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好心辦壞事的典型事例?

在生活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出於好心卻辦了壞事兒的情況,弄得偶灰常不開心。於是,出於以史為鑒的精神和沒事找事的好奇心,想了解一下中外歷史上有哪些好心辦壞事的橋段。


劉雋湘,中國單採回輸第一人,為了解決血漿短缺的問題,劉雋湘四處奔走,為引進和推廣單採回輸做了大量的工作,終於成功的讓單採回輸技術被廣泛應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說真的,如果我是他,我情願單採回輸技術永遠不要引進來。


最經典的莫過於蔣干盜書!


王莽改制

漢武帝時期,世族勢力遭到壓抑,他去世之後,各項管制政策相繼鬆弛,繼任的幾位皇帝都很軟弱,中央朝綱日漸為外戚把持,而地方上的世族勢力乘機崛起。世族集團在經濟上「閉門成市」,嚴重阻礙了商品大流通,使得生產力無法釋放,在政治上對中央集權構成威脅,隨時可能孕生顛覆政權的力量。

改革三戰場:財政、貨幣和土地

  王莽變法自稱是「奉古改制」——中國人從來認為今不如古,前人比今人聰明。不過從政策上看,他並不想改回到遙遠的周代去,改革的目標其實就是「漢武帝-桑弘羊」模式。他的改革基本上緊緊地圍繞影響宏觀經濟的「三大核心課題」財政、貨幣和土地而展開。

  王莽登基第二年,就推出「五均六筦」。所謂「五均」,是在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這六大都市設立五均官,由原來的令、長兼理,稱為「五均司市師」,他們的工作,一是定時調節、均平物價,名曰「市平」;二是控制市場供應,市場貨物滯銷時,以低價收購,貨物漲價時,則以高價出售;三是辦理賒貸,根據具體情況,發放無息貸款(賒)或低息貸款(貸);四是徵收山澤之稅及其他雜稅。所謂「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項經濟事業,即由國家專賣鹽、鐵、酒,專營鑄錢,徵收山澤生產稅,經辦五均賒貸。簡而言之,「五均六筦」就是全面恢復鹽鐵專營和均輸、平準二法。

  從王莽為「五均六筦」所下達的詔書看,他對專營政策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他說,政府要管制的都是民眾日常必需品,即價格很高,民眾也一定會購買的商品,也就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性產業」,這些產業國營化之後,就可以達到「齊眾庶,抑兼并」的目的。胡寄窗評論說:「在王莽以前,倡議經濟管制者如管仲與桑弘羊,對管制政策的必要性都不如王莽所講的透徹。」不過,後世的人們也都知道,所有推行計劃經濟的人無不以「均貧富」和實現社會公正為口號,而實際上都是為了加強集權以及擴充財政收入。

  與漢武帝時期的國營化政策相比,王莽的政策推出太密集,計劃色彩甚至更加濃重。比如,在零售物價的管制上,到了事無巨細的地步,《漢書·食貨志》記載,政府在規定的時間對各種商品進行分類定價,同一種商品按品質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後才允許商賈拿到市集上去銷售(「諸司市常以四時中月,實定所掌,為物上、中、下之賈,各自用為其市平」)。這無異於用計劃之手完全地代替了市場的功能。

  如果說王莽在財政和產業政策上完全效仿漢武帝,那麼,他在貨幣和土地改革上則要激進得多。

  王莽第一次改變幣制是在登基前一年,即公元7年的5月,他以周錢為藍本,增鑄貨幣,新幣分三種,各值五千錢、五百錢和五十錢,是為「大錢」。當時,國內已經呈現通貨膨脹的苗頭,新幣的名義價值遠遠高於舊幣五銖錢,於是民間私鑄之風大起,王莽下令禁止列侯以下私藏黃金。

  公元8年,新朝創立,王莽以「奉天承運」為名義改出一銖小錢,社會傳言說五銖錢和大錢都要被廢止,市場頓時大亂,王莽一方面把涉謠者、傳謠者抓起來,流放邊疆,另一方面則大量鑄造小錢。到了公元10年,王莽突然又宣布改變幣制,把貨幣總名為「寶貨」,分金貨、銀貨、龜貨、貝貨、錢貨、布貨等六種,六種貨幣又細分為二十八個品種。因品種繁多,換算比值又不合理,造成老百姓理解混亂,交易大受影響——「百姓憒亂,其貨不行」。四年後,王莽被迫第四次改變幣制,他下令廢止大錢、小錢,發行「貨布」(重二十五銖,值二十五)、「貨泉」(重五銖,枚值一)兩種貨幣。在短短七年間,王莽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

