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如夢,眼前一切皆浮雲,何為人生的真諦,何為生活的本質?


附上我最近幾點感想。

1,生命沒有意義。

2,生活本質在於交換。(我曾以為這種交換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但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包括親情,信仰,學習)。

3,擁有的一文不值,失去後價值千金。

4,人生的真諦是什麼,我不知道,或許是一種苦難的旅行。

5,活著,是為了希望。如果失去目標,整個世界是灰暗和抑鬱的。


生命的意義在於繁殖!

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一切自以為找到的人都是在騙自己。

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終究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我可能做了個假夢,我可能生了個假心,我可能我了個假我。


人生只是一場夢,大夢醒來即是佛

很不忍心告訴你,人生只是一場夢,這個世界不真實。很不忍心告訴你,人生很無常,轉眼即成空。

當你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為家庭付出的時候,為了兒女操碎心的時候,我很想告訴你,這個世界是假的,家庭眷屬是緣起的,不必太執著。可是你不相信,認為我很無情,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福報聽聞到佛法,也沒有智慧領悟到空性,就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演繹你們的夢幻人生。

真的不忍心告訴你,你牽掛一輩子的子女,只是前世的一個緣;你執著一輩子的家庭,只是暫住的一個驛站;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自我意識的幻影。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夢醒時分,煙消雲散,空空如也。

可惜,六道輪迴中,沒有幾人敢相信這個事實,而寧願繼續在夢裡掙扎沉淪。

從凡夫的角度看來,現實生活中包括人以及外界在內的一切,都是很真實、很實在的。這就像夢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從做夢者的角度去看,也是非常真實的。做夢者對夢裡的一切,會像對現實生活當中的事物一樣執著。我們做夢的時候,根本無法否定夢境的存在,但在醒來了以後,才知道夢中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假的。

見聞如幻翳,三界如空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虛幻無常。佛教的很多觀點已經超越了普通人所能想像的範圍,但是佛陀的智慧會給每一個人帶來光明,佛陀的慈悲也會給每一個人帶來幸福與歡喜。

用不同的感官去看世界,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所有的觀念,都是由我們的感官首先傳遞出一種信息,然後再通過我們的第六意識去分析,最後判斷出結論。判斷所依據的數據或信息,都來自於我們的感官——眼、耳、鼻、舌、身。無奈的是,我們的感官是不可靠的,得出的結論必然是錯誤的。

要知道,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虛幻的。當下存在的世界,僅僅停留百萬分之一秒。當下之前的世界已經消失,當下之後的世界還沒有誕生,故而都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就是百萬分之一秒,這就是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有辦法證明嗎?

物理學認為,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轉。佛教不說「運轉」,而稱為「生滅」。這個詞是非常精確的。因為在微觀世界中,沒有一個東西在運轉,運轉也是一種感官的幻覺。

比如說,當電子從原子核的東邊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運轉,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電子在運轉。因為電子在產生的同時就消失了。也即是說,它在同一個位置上一誕生就立即消失,生滅幾乎是同步的——佛經稱之為「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生幻滅,了不可得」。在另一個位置上,又有一個電子誕生立即毀滅,依次類推,我們就形成電子在運轉的錯覺,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東西在運轉,所以佛教稱之為「剎那生滅」——一彈指六十個剎那,一剎那九百次生滅!因為物質生滅的速度非常快,我們人類的肉眼根本無法辨識。每秒鐘更換24張照片(生滅)的電影,就足以讓我們信以為真了,何況是每秒鐘十萬八千次生滅的物質世界,只有大菩薩才看得清真相,並告訴我們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虛幻的!

怎麼?還不太明白嗎?我再舉一個常見的例子——霓虹燈。人們將很多個彩燈排在一起,第一盞燈亮,然後立即熄滅;接著第二盞燈亮,也立即熄滅,依此類推下去,都是亮了又滅。結果如何?我們從遠處看,就是一個光點從第一盞燈泡的地方運轉最後一盞燈泡的地方。但連小學生都知道,這是視覺給予我們的一種錯覺,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東東在那裡運動!推及其餘,宇宙萬有,似有實無,幻生幻滅,這就是剎那生滅!這就是諸法無常,四大皆空!

