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程的命名中為什麼要同時使用「純,減,增」和「大,小」?

都是半音和一音的搭配,為什麼要用「純增減大小」的不同命名方式?「純增減大小」之間的本質區別是是什麼呢?


20170613更新

其實偷懶一點說,英文里,純五度叫做 perfect 5th,大三度叫做 major 3rd,以此類推,都有對應的名稱,漢語里的音程名稱,可能來自於英文直譯,可能來自於日語對英文的直譯,也可能來自於英文對義大利文的直譯,至於誰是源頭,估計要追述到圭多達萊佐,甚至是更早,所以希望有高手來指點迷津!

***原答案***

我覺著,這一切的源頭,來自泛音列,如圖:

聲音來自震動,比如,圖中一根弦,你撥它一下,它開始震動,發出一個音,你可能只聽到一個音,其實,你聽到的是圖中各個弦長比例同時震動的一個複合音,只是基本音最強,你聽得最明顯。而整段震動和不同比例的分段震動,同時發聲,就得到泛音列,而泛音列中,存在這些音,如圖:

以大字組C為基音,得到的泛音列:

這事兒的原理,其實最早是我們老祖先發現的,比如古琴,彈空弦,整弦震動,是空弦音(基本音,沒用手按住弦上任何一點改變震動弦長);拇指按住1/2處,1/2弦長震動,是空弦音(基本音)的高八度音。你不按1/2處,這個高八度音其實也包含在了空弦音里,按了,只是把高八度的音作為了基本音,所以你聽到了明顯的高八度音。高八度音和基本音的震動頻率比例是1/2,聽覺上特別和諧(其實就是聽起來沒啥兩樣,沒有明顯的兩個音的聽感)。

上圖振動數就是震動頻率,指每秒震動次數,單位Hz。你看兩個C,高八度和低八度的震動數是不是兩倍關係?

接下來我們按住1/3處,得到原來包含在空弦音里的純五度音,為什麼別人叫純五度(perfect 5th)因為你自己在鋼琴上同時彈C,G音就知道了,聽起來一樣很和諧,但是又沒有八度那麼和諧,所以叫「完美的五度」,我估計我國最早的音樂翻譯家有自己的考量,所以譯作「純五度」,比起「完美的五度」更適合中文語境,更言簡意賅。

接下來我們按住1/4處,得到得到原來包含在空弦音里的純四度音,聽感又比純五度稍稍不和諧,但是!比起後面1/5處的大三度來說,聽感上又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分度,所以還是給它一個「純」字。

總結一下,弦長比例由1、1/2、1/3、1/4、1/5一直到1/16,得到的音如上圖一共16個。得到的音程關係有15個,分別是純八、純五、純四、大三、小三、小三、大二、大二、大二、小二、大二、小二、大二、小二、小二。

有木有發現,泛音列里,相鄰兩音之間的音程關係就只有純八五四,大小三二。從聽感和諧度上是遞減的,但是沒必要搞得那麼複雜,所以,就先給「純」,再給「大」、"小"。至於「增」和「減」,「倍增」和「倍減」,是用來命名「純八五四大小三二」命名規則之外的音程關係的。比如增四減五(三全音tritone),大小六七,大小九及以上等等。


謝邀!真是個好問題。純的是完全協和以上的音程。大、小是二度、三度和它們的轉位用的,它們不純。比純的、大的多半音就是增的啦;比純的、小的少半音就是減的。當然還有倍增、倍減啦。


純/大/小 是對自然音階中音程關係的叫法,增減是變化音程

純和大小的區別就是夠不夠協和,和泛音的規律有關


我猜題主是想問為什麼不直接用音數而要用純大小增減 首先是更清楚音程性質 判斷音程色彩 其次是方便轉位


我把題主的問題理解為,為什麼有的音程分大小,有的不分大小,就只叫純X度。

我來提供一個思路,不一定是當初這樣命名的原因,但是基本上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本來想根據把一個八度平分來解釋的

比如把音級 1 2 3 4 5 6 7 8 分成兩行

1 2 3 4

5 6 7 8

你會發現,分別位於左右兩列的 1、4、5、8對應純X度,位於中間2、3、6、7的對應大X度、小X度。

但這是一個現象,還不能很好得解釋原因。

讓我們回到數學的角度,12平均律下共12個半音,而八度音程則包含了7個自然音,

因而必定造成了這12個音與7個音的對應關係不是那麼的「完美」

——從數學上來看不完美,但是從音樂上,正是這種不完美的對應,才導致了千變萬化的音階。

比如某個音階使用了某一個或者幾個半音,便有了自己突出的風格。

如果數學上完美了,反而沒有這麼多的變化,很多音階都成了平行關係,聽起來一個味道。

扯遠了,回到正題,上面說的一小段話的意思,就是想表明,樂理的數學原理有那麼一點違背直覺,但是最終還是可以完美得解釋的,

音程正是一個典型的體現。

我們首先列舉出來一個自然大調音階中7個音任何兩個音兩兩之間的半音數量:

一度:0 0 0 0 0 0 0

二度:2 2 1 2 2 2 1

三度:4 3 3 4 4 3 3

四度:5 5 5 6 5 5 5

五度:7 7 7 7 7 7 6

六度:9 9 8 9 9 8 8

七度:11 10 10 11 10 10 10

八度:12 12 12 12 12 12 12

顯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所有的一度和八度都完全一樣(其實是廢話)0個或12個半音;

四度和五度各有一個特例,而且這個特例都是6個半音。

二度和七度各有兩個特例,

三度和六度各有三個特例(已經不能說是特例了)。

二度、三度、六度、七度分別有1-2 3-4 8-9 10-11各組兩種情況,且互不相同,

因而可以認為有兩種二度、兩種三度、兩種六度、兩種七度,自然用大小來命名。

而四度和五度的那個特例就真的被認為是特例了,首先分別只出現一次,而且還相同,

於是不把它視為(純、大、小)的一分子,把它歸為減四度和增五度,另外還單獨命名它為三全音。

於是,我們就分別有了

純一度、純四度、純五度、純八度,

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

另外還有 減四度(增五度)。

以上這些音程各自對應不同的半音數量,正好代表了0到12這13種情況。

再然後就是增減音程的問題了,對於純音程來說,加一個半音即為增X度,減一個半音即為減X度;

對於大小音程來說,大X度加一個半音即為增X度,小X度減一個半音即為減X度。

所以就半音數量而言,減X度 = 大/純(X-1)度,增X度 = 小/純(X+1)度,

但是減四度和增五度除外,這是特例。


這是伴奏和聲學準備的,,,135音只是音程不同,有的9音,11,13音,,


你沒有搞清楚音程

音程其實不是簡單的之間隔了不同的半音、全音

音程有大小增減純之分,這些名字的用法也有相應的規定:

在大和純的基礎上再加半音的,叫做增;在小和純的基礎上再減半音的,叫做減。

在大的基礎上減半音叫小,在小的基礎上加半音叫大。


很簡單,總得給這些音程之間的關係安個名稱吧!就像城市的名字一樣!主要是利用他們的關係創作好音樂才是硬道理!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鋼琴 | 樂器 | 吉他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