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基督教的評價不高?它和歐美的基督教的區別在哪裡?

我是在美國的一個天主教會高中畢業的,學校宗教氛圍很重,神學課必修,mass也必須參加(但非教徒老老實實坐在那那就行了),幾年下來,對教會歷史,聖經,還有catholic social teaching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但我現在依舊是無神論。我無法理解他們作為教徒的思維方式,他們也不理解我的,所以我們從來不在一起討論這個話題

現在逛國內的論壇,發現對於基督教,網路上主要有兩種觀點:

1. 現在國內社會問題這麼多是因為gcd是無神論的,結果大家都沒有信仰了

2. 國內那些信教的都像邪教一樣,見誰都想拉近教

對於觀點1,我覺得就是【公知】們的經典言論,見到了直接無視,我的問題主要在觀點2上:為什麼國內的基督教會有這樣的評價;國內教徒對於教義的理解和【practice】和歐美地區的教徒有什麼區別;國內神職人員的職責、社會地位、以及對自己身份的定位於歐美神職人員的有什麼區別?

還有幾個問題,在國內,是否會信仰基督教和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有關係嗎?國內基督教在農村有很大的受眾面是真的嗎?國內民眾信仰基督教是否具有【功利性】?而且我認為一個教徒是否虔誠不在於ta去教堂的次數,而在於ta是否會按照catholic social teaching那樣去遵守【virtue】,在國內大家有見過行善不是出於我們社會所宣傳的道德而是出於自己的宗教教義的指導?(雖然我覺得做善事不需要探究別人的動機)

ps:大家不要覺得我的問題里中英混雜,有些辭彙我是在神學課上聽到的不知道怎樣翻譯過來算準確


參加過一年美國教會團契,半年中國教會團契,來回答一下中國和美國的差異:

國內那些信教的都像邪教一樣,見誰都想拉近教

為什麼國內的基督教會有這樣的評價

從傳福音的角度來看~

我的中國教會傳福音方式主要是邀請親友來參加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的聚會,會一起做遊戲聚餐;或者邀請希望學英語的朋友來參加教會的英語角;也會邀請想要認識神的朋友來參加周日敬拜。這些和我所參加過的美國人教會傳福音方式並沒太大不同。

題主說的「見誰都想拉近教」的傳福音方式,大概是指一些教會在路上派發傳單,告訴路人「耶穌愛你」、「信耶穌得永生」,或是向親友發包含福音內容的簡訊微信。這些方式不是算中國特色,美國教會也是有的,只是基於文化背景不同在形式和語言表達上給人的感覺不太一樣。這種形式有時會讓人覺得很像傳銷或者邪教組織。會有這樣感覺的原因是傳銷本身就是借用了許多基督教的模式,而許多邪教也是以基督教為藍本。曾經在路上碰到一個大媽向我傳福音,但交談後發現是一個基督教異端。為什麼邪教大多和基督扯上關係? - 宗教

另一方面,我周圍的基督徒都是從各種不同的方式聽到福音,許多是我難以想像的。比如有一個阿姨,她女兒是基督徒,跟她傳了好多年福音她就是不信,結果某次偶然從賣菜大媽那裡聽了福音就信了。我曾經很為上面說的這個問題困擾,但後來發現其實也沒有什麼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傳福音方式,作為基督徒我們只是負責播種,真正在人的心裡動工的是神。

國內教徒對於教義的理解和【practice】和歐美地區的教徒有什麼區別

這個答案很簡單,是一樣的。

只是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真的基督徒都是非常少的。有許多人說自己是基督徒,但卻並沒有按照聖經的教導來生活 (我自己在受洗後有過一年這樣的經歷)。也有許多教會向世俗的價值觀妥協,比如牧師會默許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結婚。

這個也和題主下面的問題有關

而且我認為一個教徒是否虔誠不在於ta去教堂的次數,而在於ta是否會按照catholic social teaching那樣去遵守【virtue】,在國內大家有見過行善不是出於我們社會所宣傳的道德而是出於自己的宗教教義的指導?(雖然我覺得做善事不需要探究別人的動機)

這點對於中國和美國的基督徒沒差,理由同上。題主是從catholic的角度問的,從基督徒的角度看不能完全同意:

1. 去教堂的次數

漢語里教堂和教會都對應英文Church。題主其實想問的是教會?

