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些書的時候當時會有一些感悟,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忘記了,我想知道讀書真的能影響一生嗎?

舉個栗子,比如以前讀駱駝祥子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主人公對幸福生活的渴望。舊社會的壓迫,前期的不服輸。和後期的悲哀,等等,就像感覺到了整個人生。ps:我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也沒看過這本書的分析,就在小學的時候讀過一次,不喜盡情噴, 我能體會到當時的心情,可是我現在卻沒什麼感覺了,不說這麼遠的,就說最近讀過的三體,和平凡的世界。也是一樣,讀的時候心就像飛了起來,什麼思考啊,什麼這啊,那啊的都有點感覺,可是一放下書,過不了多久就全忘了。當然主觀想的話肯定能想起來,但也不能沒事總想吧,不應該是潛移默化嗎?沒感覺自己有唄潛移默化,讀了這麼多書。和以前一樣。我覺得它能夠影響我一星期就不錯了。 至此 我對讀書能影響人的一生產生了懷疑, 是我讀的太少了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讀書會影響人的一生,但對不同的人,影響不同。

死讀書者,讀書萬卷,怕也不過是魯迅講的「兩腳書櫥」——這是一生。

善讀書者,活學活用,總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也是一生。

==============================
貼一篇羅家倫的文章。

學問與智慧

羅家倫

學問(learning)與智慧(wisdom),有顯然的區別。學問是知識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種滋養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卻是陶冶原料的熔爐。學問好比是鐵,而智慧是鍊鋼的電火。學問是寸積銖累而來的,常是各有疆域獨自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興趣,但是它本身卻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種透視,一種反想,一種遠瞻;它是人生含蘊的一种放射性;它是從人生深處發出來的,同時它可以燭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為學問就是智慧,其實有學問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學問淵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會貫通,舉一不能反三,終身都跳不出書本的圈子,實在說不上智慧二字。這種人西洋便叫做「有學問的笨伯」(a learned-fool),在中國便可稱為「兩腳書櫥」或「冬烘先生」。反過來說,有智慧的人也不見得都有很好的學問。有一種人,讀書雖然不多,但他對於人情事理,都很通達,憑藉經驗,運用心得,這樣的人,你能說他沒有智慧嗎?

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有許多人從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窮年,找不到問題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結果,縱有結果,亦復無關宏旨——這便是由於沒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則不然,他縱然研究一個極小的問題,也能探驪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問題雖小,而其映射的範圍,卻往往甚大。譬如孟德爾(Mendel)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遺傳的定律,奠下了遺傳學和優生學的基礎,就是一個例子。再說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在達爾文以前,何曾沒有富於學問的生物學家,看見過海邊的蚌殼、山中的化石、類人的猩猿、初民的種族?何以不能發現物競天擇、最適者存的天演公例?等達爾文發現以後,赫胥黎慨然嘆曰:「這個道理,傻子都應該知道,為什麼我以前不知道?」當代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人稱他為牛頓後第一人,他的相對論是科學上一個稀有的創穫,但是他自己卻對人說:「我的發明其實很簡單,只是你們看不見罷了!」他能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便是他的智慧過人之處。

世間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書。我們可以把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智慧的,一類是無智慧的。有智慧的書,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瑩,斧鑿般的犀銳,可以啟發人的心靈,開闢人的思想,有時可以引申成一篇論文,或成一本專書。這就是英文中所謂「燦爛的書」(brilliant book)。無智慧的書,往往材料堆積得和蟻丘一樣,議論雖多,見解毫無。縱然可以從他得報導,卻不可以從他得啟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約」,在讀者是「勞而無功」。這就是英文中所謂「晦塞的書」(dull book)。然而這類的書多極了,讀者要不浪費時間,就不能不精為選擇。須知著書固要智慧,讀書也要智慧。 「讀書得間」,就是智慧的表現。「鞭辟入裡」「豁然貫通」,都是不容易的事。若是像諷誦高頭講章的讀法,則雖「讀破五車」,有何用處?

