖像,所謂「聽到」的聲音,其實是一個頻率波動,到了你大腦裡面硬辨別成是聲音,而你身體面前究竟是什麼東西你壓根不知道。宇宙中真正存在的更像是只有信息和主宰信息交互的法則和存儲信息的法則。若以數學的角度去比喻這種先驗的體系,「集合本身不是集合里的元素,卻是由裡面的元素構成的」。這種元素便是遞歸到最上層的一種同一性存在。
於是佛經言:「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人不明所以,就是因為還在去按下定義的套路認識世界。人的感官極大地受制於肉身器官,如把眼睛蒙起來,面前放著鐵塊和鉛塊,一摸得到結論它們是一種東西。只要一入定,回歸虛空的本徵狀態則能回歸整體性和同一性(但視角必然不一樣),去研究物理則得到宇宙的外在表現和信息交互處理機制,只能無限趨近於真相,而整體性中是無時間無空間信息不受阻礙的。但科學的優點是分辨強,可以把這些道理說得很清楚,釋迦牟尼無法用符號系統給2600年前的人解釋無明是什麼。科學的感知和心靈的感知是此消彼長的、感知的視角也截然不同,一個藉助一連串的儀器,一個藉助「三摩地」——處神識於不生不滅處、無增無減處、不離不合處、主客觀一體、無時間無空間處。這是理性的極限和一種「最頂層直觀體驗」的衝突。緣起性空——世間上沒有獨存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前因後果在一套聯繫體系下因循振動所生,如果不歸空則不能有。所謂空性即以一種囊括整個宇宙和被整個宇宙囊括的形式存在。佛說如果人不受「形」限制則很快可以證悟,肉身只能是三維的化學存在,如果整個宇宙的電子的運動信息都容納在你的意識中,那這些隨機將得到更深層的理解。簡而言之「思維模式內稟的干擾,產生了某種不可避免的帶有大致指向的多樣性錯覺,當人意識不到任一事物自有的整體性,無明就會像局部性一樣生起,帶有局限性和偏見的精神以各種形式逐漸得到發展演化」。 —— 馬鳴菩薩下面這段話很好的描述了這種非創造而自然存在的聯繫體系,但想明確定義是不可能的:「諸法不能說自然創生,也不是他力創生出來的,亦不是某種主宰和客觀起反應相輔而共成;即便如此其中是存在有聯繫的一套機制的,並非莫名其妙冒出,所以取名叫【無生】」——《中觀論》——————————————————————————————————————————《金剛經》言:「世界為一合相」「眾塵和合為一世界」,又言人看到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個視角。另一處又言:「世間法則放一起如因陀羅宮殿幕簾上串起來的珠網,一套法則代表一顆珠子,珠子們發光重疊起來,才形成世界的法則」。物理學觀測宇宙中大多數是暗物質,高維空間很可能是存在的,信息傳遞方式有限。假如存在著一種和我們信息交互機制局限的另一套形成事物的體系,需要準確界定其的範疇、建立理論模型、搜集大量含有它特徵的物理現象素材、實驗驗證。若兩種體系以不同的方式同處於一個高維度空間,卻只能用引力或者某種單一的方式傳遞信息,那說明其他世界看起來很可能和我們截然不同,那個世界的生物也見不到我們。即便我們能用特殊途徑溝通也難以理解他們的世界圖景,而經載有的外星生命與他們存在的區域並非我們肉眼能見到或能摸到,關鍵在於兩個世界的信息交互是否能夠有規律地影響到我們的實驗結果。正所謂我們可能是看到世界的「一個視角」。我們曾經否定掉的「隱變數理論」,正是去排除這種可能性的一個方面。用數學比喻也許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投影后或者求偏導之後的世界。「更高維的體驗是通過將意識中不同中心、不同層次的體驗全部一體化而達到的。因此在三維意識的層次上和在邏輯系統中無法描述某些冥想的體驗,這就對思維過程進一步造成了限制從而降低了表達(這種體驗)的可能性」——高賓達喇嘛釋迦牟尼說你非要說這個世界上「真正存在著」什麼,那硬取個名字只能叫「一合相」,不異叫」一「,,不離不散叫」合「。然而釋迦牟尼說這個東西實際上也不能稱作實有的並且絕不可能定義,它就是凡人去觀測客觀得到「規律法則」的本源。根據金剛經以及各種註疏這個概念極其抽象。個人綜合理解為「比看透世界都是一些二元對立的分類相生相消還要更上一層的看透,才能理解一合相」。就像去「強行定義一種抽象到最頂層的不依賴它物的無差別的純存在,這種無差別的存在聚合卻可產生有差別的存在」,無論怎麼去定義都是矛盾的。又好像我們去定義世界「第一次產生宇宙」,如果從大爆炸再回到奇點能夠滿足二律背反平衡,那麼第一次產生宇宙和它之前如何消去次序以滿足二律背反?故佛經言世界既產生了本質上又沒產生,即「事物通過相互依賴而獲得自己的存在和性質,它本身脫離依賴便蕩然無存」。奇點除了無時空性還充斥著難以理解的抽象。假如真是「世界上一切變化都來自於對立雙方相互作用」那麼簡單,遠在大陸另一端的愛奧尼亞學派早就戳中了世界的奧秘。頓悟這種經驗不僅超越一般感官而且超越思維。於是很多人喜歡開玩笑,說佛經上怎麼總是說:「XX既不是XX的,也不是XX的,也不是……」,實實在在去定義這些東西就那麼困難么?然而如今我們的科學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
- 要是問我們電子的位置是否保持不變?我們回答「不」;要是問我們電子的位置是否隨著時間改變?我們回答「不」;要是問我們電子是否靜止?我必須回答「不」;要是問我們電子是否在運動,我也必須回答「不」。 —— R·奧本海默
- 我非常想用一般性語言去描述原子的內部。——海森堡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萬物」——《易》
釋義:實體世界產生之前是虛空,上古文化最令人細思極恐的認識是,古人知道「虛空」的意思並不是指和「有」相對立的「沒有」,而是我們這個世界從始到末都是「有」和「無」同時存在的,「有」是一種極端體現,而世界是「無」也是一種極端,在中間才是自然狀態,有和沒有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虛無」。(參考「何謂真空漲落」、「湮滅(物理學概念)」、「反物質」)。如圖所示,「無極」指沒有中間位置,無始無終,無上下左右中,無前後的狀態(在物理學上類似各向同性宇宙),在這種狀態中生出來無數種「太極」,也就是這種如幻的毫無秩序的有無混合中,存在著無限種形式系統和概念擰合在一起,其中有一些組合起來剛好是比較穩定的一種個例,「太極」就表示在這種組合下(用科學的語言說各種物理參數剛好等於某個值)一個較為穩定的情況,宇宙便產生,倘若物理常數有一個太大或者太小,那麼產生的宇宙可能就不會產生或存在時間極短就湮滅了,此所謂中國所說的「中道」原理(科學的語言叫「閾值」)。在某種「太極」中,蘊含著「兩儀」,兩儀是比「有」、「無」融合更寬泛的狀態(只有在最本質層面的虛空才討論「有無」的命題),泛指一切正和負、高和低、主觀和客觀對立融合在一起的狀態,在兩儀的主宰下,運用符號的朝向、符號的圓滿破缺可以表示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元素。量子物理研究的正是——最小的不可再繼續分割的物質,兩儀再往下很難道清,對於「太陰、少陽」、「太陽、少陰」的理解可參見"對稱性破缺",即粒子物理學研究發現本來對稱平衡的事物,會突然喪失對稱性造成一邊多一邊少,所以我們宇宙的「正物質」越來越多,反物質則很少,破缺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果我們是在「太陽,少陰」的宇宙,那與我們對應可能存在一個「太陰,少陽」的宇宙。1985年人們提出了一種「對稱宇宙」理論,首先抽象性的對稱也是自然界的普遍本質,而我們的物理常數相反對應到一個「反空間」里,也有可能是能穩定存在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從1995起即致力於搜尋反宇宙。根據這種理論,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很可能還至少存在著一個其他的宇宙,這個或這些宇宙可能其基本物理常數和我們所認知的宇宙相反。在我們的空間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速度的上限,而反空間中光速則是下限。從哲學上看反空間和正空間分別代表反向和正向的作用力而並非兩種分開的空間,對立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空間」的完整定義。
