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讀一本觀點自己不認同的書?

比如100年前,或者2000年前的書?那時的某些論點,都已經過時;那時倡導的烏托邦,現在已經看來是毫不現實。看這些書,好比在廢棄不用的大衣櫃里,奮力翻幾件能穿的衣服。我也知道抱著這樣苛求的態度不好,但是接二連三的讓我不同意的觀點,真是讓人讀不下去。

------

1. 感謝@威靈道夫 的評論建議,把題目從「一個較真的人如何讀一本處處是漏洞的書」改為現在這個題目。畢竟,「處處是漏洞」,一是我自己主觀感覺,二「漏洞」給人感覺是邏輯不嚴密,但我想表達的意思只是自己不認同。

2. 謝謝大家很真誠的提了一些建議,總結了一下有幾點:做筆記(就當做是單向的同作者辯論,或者喝彩),考慮當時的環境,和找對自己有啟發的觀點來看。


下文摘自徐復觀《我的讀書生活》

——————————————————————————————————————————

我決心扣學問之門的勇氣,是啟發自熊十力先生。對中國文化,從二十年的厭棄心理中轉變過來,因而多有一點認識,也是得自熊先生的啟示。第一次我穿軍服到北
碚金剛碑勉仁書院。看他時,請教應該讀什麼書。他老先生教我讀王船山的《讀通鑒論》,我說那早年已經讀過了,他以不高興的神氣說:「你並沒有讀懂,應當再
讀。」過了些時候再去見他,說《讀通鑒論》已經讀完了。他問:「有點什麼心得?」於是我接二連三地說出我的許多不同意的地方。他老先生未聽完便怒聲斥罵
說:「你這個東西,怎麼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
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麼益處?讀書是要先看它的好處,再批評它的壞處,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譬如《讀通鑒論》,某一段該是多麼有意
義;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太沒有出息!」這一罵,罵得我這個陸軍少將目瞪口呆。腦筋里亂轉著,原來這位先生罵
人罵得這樣凶!原來他讀書讀得這樣熟!原來讀書是要先讀出每一部的意義!這對於我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恐怕對於一切聰明自負、但並沒有走進學問之門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罵!近年來,我每遇見覺得沒有什麼書值得去讀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聰明耽誤一生的人。以後同熊先生在一起,每談到某一文化問題時,他老人家聽了我的意見以後,總是帶勸帶罵地說:「你這東西,這種浮薄的看法,難道說我不曾想到?但是……這如何說得通呢?再進一層,又可以這樣地想……但這也說不通。經過幾個層次的分析後,所以才得出這樣的結論。」受到他老先生不斷的錘鍊,才逐漸使我從個人的浮淺中掙扎出來,也不讓自己被浮淺的風氣淹沒下去,慢慢感到精神上總要追求一個什麼。為了要追求一個什麼而打開書本了,這和漫無目標地讀書,在效果上便完全是兩樣。


1、不要預設立場;

2、通讀之後弄清楚他的邏輯,尤其是關鍵的節點在那裡;

3、思考你有沒有比他更好的邏輯——這部分分兩塊,基於當時的知識背景;基於現代的知識背景;

4、謹記一條:知識是不斷更新的,智慧不是。


批判繼承。


邊讀邊修改,然後把整本書讀完就能有一個全新的書了,然後整理一下,出版……


你不同意,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同意。

一個觀點不正確,不代表所有觀點都不正確。

你看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世界,是不是能在理想國中找到影子?

你如果不同意,你有充足的反駁理由嗎?

事實上,率先懷疑或駁倒柏拉圖的一個或一些觀點的人,大多都已經千古留名了。

題主能接二連三地發現漏洞,只因已有前人的實踐和觀點支持。

至於那些至今還爭論不休的觀點,依然留待後人探尋。


世界有一種學科,叫精神病學。

當然這隻適用於部分太惡劣的書籍。


我有話直說了,別說我不客氣。

是書的漏洞多,還是你的漏洞多?

送你四字真言:迷之自信、

想通了這四個字,所有類似的問題迎刃而解


自帶彈幕都快把書擋完了,還看毛


當遠古的人們只能在黑夜的泥沼中掙扎呼號的時候,有一批偉大的先賢,用自己絕倫的智慧,透過覆蓋在泥沼之上重重的迷霧,指出了文明的方向——我們的頭頂有一片美麗的星空!