教堂真心不太重要,只是個建築。但教會是非常重要的,去教會意味著有周日的敬拜和平日的聚會。

我自己的感受是:一個虔誠(faithful)的基督徒是會經常去教會的(除非由於某些客觀原因無法去聚會);但一個經常去教會的基督徒,並不一定是虔誠的。

2. 遵守教導

題主貌似很在意基督徒行善這件事,但我覺得這不是我們信仰的核心。聖經對於我們來說是神的話語,並不是「宗教教義」。在我們信主的過程中,最開始可能並不能完全理解神的每個要求,就像我們小時候不理解為什麼每天不能只喝可樂不喝水,但父母要求了還是會「遵守」,隨著和神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對這些話語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深刻,就會自然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加拉太書 5:22-23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利益相關:基督徒。我沒去過美國,關於美國的部分,都是以前的道聽途說,對於天主教部分都是學習到的知識。題主每個問題,都可以談很多很多。我只能簡單講。

為什麼國內的基督教會有這樣的評價;

因為,在國內傳基督教,確實給人感覺見人就想拉入教。不管是三自還是家庭,都以基要派福音派居多,而這個派其中對於信徒最多的教導不是與天主教一樣是關於個人的修行,個人的信德,個人信仰等等,而是教導人去傳福音,並認為傳福音是基督教對外第一件大事。這背後是兩者的神學理念的巨大差異,還有歷史的原因。基督教在中國經常被打壓的,包括文革時期,對於教會早期的發展來說,如果從80年代真正開始算起,教會的人數對於一個教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對於一些剛剛發展的教會來說,拉人入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一個教會都難以繼續下去。而這裡的主要原因是,如果從80年代開始算起,教會的發展歷史相當短。所以,拉人入教成為教會的一個指標之後,對信徒的教導則都在傳福音的重點之上。此外,越是小教會,家庭教會,越容易出現這種見人就想拉人入教的現象。除外,除了基督教,這裡指國內的新教教派,幾乎沒有別的教在這方面和基督教是一樣的 見人就拉。所以,當一個不是被人喜歡的特點出現之後,就被放大。於是就有了這種評價。此外,很多人對於知乎上有人的傳教更是反感。

國內教徒對於教義的理解和【practice】和歐美地區的教徒有什麼區別;

區別非常大。最大的地方在於,國內教徒認為,基督徒對社會要做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傳福音,別的社會公益啊社會幫助啊什麼社會議題啊通通不重要,即使有也是為傳福音服務的。而這個現象如上面一點一樣。而歐美地區,基要派福音派不會像大陸一樣佔據這麼大的分量。因而,對他們來說,是有實踐神學的說法,這種實踐,是參與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是各個社會議題,各個社會活動等等,傳福音對於這些事情來說,可能都不是重要的。這就是最大的差別。

國內神職人員的職責、社會地位、以及對自己身份的定位於歐美神職人員的有什麼區別?

這個區別就更加大。職責差不多,社會地位差很多。在國內,牧師這些身份,幾乎很少人覺得這是很體面的身份。對自己身份的定位,主要是看個人的神學思想,而很難有較統一的答案。

在國內,是否會信仰基督教和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有關係嗎?

這恰恰是和國外最最大的差別。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說在美國,很多人在大學容易接受並信仰基督教,特別是很多留學生,而其中包括很多尖子生。而在大陸,當然在以前普遍信仰基督教的人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而現在,信仰基督教與接受高等教育也是沒什麼關係的,甚至越是接受國內高等教育的人,(注意是國內),越難以接受基督教信仰。而接受過高等教育又有信仰的人,大多都是從小就有信仰。當然,也有例外。所以,這題幾乎可以回答沒有關係。當然,也有少數是有關係的,真的只是少數。

國內基督教在農村有很大的受眾面是真的嗎?

這個還要看不同的地區。但是,會存在一些村子,百分之八九十都信仰基督教的可能性存在。這題沒有數據,很難回答。因為,不同地區的區別其實非常大。

國內民眾信仰基督教是否具有【功利性】?

