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北漂青年既要照顧父母又想在大城市打拚,怎麼取捨?

父母在不遠遊,遠遊必有方。父母老了,常年在外,獨生子女照顧老人很成問題。可是,還想在大城市蹦躂蹦躂,雖然蹦躂不出什麼來,可也不願再回家鄉,那裡總是一副精神貧瘠的樣子。

把父母接到身邊,短時間沒有能力,老人也定不適應……各種糾結。80後都有的糾結有木有。


感謝邀請。

80後獨生子女,父母應該是在60歲的樣子,北漂,打拚事業和盡孝道難兩全,怎麼辦?

我是70後,父母70高齡,姐弟三人,都不在父母身邊,也就春節和長假全家人能團聚。父母不喜歡北京的乾燥、深圳的炎熱,所以冬天去深圳住住,秋天來北京住住,但總還要回山東。父母養了三個兒女,到頭來沒有一個孩子能陪在身邊,我們覺著非常內疚。等父母走不動的時候,還是要接到身邊來,方便照顧,好在經濟不再拮据,尚有能力照顧父母。

父母從60到70歲這十年間,我們姐弟三人在掙事業,只為著能自食其力過上幸福的生活,讓父母少操心,並沒有太長遠的考慮。父母經常和鄰居朋友講幾個孩子的「出息」,讓我們很不好意思,看得出他們很開心我們現在這樣,為我們驕傲。父母最大的快樂就是希望孩子們幸福,這是我的感受。

回到你的問題,確實很糾結,父母年紀大了,需要我們照顧的時候,我們應該把他們接到身邊來。但如果他們現在還能自得其樂,不想離開家鄉,那就再給自己幾年奮鬥的時間吧!壓力會大,著急是沒用的,盡自己努力掙生活。節假日常回家看看,定期打電話問候,如果家裡需要錢就定期匯,對於80後北漂,確實很難,生活真不易啊!

如果父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顧,那沒有什麼猶豫的,回家吧!只要自己不放棄,家鄉雖物質貧瘠還缺少文化氛圍,但現在網路和交通四通八達的,未必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捨得,有舍有得。


離家近 錢多 下班早 上班事還少 總體看來對你我都沒這樣的好事

所以說只能取捨了

在家如果掙錢少 未來渺茫 又何嘗不是父母的負擔呢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 裡面一句說這樣說: 愛情不曾坎坷 坎坷的只是生活

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也是如此 生活註定坎坷 看你怎麼要面對了

父母沒有你想像的那樣依賴你 需要你

常回家看看 早點牛逼


要不要在另外一個城市打拚這個無法給你建議,我自己也在思考.

但是我是不贊成把父母接到另外一個城市生活的,

你在新的城市並沒有穩定的根基,你可能晚上要應酬,約會,加班,父母如果過去了,除了給你當保姆,他們不熟悉這個城市的道路,不熟悉這個城市的語言氣候,他們只有對方可以聊天,另外想找點業餘生活都沒有,沒有親戚朋友玩,那樣的生活,換到你身上你肯嗎?近不等於好,父母也需要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的.

其實國家那麼大,一線城市並不是只有北京,既然你都說自己蹦達不出什麼(那我就推測你在北京的事業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硬到不可轉移)可以試試把自己的事業換到一個離家近一些的一線城市,回家或許班車1個晚上?之類距離的城市,不遠,真有急事火車飛機班車就算是打的都可以趕回去,而你也可能在近的地方打拚你的事業.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一步登天想法千萬不要有,可以採取就近原則

1.北漂的可以選擇北京郊區或者北京附近的小城市安家,你家安了,父母過來住踏實些。

上海漂的可以選擇嘉興、崑山先落戶安家。

這樣選擇進可攻,退可守。混的好混的差都有空間,不會像很多人北漂上海漂多年又打回老家了,愛情事業又得從0開始,那太悲哀。

2.選擇離家鄉最近的「大城市」發展。

3.年輕人千萬不要高估了你的成功時間指數,你設定的達到目標往往跟現實差的不止一半。人生最大成本還是時間成本。30歲以前最好定下來城市。否則麻煩事情太多太多。


解決辦法:

找個離家最近的大點的城市干工作,進可攻退可守。

原因:

1 我在外奮鬥的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還專門研究了高鐵的速度,提速可能 -_-|| 經過我的深思熟慮,感覺自己的考慮是個sb

2 等有了孩子,看待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包括對父母的看法,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孝敬父母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如果還離得很遠那就更蛋疼了。

3 孝心並不是每個月往老家寄錢,等父母年紀大了,再多的錢都不如你回家看看,吃頓飯。

4 二線城市拿一線城市一半的工資,一定會比在一線城市幸福的,不要扯什麼精神文明以及存在感,無法孝敬老人的話,等人不在了一切都晚了!這才是最大的精神文明!

