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開始學日語有可能學到母語水平嗎?大概需要付出多少?
覺得上面的同學都沒有回答到點子上,補充一下個人看法。
首先,日語流利=母語水平,這顯然不能劃等號。
上面有說中國人一說日語就能聽出口音,那說明你見到的中國人他本身對語言的模仿能力差,
模仿能力好的人至少在口音方面完全可以練到和日本人一樣。
在下不才,自認口音方面可以以假亂真。
但是,問題是能否達到母語水平。
以下是維基百科上,對母語的定義
母語,如果以其為第一語言來論之,它的運用能力對一個人進一步的學習過程至關重要,因為思考多是以母語為基礎的;因此母語在教育過程中有核心的地位。如果母語掌握欠佳,學習別的語言也會有困難。母語不是靠出生地或血統決定。母語也不一定是母親的語言,比如在一些父系社會,母親來自不同的語言區,而孩子通常只用當地的語言,他們只有極少數會掌握母親的語言。同樣,對於移民後代來說,「母語」不一定是母國或祖國的語言,甚至有可能是人造語言(如世界語)。一個人可以有兩種或更多種母語,因此是「雙語」或「多語」的。語言的學習先後順序,並不一定代表熟練程度。
總結提煉就是,思考基礎。
學習到用拋開中文,獨立的用日語去進行思考,通過日語作為一切思考行為方式的基礎。
這一點需要付出的代價。。。
感情為什麼一定要學到母語水平呢?就問題中提到的那種,非常流利,讓虛偽的日本人誇誇你,這花不了幾年。
就我個人經驗來看,3年足以。如果自身條件足夠,2年也行。
可以學到母語水平,關鍵是你付出多少時間。
以我們學校為例,學日語需要的時間大概是這樣的:N5:80節課,每節課45分鐘
N4:75節課N3:64節課N2:64節課N1:80節課一共也就360個小時。周一到周五每天學習的話半年就OK了,如果要更精準,再用半年來努力就是了。
如果是想學到母語水平的話, 個人的建議是先一口氣學完初級或中級,知道日語的大概體系以後多聽多讀,多模仿。學到N1以後要達到母語水平就很看如何努力以及如何定義母語水平了。大家可能會遇到很多日語或外語說得好的中國人,但是很少遇見說中文說得好的外國人。所以中國人學外語還是蠻有優勢的,特別是日語。更多請關注日本記事薄 - 知乎專欄^_^
—11月21日更新—
看到那個維波君嘰嘰歪歪說什麼在日本九年了都沒達到什麼的。我只能說是你自己撇!
自己渣不說。中文母語也看不懂了?怪不得達不到母語水平哦!我有說360個小時就達到嗎?還爆粗口,簡直眼瞎!
日語確實是漫長的積累過程,問題是有多少人有意識地把自己往母語水平練習?
十個有九個的人都是覺得夠用就好,目標都是交流無障礙就行。其實有那麼多基礎了你願意繼續堅持學,堅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改善自己的語音的話那還很難嗎?很多人都是覺得交流無礙之後便停止了學習。 那麼即使你在日本呆三十年也是一樣的不會提太高。
再者,母語水平怎麼定義?我的定義就是十個日本人有八個人不懷疑你是外國人那就夠了。或許是我才疏學淺要求不高。但是有些人所謂的母語水平怕是要任何情況下聽日語都無障礙,或者是能看懂任何文章甚至是自己能寫出美文?我只想說你這是痴人說夢,用中文你都不可任何時候都聽懂看懂,更別說能寫出優美的文章了,真這樣的話就個個都是作家了你也可以當小四。所以這種細節的方面都是局限於每個人的閱歷和知識水平的。
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拿小學生來說,他的水平也叫母語水平吧?你要達到小學生或幼兒園娃娃的母語水平還不簡單嗎?
