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不可說,卻為何留下這麼多經文經典?是佛曰還是人說?

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嚴肅認真的回答一下,釋尊自覺的境地,適應眾生根機,用種種方便(因材施教)把它表示出來。有為個人說的,也有為諸天(天人)說的。這些經過後世整理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經文。那既然佛教禁立文字那佛入涅槃後佛法(既佛的所言所行)是如何傳承的呢?這起因是因佛入涅槃後,弟子頓時失去了老師,倍感恐懼和迷惘。這時伽葉們為了佛法能夠長在世間,不至於人去法滅,這才開始集結弟子信眾集佛法。但是呢,這個集結只有三個月;參加集結的人數,又只有無百人(也有說千人的);並且還是偏向於摩合伽葉一系的。就這樣用匆促的時間和極少數人的意見,想使所集結的達到心中(或眾弟子和信徒)滿意的程度,自然是不可能的。它的遺漏和取捨也是可想而知的。在集結終了的時候,就有人說「我等亦欲結集」,從這句話就可以想像出當時的情形了。那時的集結,不過是一人口中誦出,然後經過大眾(參加集結的五百或一千人)加以審定,而且這時並沒有用文字寫成定本,佛經的正事用文字寫出是在阿育王以後也就是說在此之前佛經(佛法)是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來流傳的。即便是正式用文字記錄之後,又因民族間文字使用不同,彼此的取捨出入也可想而知。何況那時候的佛教界早已有很濃厚的宗教色彩。佛滅一百年後佛教開始有了明顯的分化,分化的部分通常被稱作部派佛教,分化之前的就叫做原始佛教。在這個時候為了適合自宗理論,不但經,律的字句有增減,就是經典的有無,甚至連經典組織的形式,也全部改觀。就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佛滅三百年後大乘佛教開始陸續公開流行,這裡剛好講一下前面答題人們對佛經的是否真實如佛所說,是否是偷換概念即是考證真偽的問題說一下看法。這個首先一點也最基礎的佛教並非全部由釋尊所說,後世不也有像是龍叔、無著這樣的大師與菩薩所著的么。就說我們中國,天台宗的經典主要是以智者大師說為主,這就是中國人所造,在佛教界也一樣備受推崇。所以不要一說到佛經就想到一定是釋尊所說,不是釋尊所言就是偽經。也不要認為印度傳來的經文就一定都是正確的中國人所著的就是錯的,其實印度是存在託名聖賢的經典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說這些經典就都是錯的,要看它本身的內容才能定義它的意義。最後說一句比較跑題的話,對於所有的學問來說,考證它們的方法都不應該是推翻它們,思想是有演化的,但不一定是進化的。在演化的過程中,可以演化成好的,也可以演化成壞的,所以不該說凡是後來的就是進步的,也不能說凡是古老的是落後的。寥寥數筆希望能夠解答題主心中的疑惑,手機碼字難免段落和標點上有所錯誤。還望題主諒解,合掌。


阿彌陀佛,沒說,是寫的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老朽個人的見解,佛曰不可說,不是不能說,而是無法說。佛家講求緣分,老朽覺得這其實是一種無可奈何。既然無法奈何,不如不說。道可道非常道,生於有,生於無;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若世間真有神,則人一定是神的一部分。


這是禪宗較為流傳的一個教義,是比較漢化的,當然它起源於釋迦牟尼。佛教並非唯心,不可說的意思也並不玄奧。它的意思很簡單,要在現實生活中修悟,在一頓飯一碗茶中參禪。不要離開現實追求純粹理論化的語言記載的東西。


不可說但可唱啊。


為統治人心,為傳教生存,為說教的快感 從大到小,你選一個

不過釋迦摩尼死前沒有經文留下來,當然這和佛與人沒關係


題主一定沒看過佛經。


『道本無言,因言顯道;見道即忘言』


宗教的神明大都覺得人是有罪的,要贖罪就跟我混好了


非法非非法,可以看看「經」典,懂不懂就看你了


媽媽喂孩子吃飯

孩子哭鬧不肯吃

媽媽說:"再不吃, 大灰狼就來了"

孩子大驚 老實吃飯

孩子向著長高長大走了一小步

媽媽 = 佛

哭鬧不肯吃飯的孩子 = 執著的人

"再不吃, 大灰狼就來了" = 佛經

孩子大驚 老實吃飯 = 受戒 進入佛門

孩子向著長高長大走了一小步 = 精進佛法中

此時 佛到底說沒說佛法呢


穆聖尚且不許有偶像,馬克思尚且不許有信仰


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


意思是說了一生的法,相比於還沒有說的佛法,就像沒有說一樣,佛法是說不完的。


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卻把它們寫進日記里。


迦葉尊者,世尊拈花一笑,既能開悟。

六祖慧能,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能開悟。

上根利器,聽聞佛法,即刻生信,並不退轉。

對比一下。感恩世尊對我等下根器說法。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佛教 | 人文abc | 宗教 | 佛學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