學問固然不能離開智慧,同時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有學問的人,雖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學問一樣,但是智慧卻必須以學問做基礎,才靠得住。無學問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滅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樣,儘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觸即破。惟有從學問中產生出來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燈,可以透過雲層,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從學問中鍛鍊出來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滅的肥皂泡;他永遠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斷地從水底上涌。也惟有這種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為精澈,最可寶貴。

若把學問譬做建築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築師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鋼筋,決不能成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學、結構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決不能造成莊嚴壯麗的羅馬聖彼得(St.Peter』s)或巴黎聖母(Notre Dame)教堂。這種絕代的美術作品,是要靠藝術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應手,匠心愈能發揮;構造的原理愈進步,藝術家愈能推陳出新。材料與技術對於作風的影響,整個美術史,尤其建築史,都可以證明。所以學問與智慧是相輔為用,缺一不可的。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

過去了是快樂,過不去是折磨--關於近憂,關於遠慮


會。

口腔潰瘍總是令我很頭疼。大概是體質問題,每隔一段固定周期,口腔潰瘍就比大姨媽還準時地來向我報道。每次嘴上一冒泡,心裡便生幾分無奈,試過很多葯,然而除了上藥的時候多幾分折磨,等它自動退散怎麼也得等一周。

想必大家都受過口腔潰瘍的困擾,吃飯的時候下咽會碰到傷口,或者僅僅是吞唾液的時候動了動口腔肌肉都容易引起一股子鑽心的疼痛,打它不得罵它不得,只能任由它盤踞在我口腔內壁,研磨我的痛覺神經,等它呆夠了時間自己消散。而且,期間有很多東西都不方便吃,比如重口的燒烤、麻辣的龍蝦,我最好的選擇是吃面或者索性把水果當正餐。

每次口腔潰瘍來臨的時候,我心裡都會有一些微妙的感悟,就比如:沒有口腔潰瘍的日子是多麼幸福啊,至於生活中其他的小煩惱,好像都沒有比一天不間斷的痛覺騷擾和愛吃的東西無法入口來得更可怕了。

縱然如此,每次口腔潰瘍一痊癒,我就會忘了這些微妙的感悟,覺得生活中八九不如意,這也煩心,那也煩心。

而當口腔潰瘍再次來折磨我的時候,我又會覺得:真應該珍惜沒有口腔潰瘍的日子啊,比如前天就不應該為那個事煩心,而應該去擼一次串、喝一點酒。

這樣的感悟在每次口腔潰瘍來臨的時候都會翻滾在我大腦里,但又伴隨著它的痊癒而消失。

但是有一天,大概是一篇稿件的合同拿不定主意,反反覆復折騰了幾回,我心裡很煩躁,但是突然就想到:今天沒有長口腔潰瘍哎,要不晚上找個朋友出去吃烤串吧。

轉而又想到,應該趁著口腔潰瘍不來的這段時間,趕緊把幾家饞了很久的店都吃過去。嘴巴里不長潰瘍的時間,真是令人珍惜呢。突然就覺得眼光明媚,眼前的事都不叫事。

才意識到:那些一次次一閃而過的感悟,在經歷長年累月的疊加之後,真的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對生活的心態。

潰瘍尚且如此,更何況書呢?

但是這些感悟,需要你不斷地加持,最終內化為自己對待世界的態度。

你有天看到論語里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覺得爸媽真是不容易,心裡想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們;但是你回家打遊戲,你媽媽嘮叨了你幾句,你就和她頂嘴了;你看到小說里主人公的媽媽為了救她的孩子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想起父母為你付出許多,心裡覺得無以為報,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們;但是你考試沒考好,爸爸說了你幾句,你又覺得他們好煩;你看到知乎上有個回答講答主與父親的故事,一個輕狂的少年,與父親之間耽擱了二十年才解開了心結,才明白父親愛他竟如此深沉,你突然發現自己和父母也好久沒有順暢溝通,趕緊打了個電話回家;在電話里,他們依然絮絮叨叨那些陳舊的對話,要好好吃飯啊,天冷了要加衣啊,看看身邊有沒有合適的對象啊——你突然發現,自己好像能理解他們的苦心了。

