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讀過後改變了你三觀的文學/影視/動漫作品?

茫茫多的好作品,從何下手呢?


應該還得是《棒球英豪》,從來沒有哪個動漫作品能讓我有動力查那麼多資料。

NPB著名投手三浦大輔曾評論道:「小時候電視機前看《沒有背號的王牌投手》(註:這是Touch的TV劇場版,有和也車禍那天、達也裝扮成和也投球的中2向原創煽情情節),哭了呢。後來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拿出來看一看,立馬就有了幹勁。並且對自己說:『再奮鬥一把吧。』」

三浦投手這麼評論是確實有理由的,日本的高中棒球少年沒有任何報酬,就為了一個夢想,更不用說和年薪巨萬的NPB老球員比了,付出的代價卻可能是自己尚在發育的身體受到永久性損傷。很多人喜歡這部作品是因為憧憬達也或小南,但細看之下其實大多數人的生活都並不比主角更差,至少自己或許還沒有失去至親、也不是無償奮鬥(不僅如此還要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更沒有一個多少被陰影籠罩的少年或青年時代。

因為《Slam Dunk》的原因,國內的觀眾對於日本全國大賽普遍是十分憧憬,取得夏甲冠軍的上杉達也更是在hupu論壇被稱為「永遠的傳說」。同樣,查了資料才知道夏甲的恐怖:預賽起大多數比賽完投(在昭和時代很普遍)需要在盛夏2個月內投球90-100多局(相當於9個小時,很多優勝投手就這樣體重給生生烤成了60多公斤),需要投出至少140公里的球速(有時候150-160公里照樣預賽出局),需要每天數以百計的練投提升控球,至於「慢跑10公里、俯卧撐200下」就更是家常便飯,因為後來查到有一個名門就是這麼練的。可是,正如漫畫的描述,在大多數人眼裡,卻只看得到一個在投手丘上光鮮亮麗、萬千矚目的白衣少年。

「要開空調嗎?」「不,我喜歡夏天。」這是一部讓人對極端惡劣天氣都不再那麼厭惡的作品,網上有人說安達充是「小清新」,其實是有那麼一點,Touch按照其本意來說確實可以說是一部小確幸類的傑作,而不僅僅是很多人理解的「淺倉南的一句話寫活了代代相傳的甲子園執念」。當然這方面我很能理解安達充,他的家庭經歷過戰火和重建(顯而易見的事)、本人經歷過與哥哥省吃儉用流浪東京的日子、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也要拚命畫漫畫的歲月,自然明白和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


謝邀,沙耶之歌...

讓我對我所認知的世界和別人眼中的世界是否為同一個世界產生了懷疑...

不過對於別人的質疑也好否定也好更容易釋懷了...

反正我們又不在同一個世界,我理他們幹嘛!~

(o゜▽゜)o☆[BINGO!]


謝邀,有兩部作品

一部是動畫《未來日記》,看過的朋友永遠不會忘記那種糾結的感覺。前一秒還是在相互合作,共同禦敵,一旦將敵人被消滅,下一秒立即翻臉。人與人指間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這種情況卻不是基於害人之心,純粹是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自己最信任的夥伴會不會刀劍相向......所以為了生存,與其等著被殺,還不如主動出擊

看了上面的描述,第二部估計大家也猜測到了

沒錯,是《三體》

原來上面的那種狀態有一個專有名詞:黑暗森林。

看完了三體,不得不感慨:究竟是有怎樣的想像力能寫出這樣的一部作品。看完了之後,感覺整個人的眼界都開闊了.....


雨果的九三年對我影響很大。

這是我最喜歡的世界文學作品之一。


《空之境界》建立戀愛觀的作品,要做黑桐干也一樣的男人。(請式姐一樣的妹子聯繫我

《人口論》初中時在學校圖書館偶然讀到的這本書,從此走上讀社科書的不歸路。雖然馬爾薩斯的那一套理論已經不適用於後工業革命時代的社會,但怎麼說也算是入坑作,算得上是改變三觀了。

《蘇菲的世界》通俗版西方哲學史,雖然現在看起來略顯幼稚,但作為哲學入門書還是很好的。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寫西方哲學史的人很多,我個人喜歡羅素的文風。很可愛的一個老頭,讀起來不會煩悶。不是專業研究哲學的話我覺得哲學讀到這裡就足夠了。

《yes,minister》了解官僚政治運行系統必備,看完以後你就會發現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電視劇里的劇情天天都在現實世界上演。

《通往奴役之路》《1984》不解釋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歷史唯物主義入門讀物,對於建立良好的歷史觀有巨大作用。