而中國古代的「陰陽」並非只是對立,我們也包括「物極必反」等概念,這樣的對立動力系統,用現代的符號表示出來大概是這麼一個意思:
amp;https://pic1.zhimg.com/0742aa5a716e8dee4bd35417a52af6b0_b.png&" dw="1418" dh="660" w="141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0742aa5a716e8dee4bd35417a52af6b0_r.pn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1.zhimg.com/0742aa5a716e8dee4bd35417a52af6b0_r.png&"amp;>將一個點沿著二維的將一個點沿著二維的勻速圓周運動,投影到右邊的線段上,從線段上看,接近端點時就減速,返回來時則加速,無窮循環。於是在「兩儀」的相容相消之下,歸根到底世界還是一個1加負1等於中間的0 。在兩儀之下的對稱性破缺下,才能生出紛繁多姿的變化和現象,這種構成變化現象的元素謂之為「四象」(象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狀態、性態)。綜上所述,古人認為我們的「世界」不過是一個不管正負好壞什麼都有的雜糅而混亂不堪的、你想像得到的想像不到的東西都放在一起的糊糊,之中比較穩定的一種,捋得清楚的各種因緣的聚合體,這堆東西處在一個無時間無空間無大小無上下左右無中心、主觀是客觀客觀是主觀、無來無去的虛無空間之中,偶然有一種組合方式剛好可以產生世界,這一堆組合謂之「緣(聯繫體系)」,這一堆組合而成的結果叫做「法」或「道」,硬要給「道」安放一個存在的載體並取個名字,就叫「虛空」,接下來的事就是產生這個虛妄的世界。(四象僅代表個人見解)。無極——有無的聚合體太極——一種能生成比較穩定的世界的道或法,為一太極,我們這個宇宙是太極的一種類型而已
兩儀——最根本性的相容相剋的存在,如高低、正負、前後、主觀和客觀四象——對稱性發生破缺後的兩儀「中道」的另一種表現:在n為無窮大時等於2,按直覺講無窮多個正數相加怎麼可能是一個確定的數而不是無窮大呢?所以就和上面提到的π和e一樣,在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之中,有一種和極限有關的常數能確定聚攏和分離的中點,這個造成了一些所謂的「確定性」。有很多機制在製造確定性,如我們眼睛看到的顏色也是並非是確定的,而是意識強行分別的結果(唯識所變),科學只能解釋不同光在進入眼球之前各為何物,卻無法解釋形成二維圖像之後的綠色和紅色究竟各是什麼,因為大腦里沒有這幅圖像的實物,光波和振動轉化為視神經信號,再到大腦,最後可能除了虛擬的信息一切蕩然無存。意識仍然是不可捉摸的禁區。形成這個世界的抽象元素聯繫體系,在這種法的體系下碰巧能形成意識,而佛認為生物的眼耳口鼻身識和意識都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演化模式內在指向必然結果。人的知覺意識和最初虛空中的一種信息交互是一樣的工作模式,我們五官能接受並分類一種信息,經過識別和大腦加工轉為一種物質現象的認知。(唯識所變)。佛家認為識分為兩個功能層次,比如視覺首先需要有眼根,即在閉上眼睛的情況下也能做夢看到東西,其次才是有眼睛,更高等的智慧不用眼睛但可以通過意識直接獲取信息再用眼根,用現代語言說即「將圖像信號模擬成圖像的大腦功能區」。而所謂「有意識」和「無意識」,無意識就好比你的胃吃了東西自己知道分泌胃酸並蠕動,而你本人和胃均對胃毫不知情,胃的這種知覺就不叫意識,意識強行把傳入大腦的信息按自己的機制加工、並依據你觀察世界得到的記憶形成「獨立的我」的觀念,並生成想去行事的念頭。世界的信息被我們的五官識別轉化為另一番模樣,比如下面的例子到底是有陰影還是沒有:amp;https://pic2.zhimg.com/8cb748828cd6830787b8e1086ce93259_b.png&" dw="348" dh="322" w="348"amp;>下面的圖裡到底是有黑點還是沒有?amp;https://pic4.zhimg.com/5db7da415f06ddace9acf5cb918f3f33_b.jpg&" dw="575" dh="431" w="57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db7da415f06ddace9acf5cb918f3f33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4.zhimg.com/5db7da415f06ddace9acf5cb918f3f33_r.jpg&"amp;>這樣一下就陷入了有和沒有的悖論,假如本人未親手製作第二幅圖永遠不知道有沒有黑點,會認為這是一副動態圖片。而
這樣一下就陷入了有和沒有的悖論,假如本人未親手製作第二幅圖永遠不知道有沒有黑點,會認為這是一副動態圖片。而物質和能量可互相轉化,時間和空間也並非獨立的,究竟有沒有和任何事物都不糾纏的「本質性」存在,有沒有「真正的客觀」呢?如理論上正反物質相遇會轉化為能量,高能光子對撞居然能產生各種粒子對。(佐證世界是個虛相的推測最好的證據便是量子物理證實的「觀察者效應」——量子在未經觀測的時候是縹緲的,人用儀器間接去觀測體現為一個球。或說成:一個量子力學系統在某個特定狀態被觀察得越頻繁,該系統就越可能保持這個狀態,我們的虛像世界如此之穩定,源自連在一起的個體意識在不停觀測並分別它,佛家的整體性認為在高維空間中每個意識就像神經末梢,所有有意識的存在是連接一體的。如果眾生同時做到心念不去觀測,那這個宇宙瞬間就非確定化了,所以經里明確反對去大規模示現神跡的,個體的意念總是受局限的並且也不應該去攪動別人的意識)所以至今無法找到這套「世界唯心所現」理論的漏洞,雖然難以證實但確實是不自相矛盾的,「只有物質」的世界解釋放在大爆炸之前並不比一定這種模式更「尋常」。一般認為宇宙產生之前後必須要某種使之連續和統一的條件,不能完全割裂成絕對的有無。有國學大師認為這些上古時代的書並非當時的智慧能寫出,至於是誰寫的各人有自己的看法。最後再看看佛經上關於世界產生的描述整合:===世界之初,先成虛空,虛空生第七、八識(兩種知覺或叫信息交互處理機制),彼時無意識也無眼耳口鼻身識(身識是觸覺),這個體系的主體融於一個無物質的世界載體、沒有肉體。該主體於阿賴耶識(信息存儲體系)中出現末那識(分離機制)於是執取一個主觀,分別出主客觀,繼而嘗試去平衡這種非穩定狀態,產生一種內稟的大致定向的演化機制,虛空中萬種分別驟然而起,世界一時頓現,生色(物質)界===「世界之初,先成虛空,再成無色界,次成色界,再次成欲界。」—《華嚴經》欲界的智慧生物,六識( 眼耳鼻舌身意 )都有;色界之初禪天的智慧生物,只有( 眼耳身意 )四種識,無鼻舌識,食取能量不食化學食物;第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的生物,只有意識,無眼耳身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科學還是我們的東方宗教,貌似都在走向一個新的世界圖景——意識和物質既是對立的,又是合在一起的,兩者並非獨立於對方。而一切人類發現的物理法則和形式系統,更像是一個更本質的聯繫體系造成的一種「外在表現」,這種「表現」即你用任何一套自洽的形式符號系統,都能在特定視角下去解釋一種物質現象演變,但這些視角像一張網包圍了整個「本質」而實質上是不停在變換視角,並非直指真相。也許不久就大白天下也許永不見天日,只能交給子孫,最後引用一些話:「在原子物理學的發現中所表現出來的……關於人類認識的一般概念,……就其本質而言並非我們根本不熟悉、前所未聞或者完全是新的。即使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它們也有一定的歷史,而在佛教和印度教的思想中更居有中心的地位。我們所要作的發現只是古代智慧的一個例證、一種促進和精細化。」——J.R.奧本海默