  在土地改革上,王莽提出的改革方案最為決絕——恢復全面的土地國有制,然後平均分配給農民耕種。其具體政策是:把天下的田地都更名為「王田」,一律不得買賣,凡是一個家庭男丁不到八個而田地超過一井(計算單位,一井為九百畝)的,就把多餘的部分分給宗族和同鄉的人(《漢書·王莽傳》:「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鄰里鄉黨」)。

  這是自商鞅「廢井田」之後,第一個重新推行土地國有化的政權。土地是世族集團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根基,在此之前,針對土地兼并的狀況,很多人提出過種種遏制設想,比如董仲舒就建議「限田」,他深知恢復到井田制的辦法是不可行的,不過可以通過額定每戶擁有土地的上限,來防止兼并過度(《漢書·食貨志》:「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併兼之路」)。這種在肯定土地私有制的基礎上平均地權的思想,在後來的歷史中是主流。王莽推行王田制,是對土地性質進行的一次革命。如果從兩千年歷史來看,從先秦到1949年,歷代治國者中試圖將土地全面國有化的人非常少,嚴格來講,只有兩人,一是新朝王莽,再一個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而孫氏只是紙上宣示(1906年,孫中山在《民報》第三號上宣布革命的六大主義,其中第三條為土地國有,「均地政策為人民平等之基礎」。在《民報》第十號上,他更宣告:「中國行了社會革命之後,私人永遠不用納稅,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國」),王莽卻付諸實施。

  在推行土地國有化的同時,王莽宣布不準買賣奴婢,其理由是奴婢買賣有悖於「天地之性人為貴」的聖人之義。從記載看,王莽似乎一直對奴婢抱持同情的態度,在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他的次子殺死了一名婢女,王莽硬逼著他自盡償命。因此,不少史家對王莽禁止買賣奴婢政策的評價很高,認為這是一個人道主義的創舉。不過,僅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王莽的思考未必及此,限制土地兼并與限制人口兼并,是打擊世族門閥勢力的配套性政策。

 最慘烈的改革結果

  王莽的經濟改革,是以掉腦袋落幕的。

  「五均六筦」的國營化改革,剝奪了民間工商業的所有利潤,卻沒有帶來國庫的充盈。王莽效法漢武帝,任用了一批商人來經營「五均六筦」。他任命京城最出名的鉅賈王孫卿為主管市場的京師市師、漢司東市令,任命洛陽城裡有「十千萬」資產的富商張長叔、薛子仲為納言士,在各地設置專營事務的官吏時,大多用的是當地的商人,讓他們當交易丞、錢府丞等。由於缺乏鐵腕的監督機制,這些穿著官服的商賈乘機與行政官員沆瀣一氣,虛設賬簿,掏空國庫,大肆牟取私利,最終的結局是,官府的錢庫沒有充實多少,卻弄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漢書·食貨志》:「郡有數人,皆用富賈。……乘傳求利,交錯天下。因與郡縣通姦,多張空簿,府臧不實,百姓俞病」)。

  七年四次的幣制變動讓金融秩序大亂,政府的金融信用幾乎破產。史載,每次變動,都造成民間的一次大破產,監獄裡因此人滿為患。

  土地國有化引起中產以上利益集團的集體反抗。早在西漢時期,土地就成了財富的主要承載形式,具有「類貨幣」的性質,王莽在缺乏任何民意基礎的前提下貿然推行王田,自然得罪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階層。

  在執行層面上,行政官吏的懈怠及不配合也是造成改革凝滯的重要原因。王莽是一個特別多疑和迷信的人,常常借口地震或日食裁撤官吏,在執政的十多年裡竟然換了八任大司馬。

  因此,王莽變法既得罪了世族和有產者,又得不到無產者支持,而中央又沒有增加收入,可謂疲勞天下,一無所得。改革進行到第14個年頭,已經無法寸進,公元22年,王莽不得不下詔書,廢止即位以來的所有改制政策。可是,天下事已不可為,第二年的10月,叛軍攻進長安城,王莽逃至未央宮的漸台,被人砍下了腦袋。

摘錄自《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吳曉波



宋宣公曾經對宋穆公說:「我對兒子與夷的愛,還不如對你的愛,我認為作為社稷宗廟的主人,與夷遠不如你,你何不就做宋國國君呢?」宋宣公死後,宋穆公繼任國君。

然後就是宋殤公,宋庄公持續的內亂,消耗了宋國國力,地位逐漸下降。

太子伋和衛公子壽哥倆相親相愛,公子壽為其赴死,太子伋也堅守信義赴死。然後是衛國的數代內亂。

春秋初期尚未禮崩樂壞下克上的時代,這種情況應該比較常見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生活 | 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