5 借用《溫州一家人》中的一句話,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好。

ps:實現理想的手法多種多樣,打日本鬼子可以參加國軍,也可以先當土匪再組建地方保衛部隊,相信只要有實力在哪兒都是金子


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你說有錢把父母接過來一些生活吧,他們又離不開那片故土。(生活習慣、氣候條件、冷暖人情)

你說回家在縣城裡謀份口糧吧,對於自己的未來,又是無望的消耗與等待。(曾經一度想憑藉家人的關係謀份公務員的活計乾乾)

所以,這是一個觀念上的衝突與違背,也算是我們改革開放的「成果」吧,因為幾千年中國,很難有兩代之間對一件事情上理解所產生的分歧,如此差距之大。


是的,天下父母性格經歷各異,但對我們(子女)的愛是不變的。你是為他們著想,有必要全面了解他們,包括他們的身體情況、特別愛好、對你的希望等。我不是來解決你的問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得靠你自己權衡,了解他們的需求,他們的需求和你的需求排個序吧。


其實,我一直覺得,為一個人好,首先要去想對方想要什麼?而不是,我認為這樣對你是好的,就一定要對方接受這樣。

OK,對於這個問題,我就假設我已為人父母,我也七老八十。那麼,我會想要什麼呢?我只想要一個東西:在我有生之年,可以把我的思維移植到機器上,實現思維的永生。

於是乎,我對兒女的期待只有一個:研發機器智能。

所以,我覺得,只要繼續專註於機器智能的研發就是我最應該做的事:)

我們的父母真的願意浪費我們的時間嗎?我們選擇留在他們身邊而放棄繼續努力拚搏,會不會只是在增加他們內心的痛苦?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一生的努力都白費了呢?


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在。


趁著父母年齡尚未有那麼大的時候。果斷的要選擇出來闖。以便在父母最需要經濟上的支持的時候,你有足夠的能力去提供。荒廢自己的黃金時期去陪伴家人,其實是對家人的最大不負責任。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子女都是一樣的。


窮北漂路過,讓我回家去干同樣的工作拿1/3的工資我才不幹,父母是人我也是人,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沒有哪個上帝告訴我說,他們生了你,就要在一起。

首先我得說每個家庭都不一樣的,每個人也不一樣,我們大學宿舍8個人,3個和父母生活在一個城市的。

1是某城市農村的。貌似是拆遷的時候分到了幾套房,自己住一套,父母住一套,又賣了一套換了兩台車,剩下的租出去了……所以他屬於從來沒有陷入過糾結的那種。

2是城裡人,省會,在外讀了研究生,輾轉了幾年回去了,他們家是條件比較好,姥爺是省行的行長,全家都在銀行上班,他在城裡比較容易找到本專業的工作,找不到也有退路去銀行。

3和我是一個縣城的老鄉,不過他家住縣城裡賣糧油,我家住在鄉下種地的,他屬於比較戀家的那種,上大學之前沒出過縣城,他爸送他上大學報到的那天回家,他又跟回去了,說等軍訓的時候再來。但是小地方沒辦法學以致用,就跟父親一塊做生意了, 賣賣柴米油鹽。

我們5個離開的,分布於廣州北京瀋陽蘇州重慶,十多年了沒聚齊過。

除了我們寢室的我還得說個我在北京的一個同事,從英國留學回來的,4000塊工資的時候租了個5000多的房子,後來說想跟父母住一起生活,父母就在北京直接買了房子搬過來住了。

如果是你自己想回去和父母住那就回去,和父母住一起有很多是你在他鄉得不到的東西。

如果堅持留在大城市,也請不要在意一旁的人噴你,畢竟回去後吃糠咽菜的不是他們,他們只能看到你與父母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這樣的質變,生活水平上的量變旁人無法窺測。別人沒有辦法幫你衡量,就如我們宿舍的三號,我的那個老鄉,他可以不工作,但是不能離開家,而我們很大一部分人(我沒法統計全社會,只看我身邊同學同事),選擇了離開家去大城市。