然後一代又一代的智者帶領無數的先輩,一磚一石的在泥沼之中壘起了一座高高的山——你我現在所生活的這個文明的世界。憑著他們的努力,星空總算離我們近了一些,更近了一些……於是我們終於可以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去仰望星空,那種夜風微涼,如同登臨絕頂般的享受,讓我們甚至都忘記了那曾經的泥沼之中有著怎樣的險惡,怎樣的骯髒,怎樣衝天的腐敗與惡臭。。。

於是,我,一位站在山崖上的後世子孫——好吧,我實際想用的詞兒是孫子,開始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那似乎觸手可及的星空憤天恨地地罵祖宗:你們這群廢物!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為什麼不直接造一艘飛船,把我送到月亮上去?

罵得興起,我甚至忘記了去找一塊石頭墊在自己腳下,讓我能離那星空再近上哪怕1個公分。。。


每種書都有他的價值,人無聊的時候,一本汽車修理都能讀的津津有味。有的書用來學習,有的書用來澆心靈雞湯,有的書拿來笑一笑,實在不行,拿來吐槽用吧。彈幕電影都能活呢。

要求每本書都能讓你學習,讓你明白大道理是不現實的。不要對作者太過苛求,不要讓自己太累~


較真說明你已經形成了固有的認知圖式 而不願去打破它 對接受新知比較抵觸。舉個栗子:休饃和笛卡爾都是很較真的他們的較真卻是對自己以往形成的固有思維的反思,如果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哲學這一類書沒有什麼時代內容 而比較注重思辨的過程,思維的構建與澄清。所以避免把自己局限起來,不要不自覺地去驗證自己(那些固有的觀念),而是自覺地去擴充自身,培養開放性的大腦

在國內注重馬哲唯物論的時候,去讀一些古近代西方哲學巨擘的著作對思想開闊起很大作用,例如說經驗論和唯理論出發點和爭論點是什麼,康德黑格爾為何又是如何構建自己的哲學體系的等等。哲學之中很少有對錯,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類理性和自由意識的發展史那也是很有意思的。

對於政治學說 無論是理想國還是烏托邦,如果脫離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或者對作者政治理念不甚了解也的確沒有現實意義。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話可以把它當作小說來讀嘛。其實再古老再過時的書總有它智慧的閃光點,只要你有開放的思維總是可以有所斬獲

如果拋開讀者自身的語言實踐問題,就本質來說這部書漏洞百出,那真可以把它扔在一邊了,畢竟人的理性世界不應該有那些搖搖欲墜的支柱


發現bug,修復bug,

出新版本…!!!


我認為,一本書是多元立體的,雖然有些觀點我們可能不認同,但是也必然存在一些我們認同的觀點。

同時,有時候有一些觀點雖然我們不認同,但是它們可能仍是優秀的觀點。

所以,不能因一本書的某一些觀點與我們不合,就放棄整一本好書。

——————我是分割線——————

如何閱讀一本某些觀點自己不認同的書?

首先,讓我們先確定一個大前提:

這本某些觀點自己不認同的書,應該還是一本好書。雖然我們與作者某些觀點不合,但仍能從此書中獲得益處。

好了,讓我們來一起討論如何閱讀這本書吧。

一開始,當我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和作者,我們最多得到這樣的信息:這本書的主流觀點可能與我們不合。

所以,我們還要翻開這本書,迅速地瀏覽 序。通過序,我們能更大概地確認(意會意會)這本書的內容——有些書的內容與書名有出入,有些書難以從書名獲取到內容的相關信息。

瀏覽完序,再 仔細 地閱讀目錄。因為目錄上的章節名基本上都是作者精雕細琢過的濃縮信息,通過閱讀目錄,我們能理清這本書的架構,同時將自己不認同的觀點(章節名)挑選出來。

因為題主問的是觀點不合的一部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翻開自己挑選出來的其中一個觀點不合的章節,迅速地閱讀該部分中作者對此觀點的論述、例證。

如果看完了論述、例證,我們仍不能被其深刻、深入淺出(如果是的話)地論證所觸動,從而改變自己的立場,那麼我們與作者在這個觀點上的確不合,趕緊拋掉它吧,至少目前我們是不可能接受它的。

如果因為作者的論證而改變了立場,恭喜你又收穫了一個優秀的觀點。但是我們不能止於此,我們還要再次關注觀點本身,並且思考三個問題:

之前我們為什麼不認同該觀點?