進階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這書當然不是人人都喜歡也不是人人都讀的下去。我到現在也就是讀了一點點。但是,每讀一篇都會由衷地感覺,我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但是德國的馬克思比你們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毛澤東選集》我本人談不上多喜歡太祖,但是太祖的姿勢水平啊,excited!特別是太祖的幾篇基層民情調查報告,學統計的學市場營銷的不看簡直後悔一輩子……

《古蘭經》出!國!黨!防!身!必!備!不多說了現在我身邊十米以內就有三個綠綠……


《風櫃來的人》。


失戀巧克力職人…

從此身邊的男孩子再也看不到真實的我啦


每個人的爽點不同,只要你能陷入進去。

對我而言印象深刻的作品《高手寂寞》。已經深陷蘭帝魅晨的世界。

高手寂寞是作者寫的一系列的小說中的其中一部,同一個系列的一共十幾本,雖然同系列,劇情有串聯,但題材又各不相同,科幻、武俠、網遊、都市、異能、王道風,裡面有好有壞。


動漫《蟲師》

對於我而言,蟲師的意義不在於治癒,或者講述人性;而在於提醒了我還存在一個不可見的,但同樣廣大的世界。《蟲師》里的每一種蟲,都像是探險家與航海家發現的新陸地,拓寬了你的眼界。

而且,《蟲師》與現實有著很強的關聯感:大部分對於蟲的刻畫很像浮游生物,蟲的定義「低端而奇異」有使人聯想到細菌,古菌與病毒。比方說一種叫「歸土」的蟲(名字可能記不準了。。),對這種蟲的描述是生活於土地中,經由食物進入動物體內,缺乏這種蟲會導致兒童發育緩慢。。。。這尼瑪說得不就是人體內的微生物嗎(microbiota)!


我自從上了知乎,三觀碎了一地


有事沒事別三觀碎了一地,即使是誇張的說法也不要用。

不過對於「文學影視動漫」這樣的分類我很難下口啊。塑我三觀的都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書……總不好把它們分到文學上吧……不好分類我就隨便寫點吧。

東漢王充,《論衡》,不喜歡讀的話把這書最前面兩句話記下來就好了。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

這話可以解讀成做小人也可以解讀成做君子,所以做小人還是君子其實不重要,問心無愧還是利益最大化在三觀上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正確」,政治正確三環正確多數正確無所謂,只要「正確」並且踐行就好。

一千讀者一千哈姆雷特,重要的是把哈姆雷特解讀成符合自己三觀的形象。讀了王子復仇記結果三觀碎了,要麼解讀的能力不夠要麼三觀本身有重大問題,結合到一起就是三觀碎了表示這人蠢。


《火之鳥》《歡迎加入NHK》《現視研》 《去吧稻中乒團》《草莓100%》《桂正和全系列》《幸運星》《校園迷糊大王》《比馬大戰記》《小恐龍阿貢》《召喚惡魔》《黑社會的超能力女兒》《漂流教室》《阿茲漫畫大王》《草莓棉花糖》《迷糊餐廳》《非常家庭》《塔西里亞故事集》《瑪莉的音樂盒》《完全聽不懂老公在說什麼的事》《變態生理研討會》《涼宮春日的憂鬱》《我的奮鬥》《妄想改造人改藏》《絕望先生》《少女落語家》《深海魚男》《白晝之雨》《17青春遁走》《庸才》《廢柴同盟》《saltiness咸物語》《銀之匙》《賭博默示錄》《純情房東俏房客》《我的女神》 《妄想學生會》《20世紀少年》《排球》《銃夢》《東京教父》《惡童》《回憶積木小屋》《貓湯》《元氣囡仔》《蠟筆小新》《GTO》(及湘南純愛組井之頭的石像鬼GTO失樂園)《女僕咖啡廳》《關於完全聽不懂老公在說什麼的事》《漫長的散步》《我家的街貓》《日常》《請叫我英雄》《王牌酒保》《深夜食堂》《魔界的大叔》《醜八怪女友》《魁!天兵高校》《糟糕小叮噹》《岸和田博士科學的愛情》《風流賤狗》《宮崎駿全系列》(含監督,監製,腳本,原畫,參與制作)《雪之崖劍之舞》《酷貓小黑的生活日記》《無敵看板娘》《熱帶雨林的爆笑生活》《伊藤潤二恐怖漫畫精選》《第七女子會彷徨》《陸地沉沒記》《幕張》《四葉妹妹》《萌菌物語》《抓狂一族全系列》《荒川爆笑團》《單身宿舍連環泡》《偵探馬洛全系列》《魔裝》《蹉跎》《血弦》《青蝠酒吧》《都市妖奇談》《未來圖書館》《隱殺》《JOJO冒險奇遇》《葛優早期全系列》《馮小剛早期全系列+1942》《張藝謀極早期全系列》《親切的金子》《我要復仇》《老男孩》《金凱瑞全系列》《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倫巴》《機械師》《記憶碎片》《殭屍肖恩》《座頭市》《三丁目的夕陽》《是,大臣》《失戀排行榜》《科洛佛檔案》《和summer的500天》《生人勿近瑞典版》《騙中騙》《寒蟬鳴泣之時》《電波女與青春男》《海扁王》《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海洋》《舌尖上的中國》《關口知宏:中華鐵道大紀行》《無姓之人》《鬼鎮》《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生活大爆炸》《奇諾之旅》《第九區》《率性而活》《鬥牛》《守望者》《虎魚們》《風流老闆俏秘書》《水果硬糖》《不要嘲笑我們的愛情》《只是愛著你》《上帝之城》《喋喋不休》《美麗心靈》《自虐的詩》《轉轉》《曾經》《偷搶拐騙》《逃獄三王》《香水》《我為瑪麗狂》《討人嫌松子的一生》《微觀世界》《時效警察》《洛麗塔》《星際穿越》