諸位可以仔細地思考、分析一下,我們當下的生活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雖然我們不能立即否定現實生活,就像做夢的時候,無法否認夢境的存在。所以我們從來不知道世界是生滅無常的,而自作多情地把過去和未來串聯成「時間」,把前後左右設定為「空間」,把四大假合的臭皮囊當做是「我」,用意識憑空虛構出一個「客觀世界」來,從此,我們都心照不宣地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當中,在裡面作繭自縛,爾虞我詐,造業受苦,輪迴不止,可悲可憐!

佛教認為世界如夢幻泡影,虛幻不實,這是非常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沒有任何迷信的成份,而且為現代科學所證實,諸如量子力學、超炫理論等。

量子力學已經證實,所有粒子最後可以變成波,真空當中有零點能,零點能才是世界產生的基礎。也即是說,無論堅固的山河大地,還是碩大無比的宇宙天體,本質上都只是能量而已。當能量的密度足夠的時候,從純能量當中,立即可以誕生一個粒子,成千上萬的粒子聚集在一起,就慢慢組成了這個世界。

《黑客帝國》、《盜夢空間》等前沿巨片也在告訴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及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電腦程序,一個輪迴大夢,沒有真實的存在。

然而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活在真實的世界當中,對我們來說,這個世界非常真實,一切都很美好。但如果有一天我們開始反思自己,並認真地觀照自他,就會發覺:原來我們一直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不願出離!

當我們認識到世界的虛幻本質以後,我們能不能從這個虛幻當中脫離、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呢?其實是有辦法的。

此時擺在我們前面的有兩條路:如果你希望生生世世就在這個虛幻的世界中活下去,那就不要反思與觀照,一切都順其自然,這就叫「六道輪迴」,不過來世要想托生為人就很難了,大多數人的歸宿是三惡道;如果你不願意繼續在輪迴的苦海中沉淪下去,那麼就要樹立起一種嶄新的世界觀,這就是佛教的無常觀、夢幻觀——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水泡)發;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反觀此世界,猶如夢中事!」 (《楞嚴經?文殊菩薩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佛教的觀修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智慧與慈悲,讓我們清醒地看待生死、名利、事業、婚姻與世界,通過戒定慧的聞思修,最終覺悟成佛——人生本是一大夢,大夢醒來即是佛!

一心歸命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常念阿彌陀佛,即是醒夢秘訣!

附錄:念佛喚醒主人翁

大安法師

我們在這個世間,遇到的五濁惡世,一切的境界,都是我們多生多劫的煩惱很重的心所感召來的,都是我們無明的妄心所現的。這是很苦的啊,三界像火宅,像茅坑,像牢獄,所以我們要離開它。怎麼離開?修什麼因?再也不能像原來那樣用無明、造業的妄心,感召五濁惡世的苦果。我現在一定要修念佛之凈因,感得求生極樂世界凈土的果。因為極樂世界境界的現前,一定要我們的念佛心在這裡起作用,感召阿彌陀佛慈悲的救度,令我們橫超三界。

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見到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是夢中所現,是我們的穢心,惡因所感召的惡果。那麼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凈心所感得的凈土,它是大覺境界,而不是在夢中。娑婆穢土的夢是惡夢,是讓我們在夢中越來越苦,是夢中套夢,夢裡更造業,夢中加夢。那麼往生凈土一法,是讓我們從夢中醒過來,見到實相。念佛就是「聲聲喚醒夢中人」,我們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都為把夢中之人喚醒,無量光、無量壽的性德就是朗然大覺,出離夢的境界,以這個無量光壽境界來轉化我們無明的妄心。

輪迴大夢要徹底醒過來卻非常不容易(一般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所以,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就找到了一個讓我們醒過來的簡易方法,就是讓我們在這個輪迴夢中憶佛念佛。因為佛號裡面都是朗然大覺的大光明境界,都是醒過來的大涅槃境界,都是醒來人(覺者為佛)的功德,所以就讓我們常常憶念這個名號、執持這個名號。你念念念阿彌陀佛,越念越親切,就是「聲聲喚醒主人翁」。我們的主人翁(佛性、真我)在睡覺,在酣睡,現在要把這個酣睡的主人翁喚醒,就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怎麼喚醒呢?通過念佛喚醒。如果不念佛,那麼他就永遠睡在那個地方,永遠執著他夢裡面那個卑劣、虛幻、污濁的身體以為他真實的身體,我們眾生可憐就可憐在這裡!