「量子力學迫使我們認識到,宇宙並不是獨立區別開的物體集合,而是統一體中任何獨立個體都相互聯繫起來複雜網路。但這正是東方神秘主義體驗世界的方式。他們所描述的經驗與原子物理學家所使用的語言是極為相似的。」——Fritjof Capra「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科學研究對於理論物理的巨大貢獻可能是一種跡象,它表明在東方傳統中的哲學思想與量子力學的哲學本質之間有著某種確定的聯繫。"——W.海森堡「為了與原子理論的教程作一類比……(我必須轉向)這樣一些方法論的問題,佛陀與老子這樣一些思想家早就遇到了這類問題,就是在存在這幕壯觀的戲劇中,如何使我們既是觀眾又是演員的身分能夠協調起來。」——N.玻爾物理學的概念是人類智力的自由創造,它不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像)單獨地由外在世界所決定的。——《物理學的進化》 A.愛因斯坦
「我所說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除非你自己證悟。但凡能講出來、能用文字元號寫出來的絕對不是世界的本體,只能說多少能趨近點世界法則的意思。」——《金剛經》 釋迦牟尼 於2600年前
而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時是怎樣的一種體悟呢,不得而知,但他比喻說「於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相莊嚴」,我們人和動物的區別並非是能欣賞更高等的抽象如藝術,從藝術和美感的角度去模擬這種「莊嚴」,也許和戴上耳機看下面這個視頻的體悟有一定類似之處:分形數學——Mandelbrot集"宇宙分為可知的形而下層面,和不可知的形而上層面:前者是宇宙的外在表相,感官所及的物質世界,是知識的領域;後者是宇宙的內在精神面,超乎人的理解力,是藝術和宗教的領域。""人們總想以最適當的方式畫出一幅簡化的和易領悟的世界圖景;於是他就試圖用他的這種世界體系(cosmos)來代替經驗的世界,並來征服它。這就是畫家、詩人、思辨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所做的,他們都按各自的方式去做。"
——愛因斯坦·1918年4月演講於柏林物理學會
分界線以下為宗教內的問題,沒較為成體系學過的人士不建議觀看。本文中引證只嘗試提供一種宗教典籍描述和科學有可能相容的視角,並不將科學現象和佛經描述直接劃等號為同一事物。科學代表理性的極端,佛家代表最無上的直觀體驗,並且佛陀講解世界大多出於印證道理並非是想告訴人們物理現象。不應該去作仔細對比。———————————————————————————————————————————印度教和佛教所記載關於世界的描述的信息量,是遠遠超過「自創」一門宗教所需的,也就是說講得太多、太複雜了(以當時人的智慧,想用這麼多本厚厚的經書去描述世界的本質,必然通篇大出自相矛盾)。但你在如此之多的佛經中是很難找到前後自相矛盾的,看看《山海經》就能高下立判,佛在入胎經里把肚子里胎兒的形態都描述了和現代B超照射結果一致,而釋迦牟尼喝水要用過濾紙(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空也是一種存在」、等世界觀也和現代科學觀測毫無衝突。【備註:佛經中和現代科學印證的幾大實例:】1. 「宇宙分為成住壞空四個過程」(宇宙千億年後毀滅)、「宇宙本質上無空間差別(宇宙有更高的維度)」2. 「虛空中生滅不息」「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虛粒子、量子漲落)3. 「世界之大,大至無窮;世界之多,猶如恆河沙數」(可觀測宇宙)4. 「一個小千世界(星系)的形狀如周羅(人盤旋繞起來的頭髮)」——《起世經》5.「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發現,色(物質)畢竟有孔、畢竟有間隙,譬如聚沫(就好像一大堆聚集起來的小圓泡),性不堅固(古時候固體的意思是堅實、堅硬而密閉的物體。那時並不用化學定義,可見假如以文字為正法,時間一久則不準)。」、「色(物質)如聚沫」——《大般若經》6. 胎兒在腹中的各個周期的發育形態——《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等7. 「世界一時頓現」(大爆炸宇宙論)「色聚極微之微塵」——《華嚴經》8. 「有些世界中,一粒微塵放大之後又是一個宇宙,這個宇宙中的微塵放大之後仍然是一個宇宙,連綿不絕」(參見:分形)——《華嚴經》9. 「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勒果。」 (佛講過4個人道的星球的社會和之價值觀等,並說我們住的地方叫閻浮提)。【備註:佛經中和現代科學相違背的實例及解釋:】佛經中對微觀物質的描述和現有科學是契合的,但宏觀描述和現有科學觀測有一些出入。1. 月亮之中,和太陽之中有宮殿,日宮為立方體,放出光亮為球體,住著天人。太陽繞著地球轉。2. 關於世界之山須彌山等世界構成的描述,是否用了比喻手法,僅為了說明層次關係和方便記憶。3. 佛經是否像其他宗教一樣有可能被人篡改原意或者杜撰過。釋迦牟尼本人解釋1:釋迦牟尼在不同場合談及當初自己如何發菩提心、走上解脫道前後說法不同,一位弟子問道:為何從前您說是在某尊佛前發心,現在又說在另一尊佛前發的心呢?佛陀對此回答道:我傳法的內容是隨眾生的根基而定,針對以前那些人,就要那麼講,他們才能接受;對於後來的這些人只有這樣講,才能對他們有益。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眾生的利益(修鍊到一定境界的人有「他心通」,俗稱讀心能力)。釋迦牟尼上課時無數次講到人的「根基」不同,一個眾生對某種宗教生起信心也是根基和外界事件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緣分(聯繫),換句話說,你給古印度人講地球圍繞太陽轉,銀河系有4條懸臂,月球是地球的衛星blabla,別人則認為你是歪理邪說,或者簡直難以想像而不信,因為那時代這違背所有人的認知,這些和修行也無直接聯繫只是「從現象上講」,如同我們現在仍然會保留錯誤的牛頓定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因為僅從現象上講牛頓定律能計算出正確結果,況且引力波證實了地球和太陽要用準確的科學語言描述的話,並非是誰繞著誰轉的關係,而是地球一直在按直線行走。假如佛講地球一直按直線在走,那麼還得給古印度人解釋什麼是空間曲率和高維度,顯然就背離了傳教的重心。而且以地球為參照物,太陽就是圍繞地球轉的,並未說地球是星系中心。佛教的信徒不光會懷疑別的宗教典籍受過篡改,也會懷疑自己的,因為冥想可以辨別和獲取真理,非直接通過冥想接收到和驗證的信息都不能隨心取用,當然有些淺顯的道理僅在衣食住行中也能驗證。釋迦牟尼本人解釋2:「世間人與我爭論,我不與世間人爭論;世間人認為存在的,我也承認是存在;世間人認為不存在的,我也承認是不存在。」佛認為文字是隨時代和環境意思不同的,世界的虛相也會受到眾生行為影響、證悟體驗到的世界可隨大小尺度不同去觀看,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故文字無法準確表示世界,誰也不知道哪天世界上會不會進化出來美人魚或者什麼新物種。「言語道斷,開口便錯」——若不是跟人當面上課,佛不會跟人去解釋,作為長期保留的經書,由於文字本身不等價於覺悟境界,而是說的人想著一件事聽者卻依仗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文化背景去解讀成另一件事,無論什麼說法都只能說[趨近於]精確的意思。