其實,沒有一份理解是突然的,那些你以為的領悟,不過是一次又一次微小感悟的疊加。

而市面上大部分流傳得比較廣的文本,三觀還是比較正的,他們說愛、說善、說美、說真,你別看每一本書都不一樣,但講的還不是這些東西。你一遍遍讀,一次次感悟,好像是零碎的片段,但實際傷是把這個社會運行幾千年來最基本的倫理準則沉澱進自己個人的生命中。

當然,有些書還是少讀為妙,比如厚黑學、成功學、職場辦公室政治學之流。你潛移默化受到這些東西的影響, 可能有些路子會走得順一些,但它們到底是違背了一些很基本的契約精神,很容易讓你與這個社會主流的價值觀脫節,會變得很孤獨很寂寞很不合群很難再被真情感動。

不是讀書會對你的一生產生影響,凡是你接觸的所有信息沒有不在無時無刻地改造著你的思考方式,接觸次數越多的信息沉澱下來的概率會越大。所以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選擇一個好的信息輸入環境,對一生影響太大了。


謝邀。

想引我之前回答過的兩個問題:

學過的東西馬上就忘了怎麼辦? - 游魚的回答

讀書的意義在於什麼? - 游魚的回答

作者:游魚

鏈接:讀書的意義在於什麼? - 游魚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輩子我們做過的大部分事情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忘記,不管是我們的努力還是墮落,不管是我們的歡樂還是憂愁。但是我相信,那些被忘記的絕對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炮灰,因為他們早就組成我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就和其他沒有被忘記的一起,組成了我們現在的樣子,即使現在我們可能因為忘記了他們而意識不到他們的作用。

讀書也是,我們會經歷那麼多書,就像我們會經歷那麼多事、那麼多人,但最後,我們記住的,只是那麼幾本書,那麼幾件事,那麼幾個人。難道我們要因為會忘記,就認為那些被忘記的沒有任何意義嗎?那豈不是我們生活中所做的大部分都沒有意義了?

讀書對人修養的提高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我們曾經所做的那些事最終造就了現在的我們一樣。讀書不是簡單地看方塊字,單向地靜態地獲取某個知識,它是個人的內心和思想進入作者在書中所營建的世界,作為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與作者對話的過程。就像交朋友,有來有往,互相理解,心心相印,有這樣的互動,我們才會引為朋友;我們站在遠處只看著那個人,彼此沒有交流,就不會相互了解、理解,更不會成為朋友。見面只例行寒暄的那些人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卻無法在我們記憶中留下一張清晰的臉龐,真正心意相通的朋友才會被我們深深記住。這些朋友一個個聚集在我們身邊,慢慢地塑造著我們;我們讀過的每本書各自抽象成一種品格,一種思想,在和我們思想的來往中,也慢慢地塑造著我們。

不要急,選擇你喜歡讀的書,認真地解讀它,與它互動,時間流逝像大浪淘沙,會留給你最精華的東西。


謝邀

剛剛思考了一下,如果一本書對你產生持續影響,「知識的使用」或「觀念的衝突」必須具備一個

何為觀念的衝突?你有太多不知道的東西,讓你知道一下本身不會有什麼持續影響,除非這種知識與你以前的知識衝突或者和你的生活有某種聯繫,能讓你反覆想到它。

比如你不知道煤球是什麼顏色,現在你看了一本書告訴你煤球是黑的,你當時一看,哇,煤球是黑的我都不知道耶好厲害,然而你以後也碰不到煤球,這波影響很快就過去了

然而,如果你接著聽到有人說煤球是白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是黑是白呢,有不同的觀點和觀點不同的人,這個影響就留下烙印了

何為知識的使用?如果知識本身和你的現有知識觀念沒有衝突和聯繫,然而你覺得很有趣願意分(zhuang)享(bi)給人聽,那你就會在一遍遍賣弄知識的過程中留下烙印,所謂的潛移默化

