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利工程有沒有設計標準?

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眾多,著名的都江堰更是兩千多年來一直潤澤成都平原。作為一名水利專業畢業生,很是好奇古代的水利工程是怎麼來確定工程規模的?古代的水利工程有沒有設計標準?如果有,又是怎麼確定的呢?


作為學水利專業的學長,我真的要敲敲你的腦袋。。。

工程設計標準這個概念本來就是近代人自己擬定的說法,拋去此之外,你問的問題也特別不專業。

一是工程設計標準,你想問的究竟是建築物設計級別?還是設計洪水頻率?

二是,先說建築物設計級別,它是由工程規模定的,規模當然是按需定。。。再是設計洪水頻率的話,只有具有防洪功能或者自身需要防洪的建築物有防洪設計標準,灌溉用工程講的是供水保障率。

都江堰是典型的防洪兼灌溉的水利工程,一個工程的建立,肯定是有規模的,有了規模,那麼就會有對應的工程標準,只不過古代的人並未記載古代的標準規範之類的對應法則,但是,仍然是有的。

工程規模,當然是按需定,你要設計灌溉多少地方,需要多少水,就蓄多少水。

古代水利工程的建築標準肯定不可能跟現代一樣,因為材料的強度問題等,但是防洪標準的擬定思路跟現代是一致的。

以大禹治水舉例,左準繩,右規矩,說的就是的大禹在治水過程中,已經在使用高程點測量法來確定洪水的災害程度(現在使用的大地水準測量的原理就源於此)。通過測量出受災土地的面積,可以知道,在一次疏導工程中,可以避免多少土地受到洪澇;在一段堤防工程中,可以明確保護了保護了多少的人口和房屋。在如今的防洪工程中,這些就是代表著標準,只不過現在把標準具化為一些多少多少級、多少多少年一遇的字眼。

如果你能理解 工程建築級別其實意思就是這個工程要讓它維持多少年,洪水設計頻率意思是它能在某場洪水下保護多少人多少房屋多少土地 那麼這個問題根本不難理解。

古代人才不知道什麼叫五十年一遇呢,他們只會舉起尺子拿出準繩,說,哦兩年前那場洪水最大了,都淹到這麼高了,那堤壩就修到這麼高!你們,快去再加固,爭取讓它百年不垮!


1、現代意義的標準,是一種工業標準,是工業化大生產的產物,其核心是依靠少數特徵值,來衡量種類繁多面目各異的工業產品,其理論基礎是統計學,其技術基礎是測量。

2、某個水利項目,比如灌溉工程,其核心特徵值就是一定灌溉保證率下灌溉多少面積,而防洪工程,就是一定防洪保證率下,防護多大範圍。

3、古代與農業有關的氣象、水文觀測、統計相當發達,測量技術,也一直在各式營造中應用。雖然因為中國人幾千年獨特的價值取向,這些東西都沒能抽象成現代學科,比較可惜,但不能否認它們在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比如運河,一年能通航幾天,過多大船、一年能運多少貨物,都是建造前事先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的話,古代水利工程,是有設計標準的。


沒有的,所以都下血本加大加高加固,都江堰、南京長江大橋能這麼結實我覺得是有這個原因的。


也算有吧,如都江堰的石牛、卧鐵就是它的測量儀器。


當時沒水文專業 也沒各省的暴雨圖集 也沒 推理公式法 也沒水文站,是根據洪水調查來確定的!


推薦閱讀:

如何客觀評價三峽大壩泥沙入庫預測失算的問題?
有人說三峽工程是西班牙人設計的,中國根本搞不了,是真的嗎?
從科學角度對三峽工程給出負面批評的文章有哪些?
全國多少戶人家同時電路短路才能瞬間燒掉三峽所有機組?
為了監利救援三峽調整下瀉水量這意味著什麼,或者說這有什麼代價?

TAG:設計 | 標準 | 水利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