釋迦牟尼本人解釋3:兩種不同道的眾生在看同一個東西時,會得到兩種不同的結論。人只能看到人的世界,而看不到天人的世界。就像人的肉眼看不到無線電波紅外線。世界的虛相因眾生交互感應而形成「共業」,地獄眾生看到河流如血水,人間則如河水,天人看到則如甘露,這是業力根據「阿賴耶識」在神識主體的顯現。同時不同道上的生命是不能來去自如的,天人到了地球可能會死亡,正如地球生命不靠生命維持設備脫離不了大氣層,生命的層級關係被法死死地限定了生存空間。僅當旁證:筆者聽會「基督教方言」的人傳達說,上帝看所有人都是一個「水晶體」而非人體。釋迦牟尼本人解釋4:「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只能明白於心),能講出來的不是法本身,但也並非指那講的就完全不是法。」——《金剛經》「妄圖靠別人傳授知識來領悟真理而並非自身修行是錯誤的方式。」——《金剛經》,佛教如何看待神跡?佛教:世界分為無為之法(比如因果、輪迴、肉身必須死亡等,意思是這種法是不能造作出來的),和有為之法(神巫迷信、見到幻象等),在不突破無為法的前提下:「眾生的心念能生種種法」,也就是一個人認為風水學是真的則不起作用,若60億人認為風水學起作用,那麼就會真的有一定作用,但這一點不會違背因果,因為靈魂是不滅的,因果定律有永恆的時間來消平這些法中的所獲、所失,這些不過是虛空中不穩定的幻象或者混亂作用(參見:集體無意識、混沌動力學)。【佛教和科學不同的世界觀】佛教認為世界本質上是無時間無空間的,無空間現在已經一定程度被科學證明了,尤其是前段時間引力波的發現證明了宇宙確實可能有高維度(三維空間的兩個不同的位置在高維空間卻是同一處),當今最前沿的弦理論如果得到證實,世界將是一個11維的無位置差異幾何結構,關於無時間前沿科學已經奠定理論基礎,參見科教片:宇宙的構造2:時間幻象(能夠支持無時間的物理理論)宇宙的構造1:無限空間(能夠支持無空間位置差異的物理理論)宇宙的構造4:多重宇宙(能夠支持宇宙有無窮個的物理理論)宇宙的構造3:量子躍遷(講解已被證實的「虛空之中生出色相」)可見雖然不能證明佛講的就是這些,但從現象上講釋迦牟尼上課講的觀點和21世紀前沿物理是一樣的。【佛教徒「修道」是幹嘛】佛家:通過持戒行善,學習世界的各種智慧,並且入定(打坐進入一種讓神智近乎或徹底停止運行的狀態)這三條,最終領悟世界的真相,之後根據修習得不同的寂滅(涅槃)或者當菩薩永世救度眾生(菩薩及本來能夠遁入涅槃的人,但因為本性善良願意留在世間幫助人)。佛家的修行是得到真理併合理地利用真理順便達成一些好的使命,比如把自己修行所積累的功德分給別人,或者損害自己的功德,用神通去治別人的病。【宗教描述宇宙的歸宿】佛教:宇宙和宇宙中的眾多事物都分為形成、駐留、開始逐漸崩壞、歸於虛空四個過程不停往複,一輪宇宙毀滅,下一個宇宙又會在下一輪大爆炸之後產生,但釋迦牟尼說能解釋宇宙爆炸之後這個世界體系是怎麼來的、怎麼個套路,但無法解釋是誰讓宇宙爆炸,這點和物理學是一致的。【宗教聖物】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十四,26-28節記載了一種在聚會禱告時可能會突然冒出來的沒人能聽懂的話,稱之為能夠與神對話的「方言」,這種語言說出來無人能懂(包括說這種語言的人),答主不光認識會說這種「方言」的基督教徒,還見識過婆羅門教和非宗教信徒也能說這種「方言」,從字面意思上講這無非就是「家鄉的語言」,這正好印證了猶太教中的觀點「摩西等先哲本是在天界的人,轉世降生到地球,要通過修行重返天國的故鄉」。據筆者所知更多的「方言」來自外星,也許甚至來自比這些神更高等的生命,當然筆者拿出這樣的觀點需要證據,比如下面這些人不光會說「方言」,還會畫來自外星的畫,還會彈外星的音樂,在中國不下百人:無師自通的繪畫天才神秘老太說詭異外星語谷丫用外星語講解畫作我與外星人的對話 鄭(化名)說外星語傳遞信息杜永研用外星語傳遞外星人信息1尼娜寫外星文 說外星語李桂香精美外星信息畫欣賞畫家死而復生後的天畫之謎-在國學研究裡面曾經有個觀點:寫《易經》和《奇門遁甲》、以及畫八卦的伏羲、河圖洛書等,並非來自地球,而是每個輪迴降生或來到地球上的「天人」,帶著他們原先星球先祖的記憶和文化,伊斯蘭、印度婆羅門和西方社會的先哲都是這麼來的,很顯然玄學和上古修行、上古哲學遠非地球人智慧能徹底理解,也遠非地球人污穢的身體能夠輕易達成的,因為這些知識本來就不屬於這個社會,就像《量子物理》不屬於古代。佛教聖遺:(佛教的神跡純粹通過修善行也能得到,不一定非要修習佛法,也不提倡崇拜因為都是虛相)1.至今仍不斷出現的肉身坐化不腐活佛河北「香河老人」主要通過廣修善行,坐化得金剛不壞之神。2.至今仍不斷出現的舍利子(按經書所說並非修鍊到某個層次的證明,只是大德留個東西給後人看看增進信心,不提倡崇拜)3. 瑜伽圖為荷蘭拙火瑜伽大師,他在北極的冰海中,全身裸體浸泡並憋氣6分20秒。瑜伽在印度的意思是「感應」,最早見於古印度的《梨俱吠陀》。為佛法之前上古時代的印度修行法門,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中,彌勒菩薩開示佛教里瑜伽宗又稱法相唯識宗,釋迦牟尼將其按修佛所需結果規範化(不同瑜伽法門修行結果不同)。分為(從修行的結果分)身和心兩個方面的修行,目前心瑜伽(梵我合一,另可和天人相互感應,得到信息)被認為在公開場合失傳了,而佛教中另有自己的「心瑜伽」的定義和瑜伽法門並不完全一致,很多東西已無從考證。只有如上圖的瑜伽還有眾多法門。「拙火」在中國佛教修行用語有常人取道家近義詞「三昧真火」,在西藏密宗修行中還保留著瑜伽的元素,小時候看過西遊記的人應該記得紅孩兒。三昧也叫「三摩地」。4. 虹化西藏、尼泊爾等地密宗修行法成就之後,化作虹光離開,一般成就者用布密封之後於7日之內身體逐漸縮小至手肘高度或者更小,近兩年有大成者,直接在眾人目視之下無需密封直接縮小,不過這種在修密宗成就的人裡面,古來罕見。5. 放出火焰、自燃圖為尼泊爾11歲的轉世高人借Tummo(吐默、三摩地真火)工夫,入定後放出火焰引燃周邊的珍貴錄像,周身起火、衣物燒毀而人身卻安然無恙仍然停留在禪定之中,紋絲不為所動。6.頭頂發光密宗的有些經書為佛在更高等的外星球講的知識,由於必須要嚴格的戒律和跟著上師的指導去修行,否則容易誤入歧途導致很不好額結果,密宗修起來身心反應特別劇烈,所以必須師父帶徒弟不隨便往外亂傳。另密宗講求心知肚明,能修密宗的人在第一次接觸密宗的時候,已經大概搞懂怎麼回事了,即便出身在藏地,也要先學12年佛法再開始修行。佛在《入胎經》裡面講了胎兒每周在肚內是個什麼形態,業力是怎麼在身體上反應的,提到人的中脈、左脈、右脈怎麼形成七萬多條脈,這七萬多條脈通過流動之氣將業力反應到身體上。(佛經說脈是無色、無物質構成的)人的脈線裡面最主要的一個是中脈,上面有7個主要的能量點,其中最上面一個在人的後腦勺背後上空懸浮,若此輪打通則是智慧的象徵,會釋放出青白色、金黃色的光芒,所以你看到佛家的聖人腦後的空中都懸浮著一個光團。當然這種極其難以目擊到,筆者所知的視頻資料只有這位高人出現過:採訪尼泊爾大師的幼年———————————————————————————————————————————更多輪迴案例視頻:「再生」的秘密 夭折男孩轉世投胎到鄰村揭秘湖南「再生人」 靈魂輪迴投胎轉世【獵奇天下解密事實真相農婦一覺醒來說多門外語捷克車手車禍醒來竟學會說英語朱秀華借屍還魂真實記錄夢裡能講外語醒來全不知昏迷蘇醒說起外國話女子異國車禍蘇醒後憑空掌握外語】湖南發現「再生人」 震驚全國兩歲小孩擁有60年前記憶【科學界怎麼看宗教?】BBC紀錄片《生死與輪迴》:《生死與輪迴》第一集《生死與輪迴》第二集 前世記憶《生死與輪迴》第三集 我是誰?《生死與輪迴》 第四集備註: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會發現,雖然毫無交流,西方人所研究的西方案例,和上面的中國節目里如出一轍,比如後世的胎記是前世的致命傷,生還後突然說外語。現代西方人開始研究輪迴是因為「瀕死體驗」(史蒂文森),就是指有些人生理死亡後通過電擊或者其它方式重新勃起心臟復甦,能講出來死後醫院以及其它一些地方發生的一切,並且和事實相匹配,其狀態和《入胎經》等上面講的死後非常相似。