你是哪一種,自己定位,同時,你還需要明白你父母的想法,就像樓上Maggie說,父母最大的快樂就是孩子幸福,這也是我父母對我說過的話,只要是我想做的,在不犯法的基礎上他們鼎力協助。

好了,談到了父母,我舉個例子,我爺爺有個弟弟,從來不往來,我至今不知道姓甚名誰長啥樣是哪個,還有我父親的哥哥即我伯父在Cambridge做一個叫senior research fellow的工作,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們上一次見面是電視里播武林外傳的時候,再上一次,是張紀中版水滸傳上映的時候,也就是近20年他回家兩次,他讀書那個年代通電話都不方便,都是幾個月一封信的來回郵寄,還有我爺爺的孫子,我伯父的兒子,我爺爺從來都不提,因為他覺得只有血緣關係並沒有親情,這是我爺爺的原話,另一個孫子,也就是我,我爺爺也很少聯繫,初中暑假的時候我13歲,去同學家小住了一個禮拜沒跟家裡人說,回來日曆上寫著我名字+失蹤,沒找、沒報警,回來後日曆上寫著我名字+歸來……還有一次我去了幾千里外的滿洲里舅舅家玩,也沒跟家裡人說,當天中午買了火車票,第二天10點前後我爺爺打電話給我,問我昨天怎麼沒回家過夜,我說我在內蒙古呢,他說那你好好玩吧然後就把電話掛了……現在他老人家給自己裝了寬頻,可以熟練使用QQ、Skype、WeChat等聊天工具,然而他大多時間都在搜索老電影看,我們一年見一次,視頻2-3個月一次,而我也從來不與家裡人煲電話粥,說我不孝順也好,隨你們怎麼噴,我就是沒那興趣。

我奶奶則不然,傳統中國婦女,倫敦地鐵爆炸一下都擔心好幾天的那種……

所以父母跟父母也都不一樣,你需要了解你父母的狀態,如果都跟我爺爺那樣,每天看看書看看視頻自娛自樂的,那我覺得不回去也無所謂,而我的奶奶那種,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就建議你回去了。這樣我又想起一件奇葩事,我有個研究生室友,他家和學校在同一所城市,就因為他洗澡的時候沒接電話,他爸媽夜裡就找到學校來了……

我不知道我怎麼說了這麼多,可能是我們都處於同一種情況吧

還有件事,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奶奶患過一次重病,我父親的哥哥打了十來萬塊錢救了命,那是兩千年初的時候,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他在家工作,那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去世了,所以這一點我要告知你,包括我父親的大嫂對我說過,如果你父母病了,你又沒錢,你打算來找我們要嗎?如果你找不到我們,你打算怎麼辦?話說的很難聽,但是很現實。

這樣說來,還是父母的意向更重要了,如果您家人和我姥姥一樣那就完全不用管了。我姥姥嫌棄我們家是農村,嫌棄我老舅家樓房沒電梯,嫌棄我姨夫抽煙,不喜歡我大舅媽然後近20年沒告訴過我大舅她住哪裡,我媽還得跟著保密,60多歲的時候一個人在外頭,導致一堆子女被認為不孝,那是我們不養活嗎?說多了都是淚。

講了一堆家醜,不行,我得回擊另一個人,我第一年工作的時候,收到了第一筆工資,並且有一周的假期,去了西安和洛陽,那是我非常嚮往的兩個古都,在去西安的火車上,對面一個婦女聽說我有假期居然不回家,有錢居然不給我媽而是出去旅遊給我留下一句話——你媽這些年真是白養你了!然後掉頭下車了,我找不到這個人了,但是這種人,大有人在


綜合考慮一下自己能不能在北京闖出一番天地和父母的身體狀況,選擇不是靠心血來潮。 我當年畢業留在家裡工作包括後來北京總部調我北上沒去,就是因為父親身體不是很好,父母年齡漸漸大了,作為兒子家裡以後的事情要去承擔,如果工作太遠,家裡什麼事都沒辦法照顧。畢竟人的一生不只是工作,還有家庭,親情,愛情這些美好的東西值得守護。


現在都不那麼興北漂了 去成都重慶發展空間也不小


推薦閱讀:

怎樣優雅的養花?
一切與學習有關的事,我都告訴你
如何看待關於男生說"我養你"這條微博下的這些評論?
笑話的本質是什麼? ?
車禍之後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