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些書的時候當時會有一些感悟,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忘記了,我想知道讀書真的能影響一生嗎?

給你搬出孔老夫子說的話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光看書不思考的都是耍流氓……網路小說這些除外

讀書是怎樣影響一生的?

在貧窮的時候,想起「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在懦弱的時候,想起「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某個瞬間,以前讀過的某句話悄然流過心口,你發生了一點點改變。


你每天在街上看過很多漂亮姑娘,一年後,你又能記住誰呢,十年後你會想念的姑娘又會是誰!

讀書也是這樣,你看過很多很多書,能讓你記憶深刻是極少的,一百本書里有一本對自己有幫助就很感謝了。

看書也是有緣分的,五年前有人送我一本書,十來分鐘粗粗的翻了一遍,感覺很無聊轉手送別人了,後來過了兩三個月,突然想起那本書來,雖然連書名都不記得了,還是很幸運的找到了,一口氣看了三遍,一邊看一邊拍著大腿讚歎,以那本書為點,人生軌道扭轉了。

今天突然想起來,能夠在那個時候遇見那本書真的是我極大的幸運啊!

深深的感謝


想起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教育就是你把學過的知識都忘記了還剩下的東西


個人感覺讀的書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更多元化,即使那些讀後感都忘了。


我時而也會納悶,讀書是為了什麼?

(針對小說,其他的我沒有接觸)

拋去很有目的性的工具書,我們平時看的一些小說,散文,看完,感受過,留下些許的印象,然後就忘了。

後來慢慢意識到,他們的價值是潛移默化地體現出來的。

讀一本書,我們放空了我們所想,塞滿書中所描述的場景、情節,感「我」所感,想「我」所想,不正是在經歷一個人生嗎?

這種感受會無形中影響著你,或許是讓你理解並運用一份情感,或許是增添你對世事的理解,也或是完善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而這是不明顯的,所以你感受不到。累積到達一定的程度,效果才會凸現。你可以回想一下,還未開始走上閱讀這條不歸路的你,和現在的你所比較,便可知其然。

末了,推薦兩本

《誰的青春不迷茫》、《皮囊》

一本讓我學會自省

一本讓我跳出泥潭


以下是一個可以幫你破解的辦法

為什麼我們讀書時那些讓我們恍然大悟的道理在若干時間後卻忘得一乾二淨?

因為我們只是單純的知道這個知識,沒有將這個知識進行深挖找出底層規律,更沒有將新舊知識進行聯繫和總結來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所以遺忘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有一些被奉為經典的書籍之所以至今都受到人們追捧,是因為其中所提到的理論大部分都是「最底層的規律」,而世上很多事物背後發展的原因都是這些由基礎規律衍生出來的,古人說的「萬變不離其宗」也是這個理。

「底層規律」是什麼概念?

第一步(往下):樹枝→樹根

深挖其中的底層規律

第二步(往上):樹根→樹葉

由底層規律拓展出更多應用方法

總的來說,「底層規律」就是開枝散葉的因,而各種各樣的玩法和應用都是「底層規律」長出的枝葉。

拿一本心理學經典的書舉例子:《影響力》提到的一個「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說的是別人曾經給過我們什麼好處,我們都會盡量回報。

大多數人看這本書的時候會沉迷於書中所講述的案例和數據,內心對這種理論佩服不已。然後繼續看下一章,再然後像看故事一樣或為了完成讀書任務而把整本書看完。

那如果我們已經知道這個「互惠」理論是底層規律,該怎麼加深自己的記憶且立即學有所用?

第一步:開枝
在這個理論基礎上,想想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事情可能運用的就是這個規律,在現實中找到這個規律的運用,並儘可能的搜尋腦海里更多例子。

如超市的免費試吃,如大學校園裡的校妝網說是免費傳授化妝,保養知識,但實際上通過互惠原理在給你賣產品等等。

第二步:散葉
既然已經知道這個理論,同時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實際運用的案例。這時候就該學以致用,想想這個理論能用在自己實際工作生活的哪些方面,具體該怎麼做。

如我是不是可以通過互惠原理讓別人幫我什麼忙(人情債實際上用的就是互惠原理)等等.

將書中的理論落地,並儘可能的想到更多的實踐方式才能讓自己看完書後真真正正的有收穫,而不是收穫了一時的感觸,同時最好將自己對理論的延伸和想法作為讀書筆記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後翻看,想必還會有更加完善的想法(溫故而知新)。

如此下來,你的書才沒有白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下面是廣告(想提升自己的小夥伴請往下看):

哪裡有平台讓我將思考寫下來的同時又能學到其他人的思考?