於是激起了一些醫生研究興趣,開始大量對死亡後成功搶救復甦的病人進行一手資料調查,發現「瀕死體驗」並非個例。CCTV《探索發現》還做過一期中國的瀕死體驗經歷者紀錄片,但網路上目前已經丟失錄像,其實能印證佛教的神跡遠遠多於其他宗教,但用神跡來傳法是違背釋迦牟尼所告訴我們的世界法則的,因為信宗教是為了善利眾生和真理,而不是去天堂,更不是為了有神通廣大,這些只是附屬品,當你上了境界心如止水這些附屬品在身上如無有,正如80歲的人看到小孩子的玩具一樣,顯聖相當於:來孩子給你一個棒棒糖。還有一些其他的視頻分享有好奇心的可以繼續看:CCTV探索發現-瀕死體驗1Discovery美國探索頻道《靈修少年》靈修少年 神秘的西藏高僧虹化象Discovery美國探索頻道《前世今生》 輪迴的故事不明飛行物夜闖安徽白塔寺———————————————————————————————————————————【宗教與科學小彩蛋】【佛經上人類來自光音天的傳說】這兩位老師都是能和天道溝通的,雖然不能公開示人的信息經過了剪輯但筆者仍不知道放出來是否合理,請大家看罷不要往外分享,或者你把這篇文章里的概念能完整地講給別人時再示人。尼娜寫外星文說外星語來自宇宙的音樂(這種調子的音樂在我國古代稱為「諸天隱韻」,古人相信並非來自地球)筆者收集了諸多資料和聲聞信息(有些並沒放在這裡),個人認為光音天下凡的傳說並非指到地球,而是這一輪宇宙內地球產生之前的事情了,而地球的人類是從外星人移民或通過基因手段等方式到了地球,完全是人道自己的事,釋迦牟尼所說的應該是最早到達「南儋部州」的人,才是光音天下凡的,所以我們的傳說才是「神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了人」,主要宗教的神的形象和人差別都不太大,而外星人進行殖民的目的,可能是想讓他們的兒輩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發展出多樣化的文明和他們未能發現的科技、和靈性,實現宇宙的和諧開發,退一步說,太陽是會先於宇宙毀滅的。以下種種觀點仍然存在爭議,請明辨I. 人們普遍相信我們的祖先是由猿類逐漸進化而來的。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和當代考古成果,我們可以大致地列出一份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時間表,即:古猿,生活於800萬至700萬年前;南猿,生活於420萬至100萬年前;猿人,生活於170萬至20萬年前。不幸的是,在這條漫長的時間鏈上,有段化石空白期:古猿與南方古猿之間空缺整整280萬年。在這段空缺時間裡,沒有找到任何有關人類起源的過渡性生物的化石,這就給傳統的人類起源理論「人是從靈長類生物進化而來的」留下了無法解釋的疑團。於是有人提出了猿類在大洪水期間進化到海里,再重新進化成了陸地猿。但對於400萬年的化石缺環,「海猿說」也不能作出很好的解釋。因為,我們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卻仍然沒有發現海猿的化石。因此,時至今日,化石缺環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人類與其它靈長類有著顯著的不同,但卻有許多與海洋哺乳動物相似的特徵,比如手指之間的蹼狀結構以及皮下脂肪等。此外,我們還有游泳、控制呼吸的本能。人類最長可屏住呼吸20分鐘,遠比其它陸地生物更長。至於人類含有哪一種海洋生物的基因,卻沒有在地球找到這種動物。II. 所謂的「上帝」創造世界的過程:創1: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創1:5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1:6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創1:7 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創1:8 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創1:9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創1:10 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著是好的.創1:11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創1:12 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創1:1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創1:14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創1:15 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創1:16 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創1:17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創1:18 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你會發現這個「創世」是說的創造太陽系和地球,而並非創造宇宙。以現代科學來解釋的話:1.點燃了太陽的核聚變反應。2.讓地球自轉3.創造一種適合雨水循環的大氣層4.修整海拔5.帶來各種草木,及人能吃的植物6.造了月球和太陽系諸星,他知道曆法是形成秩序社會所必須的7.「他看著是好的」,這句話很玄妙,背後暗示著這是一種嘗試,如果「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則在造之前完事萬物就瞭然於心了完全無需造好了之後去「看」,這個「看」在科學語言里的近義詞叫「試運行」。結合「要讓主愉悅」等教義可以看出,所謂的「上帝」是個有感情的生命,和佛對他的描述一樣。III. 人類和地球上其它動物的明顯差異2015年7月23日《Nature》上刊登了一篇文章:http://www.acznw.com/archives/18495.html,發現人類和猿類的大腦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生態學家艾利斯席瓦爾博士指出,一系列的生理特徵,暗示著人類可能是來自其它星球的生物。他的新書:《人類並非來自地球:一項對該證據的科學性評估》里,解釋了為什麼人類是來自其它星球,以及詳述了許多人類不適應地球的生理特徵。 例如:a. 人類常常會背痛,顯示人類可能是在一個地心引力較低的環境中演化出來的。b. 人類不依靠工具根本很難同其他物種競爭生存空間,地球上其他任何動物都可以靠自身的器官來行動、捕食 並非常和諧地生存著。c. 人類很容易被陽光晒傷、分娩困難等讓科學家大惑不解問題。席瓦爾接著指出,人類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卻表現出驚人的不適應性:在地球環境中容易生病(動物在自然條件下很少生病且自愈能力強)。暴露在陽光下皮膚會被晒傷。人類不喜歡自然食物,慢性疾病發病率也偏高。d. 人類嬰兒的頭顱非常大,對於女性分娩造成很大的困難,容易導致母親和嬰兒死亡。然而地球上其它本土生物,卻少見這種現象。e. 人類無法像動物持續一兩個星期生活在陽光下,或曝晒一整天。f. 人類在動物中似乎體育不及格,而且體育嚴重偏科——專門擅長超長距離的奔跑,比如幾十公里這個級別的;而且有必要的話,人類可以每天都跑上這麼遠。動物里能跑上10公里級別的可能只有狼、鬣狗、角馬等不多的動物。人甚至在22英里的長跑上跑贏過馬。大多數動物跑上15公里直接就死了。g. 人類極容易生病,之前有睡眠專家提出此人的生物鐘是25個小時。