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道之人遇到不平事該如何自處?

比如遇到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或者跟別人發生觀點衝突、矛盾,是否只能一味地忍讓?


1、學佛,看你為啥想學佛,想用來調劑生活就徹底錯了

2、把學佛這事兒擺在啥位置上。佛當年是把修行智慧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兒來辦的,所以老婆孩子都不要了。您能讓一切事兒為學佛讓路開綠燈不。

3、學佛學佛,就是跟佛學,佛說的啥都一定是對的,否則就是違背三皈依。這一條能做到不。能不能認為佛說的和我想的不一樣,一定是我的問題,而不是佛的問題?

4、佛說諸法因緣生,能不能真的相信。或者說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萬法都是因緣來的。沒有因緣。你也不會遇到不平。

5、結合著1和2,你的不平會耽誤你修行、打坐、念經、參禪不。如果會耽誤,那到底誰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耽誤,那就甭理他,也就過去了。

6、既然是因緣來的。就不受我們人的思維所左右。其實柯南只說了一半兒,過去發生的真相,只有一個,未來發生的真相,其實也只可能有一個。我們看起來自己能做主的事兒,其實和自己沒屁關係。有人說,今晚吃米飯還是吃麵條不是我說了算么?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啊,是我選的啊。其實,你的晚餐只可能出現一個結果。而你現在琢磨半天,只是在這個結果之前打了一串兒妄念。我們經常會發現,我想什麼,和事情怎麼樣子,完全是沒任何關係的。這就是業力牽引,這就是因果循環。

7、既然自己做不了主,沒啥自己能說了算的東西,也不能讓啥耽誤咱修行功課和學佛,那還有啥過不去的坎兒么?!

8、事沒有不平的,心平了,就都平了。一件事本無大小,你說他大他就大,你說他小他就小。跟金箍棒似的。可靈了!


謝邀。

首先我不主張「忍」,忍只是把你和世界和他人的衝突轉化為和自己的衝突,同樣會引起負面情緒,忍是比暴力好,但「忍」說明你的觀念還是不正,不能徹底消解衝突,還是不夠圓滿的。

我認為學佛之人應該破除所謂公平的觀念,公平心無非就是執著、固化對事物(相)價值意義的判斷,同樣是一種著相的表現,一旦理想和現實有落差,就無法安住。但你所認定的那個價值就一定是標準的嗎?未必!你辛辛苦苦做一件商品,成本100,你認為值150,別人只願意出50;你覺得你這階段的工作值得老闆給你升職加薪,但結果沒有;誰對誰錯?這裡有沒有絕對的公平的判斷標準?人一出生就有美醜、貧富的差別,哪裡有什麼公平?一切都不過是自然現象,一種狀態,本沒有絕對的意義,是我們的意識賦予了各種現象於意義,而這意義的價值是無法定量計算的,所以世上其實並無絕對意義上的公平。任何一種現象、狀態,它的出現和存在都是有緣由的,無所謂公不公平,你都應當以平和的心態去接受它,安住於它。你可以嘗試通過行為上去改變現狀,可以和人討論、溝通,可以維權,可以走開,但心要安住,保持平和,如果無力改變那就坦然接受,因為最終這樣的結果也是有其合理性的。最後總結一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更好,就是最好。


一味的忍讓是一種表面的行為,重要的是忍讓背後的心理活動是什麼?當然,忍讓這個詞,很多時候都會帶來負面的心理活動。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會產生不善的心所,比如忿、恨、覆、惱、甚至害。這些都是嗔煩惱分位出來的隨煩惱,是每個修行人要克服去除的。

那麼面對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時應該怎樣?

法護尊者曾經傳授阿底峽尊者一個叫《利器之輪》的法門,其中一段是這樣的

當他人對我們的所作所為吹毛求疵,

一意指責我們時,

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

惡作還得自受。

直到現在,我們總是無恥又魯莽。

自今以後,讓我們不再冒犯他人。

當所有的好友與我們反目成仇時,

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

惡作還得自受。

直到現在,我們總是心懷嗔恨陰謀害人。

自今以後,讓我們避免假惺惺感情用事。

這本書陪我走過了最難受的日子

就是說,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應多通過智慧,從因果的角度來考慮彼此的關係,而非感情用事產生煩惱。我的利益受到他人損害,是因為過去我損害了他人利益,如今我感召到了這樣不樂的果報,不應怨恨他人。為了不再遇到這樣的惡緣苦果,應該多懺悔,從此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同時,我體會到自己被人損害的痛苦,那麼我也不該損害別人。