為什麼後來因為作者的論證而認同了?

如何用自己的一句話(基於自己的知識、善用比喻)描述該觀點?

這是把作者的東西化為自己的東西。

繼續下去。

至此,我們已經擁有了更多的收穫(相比不認同就不看),甚至因此還會認同並學習了更多原本不認同的優秀的觀點,即使只有一個兩個,也值得了。

不足之處,歡迎各位知友指正。


大約2000多年前的希臘,有一位哲學家叫泰勒斯。他的哲學用一句話概括:世界最終是由水構成的。

對於了解現代科學知識的我們來說,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愚蠢,但是,世界到底是不是由水構成,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泰勒斯看出了世界的表面與它實質之間的區別。這個世界似乎是由各種各樣的質料構成,要意識到這一切也許只是由某種單一的基本元素構成,這的確需要過人的才華。現代科學理論只是2000年前同一種策略的延伸,它把泰勒斯關於水的初創理論替換成一套關於原子的複雜理論,本質上,它們是一樣的。讀從前的書,最重要的不是去學某些知識,而那些偉大的思想,卻依舊能解決現代人的問題。


抱著學問的態度去讀書,再苛刻都不為過,這是對於知識的尊重。

抱著學習態度去讀書,更重要的是體驗,體驗作者的觀點,視角,思維方式,再爛的書都有可借鑒之處,因為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一個世界,作者會寫書就代表他將自己的世界展現給眾人,這是對於態度的尊重。


怒答!題主我想說你這麼講真的是不對的,今天冒著答案被摺疊的風險答一下吧~就這個話題我講一下我個人的看法,不喜勿噴好了~(媽蛋打這麼多字累死了,喜歡的給個贊好了)

基於我個人的看法來講,沒有一本書是給你承載錯誤漏洞的思想的(除非印刷錯誤),在書面世之前,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只不過是來給志同道合的人看的,如果你真的感覺一些書漏洞百出,那隻能說明這本書和你無緣罷了。

首先我覺得題主需要弄明白一點,

人為何讀書?

學生讀課本可以通過考試,農民讀科技書能發財致富,企業家讀工商管理能接軌國際,領導幹部讀廉文能養浩然正氣。但是,這還不是讀書最深層的東西。(估計這就是題主感覺的漏洞百出吧)

我讀書大致上有三種情況,其一,是我上學的時候,為升學、為求職、為學技能、搞研究而讀書,像這種職業之書、專業之書,讀了就能管用,能得到實在的好處和眼下的利益,能解決實際性問題,這是一種功利性的實用性的讀書(媽蛋,上學的時候不讀早掛科了,大家應該都懂得嗯哼~)。其二,是我無聊的時候,為消閑娛樂而讀書,業餘時間拿本娛樂雜誌尋找樂子,不失為娛樂心身、調劑精神的一種好方式,這是一種消遣性的非實用的讀書(依稀想起了學生時代躲被窩裡照著手電筒看小說的場景哈哈哈)。其三,是我對一些新鮮事物產生好奇的時候,為解決精神上的困惑、內心中的疑慮而讀書,這種讀書沒有現實的「用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也不見得津津有味,引人入勝,只為滿足思考的需求,這是一種純精神性的求索性的讀書(你們懂得)。我為了實用而讀書,書籍就充當一種工具,起到傳授知識、經驗和技能的作用,成為變革現實、改變命運的力量,這是人類文化代代相續、薪火相傳的必經之路(白話就是不掛科拿文憑~逼格高一點才這麼寫的么么噠);我為了快樂而讀書,書籍就是生活的點綴,它像看影視、玩棋牌一樣使我們身心愉悅,精神放鬆,使生活豐富多彩,充滿魅力(如果讓我選擇鬥地主或者是看書,那我肯定選後者);我為思考而讀書,書籍就成為心靈的伴侶,成為解決內心煩惱和苦悶,獲得心靈的指引和精神的解放的一種途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嘛~啊哈哈噗)。讀書的這三種情況,形態不同,功用不同,層次也各不相同。它從「有求」的讀書上升到「無求」的讀書,從求功求用的讀書上升到求道求理的讀書,從形而下的讀書上升到形而上的讀書,閱讀的最深層的東西漸漸展開了。很少人固定於其中一種狀態,而是兼而有之,輪迴往複,由此可見讀書目的的多樣性和需求的複雜性。

