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你可能活了一輩子都不會用筆寫到的漢字?
02-06
老子寧可直接寫拼音也絕不會寫出這個字!
鶼鰈 蹙齃 麩秳 皵皸 夔 夔魖 瓠蠡 扃 臞瘠 鬞鬤 馧馞 獬豸 牖 鷷雉
以上很多出現在文言文中,文言文中用到的名詞,我覺得絕大多數是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用筆去寫到的
輸入法打字,越後面出現的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少用到,可以自己試一下
這是輸入 zhi 第九行後面的字來自百度百科「生僻字」詞條
《大漢語字典》共收單字五萬多,據統計,3500個常用字就覆蓋了現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十三經(《易經》《尚書》《左傳》 《公羊傳》《論語》《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數為589283個字,其中不相同的單字數為6544個。《毛澤東選集》四卷,總字數為660273個,使用不同的單字只有2981個。^_^ ^_^ ^_^ ^_^ ^_^我們這一輩子用筆寫到的單字真得很少,當然重複的就不計其數了。央視還是哪個台有個節目,找一幫中學生來聽寫漢字成語,我覺得他們聽寫的字我一輩子都用不到!
還不如讓老夫告訴你茴字的四種寫法!肏雖然使用頻率不低,但很少有人用筆寫,即使寫出來也不用正字。
說個簡單的,饕餮。這倆字我在一個小說里經常用。而筆稿里都是寫的餐餐。
我們不寫的字太多了,而且我猜會越來越少,一直到一個相對漢字總量很少的一個量穩定下來,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都不用了呢。
我立馬想到以前在網上嚇玩,看到的對語言類型的分析。 下面也許能說明一點問題:
漢語的發展過程是由綜合語發展到分析語。
我們試用構詞方法來看,古漢語大都是單字詞(除了少數聯綿詞外),例如,查查從「馬」字部的漢字,可發現各類「青馬」、「黃馬」、「白馬」……等等不同類屬的馬,古時都是用具綜合語特色的單字詞表達:
驃:黃毛白點馬
驄:青白馬
騅:青白雜色馬
騏:青黑格子紋馬
驥:好馬
駿:好馬
驌:一種良馬
駃:另一種駿馬
駔:駿馬;壯馬
駒:少壯馬
騸:已閹割的馬
騮:黑鬣黑尾紅馬驂:車前兩側的馬
騑:即驂馬
騧:黑咀黃馬
騤:壯馬貌
駸:狀馬疾馳貌
騁:馬馳貌
騍:雌馬
駘:劣馬
駑:劣馬,走不快的馬
駟:一車四馬
駙:一車數馬
駹:a)暗色面額白馬;b)青馬;c)雜色牲口
騂:赤馬(也指赤牛)
駰:淺黑帶白雜毛馬
(參考:《商務新詞典》)
古代漢語具有綜合語的性質,單字詞占版面的空間的確是少很多,但如果要全記得並純熟應用這些單字詞,難度會比學習具分析語特色的多字詞高很多,而且漢字/詞的數量也會無止境的增加下去,因此,這種方法漸漸發展到盡頭。今天,漢語改用分析語的方法,用有限的字構成無限的詞,而放棄了為每個詞造一個新的單字的做法。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漢字的數量沒有大量的增加下去,新詞均用既有的舊字構成,因此很多詞均能顧名思義,懂漢語的人學習新詞時不一定需要查詞典,因此,中文詞典的改版密度,也遠遠不及英文詞典來得頻密。
額……這是我以前在百科上看的,我想可以解答這個問題。至少,因為現代漢語分析語的原因,我們需要掌握的單字越來越少,但是也可以表達清楚。
?
電腦亂碼了那些字很多都是你一輩子用不上的……
魑魅魍魎
占坑 稍後補點圖
----------------------------------------------母校是今年漢聽的冠軍隊
不看不知道 一看當時就被學弟學妹嚇到 最後幾場簡直開掛 不吹不黑裡面70%的字平時用不到
---------------------------------------------- 陳柯羽 個人團隊雙料總冠軍 總決賽1v4登頂 (四人然並卵 但河北的同學也是好樣的)校讎 xiào chóu我的輸入法和百度里都沒有這第二個字 手邊沒有字典 先不查了…影戤 yǐng gài窮鞫 qióng jū皤腹 pó fù最後一個詞 冠軍到手
---------------------------------------------- 給全隊一張 你們是新海的驕傲!用筆的話……饕餮
比如說簋(Guǐ),是古代漢族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天子九鼎八簋。這個字不是學歷史或者說是感興趣的人群的話,一般是不會去用到這個字的吧
打噴嚏
學青銅器的時候,百分之九十的器物名是不認識的,即使這次做了拼音,下次也會忘,幸好青銅器部分只有幾節課?__?當然現在去博物館看器物,有很多時候還是覺得自己是文盲…
哈哈哈,其實個人覺得這樣的字應該讓大家關注起來,也建議出這樣的綜藝節目,多保護中華文化
今年(也就是第三屆)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主題是【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到時候可以收看一下,每場的後半段絕對讓你感嘆【這些都特么是什麼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