我認為,這是遇到逆境時應當多思維的。這樣即使被損害的利益,比如被偷,被佔便宜,被罵,被打,也無關緊要了。當然,如果遇到重大逆緣的時候,也應該適當的保護自己,祖師大德親見了因果,被打被殺時,能洒脫的「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而普通凡夫當智慧不及煩惱的時候,還是不要這樣。

總之一切行為都不要讓自己和他人產生煩惱。


修改答案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在不主動傷害別人感情肉體情況下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此是俗世修行 金剛也會以暴制暴 國家受到侵略 我們周邊的人受到迫害時 和尚也會拿起降魔杵 有些時候不是一味的忍讓就是善業 善哉善哉


客觀。

能建立客觀標準的客觀客觀算。

主觀性質的辯論衝突其實沒有價值。

單純的自己的利益偶爾可以放棄,但是涉及到群體利益寧得罪小人也以群體為重分文必爭。


學佛的不知道。學道的嘛......

屈己從人

從你麻痹啊!

你丫剛誰踩我了一腳?過來道歉!!!

不道歉是吧,看我飛龍踢!形意拳!八卦掌!

不打到你丫給老子道歉不算完事。

你道歉了這是就算完了。你堅守不從那也別怪貧道不客氣了。屈己從人那是書獃子乾的事,老子可是有仇必報,有恩必回的好嗎!


瀉藥。其實我不太敢回答佛法修行相關。尤其是這麼寬泛的問題。我說的估計也只能是些「廢話」

煩惱與問題的一切根源都取決於你在乎不在乎。也就是執著。

不執著,本就不會煩惱,同時還不會受到情緒的干擾,然後還能理智冷靜的思考問題,爭取到反而不難。

執著來了,情緒上來了,也沒法理智的思考問題了,想爭取也爭不到。既修行沒修成,利益也很難取到。

當我們對某樣人事物起了慾望與執念的時候,我們本身就有了「漏」。輸給了自己,也給了對方控制自己的軟肋。這時候自然就落了下成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學佛是為了解脫,世間事,盡責任即可,和解脫無關的事,為什麼還會那麼在意呢,是不是說明根本沒有在修行?


學佛之人應該明白佛的理論只是用來說教,重在聲傳,而受眾究竟明白,體會多少,改變多少都是不可知,所以佛只渡有緣人。

首先,若你已然明白你所爭取那部分「你覺得屬於你自己的利益」只是過眼雲煙,都是剎那間的花火,那麼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次,你是個正常人,並認為雖然你不爭名奪利,但是自己的合法,合理的利益被侵犯,這是不允許的,不應該的,應該有所作為,那麼就應該有所作為。這個時候與你學佛,學道沒有關係,你所要的就是「術」這個技能。

拿觀點衝突為例,觀點衝突正常情況下說明兩方觀點都有利有弊,這個時候就要靠很多其它能力去說服ta了,個人口才,知識面,邏輯思維。還有一種很可能對方的觀點只是站在ta的立場說的,可能大部分都是有弊的,這個時候正常的思辨能力完全沒有什麼作用,ta認定了ta的觀點,非那樣不可,這個時候就需要手段了,當然作為學佛之人,盡量使用「陽謀」,慢慢去改變ta的觀點,忍讓也是中蟄伏的狀態,但是不能無為,要做事去改變ta的觀點。但是要知道一個人的觀點是特別難以改變的,人家可能用了20年形成的觀點,所以做好心理準備。ok,就說這麼多了。。。。


謝邀!我雖不是學佛之人,但是我敬重與佛有關的一切。下面發表一點見解:

既然已經學佛修道,就應時時讓自己放下一切!!時間不平事太多,十有八九讓人不省心的,不管原因是什麼,都可以通過【福報】來消除不平事。良言一句三冬暖,當不平事與自己無關,善意的幫助別人,可以為自己積累福報。當自己遇到不平事,不要因為不平而心中起波瀾,要放下憤怒,放下仇恨,放下不解,可以保證自己不損失福報,用主動的善意的態度去處理這個不平事,使雙方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就積累了人生的福報,這是最有價值最好的人生財富。


宗教人士要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求

宗教人士要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宗教人士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管發生什麼事,考慮這三點有沒有做到,如果你打倒對方是符合這三點的,那就下定最勇猛的心去打倒對方。如果不符合就算了。


推薦閱讀:

幾年後可能會有一惡報,現在行善補救來得及嗎?
終南山內如何才能蓋自己的房子?
「如實觀」的方法
開悟的人又怎麼知道自己開悟了?
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成佛?

TAG:佛教 | 佛學 | 修行 |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