我們在世間忙碌奔波的煎熬原來只是一場夢,不管你多麼貧窮或富有,不管你地位低賤或高貴,不管你受人歧視或尊敬,都不要悲傷,不要絕望,也不要狂妄,因為人生不過是一場夢而已。首要的選擇是醒過來! 要想從輪迴大夢中徹底醒來,就必須趕緊念佛發願求生凈土。與佛相應,念佛成佛,即是大覺!等到大夢醒來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是福慧具足的佛啊!這個天大的喜訊該怎樣分享慶賀啊!

我只有感激涕零地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凈土!願阿彌陀佛早日喚醒我們這些流浪三界的窮子,把一切眾生從輪迴苦海里救到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

解夢的真相,我們對夢中境界還會執著嗎?我們現實的生活跟作夢沒有兩樣! 凈空法師

遍法界虛空界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從自性生的、從自性變的。

大概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作夢的時候,夢中境界從哪裡來的?思維意識。 那我們想想,我們現在(現實生活)這種實際狀況就等於作夢一樣,非常相似,所以佛在經上常用比喻,「夢幻泡影」,說明一切都不是實在的。

了解夢的事實真相,我們對夢中境界還會執著嗎?了解夢境是空的、假的,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

我們現實的生活跟作夢有什麼兩樣?昨天事情過去了,能找得回來?找不回來了,永遠找不回來;明天,明天還沒到。所以,佛菩薩教給我們活在當下,最重要的就是當下這一念。

當下這一念也不是真的,為什麼?說這一念已經過去了。一秒鐘裡頭有多少個念頭生滅?彌勒菩薩說一千六百兆,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個念頭生滅。

每一個念頭就是一個「五蘊」,每一個念頭裡頭有色、受、想、行、識(五蘊,包括物質世界、精神世界等一切現象)。

觀世音菩薩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見到什麼?見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個念頭,觀音菩薩見到世界的真相,觀世音菩薩說它是空的,五蘊皆空。《般若經》上說,這個五蘊「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念念皆空不可得。

這些念頭糾纏在一起,讓我們五根能夠接觸到這些事相(世界即是念頭的相續相,猶如霓虹燈、電影膠片),它實際上也是不可得,也是空無所有。

這就是《彌陀要解》里說的「實相無二,亦無不二」。「無二」是體,「無不二」是它現相,起作用,體相用都不可得。 所以要把實相搞清楚,不能說它有相,也不能說它無相——你說它有相,相不可得;你說它無相,它能生現象,能生五蘊。

這樁事情,那就是「法爾如是」,這四個字用得妙!一切法本來是這樣的,在一切法裡頭找不到生滅,找不到什麼存在不存在,都找不到。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421集》

在平時生活中,都應提醒自己這是一個夢,似有實無,不可貪著!

益西彭措堪布《上師阿彌陀佛修法 極樂捷徑講義》:

「一切法皆空性中, 當修周遍慈悲心。

如是空性悲心中, 萬物皆成極樂剎。」

一切法皆空性中

般若空性是諸佛之母,諸佛無一例外均因徹證空性而成佛,我們在修凈土的過程中,要將阿彌陀佛當作實有的佛祈禱,西方聖境當作實有的境界來希冀,此土的煩惱痛苦當作實有的苦痛來厭棄,這樣容易調整自心,與上師阿彌陀佛相應,可以因阿彌陀佛的無邊悲願而得渡,而已有聞思,對空性已有認識的人,則可以結合佛所著重弘揚的般若空性進行觀修。空性怎麼修呢?有上師指點的人,可當下安住於無生的大空性中,也可在空性的基礎上,再按蓮宗截流大師所說:「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進行觀修。一般的初學者,則可以通過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取得較好的效果:

大家都做過夢,而且知道夢境都是虛幻不實的,而我們現在的狀態其實也是一場夢境,因為佛在《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既然是夢境,那麼周圍的房子、人物、自己的身體、思想、感情,這一切的一切都如鏡中花、水中月,虛幻不實,只是我們自作多情,以假當真了,結果反把自己給套進去不能自拔了。再進一步觀察,夢中的一切雖然逼真,但在醒來後,連那虛幻的相狀也不可得,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這些虛幻的山河大地等,都是自心所現,在已覺醒的佛陀面前,也是連其相狀也不可得的,即世俗萬法為本來空性,空性中本凈,無不凈的顯現,因此看破放下心來,不用去理會這些子虛烏有的東西,等你安住到位,空性就呈現出來了。這個方法因為藉助了我們所熟知的夢,故無論是哪種根機都很容易獲得經驗,不但在修行時,我們在平時行、住、坐、卧中,都應提醒自己這是一個夢,似有實無,不可貪著;慢慢習慣後,你會發現怒氣可控制了,怨言少了,病痛也少了,人緣變得融洽起來了,佛法的甘露就真正品嘗到了。觀一切法空性是正行修法的第一步,比較重要,根據上面的引導做夢幻觀,大家都會感到並不困難,因此應認真練習,不能馬虎,否則這一生很快地過去,不思維佛法,不知道求生凈土的殊勝性,追悔莫及。

當修周遍慈悲心

如果證悟了徹底的空性,心中便顯現起無緣的大悲心,便會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那樣無勤、任運地度化眾生,初學者通過聞思正確地理解了空性,或通過修行獲得一定的證悟後,知道在空性中,一切都是那麼無牽無掛、洒脫自在,這時再看那些同樣也處在空性中,但因無端的執著而在輪迴的幻化網中承受著各種各樣痛苦煎熬的眾生,心中便自然會生出由衷的慈悲心,同時通過佛的教誨,知道一切眾生曾作過自己的母親,知道了他們都對自己有一份特殊的恩德,因此更希望能拔除他們的痛苦,給予他們安樂,把他們引導到他們本來就具有大安樂的空性中去,以回報他們的恩德。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對已證得大空性的菩薩們的悲心有一段絕妙的譬喻:父母對出生不久的孩子疼愛有加,孩子不諳世情,用手擊打父母,父母非但不生氣,還轉而加深了對孩子的愛憐,菩薩也是一樣,視眾生如嬰兒,眾生對菩薩越打罵,菩薩反更增加了對眾生的慈愛關懷。我們初學者要做到這點頗不容易,但這是我們的目標,在現階段,我們至少應做到少侵犯、少觸惱別人,時時將心比心,試著將自己與他人的位置對調一下,多想一些別人的難處,多按《入菩薩行》「忍辱品」的要求去做,每天晚上反思一下,自己今天有哪些言論、哪些行為損害了他人,是否應向他人道歉,這樣一段時間下來,爭取使冒犯他人的次數有明顯的減少,然後在這基礎上,再慢慢培養自己的慈心、悲心,只有這樣,才能使下面的觀想、持咒達到最大的效果,真實實現「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的誓願。

龍樹菩薩幾乎是後代密宗、禪宗、中觀等所有法流的祖師,以中觀莊嚴了南贍部洲,他在圓寂後也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佛陀在《楞伽經》中也曾專門作了授記:「南方碑達國,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龍,能破有無邊,於世弘我教,善說無上乘,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

如是空性悲心中 萬物皆成極樂剎

前面修練了空性,增強了修行的信心,減少了觀想的難度,去除了浮躁不安的心理,又在空性中現起了慈悲之心,發起了真實救度眾生的心念,在這種祥和、慈愛的心態中,在將周圍的事物觀想為清凈、美妙的極樂聖境(具體可參照《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經論中的描述,此不贅述)。對空性有所認識,對極樂聖境比較了解的人,可在一剎那中,在心裡幻想出一個具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金沙布地、寶珠嚴飾的極樂剎土,若空性尚未修到位的初學者,可先靜下心來,消除對外界的執著,再按經中所示幻觀出一個小的極樂剎土,再將其慢慢擴大,最後極樂剎土充遍了所有十方世界。觀想的目的,一是加深對極樂世界的感性認識,增加信願的熏染習氣;二是為下面如理持咒作好準備。因為在這種清凈的觀想中持咒,容易與佛相應,獲得佛殊勝的加持。