那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是為了權、錢、色,還是為了人的精神的自由?馬克思想像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勞動成了人們的第一需求,而且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大家從事體力勞動,勞動之餘,讀書、思考、辯論,從文學藝術中得到精神的高度自由。莫爾在《烏托邦》,康有為在《大同書》中都有這樣的類似想法。(當然題主可能不贊同)但在我認為來那真是一個自由的「國度」,每一個人的精神都得到了極大的自由。

我覺得吧,人的實質是不問功利的精神生活,把真理本身看得至高無上。所以題主如果不只是為考試、為 「充電」、為現實的利益而讀書,不只是為了 「娛樂至死」的感官刺激而讀書,題主應該就不會在意書里有沒有漏洞百出這個問題了吧,而這大概就是我從事閱讀活動的最本質的動因。如果題主能從這一意義上去認識讀書的話,讀書最重要的意義就並不是獲得一些知識了,而有可能成為構建精神生活的必要構件,這也是將閱讀維繫終身的唯一途徑,那麼漏洞再次看來不就顯得不重要了你說是不是題主~。

真正的讀書人就是為書而讀,而這樣的讀書人往往有成,往往給人類貢獻更大。魯迅如果為了學位、為了在書中找漏洞,那我們就沒有魯迅了。論學歷,魯迅只是大專肄業;論學位,魯迅根本沒有。但論讀書,魯迅真是少有人比;論讀書之後的文化創造,現代文化史上第一人而已。我有一個朋友非常熱愛讀書,熱愛寫作,他幾乎購書成癖,讀書成癖。有不解者問他:書有什麼好讀的?為什麼要讀書?他反問?你為什麼要吃飯?為什麼要呼吸?問者答:不如此生命難以延續。他笑道:那不就清楚了。我讀書就如你吃飯、呼吸,是我的生活常態。書是我的空氣。我聽到這段對話,深嘆其讀書精神,我知道往往是這類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文化創造。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確實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民族必須思考的問題。哦,說大了點,讓題主累了。其實,讀書就是讀書,不要想太多,不要找漏洞,不要從裡面找什麼世俗的功名利祿,只是讀書就行了。

夜深了,扭亮檯燈,隨手拿起一冊書,不去談及漏洞百出,讀它幾頁又何妨?

---------------------------------------------------------附:讀書之歌------------------------------------------------------

賈平凹曾作《讀書之歌》:

倉頡造字開先河,竹帛記事譽古國。

筆墨紙硯傳道義,文形書聲留詩說。

識字讀書明禮儀,啟智激情藏書閣。

書里乾坤賽日月,博覽群書最為樂。

書到用時方恨寡,腹有詩書氣自華。

莫等閑白少年頭,古稀回首嘆蹉跎。

囊螢鑿壁錐刺骨,映雪讀書頭懸樑。

白駒過隙人生短,學海泛舟前路長。

處處留心見識廣,日有所獲找書幫。

不讀書不知五湖四海七洲九星太平洋,

不看報不曉世界各地南北東西戰火忙。

看月刊了解四面八方軼聞趣事風土人情,

讀雜誌追憶古往今來漢唐風範建安文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山勤為徑,學海苦作舟。

天道酬勤是良訓,寶貴時光不可荒。

自古英雄出少年,立志讀書最應當。

歡迎學子來充電,遵規守紀品書香。

有人仿《好了歌》作《讀書之歌》

世人都說讀書好,賢士之人早說了!

書中自有顏如玉,滿腹詩書充實了!

世人都說讀書好,熱寒酷暑過去了!

桃源仙境韻味長,閒情逸緻自有了!

世人都說讀書好,浮華人生看輕了!

俗事紛爭早註定,修身養性就好了!

世人都說讀書好,真摯友誼忘為了!

茫茫人海遇知已,心靈相通默契了!

世人都說讀書好,紅塵事非看淡了!

悲歡離合乃常事,換個世界就行了!

還有人作《四季讀書歌》: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寸陽分陰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

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

秋讀書,玉露涼,鑽科研,學文章。晨鐘暮鼓催人急,燕去雁來促我忙。菊燦疏籬情寂寞,楓紅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無成空自傷。

冬讀書,年去忙,翻古典,細思量。掛角負薪稱李密,囊螢映雪有孫康。圍爐向火好勤讀,踏雪尋梅莫亂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載寒窗一舉湯。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