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其他社交平台上人們對知乎的看法?

微博上看的 說知乎是浪費時間 真的嗎?


謝邀,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知乎是個定位於知識分享的平台,它與其他平台同樣是分享,但分享的卻是知識。這有別其他任何平台,facebook定位在連接世界,twitter這是宣揚自由言論,微信連接朋友和服務生活,微博服務大眾信息傳播。

我們討論其他平台的人如何關注知乎和討論知乎,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知乎幾乎不會成為其他平台的話題或者hasgtag標籤。

如果非要研究這個,只能通過大數據話題研究來給一個靠譜的結論。任何個人的經驗之談都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另外我們即使作了這個大數據研究,還要考慮數據是佛帶來了足夠的用戶數據而不是官方數據,如訂閱號或服務號等

總結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只能見仁見智給些感性的意見。

我的朋友圈裡面對知乎褒貶個半,我自己則非常推崇它。這是對的或者正常的,知識只需要給尊重它需要它和願意分享傳播它的人就夠了;他是香水不是洗髮水。


說的沒錯,就是浪費時間,對於我確切地講是為了打發時間。

謝邀


謝邀。

說起浪費時間,社交平台上比知識平台更無價值。

但是人總要休閒,選擇社交還是求知,純屬個人興趣。那位微博老兄把人當機器,就別在這裡蹉跎,趕快幹活去...

怎樣看待其他社交平台上人們對知乎的看法?

功能不同的平台沒什麼好比的。

當然,任何人想要解惑,在牆外用中文會先搜到維基百科,給你一個官腔官調,不痛不癢的簡答。接下來就是知乎了,答題詳盡,兼具答主的主觀判斷與建議——對提問人來說很有參考價值,還有眾多版本,擷長補短。

已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本地朋友,不論其政治立場,文化立場(有人很排斥簡體字),透過Google搜尋,接觸了知乎(因參閱者眾,知乎的答案越來越常出現在Google搜尋結果的第一頁),並對其產生好感,進而申請帳號。如果你覺得知乎上 台灣人少,是因為潛水者眾。我個人就不時收到朋友, 同事寄來的知乎鏈結。

至於我對知乎的不滿,第一當然是刪文。

第二則是噴子多,意識型態掛帥,逼得政治不正確的答主要匿名, 關評。有些主題根本與意識型態無關,也會因答主的身分,無端被噴。


推薦閱讀:

知乎上有哪些人的個人簽名讓你印象深刻?
吳遇安離開了知乎,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專訪知乎高強:用知識做營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知乎怎麼才能杜絕粉絲數對回答贊同數的影響?
知乎,你好

TAG:知乎 | 社交網路 | 新浪微博 | 社交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