有。並且這是基督教體現的最大的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還不自知自己有這個問題。之前有一個學者說過,在國內,大概七八十的信徒來教堂是求平安的,還求其他,包括但不限於,金錢啦,財富啦,工作啦,配偶啦,等等。

而且我認為一個教徒是否虔誠不在於ta去教堂的次數,而在於ta是否會按照catholic social teaching那樣去遵守【virtue】,在國內大家有見過行善不是出於我們社會所宣傳的道德而是出於自己的宗教教義的指導?(雖然我覺得做善事不需要探究別人的動機)

是的,我也這麼認為,對於天主教來說可能真的是這樣。

有的,這也是有的。畢竟基督教是講愛的宗教,有時會去幫助一些弱勢群體,偶爾也是有的。但是這對於不同地區,不同教會仍然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既然題主覺得不需要探究動機,那我也就不探究動機了。


陳柏峰:基督教傳播與中國宗教再認識——從鄂南農村經驗切入

原摘要:鄂南農村的宗教實踐中,有諸多相互衝突的觀念。基督教的傳播很快,已經傷及了農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信仰體系,與政府的意識形態嚴重不符;政府官員和農民卻將基督教與文明聯繫在一起,而將本土宗教和信仰體系貶斥為迷信;他們同時又認為農民的基督教信仰並不虔誠,對中華傳統文化和信仰體系吸納基督教有很高的信心;另外,基層政府的宗教統計中漏洞百出,出現了許多啼笑皆非的現象。在這些衝突觀念的背後,是人們對中國宗教根深蒂固的誤解。因此,需要釐清這些觀念的來源,重新認識基督教和中國的宗教。可以將中國的宗教分為根本性宗教和輔助性宗教。祖先崇拜可以對有限的生命賦予無限的意義,幫助農民突破人生的局限性,構成了中國農民的根本性宗教。其它各種宗教信仰大多只是農民臨時求助的對象,屬於輔助性宗教。農民最初信仰的是作為輔助性宗教的基督教,期望它解決他們人生遇到的問題,但基督教卻會給他們一整套生活意義系統,並摧毀農民原有的根本性宗教體系。

之前也對這個感興趣,於是特地攻讀了下這篇文章,雖然不完全對題,但是覺得對於「中國宗教的癥結所在」還是有助於理解的。

原文鏈接:人文與社會 - 文章 - 陳柏峰:基督教傳播與中國宗教再認識——從鄂南農村經驗切入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892


我想告訴你的是,基督教在中國可能都有半壁江山了。

具體原因無外乎:

1、人民缺乏信仰。

這點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明白。

2、基督教的傳教方式和特色很對中國人口味。

在中國,凡事都得有中國特色,宗教自然也不能免俗。然而,中國天生就是基督教的天堂。基督教講究傳播仁愛,講究兄弟姐妹之情,講究聚在一起,講究氣氛,講究最赤誠的信仰,講究教堂……這些還不夠有吸引力嗎?你知道為啥老頭老奶奶喜歡買保健品么,其實主要還是因為保健品那邊活動搞得特別好,讓他們有歸屬感。但是保健品說白了騙人居多,還要花很多錢,心裡總會失落的,子女都很反對。然而,這裡基督教橫空出世,那絕對是眼前一亮,信仰無罪,信仰有理,還不怎麼花錢,這擱誰都喜歡,子女也不太會反對,畢竟信教本身不邪門,老人還有了新的朋友,精神飽滿,其樂融融。佛教之所以興盛,除了符合中國傳統的善惡的道德觀,更重要的是它有寺廟文化,而中國人就喜歡這個。如今教堂可比寺廟強勢多了,自然大多數人會選擇教堂。

3、高知分子的口味偏愛基督教。

詳情參見:為什麼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了呢? - runner time 的回答 - 知乎

高知分子無疑是互聯網、社會當中最具有號召力的人,尤其是在黨媒、官媒不斷衰弱的今天。既然他們都喜歡基督教,自然會大力推廣,而且手段也比一般人高明許多,效果會更好。

當然,我也在上述回答里批評了這種所謂的口味。

前景:

基督教給人的感覺還是太洋氣了,這也是無可否認的,所以雖然極具吸引力,但是如何更具備中國特色,甚至融入中國文化,吸引廣大農民加入,這也是基督教今後的問題。反正佛教是做到了。

不過,很顯然,雖然黨說它實行宗教自由的政策,但是當信徒嚴重影響它執政的時候,必然也會採取措施。黨自己發展黨員都還不夠,更何況讓給基督徒?而且我想,黨的政策和基督徒的信念基本上算是水火不相容吧,加上基督徒的狂熱躁動,那可就……


1,講道的人很多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聖經,就算拋去宗教和信仰,基督教好歹也是一大哲學體系,換到儒家,看幾遍論語就能出來給別人講學了嗎?講的正確率能有啥保證.