雖然地球滿足了人類許多生活上的需要,但是人類物種存在的生理缺陷,卻暗示著人類可能起源自其它星球或含有其它物種的基因。f. 人類隨時都可以發情,而動物卻嚴格按照周期發情。IV.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大約5億4200萬年前到5億3000萬年前,在地質學上稱做寒武紀的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門在只2000多萬年時間內出現了。這種幾乎是「同時」地、「突然」地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是地球顯生機的開始。V. 2014年,500多名美國科學家聯合簽名反對達爾文的進化論。在這些科學家聯合簽名的反對文章中寫道:「我們對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表示非常的懷疑」。這篇文章還稱:「我們對達爾文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理論表示懷疑。我們認為,作為科學家我們有責任要求各領域科學界進行一系列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確定達爾文理的理論是否合理」。在這篇反對文章上簽名美國科學家共有五百一十四名,其中有150名生物學家、76名化學家、63名物理學家。起草者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具有極其複雜的發展過程,達爾文進化理論狹窄的框架容納不了地球生命的起源與未來發展進程,引入其它矛盾理論也許會有出乎意料的發現。美國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以六票對四票通過了一系列自然科學的教學標準,同意在學校的科學課程中引入和進化論完全矛盾的學說。進化論無法解決諸多問題,比如洞穴魚為何眼睛會退化等,基因突變多是不好的並也會遺傳。說明進化的本質更複雜,無疑進化論只是其中一個原因。VI. 恐龍為何如此長時間沒有進化有很多地方出現了多層掩埋的恐龍蛋化石,甚至出現了20層泥石流掩埋的恐龍蛋化石。板塊移動說也是恐龍滅絕原因的一個重要假說,南極下面就已經發掘了恐龍的化石,恐龍時代的南極和現在並不是同一塊大陸,或許那時候還是海洋。有人提出,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5000萬年卻幾乎沒有進化,祖猿到人類400萬年進化的歷史真的像是一瞬間完成的。在一億九千五百萬年以前,整個地球為一塊巨大的單一大陸。此後這塊超級大陸逐漸分裂。【上面有些例證搜集整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科學認為要大家都能體系化證實並認可的才是真理,而宗教認為最頂層的真理只能自己知道,給別人說不出來。按照科學的標準,只有科學命題可以談真假對錯,宗教理論是談不上真假對錯的。
關於科學是什麼,如果我們認同卡爾波普基於「可證偽性」的定義,那不妨仔細想想這裡面的精神內核是什麼?所謂可證偽性,並不是一個純邏輯或者哲學問題,它的源頭,也就是科學的精神內核,是一種信仰——信仰人類的感官。
我說世界上不存在藍色的西瓜,你要如何否定我?在科學的框架內,你首先要讓我嚴格定義什麼是西瓜和藍色,然後去找到一個藍色的西瓜給我看。這就是一般科學研究的過程。
這個過程成立的前提是,你我都相信我們的眼睛沒毛病,藍的綠的分的清。就算你我分不清,多叫點人,多看幾次,總分的清,就算肉眼分不清,我們可以製造儀器,最終把西瓜的顏色轉化成我們能正常讀取的特徵,從而分辨顏色。
那麼,如果我們都不信任人類的眼睛呢?如果我們認為人類看到的都是假象呢?那西瓜的顏色就沒意義了,更沒有所謂的真假了。
而宗教,往往是不相信人類感官的。這是科學和宗教兩種信仰的根本分歧。有神論無神論什麼的,反倒在其次。從這個角度說,科學和宗教必有一假倒也有些道理——我們的感官,要麼可靠,要麼不可靠嘛。
為什麼說科學也是信仰呢?因為人類感官的可靠性,實際上是無法證明的,當然也無法證偽。對於這類事情,我們選擇去相信它,這種選擇就叫信仰。科學是在描述自然的直觀規律以預測,宗教則是在解釋自然永恆的內在規律。 站在人的角度,狹義來說,科學解決人與物質上的問題,宗教解決人與精神的問題。 諷刺說一句,沒有西方,沒有古希臘的邏輯學,也許壓根就不會有科學這個體系。科學並不是必然的,可能是偶然的。但哲學宗教是必然的,各個民族都試圖用宗教和神話解釋自然的規律。 中國人也許從小就被誤導了,被馬克思騙了,我就說我自己,我從小跟你們一樣,覺得科學才是一切的真理,科學=真理,科學=世界,宗教=迷信=愚蠢=無知,是的因為這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奠定的基調,因為有了科學有了技術就有飯吃就富了起來,而當時農村的封建性的愚昧無知是眾所周知的消極影響,於是基於中國這樣一個本身不信仰什麼神的世俗社會,科學就這麼理所應當的成了自然的絕對代言人,宗教成了愚昧無知的代表。 事實是這樣嗎?你知道那些搞科學的西方人有幾個不信教的??牛頓就是代表之一。偉大的科學家往往也是可敬的宗教徒。 事實上讀過大學的人都應該知道數學建模,有時候你很難說科學就是真理,是絕對正確的。這個認知是我在參加數學建模的時候深刻感受出來的。數學建模本是就是不嚴謹的,事實上它就是基於一些現實條件因素,根據誤差允許範圍,基於一些公理建立的一個試圖在一定範圍內儘可能精準描述事物規律的過程。數學本身是極其嚴謹的,但是拓展到各個領域後就不見的是「真理」的了。舉一個例子,牛頓力學。假設我們現在是牛頓,我們觀測到了慣性定律的客觀存在,作用力於與反作用力的存在,我們把這些事實作為初始條件,即「公理」,不需要證明即符合事實的的基本依據。而牛頓力學建立就是把牛頓三定律視為在力學模型下的公理,運用數學推出一套物理學公式。然後在模型內數學運算結果符合事實(真的符合嗎?是在誤差內符合。)然後到了高速狀態,我們發現這個模型崩潰了。公理開始崩潰,一些在前者模型下的默認假定,t=t,在新的環境下失效了。 事實上縱觀科學的發展,實際上就是科學家一代代提出各種各樣的模型去建模,擬合,預期,調整。發展到今天有了很多在很大範圍擬合事實很好的模型。但這絕對不意味著它們是真理。他們隨時會被後人推翻。科學並不是真理,而是現今對自然規律所以能達到的最精準的預測和最合理的解釋。這就是科學。科學不等於真理。 那麼是什麼驅使近代科學家一代代追尋這種修正前進?他們相信冥冥之中一定存在某種真理。宗教某種意義上就是這一切真理的集合。而且有意思的是這些真理似乎存在極其繞味的內在規律,這些規律冥冥之中把人,物,宇宙緊密的聯繫在一切,令人驚嘆不已。光怎麼又是波又是粒子?事物似乎有消必有漲。你發現很多科學上的哲學規律也完美的應用於人事上,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科學家也是虔誠的宗教徒。 現在談談迷信和宗教的區別。人死有沒有靈魂我不知道,但我想人死了是不可能復活的。耶穌救活了一個死人然後說:「信我你們就可以永生。」這是絕對不會可能的(除非是假死)因此你知道這是違背事實規律的,但是中世紀教會大肆宣傳信教保平安,永生,還發什麼贖魂券,這就是迷信的部分。違背自然規律的部分。但是基督教的教義中大量存在一些極富智慧的教義,人生來就是為了受苦的,愛人行善可以使你得到救贖,這些教義是非常積極的,因為世界的殘酷是絕對的,但是基督教給你指出了一條高尚的路。包括古希臘神話,這些古老的神話都有迷信封建部分,但是除去這層糟粕部分都是大把大把的金子。這就好比拍電影,四五十年代的電影特技處理看來總會顯得幼稚落後而愚蠢,但是如果能傳到今天,你敢說沒它點東西? 宗教有迷信部分,受束縛於時代和人們的科學自然認知,但別絕對覺得自己就了不起而不屑一顧,古人的情感和思想不比你落後,只是時代不一樣觀念不一樣;這些東西能傳到今天,站在哲學絕對是有深刻性的,而今天的人也應該有能力辨別糟粕的部分,它們甚至是反應了人類的某些共識和人性的本徵。即使有bug,你就接受當小說看不就完了?現在年輕人寧可信馬猴燒酒看特效一流的爛片,也不願意看略顯粗糙的宗教神話,說那不科學愚昧。 一句話,科學是在描述自然的直觀規律,宗教哲學是在描述自然內在永恆的規律。對很多科學家來說,那些規律的集合,就是上帝。他們也許不信宗教的具體教義,但他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實際上無不符合著宗教的思想,只不過那些思想包裹在我們這行庸人看來,「愚蠢的封建迷信里」。