喏。


《斷章格林童話》

「喪葬屋」大叔為了復活愛人可南子,連續幾天幾夜用自己的砍刀不斷肢解可南子的殭屍化屍體,最終使得可南子重新恢復意識。

但可南子處於類似殭屍的不穩定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狂。大叔只能再次將其肢解以抑制其殭屍的屬性。

最後主角發動斷章消滅這兩個隊友(沒錯主角幾乎殺光了隊友)的時候尤其令人感到悲傷。


EVA

500 Days of Summer


鋼之鍊金術師,一部挺具哲學意義的動漫


《明朝那些事》真的改變了我一生。

初中進貴族學校,一年學費3W多。雖天資尚可,但天天跟著紈絝子弟混日子,所以整個初中成績都非常差,所有科,對的,就是學渣。

初二的時候,看到宿舍的好基友有本《明朝那些事》第二部,唯有喜歡看書和作文尚可這優點的我手賤在下課時順了來看,於是一發不可收拾。套用鄭淵潔的一句話:「一本好書,無論從哪裡翻起,都能讓你讀得津津有味。」

於是愛屋及烏,也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歷史。

看著上一次60分的歷史成績,我緊握了小拳頭,塞進嘴巴里咬了咬。

下一次,93分,全班第一。瞬間驚動了全班(因為我們學校 三鑫雙語學校 還算比較屌的啦)

有了興趣和成績的激勵,我更加有動力去學歷史,良性循環一旦開始,就會不斷的讓你幸福得窒息。萌萌的歷史老師的寵幸,同學態度的轉變,我從那時就決定了要學文科,以男生的身份。就因為歷史是文科

剛進高中,除了歷史我其他科目全都一塌糊塗(因為我只學這門),但後面我轉念想了想,冒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為何我歷史那麼屌,其他科目那麼鶸?w(?Д?)w 不行,我試試努力學下。

當然,因為一定要學文的觀念作祟,我理科一塌糊塗(現在我後悔了,文理不應分家),但包含了歷史的文綜卻幾次考了年級第一。也在高一學期末,以鄙視的望著周圍對著文理該選哪個躊躇著的少年少女的態度填下了文科,進入了不歸路。(高一的女神選了理科,這什麼發展!!)

雖然分科考失利,只去了普通班,但由於已經有一點成績了,不好意思丟掉啊,於是便只能繼續學,成功從情感上對學習感興趣過渡到原則上要好好學習。總排名一直全班第一,年級前20。直到高三複讀生來了才互有高低。

但是,情感真是個脆弱的東西,一秒就可以粉碎曾經摯愛。

高考失利,只去到一所二本,專業選擇,我沒選我最喜歡和最擅長的歷史,填了思政。

我不知這是什麼原因,但我很討厭過去我自己所擅長的,我想否定過去。

剛剛拍了高考完唯一沒有扔的高中教材,書是翻爛的。 雖然現在我歷史已成渣,但我還是感謝歷史,感謝《明朝那些事》。但是文科班加師範院校造就了孤僻的我(沒空寫了).... 我果然還是想要跟男生玩QAQ,所以單身也是不可避免的啦w(?Д?)w

以上。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