2,沒有很好的培養體系,牧者缺乏人生經歷和必要的經驗,但這個又是建立在教會自己發展的體系上,很遺憾中國這方面一直沒放開,所以教會就算有心也無力

3,聽眾...恩...問題很大


轉發quora上一篇對基督信仰的闡述,比大部分基督徒的闡述強太多了,供參考:

Well, here is the other side of the spectrum: I would be considered a , "Liberal Christian" because I believe the path of spirituality can take other forms other than Christianity. So, let me spend this response defining the potential disagreements between myself and more Fundamental Christians. I will end this with my opinion of the differences.

Also, in very rare form, if anyone wants to comment feel free to and I will respond. This merits discussion.

Creationism vs. Evolution

As a Catholic I read Genesis as figurative instructing in the beginning of morally questionable behavior and not as an actual history of the Universe or our descendants. I know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s would disagree with this.

Christianity vs. Other Religions

Although I am a Catholic Christian, I do not believe those who are not Christian are dammed. Instead, as is in line with Catholic thought, I recognize that the path to transcendence can com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 know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s would disagree with this.

Hell vs. No Hell

I do not believe in judgement. Pope John Paul described the position of, "Hell," and, "Purgatory," as conditions felt in life. This means it is a state of mind and not a condition of afterlife.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everyone gets a free ticket to Heaven. Instead, I look to Buddhism reincarnation for answers. Until the soul is ready to ascend there are infinite do-overs. I know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s would disagree with this.

The Bible as the Beginning vs. The Bible as The End

I have studied Catholic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As a Catholic, the Bible is the beginning and not the definitive end of theological study. I look to more recent theologians such as Augustan and Aquinus for theological answers to difficult questions. I even look to philosophers such as Descarte, Pascal and Spinoza, who werent necessarily Catholics, for answers to difficult theological discussions. The Bible is the beginning of Theological Inquiry but not the end. I know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s would disagree with this.

Conclusion:

Those are the major disagreements and there probably are more. Now, do I prefer Fundamentalist Christians over Atheists? I indicate prefer because I would never dislike anyone due to difference of opinion. It depends. Its the character that matters. So long as I can discuss, really discuss, with someone without personal emotion getting involved then I can be in the company of either.

I have met atheists who are passionate to the point of violent in their thoughts. I have encountered fundamentalists who are similar. I would not want to be in the presence of either because neither has taken the time to investigate all sides. When you can put yourself in the position of others then that is a sign of character.

So, to answer your question: it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 overall.

天主教徒一般比較低調。大陸的高調招搖的大部分是新教中的福音派和基要派(也翻譯為原教旨派)。

馬丁路德當年為反天主教而不擇手段祭出唯獨聖經的武器,雖然他本人對聖經都是拿來主義利用一下權宜之舉而已,後人卻越來越高調,直至把聖經當成偶像。結果就是新教現在良莠不齊亂七八糟吵吵鬧鬧四分五裂的狀態!

7/31補充:

Xizhi zhu君,您說"基督徒是否「虔誠」,唯一的標準是他有多愛耶穌基督,僅此而已。"

實踐中,會使用這種"含糊、無法操作、解釋權在我"口氣的教會牧師團契組長等人,往往是利用這一無限上綱上線的含糊說法來"綁架"信徒,向信徒索取更多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

回憶歷史,當年上山下鄉時,操縱知識青年上刀山下火海的也是類似"你還愛不愛茅竹席?!"

xizhi君您說"其實歐美人傳福音更厲害,不僅在自己國家,還會去到其他國家傳福音,有好多人就借著比如來中國教英文的機會傳福音,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穆斯林國家傳福音,去非洲的也非常之多。"

我在感嘆這些傳教士或"地下"傳教士或兼職傳教士的"勇氣"時,也深深地為他們的個人品行感到遺憾或憤怒。

他們中的相當多人是向相關國家機構和/或僱主單位做過不從事宗教或宗教相關活動的承諾的。可是他們入境後的實際行為是在打他們自己的臉!上帝也不需要他們這些彎曲的做法!