就像我小時候讀魯迅一點感覺都沒有,覺得話為啥不能好好直說非得拐著八道彎擠出來,後來見的事情多了,才能分分鐘從一條條的實時新聞中想到魯迅的句子,這就是影響。


就好像兒時買到一本小漫畫,細細的咀嚼,生怕看的太快,在天黑前就翻到了末頁。

暑假時攢出的錢買了一本厚厚的小說,以為一個暑假都將充實而快樂。

我已經不記得《安徒生》的故事裡面有多少公主,《格林童話》為什麼每篇都那麼短,《拳皇》,《七種武器》,《海底兩萬里》到底講的什麼。

我都忘了。

昨天看了《了凡》,今天剛舉起《杜拉拉》,或許明天會看看《女神1號》。

一周之後我可能只能記得一丁點,很少很少,或者記憶已經於原著相比,面目全非。

可我依舊會讀下去,

因為那些內容我不需要記住,只需要享受,屬於我的我自然會一生不忘,不屬於我的我也不會挽留。

書本除了給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獨處

這很重要。

兒時怕天黑,母親時常外出,留我一人在家。

會孤獨焦慮,縮在被窩中等待母親開門回家才能安心睡去。

後來稍識一些字,可以艱難的讀一些父親的武俠,才發覺時間還有如此妙用。

久而久之,每晚盼望母親出去打麻將,這樣我就可以捧著書直到雙眼無力。

現在想起,心中還有一股溫馨,讀書溫柔了我的歲月。

上學時,總能抬頭挺胸,原因無他,我懂更多的故事。

朋友們都樂於與我交流。

讀書驚艷過我的時光。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每逢悲傷,都會閱讀,只因心中鬱結的紓解,需要藉助書籍自我對話。

每逢喜悅,會邀上三五好友玩耍,杯盞之間總能語出驚人。

學會獨處,時間能開出花,他人也就不在是地獄。

不敢獨處,他人才變得重要。

讀書讓我不再畏懼,不再彷徨,知道自己是誰,別人再也不能指手畫腳。

讀書至少告訴了我,該在乎什麼,不該在乎什麼。

在乎了不該在乎的時,我能做點什麼。

一本書,是一次情緒的旅行。

有的像大姑娘,看的勃起,最終心生憐憫。

有的是黃金屋,日思夜想,得到之後也只是一聲唏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書本能讓我不知不覺中老了,不知不覺中,年輕了。

我們的身體在一頓頓飯中成長,

靈魂被一次次的情緒餵養。

成熟是跌宕的結果,像麵糰,細細的揉。

讀《廢都》讓我知道白花花肉體的美,

讀《西藏》讓我湧出離開的激情,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信號,給了我一種假象,留著一種盼望,等待時間的成熟,變成一種情懷。

讀書是在一次次的提醒著我,你在井底,出來看看。

讀書讓我有了激情,激情使得我年輕,年輕的我總是熱淚盈眶,熱淚盈眶的我充滿了激情。

讀書知道了少了什麼,

不讀書總以為多了什麼。


很多人說,西西,你看那麼多書,能記得住嗎?看完會不會忘記了?我一般看完書就忘記了。我說,我們吃那麼多飯,會不會拉出來呢?吃了飯一般都會拿出來的,你會擔心拉出來嗎?

留下來的,和你熔為一體的,才是你自己的,忘記的,就讓它忘記吧!


一年前的問題了,為什麼又邀請我。別人都已經說的很好了。


創造價值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創造價值,完成價值,從而實現價值。

個體價值引導自身發展,

個人貢獻推動社會發展。

任何的插曲都左右歷史的進程,唯有不變的是向前演進的發展。

生存空間存放基本需求,

生活空間存放物質需求,

價值空間存放精神需求。

理想走在目標的路上,無堅不摧。

理想偏離目標的方向,不堪一擊。

人不是機械,情感無法不受激素分泌的影響。

即便是機械,也受制於程式的擺布。

與貪婪下注的賭徒,通常會血本無歸。

所謂傻人的福氣到底是什麼,因為他們:

人老,心不老。

活在當下,不慮以往,不憂前程。

神的庭院里,有一個水池。

假設的鰓,大膽地吐出泡沫,泛起真實的漣漪。

現實離開了幻想沒有意義。

幻想拋開現實,就不能存活。

進入軌道的彗星,以燃燒自身為代價,流浪在生命的倒計時里。

流星劃破天際,驚醒漫漫長夜,而與此同時,大地之上的花,

——開了

對於浩渺的時空而言,

有些東西已經走到盡頭,

有些東西才剛剛開始。

那麼,在你看來,時間又是什麼呢?