有人會問,我們娑婆世界這麼穢濁不堪,把它觀想成如此清凈的極樂剎土怎麼應理呢?其實這並不矛盾,觀想清凈的極樂剎土一方面是為往生作準備,因為觀想佛相與聖境可以積累起許多福報,尤其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以其無邊悲願與福報所感得的一個清凈剎土,是最理想的修行場所,更重要的是,通過把一切所見、所聞、所覺、所知都觀想成極樂剎土,可以極大地增強修行人對極樂凈土的歡喜心與往生的習氣,同時減少對娑婆世界各種無意義瑣事的沾染與執著習氣。另外,在本師釋迦牟尼佛及上師阿彌陀佛看來,阿彌陀佛即是我們自己的究竟本性,娑婆世界的本質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關於這一點,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及《定解寶燈論》對第六問題的論述中有詳細的介紹,又比如傳燈大師在《凈土生無生論》中說:「一真法界性,不變能隨緣,三身及四土,悉由心變造。」又云:「西方極樂土,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可見這樣的觀想不但不矛盾,更有其必要。


《太極》

太極圖告訴我們:

一、

見仁見智永遠存在,

這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二、

相對客觀有主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宏觀,

相對矛盾有統一,

高低、內外、正反、大小、長短、遠近、新舊等等。

三、

有所變有所不變,

有絕對的相對有絕對的絕對。

矛盾是絕對的相對,

統一是絕對的絕對。

變和不變、絕對和相對,

既矛盾又統一。

四、

相對有,相對的創造性;

絕對有,絕對的局限性。

相對有,相對不斷的創造;

絕對有,絕對不斷的局限。

相對有,相對的已知;

絕對有,絕對的未知。

相對有,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

絕對有,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五、

天下大勢: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一而二、二而一。

六、

相對:

有相對的相對,有相對的絕對。

太極:

有相對的太極,有相對的無極。

自然宇宙:

矛盾統一、相對絕對、無極太極。

七、

身心:

矛盾統一身心無極太極:

吃喝拉撒、心跳呼吸、冷熱苦甜、悲恐怒喜、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嘴巴開合、眼睛睜閉、新陳代謝、手心手背、前後內外、情緒起伏、得失成敗、坐立住行、吉凶禍福等。

《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易經》

一、無極太極能解釋宇宙自然

無極太極包含0123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3(移)為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二、道是宇宙也是自然

宇宙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易: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一: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異: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移: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陰陽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和合為一。

身心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不變;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

知行自然和合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慈、靜、行、退、柔、舍、文、虛、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

陽中陰陽和合:嚴、動、止、進、剛、取、武、實、直等。

萬事萬物合和無極太極:

公私、正邪、順逆、是非、明暗、親疏、信疑、利害、連斷等。

三、無極道太極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無極太極;

無極和合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四、道

易:道包含無極太極;

一:儒釋道及一切文化、思想和宗教,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異: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移: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五、太極和合道通同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0123能解釋宇宙自然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1(一)為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2(異)為陰陽:類比物事,矛盾統一;

3(移)為動靜:吉凶善惡,緩速顯隱。

道包含0123,

自然宇宙就是道,道就是自然宇宙。

七、生生不息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自然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化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

生生不息。


人生就算是一場夢,也要做一個像樣的夢


歲月如河,人生如夢,當走過一程又一程的時候,也許你收穫的是鮮花與掌聲,當走過蔥籠歲月時,也許你心裡裝得最多的是回憶,當你漫步在街頭的時候,被眼前的繁華迷了雙眼。

當浮生一夢明白時,回頭望過去,過去的一切都是寂靜背後給人帶來了無盡的思索與感悟。


人生的真諦是愛

生活的本質是自我充實


人生的本質是一個故事,你我是其中的主角,說起來是場夢,想來也不過如此。


推薦閱讀:

「生活從來沒有解釋」|12個與背影有關的圖片故事
買衣服得到的紙袋,還可以如何利用?
《職來職趣》帶你輕鬆玩轉職場

TAG:生活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