科學與宗教是認知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不同渠道而已,無所謂的真假、對錯之分。兩派擁躉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思考問題方向不同,然殊途同歸,大家都是在尋求真理,尋求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科學只是近300年的事情,最多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才有科學思想的萌芽。
科學思想起源於西方世界。
但是人類1萬年前,甚至5萬年前在試圖了解世界與宇宙。考古史料揭示的人類試圖了解世界與宇宙的證據,多如牛毛。古老的祭祀儀式,就是人類了解世界與宇宙的機制。祭祀與宗教,才是人類5萬年以來,與世界與宇宙溝通的主要機制。
在一座距今2.7萬年前的摩拉維亞墓穴中,即發現了活人祭祀的證據。距今4300年印信台遺址是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規模最大的祭祀場所。在西周時期(公元前1100年到771年),用動物——有時用人祭祀祖先或者神靈是中國文化中固有的一部分。
始於2005年的「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及發掘研究」項目,過去一年在蒙古國德力格爾汗山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匈奴、突厥、契丹和蒙元時期的文化遺存共10餘處。中蒙聯合考古隊此次發現的突厥時期祭祀遺址,位於德力格爾汗山南麓,遺址共分布有7塊石碑和2塊刻花紋石板。考古人員在一塊石碑上發現了突厥如尼文,碑上刻有一些特殊的符號和文字,碑文共計20行、2832字。刻花紋石板一般用於突厥祭祀遺址。
科學也是起源於宗教。當初歐洲人搞科學研究,主要是出於宗教目的。牛頓主要的工作是研究神學,萬有引力以及重力的定律的發現,是牛頓研究神學的副產品。
【法】【道】本是宇宙的根本秩序與邏輯。
人類只有謙卑的承認【一切法對人類就是緣起性空】
【一切法對人類就是無所擁有,無所獲得】
【一切法對人類就是就是無我之之存有】
【人類用了無數名相試圖表達一切法,這些名相符號都是假設,不是法本身】
【一切法又是通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十七道品,向人類顯示法的存有】
【一切法是超越人類存在的時空維度而存有,一切法是更高維度甚至是十一維度的存有】
大般若經說【菩薩】用了十分複雜的哲學概念,其實他想表達的就是【法的最高級別就是超越人類的存在維度,人類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與定義的,沒有時間間隙,沒有空間間隙,人類無法執著與擁有的,但是又是存在於人類存在維度與時空的任何一點】。
【法永遠是人類無法完全實現的存有】,所以佛陀用【寂靜涅槃,不受後有】表達阿羅漢涅槃以後的存有,大乘佛學初期的【菩薩】也是用一些列哲學概念來表達【法的最高級別的存有】。
【我們生命背後,沒有停頓一秒的恆常存在,發現她,接近她,才有圓滿。】
【非我,是止觀中,觀念升起,觀念消失,念起既覺,覺既無。由此,念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客人。】,對【這個不是有我非我的概念,而是直接看到了,不糾纏了!】有異議。
【念覺】只是【心識】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念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客人】這個客人,只是【心識】新的層次對原來【心識】處在的層次的一個定義,視同為【客體】,而此【客體】還是一個【施設假名】,你看到的不是一個【有實體性的客體】。
道家的【道】就是【法】。【致虛極】就是佛學的【寂靜涅槃】。
道家與佛家,都是源於同一的源頭。
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無數的運動組成時間,特定的時間組成特定的空間,廣義的時間組成廣義的空間,廣義的空間就是宇宙,所以宇宙=廣義的時間=無數的運動 。這是對宇宙的整體描述,是不錯,哲學上可以這麼說,宇宙就是【一】。但宇宙有了生命體,就有了意識,就有了分別。對於生命體,時間與空間概念就有了生命的意義,宇宙的意義也就被詢問了。生命體,是時間是否存在的提問者。沒有生命體,宇宙的物理描述也就不存在。詢問運動是啥?就缺少了提問題的人。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在最底層的結構中,可以認為是信息構成的,而信息類似現代物理的量子世界的表達。 人類最底層的結構,也是為了信息的接受,存儲,處理,轉換,發出信息的一個最底層的結構。這結構的整體又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這個信息集合體也可以作為整體,與【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相連通。這可以用人的瀕臨死亡的體驗,人的修鍊過程的天人合一予以解釋。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的信息的一部分,也作為一個集合整體,與人類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的信息集合相連通。這就解釋了,耶穌基督認為他是神的兒子,帶來了天父的話。這就證明了,古代的巫師為何會通靈。這就證明了人為何就有了自我意識,邏輯思維,文明的發展。這就證明了為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突然就產生了。這就證明藝術家的藝術靈感為何就有了。 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菩薩當念作是學,當念作是住;當念作是學,入中心不當念是菩薩。何以故?有心無心。」
舍利弗謂須菩提:「云何有心無心?」 須菩提言:「心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 舍利弗謂須菩提:「何而心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者?如是亦不有,亦不無,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 須菩提言:「如是,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 舍利弗言:「善哉!須菩提,為佛學佛而學者,不說空身慧,空身慧而說最第一。菩薩從是中已得阿惟越致學空,終不復失般若波羅蜜。如是菩薩以在般若波羅蜜中住,欲學阿羅漢法,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欲學辟支佛法,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欲學菩薩法,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法甚深,菩薩如學。」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 道行品第一
【菩薩】首先是心識意念而有,心識意念而持有菩薩的形象,心識中的意念不可認為真的有【實體的菩薩存有】,為何?