一滴濃墨,一張宣紙。

渾然天成的完美,防不勝防的缺憾。

不要太高估你的喜悅,因為墨水再濃,也會化開。

不要小看你的漏洞,因為差池再小,也可蔓延。

先有藝術還是天賦,天賦因感受而生,藝術為強調天賦而存在。

可是不論天賦何其之高,它所展現的部分,實則是高於藝術的強烈的願望,程度的不同就專註與否而論有直接聯繫。

會思考的心靈筆記 來自[@百度貼吧]http://tieba.baidu.com/p/4044664145?share=9105fr=share11:08


-

季羨林臨走前能背的古文也就幾十篇罷了,但是國學造詣深到了海里。

你總覺得讀書帶來的效益,是明確的,立即的。然而恰恰相反,它是模糊的,潛移默化的。

-


我想說,你太貪心了。哪裡敢奢望自己讀的每一本書都發光發熱,呈現出改變人生走勢的重大氣象。我只希望,有朝一日我身處艱難境地時,能從讀過的書里想起隻言片語,給我以指導的作用,而後就此生無憾了。不到那一刻,我們估計不會發覺,讀書是多麼美妙的事情,並且該死的有用。所以我讀書,除了有意思之外,便是防止有生之年有用得上的地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感覺,小時候讀的書,唱的歌,看的電視劇總是覺得經典,記憶深刻,也潛移默化影響著自己。再有智慧的書,對於思維鎖住的大腦,也如同一把不匹配的鑰匙,即使可以插進去,也是無濟於事。我們為了現有的適應社會,形成了很多的固化思維,同時也阻礙了我們適應正在變化的社會。想要從書中獲得智慧,就得先把自己當作孩子。小朋友愛吃,胃口好過成人,而且只要大人正確引導,小朋友比大人更不偏食。這就是開口有益,開卷有益吧。總結一句話,食物都一樣,看消化能力。


其實讀書和曾經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是一樣的。看似如同一塊石頭投入了江面,毫無動靜。但其實它在江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漣漪,並漸漸暈開到邊際。

讀一本書,你也許會忘掉它的好詞好句,忘掉它的內容,忘掉它所傳達的價值觀。但是你在閱讀它的時候所感受到的醍醐灌頂以及因其而產生的情緒波動是不會忘掉的,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而那些東西,在你的談吐中,在你的教養里,在你的胸襟內,成了你靈魂的一部分,在潛移默化中幫助你形成自己的人生觀。

也或許有些時候,你在日常談話中脫口而出的某個句子或某個觀點,就是在你所看過的文章里,只是你自己「想不起來了」而已。

題主你自己都說了是潛移默化了,那還能感覺出來嗎?【笑】


你雖然忘了看完書後的細節感受,但是當年看書時每一次的共鳴、每一刻的感動、每一發的啟示、每一瞬美的享受都在當時滋養了你,在那一刻強化了你的信念和對真善美的信仰,這會給你帶來自信,從而造就個人獨特的氣質,而你自己恐怕是不能鮮明地感受到這份變化的;亦或是在當時當地啟發了你的智慧,也許這個「啟發」已經體現在了你接下來的生活或者進一步的思考裡面,只是你不曾意識到罷了。


只要讀的時候對胃口就足夠,就像一道菜,吃的時候好吃就是好菜,還需想吃下去會變成什麼樣嗎


讀書和吃飯一樣。

一道菜,開始你會記得它的口感、味道、溫度、形狀、色澤。但你終究會忘記這些,然而這道菜最終在你體內留下的,是營養,是能量。

讀書也是,你會記得它的劇情,人物,一些深刻的場景,結局,也會有種種感悟。但你終將會忘掉,剩下的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是什麼呢?