我有個學生,在某重點高校學了兩年日語,暑假回成都的時候就繼續來我們學校學習日語,這種明明是日語系的但是放假還想著要交錢在培訓機構學日語的人,我只能說學習慾望真的很強。至今為止我見過兩個,第一個大學畢業後去日本留學了,日語語音超強。畢業回國後也是搶手貨找工作無任何障礙。
第二個就是這個男生,他的日語用我們的外教的話說就是日語比日本人還好。
這是他寫的作文,雖然很多表達方式還不地道,但是堅持練習的話我覺得他離母語水平指日可待了。我們中教都覺得最好以陪練的立場教他吧,說啥懂啥聽啥都無障礙還怎麼教呢?亞歷山大。後來讓他開了個分享會給其他學生談談怎麼學好日語的,人家相當謙虛,說的還不是就是打好基礎天天練什麼的。不過也是大實話,要學好看你如何努力了。
最後說一句,B站上大家熟知的綜藝節目《月曜夜未央》的字幕就是他翻譯的。
說個相反的例子,我們同事的老公,是個日本人,以前在北外學的中文,後來到西南民族大學任教,再後來回到日本一段時期以後被外派到成都當了高管。他的普通話就是100個人裡面99個都聽不出他是外國人,這種也可以說是母語水平了吧。達到了一定的基礎後有意識地練習、往地道的表達方向努力的,也還是不難。
需要語言環境的。由於語言環境的話很快就會說了。辭彙無非就是在日常會話中多記一些發音,回去用手機查一查,慢慢就好起來了。大概只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很快就能用純粹的日語思維和日本當地人交流的,剩下的就是一點一點的積累了,口語其實一點也不難,但是聽說讀寫達到日本人的水平還是需要積累的。特別重要的是假名發音,音調上有口音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日本也有很多方言,但是假名發音出了問題就真的很困擾了,比如中國人習慣把せん說成「森」,お盆說成お「崩」,ゆよ不分,還有だったん(平順的把聲調自然而然的降下去)說成「打っ碳(たん莫名其妙的變成了重音)」所以平時多和日本人說說話多聽聽播音員的聲音,甚至安倍的(我自己覺得安倍的聲音很好聽)慢慢會提高起來的。
雖然我自己不覺得自己說中文有口音,但必須承認別人一聽聲音就能猜到是南方人。
所以我已經放棄了有沒有口音這個選項了,不管是英語,日語,還是中文。8歲開始潛移默化地接觸日語(優酷上看原配神奇寶貝什麼的),中學開始系統地在學校學了三年。15歲去東京走了一趟似乎一路上並沒因為口音被聽出是中國人(
所以中國人把日語學到母語水平也許不是不行,只是20歲恐怕晚了。不請自來。
從初中開始喜歡霓虹,大學日語專業,期間交換留日一年,日語一級,BJT J1+,現在在國內工作,日語是工作語言,天天接觸霓虹金。
不知道會不會被認為跑題,我先說結論:無關年齡,除非你從小被當作日本人在日本長大接受日式教育,不然要達到母語水平非常難。
像有答主提到過很多在日本生活長大的中國人,說起日語來還是能感覺到不一樣——工作中我也經常接觸到一些留日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已經在日本當地結婚生子乃至已經入籍的中國人,他們說起日語個個辭彙量常用表達都很6,但是一聽口音就會暴露。我自己的話,我自認日語已經說得很流暢,在簡單的日常會話下可以達到無口音,可偶爾做口譯時一心急一卡殼,也是會冒出一些特別中式的表達。