補充結束。


中國的許多基督徒,表面上是基督徒,但他們的思考方式是馬克思教的


「國內那些信教的都像邪教一樣,見誰都想拉進教」,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評價?我粘貼一段以前寫過的文字,可能不完全對題,但也差不多:

----------------------------------------------------------------

很多人都問,基督徒傳福音太煩了,能不能不傳福音?好像那種不傳福音的基督徒才是好基督徒,坐在角落裡看看聖經,靜靜地信自己的,這些人什麼話都不會說錯【壓根什麼都沒說啊】,也不來煩你。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我們當然可以不傳福音。如果要問是傳福音的信徒多還是不傳福音的信徒多,那很可能是後者多。如果要問是傳福音簡單,還是不傳福音簡單,那想都不要想,當然是不傳福音簡單了,什麼都不用做啊,豈不是很輕鬆?那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和大家講這件事?為什麼還要付出代價去傳福音?

我今天就說一些政治不正確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原因就是為了生存。事實上教會不是一塊鐵板,天天都一個樣,它更像是一個活的生命體,它是時時刻刻在移動的,在成長的,至少是在新陳代謝的。如果沒有新鮮血液來到,那原本的信徒們事實上極難做到保持現狀,不繁增的教會必然衰老,最後連老面孔都失去信心,大家沒有什麼話可以講,也漸漸不知道怎麼和年輕人打交道,長此以往這個家就散了。這和家裡要生孩子是一個道理,有孩子了,父母才真正長大,有孩子了,家庭才比較進入角色。

存不存在不傳福音的教會呢?當然有。就像說存不存在不產生後代的家族,答案也是當然有,只是它們都不能夠長久,很快就會消失,沒有人記得他們,也沒有人談起他們,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好像都不認識他們。即便把信仰都當做宗教,甚至當做文化模因,這個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

所以我們當下能看到的較為活躍的教會,大多都是積極傳福音的,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這樣。但傳福音的方式,各個地區,各個教派都不同,信徒受成全受訓練的水平也不同。傳福音不是問題,但不分場合不分身份,缺乏禮節不知進退的傳福音,必然遭人反感。那為什麼我們國家這種遭人反感的好像特別多呢?其實並不是教義決定實踐方式,而是教會裡的人決定了實踐方式。問題不在於中國基督徒對教義的理解如何,問題在於中國基督徒本身的構成,社會地位和受教育程度。

首先人對信仰是有需求的,在中國這個市場,最大的需求是在農村,畢竟人口比例擺在那,所以市場上流行的實踐方式,都是針對這一部分受眾的。很多教會繁增很快,但缺乏操練,也看聖經,但看不太懂,也聽講道,但沒有能力申言,弟兄姊妹都沒怎麼讀過書。我覺得這也都是正常現象。當一個人餓的時候,他沒有閑心追求品質,只有不愁溫飽才會追求美食。只有當這個低端市場飽和了,大家不那麼如饑似渴了,這個時候不同教會不同教導的差異才顯現出來,高品的福音才會開始開展,人們對信仰的理解才會慢慢加深。你才比較能見到智識程度高,傳統優良並組織健全的教會。我們只是處在這個過程的早期階段,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會有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基督徒。

再說神職人員,這個話題太龐大,沒有辦法回答,因為不同教會的實行差別很大,不是中國一夥美國一夥,一共分兩伙,事情遠不止這麼簡單。就以我在的教會來說,我們壓根沒有神職人員,有極少部分全時間服侍者,但大多數人都是上班上學的。我們當中有學有機化學的,有學建築結構的,有學經濟學的,有學同聲傳譯的,有學大氣物理的,而且碩士博士教授一大片,但我們沒有牧師。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就恪盡職守,做一個好公民,做一個好妻子好丈夫,就是這麼簡單。在主日聚會裡,因為沒有牧師,所以擘餅之後沒有集中講道,而是自發申言,換句話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會站起來講道。這聽起來很神奇是不是?當然了,我們也要提前做功課的,要不然一樣不知道說什麼。

在國內,是否會信仰基督教和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有關係嗎?---沒有直接關係,我盼望能有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信徒,但目前其數量嚴重不足。這是很令人痛心的現實。

國內基督教在農村有很大的受眾面是真的嗎?---就是這樣,所謂農村包圍城市。

國內民眾信仰基督教是否具有【功利性】?---這不是個好問題,這是個誅心的問題,你怎麼判斷誰是真信誰是假信?我們沒有辦法拿出證據,難道一個人信主之後升職了我們就說他是為了升職才信主的么?難道不存在為了結婚才信主的人么?你如果瞪著眼睛找,教會裡永遠有蹭吃蹭喝的,有投機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講這個教會的風氣就是蹭吃蹭喝和投機,這是兩個概念。