是教養,是素質,是思維方式,是構成你人格、構成你世界觀的基石。

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作者是個才子,說這話是自謙自嘲,就好比一巨匠說自己的作品「哎呀呀都是些小玩意,不足掛齒不足掛齒」…可人心裡正驕傲著呢。

認真你就輸啦~

知識就是力量,古人誠不欺我。

哦,至於上面那什麼書生?那可是後人斷章取義忽悠人滴~

唉,以此紀念我的那位永遠一見面就問我「你最近讀了什麼書啊?有什麼感想啊?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啊?」的大學老師,真好奇您這麼問我心裡想的啥。

以後有感想再更吧,超喜歡讀書的~


能肯定是能的,不過大家都回答的太虛無縹緲,我來一個每年給遠大集團節約幾百萬成本的例子吧。

我22歲那年,遠大集團立志要在長沙建世界第一高樓,於是大肆招工,我就應聘成了一名油漆工學徒。

沒去多久因為油漆調製房上了大設備缺人,我就被調去調漆去了。

我們調的是 【冷渡鋅油漆】 就是把一定比例的(二鉀苯,?醇,環氧樹脂,鋅粉,四種神秘助劑)按一定時間順序放在一個鐵罐子里使勁攪夠五小時,然後分裝到塑料袋裡密封好完事。

那份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作為一個愛學習的好孩紙,於是就拿出《世界是平的》《管理學原理》《新概念英語》看,每天腦子裡莫名其妙的東西一大堆。

然後每天下班都會看到一堆廢塑料袋,袋子底部和袋身周圍全是厚厚一層 冷渡鋅油漆,這不能怪工友們不節約,因為那些滾筒吸不上,但這樣造成的浪費是非常驚人的。(油漆原料都是很貴的哦,尤其是鋅粉)

於是我就想能不能想個辦法,把這些粘在袋子上的油漆都收集起來重複利用呢?然後那些班加羅爾啊,泰勒啊,pink啊都跑出來了,我很快想到了解決方法。

我的解決方法其實非常簡單粗暴

1,倒一桶二鉀苯出來

2,撿回20個廢油漆袋子放進去泡著

3,油漆與袋子一分離就拿掉袋子

4,倒出部分二鉀苯

5,加入一定比例的鋅粉,樹脂,神秘助劑

6,用小機器攪拌2小時

7,倒出密封

大功告成,收工。

換個比例再來一次。

……

反覆實驗後覺得和新調的差不多了,我就給工友用了,大家都說沒感覺有啥區別,就拿到工藝課去化驗,工藝課出具了鑒定報告認可了這個油漆,但明確規定不能塗裝在正式產品中,只能用於工裝和試製產品中。

當時產能小,因為只有一個半車間投產(按規劃現在應該有六個車間投產了,幾年沒關注,不清楚),一天也就用掉四十多桶油漆,但四十多個袋子就能洗出一桶半油漆,價值三千多元,而且能極大的降低對環境的損害。

領導非常高興,獎勵了我5000元,當時剛好有個工位長犯錯誤被撤職,我也被提拔為工位長,管理一個20多人的班組。這是2012年五月份的事,距我入職不到兩個月,距我滿22歲還差一個月。

當然,限於本人實在太弱,我也只幹了幾個月就被撤了,稍後我就離開了。

整個故事就是這樣,我為公司創造了價值,公司也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可惜我也沒能幹好),讓我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生的軌跡,這就是看書帶來的好處。

ps 我想說我實在是沒撒謊的必要,但還是加點細節供在遠大的或曾經在遠大的人驗證

1,我是1203期學員,還是學員里的班長

2,去湘陰時住的活動板房,後面才住進B30

3,T30隔音很差,內裝方案改動多次,我們前後幾批新員工都在裡面做過事。

4,我是在二車間零件油漆組當老大,調度姓龍

5,製作部聚餐基本上都在殷老大親戚開得的飯店吃

6,遠大工資是計點式,5塊錢一個點,每月最後一天發上月25號至當月25號工資,從不拖欠。

7,伙食簡直良心,乾淨又豐盛,很多菜都是自己種的。

8,食堂叫D3,是可建首個實現大跨度鋼結構的建築,周邊的竹子是在我們板房那邊移過來的。

9,湘陰的士收本地人6塊,收遠大員工10塊

10,每逢大會張總裁啰嗦得下面一大半人想掐死他。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