心識是緣起緣滅之法,心識不是真有【實體的心】存在。
心識【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心識活動是【法】【道】的顯現,不是俗世的客體,說心【有,或者沒有,或者能獲得,或者在某處】。
心識的【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就是說【法】【道】已超越人類的思維與語言,不可說【有此心】,也不可說【無此心】。
-----------------------------------------------------------------------------------------------------------------------
據國外媒體報道,通過對舊石器時代的墓地群進行研究,義大利的人類學家們發現,在以捕獵和採集食物為生的歐洲史前人類社會中,一直存在著用活人進行祭祀的古老儀式。
義大利比薩大學人類學家凡森佐-弗米科勒稱,在對舊石器時代墓地群的研究中,考古學家們發現許多屍體旁都伴有豐厚的隨葬品和裝飾器,他們大多數都很年輕或者有身體殘疾,比如說,很多是侏儒。將這些有著千差萬別的人以特殊形式埋葬在一起似乎是一種儀式屠殺的信號。考古學家還在人祭骸骨周圍發現了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殘骸,包括獅子、叢林狼、鷹和蛇,以及黑曜石刀等大量珍貴的文物。弗米科勒稱,在一座距今2.7萬年前的摩拉維亞墓穴中,他們發現了三具排列姿勢極為怪異的年輕人骨骸,其中一名年輕男子的面部向下,中間的一名男子則明顯具有先天性發育異常。
弗米科勒說:「這些發現似乎想告訴我們,人祭可能是這些人類祭祀儀式活動中的一種。在舊石器時代,絕大部分以捕獵採集為生的歐洲人將他們的死者埋進墓穴,隨葬一些諸如珠寶和象牙之類的陪葬品,這些隨葬品被看作是生者對死者身後的一種精神安慰。死於意外或者疾患的人們會被合葬在一起,合葬現象之普遍超過我們想像,而且屍體旁都伴有特殊的隨葬品。這些合葬現象(每5個墓穴至少有1個)的產生很難歸結為自然原因,或者我們只能用人祭來解釋這種現象。」
新華社武漢2015年12月21日專電(記者 喻珮)歷時一年的湖北天門石家河印信台遺址第一期考古研究圓滿結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正式公布,印信台遺址是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規模最大的祭祀場所,有助於還原中國史前最鼎盛的祭祀文化面貌。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面積最大、等級最高、延續時間最長的史前聚落。整個遺址群佔地8平方公里,遺址古城面積約1.2平方公里,距今4300年左右達到鼎盛時期。印信台遺址位於石家河古城的西邊,與石家河西城垣隔護城河相望。該遺址頂部地勢較為平坦,形狀方形,因形似印章而得名。
印信台遺址是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規模最大的祭祀場所,其宏大的祭祀台基、奇特的祭祀用品為我們生動再現了史前人類特有的祭祀場景。其時代屬於石家河文化晚期,是石家河遺址最鼎盛時期的遺存。
中國考古學家稱,在中國中部城市洛陽發現了古代人類和動物祭品遺骸,估計至少有2700年的歷史。
圖中所示骨骸為最近發掘的一個墓葬群的一部分,這個墓葬群屬於西周,佔地面積將近1/4英畝(945平方米),包括14個墓穴,一個水道和59個灰坑。
在西周時期(公元前1100年到771年),用動物——有時用人祭祀祖先或者神靈是中國文化中固有的一部分。這些祭品常用來為住宅祈福,來自奧斯丁德克薩斯大學的中國歷史學家David Sena稱。
「總體上,人們傾向於認為西周是一個更為人道的朝代,因為人祭的慣例逐漸廢止,而在西周之前的商代人祭是很平常的」,Sena說到。
「但是我認為考古證據清楚的表明人祭貫穿於整個周朝」。
始於2005年的「蒙古國境內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遺存考古調查及發掘研究」項目,過去一年在蒙古國德力格爾汗山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匈奴、突厥、契丹和蒙元時期的文化遺存共10餘處。
中蒙聯合考古隊此次發現的突厥時期祭祀遺址,位於德力格爾汗山南麓,遺址共分布有7塊石碑和2塊刻花紋石板。考古人員在一塊石碑上發現了突厥如尼文,碑上刻有一些特殊的符號和文字,碑文共計20行、2832字。刻花紋石板一般用於突厥祭祀遺址,專家由此推斷出這個遺址可能為突厥時期的祭祀遺址。
在突厥祭祀遺址另一側的德力格爾汗山北坡上,考古人員發現了畢其格圖石壁文字遺存。這處石壁文字刻在一座岩石西南壁較平整的斷面上,共有5段,每段有4行至6行字,均為維吾爾體蒙古文,可見騰格里等字樣,從字體看應屬於蒙元時期的遺存。
此外,中蒙聯合考古隊還在德力格爾汗山周圍發現700餘座青銅時代墓葬,170餘座匈奴墓葬。還在一塊高約3米、長5米的岩石兩側發現70餘幅岩畫,主要有羊、牛、馬及一些特殊的符號等。
在宗教強大,科學贏弱的時代,人們把魔法視為醫學,在科學強大,宗教贏弱的今天,我們把醫學(特指中醫)視同魔法,這是中科協的人說的嗎,不管了,因為說的有道理。
這句話等價於:唯物和唯心,肯定有一個是錯的
我的理解:科學認知世界的方式(或理論)無法和宗教認知世界的方式統一,二者完全互斥。所以一定有一個為假。因此:如果有人聲稱他即能接受科學又能接受宗教(或科學的歸科學宗教的歸宗教又或信教的科學家),那麼有以下可能:
- 他不懂科學
- 他不懂宗教
- 他瘋了
- 他是騙子
======
我建議還是補充下問題,確實無法肯定題主具體想問什麼。」科學不用說了,真理是接受的.宗教信仰有關神靈,《易經》:上「神道微妙」,就是天意不明確,上天不會明確告訴你什麼,古人很多觀察,聖人智慧,悟這道,普通人應有這個理性,望賢思齊.「思齊」要看能力,望賢就是崇賢.i道家有悟氣,可理解成悟空,玄的虛的,可聖人聰慧,有關信仰的書傳統文l化中有,相信很多精華.手中就有一本《神仙傳》,第一篇就去了解高人陰長生,有了他,才有了長江邊地獄名勝./看傳統文化,可了解古人怎麼修行,怎麼悟道.現代科學幾百年歷史.講觀察,實驗,反覆出現一樣結果,然後有真理.信仰也要觀察,內外宇宙,天地自身.有感應,有感覺,這是直觀感受,成千上萬年,很多很多人類都這麼說,這就是真的,也許不叫真理,但絕對不是假話.現代科學研究人的感覺是什麼,21世紀有了答案,與生物微電子有關,這就是真理..信仰屬於人文科學,當然有真理,不是自然規律才是真理,「文明主要內容有關真善美」,這就是真理.對於終極奧秘,人類始終上下求索.,可是離終極奧秘近丨納米就是當代的真理.人類不斷求索,會有新的發現,又會有新的聖人悟道,那是未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