而且我認為一個教徒是否虔誠不在於ta去教堂的次數,而在於ta是否會按照catholic social teaching那樣去遵守【virtue】。---我可以直接這麼說,我們當中沒有教堂,church的本意就是蒙召的會眾,它的核心是人,而不是那一棟尖尖頂的房子。也不是church在哪裡,信徒就跑到哪裡,而是完全相反,信徒在哪裡,church就跑到哪裡。很難以置信對不對,church這個東西竟然是會跑的。所以去教堂的次數並不重要,那是死的;人心才重要,這是活的。

---至於遵守道德和美德,基督徒是會那麼做,但這樣的美德不是因為遵守外在的行為規範,而是因為本身生命的改變。就好比去夜店,沒有一條律法說「凡人啊,不可去夜店!「,但作為一個基督徒你的生命里就沒有夜店,你也不會認為去那有什麼好玩的,你自然就不去了。行善不是神為我們設立救贖的目的,它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是種甜美的」副產物「。教會可以行善,但教會絕對不是,也不應該變成慈善團體。

但是,行善難道不好么?為什麼不憑藉行為稱義呢?那樣不是很鼓勵大家行善么?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信仰的角度,這就需要自己查考聖經,看清神的目的和心愿到底是什麼?它的目的是成為活雷鋒么?還是跑到地上來當人民公僕的?這種想法是不是太人類中心主義了?我們至少可以從聖經中看出,行善不是神最重要的目的。

從現實的角度考慮,一旦認定按行為稱義,那誰能稱義呢?自然是有能力行善的人了。那誰最有能力行善呢?當然是有錢,有權,有知識的人。嗯,我開始有點聞到危險的味道了。。。

作為一個基督徒,國內輿論對我們評價不高是一個事實,這裡面也有我們自己的責任。盼望有更多年輕人能被呼召出來,至少作為溝通的管道,減少我們之間的偏見和誤解。最後,無論人家怎麼評價我們,我們都要一如既往的為眾人獻上祝福與禱告。


我周圍有兩個中年大媽信基督信的走火入魔,本人經常在路上被陌生教徒拉著傳教,我好幾年前曾經在網上抱怨過幾次,基督徒給的回復永遠都是這不是真的基督徒,這是假的,然後再吧啦吧啦真正的基督有多好。我真的挺噁心的。他們也不想想為什麼就是基督教這麼容易被作假?為什麼就不能承認自己本身有不完善的地方?這和另一個一神教真的是一個德行,出了事永遠最先反駁的永遠都是我們是溫和的,這和我們無關,死都不會反省自己真的有什麼不足!也難怪這兩尊大神雖產生於同一土壤,卻互相仇殺了幾百年,真是狗咬狗一嘴毛


我家樓下三百米處的教堂會在平安夜和聖誕節徹夜放通俗歌曲,還請人舞獅子。

它們該慶幸我沒有rpg。


被安利進這個帖子的,哎,好久不敢回關於宗教的帖子了,就只針對第一個問題做出我的分析。本文描述並不完全符合本人的想法。

為什麼國內有些信徒的信仰感覺和歐美信徒不一樣?甚至像邪教徒?

因為:

1. 中國的非法教會。因為西方敵對勢力插手的陰險計謀,中國現在有不止一個教會系統,這「一個」指的是三自革新運動,即宗教管理局許可的合法教會系統。

剩下的系統是不合法的,根據中國的法律,警察蜀黍要堅決予以取締。這樣的地下系統,缺乏有效牧養,當然會像邪教。

我這樣寫,不知知乎會刪我貼否?

