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至理名言下半句神轉折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比如:

1.大樹底下好乘涼

後半句:大樹底下不長草

2.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後半句: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3.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高潮來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


子曰:以德報怨。

實際子沒有曰過,子曰的是: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實際子曰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也。(我個人的理解是:仁義禮智信,五常也,信在最後,凡是和前面的高等級道德標準衝突的,誠信而惡行的,都是小人行徑。例如:大日本帝國的所有效忠天皇戰鬥到最後一刻的軍人們,全都可以視為小人。他們為了信守一個忠誠的誓言,背棄了所有人類的美德。)


很多人都知道,《道德經》中有一句「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納尼?怎麼會這樣呢?大道不行反而有仁義?

於是後代學者們各種揣測老子的意思,得出結論:大道之行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仁義的人,大家都一樣,所以也就沒有仁義這個概念了。

卧槽,男默女淚至理名言啊!太有道理了有木有!

1937年,考古學家在馬王堆漢墓中發現了帛書版的《道德經》

原文應該是「大道廢,有仁義焉?」

納尼?加了一個語氣助詞,句意瞬間反轉了有木有!以前的意思是大道廢,出現了仁義,現在的意思是大道廢了以後哪有仁義?不但沒有,還要加強語氣!

好吧,我絞盡腦汁,提高了「仁義」這個詞的標,覺得一個人的仁義不是真正的仁義,所以大道廢后,人間就沒有真正的仁義了。

額,這地洗的...好吧,誰讓這是老子說呢?老子您老人家有學問就是牛逼,說什麼都對。

然後翻到這本《帛書老子校注》的序文。

成書時間比《道德經》晚的《論語》中,沒有仁義兩個字放在一起組成詞的用法,而且根據春秋末年的其他文學作品來看,人們也大都用單字表達一個很複雜的詞義,不太可能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組成「仁義」這個詞。所以根據專家考證,《道德經》中的這一句應該是後人自己加上的....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下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


推薦閱讀:

再看兩頁就睡覺!丨10部名人推薦的枕邊書
差點被這個女人掰彎,但她眼裡只有京劇一件事
你收藏過哪些明星或名人的簽名?
圍棋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TAG:名言 | 名人 | 名言警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