喵甘甘會在微博創建一個平台收集你寫的筆記和思考,每篇原創文章都會在@喵甘甘的微博有推送。

時間安排如下:

周二:在公眾號發布原創文章

周三、周四:收集微博評論下你對本期文章的延伸思考

周五:根據大家的思考歸類後發布更新版


想起看到過的一句話 大概:你的氣質里有你看過的書和你愛過的人


讀書也是一種信仰。之所以說讀書是一種信仰,是指能夠堅持讀書的人,心中必有信仰,這種信仰就是堅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堅信書籍是智慧的結晶,書中藏有智慧,並堅信這些智慧可以為我所用,能夠從本質上改變自己,這就像信仰佛教的人一樣堅信神無所不在,神會一直保佑他們平安。總結起來就是讀書人都堅信「成功的智慧早已存在,只是還沒有接觸到而已」。

況且讀哪本書要看你與作者的緣分,你讀不懂或者沒收穫,說明你們的緣分還不到。你的經歷和作者不相似,或還沒經歷過作者的經歷,閱歷還不到,但你卻遇到了這本書,致使你讀不出深層意味,那就是緣分不到,緣分到了自然就豁然開朗。

孔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很多時候,你的收穫似有似無,道不出,說不明,但其實你已經有所獲,只是還不足以明朗,提示著還要讀更多的書。書是智慧的結晶,而且它的系統性是別的文章或網路散文所無法比擬的。讀書不一定就會從中有所獲,也不一定有豐富的收穫,也許你讀一本書你只收穫了一句話,一種思想,但是敢問夫復何求?難道這就不是收穫嗎?每一點收穫的積累都終將匯成波濤駭浪。

讀書學習是細水長流的事情,有人花了幾年,有人花了幾十年,讀書的好處方才開花結果。若問讀書為什麼沒給你帶來好處,也許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讀書太泛,沒有專攻,通而不精。讀書固然需要廣泛,因為當讀的越多,接觸的領域越廣,視角就會越多,看得就會越明白,但只有廣泛卻沒有專攻就會通而不精,什麼都知道一點,但什麼都只是知道淺層的,不知道深層的意義。

二、讀的是亂七八糟的書。見過許多自稱為「讀書人」的人,但看一下他們讀的書,不但不讀經典,讀的還是亂七八糟的小說,亂七八糟的名不見經傳作者寫的暢銷書,對,他們讀得很多,但吸收進去的都是些很浮躁,很流行,很狂妄的思想,何以有所獲?

三、讀得還不夠,卻急著想要好處。就像投資得不夠多,沒耐心,急功近利,卻想要高收益一樣不切實際。讀書是點滴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總會爆發,不見爆發是還不到時候,而你卻已經失去了耐心,讓它何以回報你?

四、自我反省能力和行動力不夠。別指望看的書可以改變你,能改變你的只有你自己,書籍只是豐富你的思想,提供更多參考素材,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看了書,意識到不足,或有其它有益收穫,卻想要坐享其成,不嘗試以書為參考去做改變,卻伸手要好處,這是啥道理?這其實是很多人的通病,很多人看了書,覺得醍醐灌頂,卻不做改變或者嘗試,然後發出一聲長嘆:哎!為什麼讀書沒有給我帶來好處?

五、不是空杯心態。閱讀需要有空杯心態,應時刻準備接受洗禮。有些人閱讀前就懷著將信將疑的心態,懷著試試看的心態,這就不是空杯心態,這會有一種時刻準備抵制的心態,一旦不是空杯心態,就會有傲氣,不謙虛,不能很好的吸收,更不用說吸收深層營養了。

六、你的閱歷還不夠。讀者的閱歷不夠,是讀不懂的,小時候讀《紅樓夢》,與四五十歲讀《紅樓夢》是完全不一樣的,小時候閱歷少,讀的只是各種劇情,而讀不齣劇情背後的意義。

總之,書籍是智慧的結晶,智慧就在哪裡,你來或不來,它都在那裡。


讀一本書肯定不會影響你的一生,讀書的習慣才會。


這個問題我喜歡。隨著這兩年的讀書生活,讀越來越多的書,我自己的感慨是:

1.有時候讀書會立馬帶來思想上的化學反應,有改變總比一成不變好

2.有時候讀書會有孤獨感,這種孤獨感在當下有時是對自己工作生活的一個阻撓,如果你明白我在說什麼

3.但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覺得,即使理想與現實差得很遠,但相信總有一天從書中的這些收穫會幫助你走向更好的自我,更好的人生

4.特別是品味和觀察事物的角度,會比不讀書的人高很多,可能在資本上,金錢上,大家顯不出什麼差別。但生活質量這回事,自己心知肚明

5.讀書會忘這回事,我不認同。那些感悟其實一直都在,可能不夠強烈到讓你有更強烈的思想上的覺悟性和改變性,所以會暫時遺忘。但日積月累,那些過去曾有過的感悟還是會和新的當前的感悟重新組合,產生更有利於自己的思想。

所以我還是堅持讀書


梁冬有一次談到說小時候背古詩詞的意義在哪裡,我覺得很有意義:無論這個東西你理不理解,先吞下去,在腦海里留個印象,化為潛意識,哪一天你生活中遇到這個東西,你就能拿出來,舉一反三。


你寫過讀後感嗎?


水滿則溢


如果你這些時間不用來讀書 而是用來刷微博刷知乎刷豆瓣逛淘寶什麼的

其實就算你覺得你什麼都沒記住也是有用了 更何況凡走過必留下痕迹呢~


我是一個比較水的人,想的東西也沒有那麼多,但是我覺得讀書是自己的事,不應該有那麼多的想法,就好像做事一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還不夠直接嗎


讀書?感動?影響情緒

讀書?感悟?影響行為

讀書?思考?影響人生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