2. 我們都處在中國當前的社會裡,難免被社會裡的風氣所影響。我覺得中國的風氣與歐美不一樣,是有無產階級革命特色的。中國社會(包括基督徒)從來不喜歡多元主義,歐美卻擁抱多元主義的。

3. 你可以參觀或拜訪一下北美的獨立大陸人教會(無粵語堂或不以粵語堂為主),他們的講道與白人教會亦有不同。我個人覺得大陸背景教會比較傳統(不代表好,也不代表不好),有種「苦修派」的感覺。在大陸背景教會眼裡,部分白人教會是「世俗化的福音」。

打個比方(不是真的,別較真,特別是別較真數字):耶穌叫我們做兩件事:第一愛神,第二愛人如己。西人教會如果說在這兩點之間按照7:3分配的話,大陸背景教會恐怕是9:1。放到中國國內,這個差別可能更明顯。為什麼會這樣?不知道。

希望能回答你的問題。


個人單純是因為無法接受上帝的邏輯。

這個世界太多苦難,既然上帝全知全能,為何不製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在我看來,上帝要麼沒有那個能力,要麼不以生命的幸福為終極priority。

如果你告訴我這就是上帝的最佳plan,那麼我表示作為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我保持我不認同上帝的權利。

如果你告訴我上帝的意圖不能被揣測,我呵呵。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的東西我不感興趣。

後來有基督徒告訴我上帝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認識到自己是他的子民。

我呵呵。


2. 國內那些信教的都像邪教一樣,見誰都想拉近教

基督徒傳福音,這個是耶穌的命令,所以才如此熱心。其實歐美人傳福音更厲害,不僅在自己國家,還會去到其他國家傳福音,有好多人就借著比如來中國教英文的機會傳福音,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穆斯林國家傳福音,去非洲的也非常之多。

國內教徒對於教義的理解和【practice】和歐美地區的教徒有什麼區別;

對於國內的3自,那最起碼是個異端,因為他們的教義上公開宣揚「因行為稱義」。至於家庭教會,我沒有看到有什麼本質的差異。基督教的信仰核心,可以用「使徒信經」來總結,這個大家都是承認的。

國內神職人員的職責、社會地位、以及對自己身份的定位於歐美神職人員的有什麼區別?

國內的神職人員社會地位必一般的歐美國家神職人員要低,但職責一般沒有什麼區別。

還有幾個問題,在國內,是否會信仰基督教和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有關係嗎?國內基督教在農村有很大的受眾面是真的嗎?

和教育程度沒有必然聯繫。國內有很多基督徒受過高等教育,也有很多基督徒沒有受過什麼教育。

國內民眾信仰基督教是否具有【功利性】?

肯定有人如此的,但就我的個人接觸來說,這是極小一部分。

而且我認為一個教徒是否虔誠不在於ta去教堂的次數,而在於ta是否會按照catholic social teaching那樣去遵守【virtue】,在國內大家有見過行善不是出於我們社會所宣傳的道德而是出於自己的宗教教義的指導?(雖然我覺得做善事不需要探究別人的動機)

基督徒是否「虔誠」,唯一的標準是他有多愛耶穌基督,僅此而已。基督徒「行善」,是因為心中有愛,因為上帝吩咐我們要「愛人如己」,這樣的基督徒在國內並不少見。


羅馬帝國倒台以後,原本作為大主教的皇帝沒了,教會就無法從世俗行政上控制人的行為,但是世俗帝國倒台,教會卻沒有瓦解,人們從思想上還把教會當成是一個統一的政府。所以不是基督教在中國地位不高,而是基督教在歐洲地位高得太畸形!原本宗教的作用,在現代社會應該充當一種心理安慰劑的作用,但顯然歐洲的教會勢力是深入政治的,比如德國默克爾是基督教民主黨的。總而言之,教會在歐洲是控制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工具,中國幾千年世俗政府的習慣已養成,怎麼會去理會那套鬼鬼神神的東西。中國歷史上把宗教當回事的起義從來沒成功過,就算朱元璋開始以宗教之名,也只是利用而已,在思想上還是打壓的。中國人有信道信佛信基督,但禮治始終是根本,不會有「多明我會」那樣的「禮儀之爭」。又如明朝的鄭和是個穆斯林,但他忠的還是永樂大帝朱棣,而不是麥加的哈里發。


在國外基督教會待了很久,一直不信。因為我覺得人才是最關鍵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為什麼要我信一個我見都沒見過的神?我尊重各類信仰,但要我信就不行了。我相信,如果要改變任何事情,自我才是最關鍵的。

有些阿姨傳福音確實煩,中國本不是基督徒的地方,還是別在中國擴大了


總體的確是如此,教育水平和歷史積累都比較落後。

但局部來說,你了解了解「地方教會」你就不這麼想了,厲害的裡面華人佔比很高的。真理方面也毫無疑問是世界最頂級的。

不要和我爭,你去了解了解。

推薦《倪柝聲文集》和李常受的《神聖啟示的高峰》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