公司的日本人也經常說我是假中國人(捂臉),閑聊起來刷新他們三觀,但他們並不是因為日語好,能和我有同樣水平的大有人在,而是因為我對日本的蜜汁熟悉。簡單來說,如果一個日本人用中文跟你聊,國內地鐵幾號線哪個站如何如何,國內哪個明星幹了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國有嘻哈哪個情節如何有趣,我想大部分人都會灰常驚訝吧;在這個時候,即使他說的話有一點口音,應該也可以忽略不計。我就經常跟霓虹金聊東京的交通,深夜綜藝,乃至80年代老歌啥的。所以我想說的是,母語程度不僅僅是指你說話有無口音語法是否精確,除了練習語言基礎,還有你對使用這門語言的國家的熟悉與理解。哪怕日語說得再6,一聊天動不動就是中國では(在中國……)如何如何,霓虹金不也一眼看出來你是個中國人么?既然題主提到喜歡日本,多看日劇日綜,關注知乎留日大咖也是極好的。祝學習順利:)我說一個稍微絕對的話,除非你是很小(5歲以前)就在日本土生土長,不然你的日語終究是會被聽出來。
大家看一些在中國的老外,就是呆了很久又很喜歡中國的,他們說的中國話6不6,很6,但是如果不看臉就聽聲音,我相信他說十分鐘沒問題,但一兩個小時呢,絕對會有一些音節被你聽出來。
所以你日語的水平,決定了你可以堅持多久不露餡。就拿我來說,在日本一年語言四年大學都在東京,然後在神奈川工作了7年。
時間不短了吧?我們一個中等規模的公司,就我一個中國人。除了回家會和女朋友說中文,周末會和父母打電話,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在說日語聽日語。以我現在的程度,可以在一個小時內不露餡。久了自然會被聽出來。
當然我相信那種極其有語言天賦的人,但我還沒遇到過0 0想做到母語使用者的水準實在是太難了。
都不說學外語,就說同樣都是中國人。
非北京人想要模仿北京話的時候,資深老北京很輕鬆就能聽出來。不止是兒化音,在音調,吃字等本地人深入骨髓的習慣使用上都是可以聽出很多破綻的,當然了,其他地區的方言也是同理,相信各位對於自己家鄉的方言都有這種體會。日本也是這樣,你讓一個關東人模仿關西腔,關西人也能輕易聽出來。
同國尚且如此,何況跨國呢。
我個人在說日語的時候,腦子裡播放的是正統日本發音,但是話到嘴邊有時候我的大腦並不能控制我的聲帶完全模仿出我大腦里播放的那個正確的聲音。話一出口,我自己都能聽出來自己說出來的東西跟正統日本音調的微妙差別。
要做到母語等級的發音,真的是太需要天賦了。可以的 歷史學家韓昇 差不多年紀學日語 後來去日本留學學日本文學 然後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高仿都仿不出川端康成 在日本改研究家學歷史 他父親是魏晉南北朝 中國經濟史泰斗 從日本史(在明治大學教日本史)到中國史(復旦大學教授 博導)到東亞史 隨成為一代隋唐五代史大家 翻譯了宮崎市定 九品官人法研究 目前被一幫阿武(武曌)粉絲天天批判他的日語韓語都是文學水平的漢語就奇怪 閩南口音混上海話
實不相瞞,我從小喜歡日語,不過也是從六年級才開始看日漫,而且斷斷續續,我現在大二,日語專業,大學開始才讀的日語,可是日語我現在還是挺滿意的,至少外教老師和面試官都說我的發音跟日本人一樣這樣的,不過我覺得都是鼓勵我哈哈,因為在一個大連的日本居酒屋兼職,發現偶爾一著急還是說出來的不標準,估計不是母語很難融入吧,可是也見過很多人說的特別好的日語,我也希望達到那種程度,可惜我單詞和語法真心懶,估計再懶下去就會拉我口語聽力後腿的,可是也有人跟我說,去日本,怎麼也會有幫助的,難也不難,也不簡單,走一步看一步吧,一起加油吧哈哈
之前有個研究提到過 學習並稱成為母語的話 最晚15歲 之後就會難做到母語水平了
就說我從N5達到N4最多1個星期半,N4達到N3最多2個星期,N3達到N2一個月足夠,N2達到N1兩個月足夠。看你自己願不願意一直學。
——————————————————漂亮的分割線————
看到評論區強行黑,表示無語。其實我說的時間是可行,不是亂寫,在整個過程中聽力確實是難點,所以我強行6月到7月考試期間每天5小時聽力洗腦。(最後不算高分的過了N1)
成年了再學肯定不行啊,你學東北話能把腔調變成趙本山嗎?第一是語音不行,母語就是母語,我都沒見過幾個能把兒化音發好的南方人。第二是用的辭彙完全不同,日本外來語那麼多,在西餐餐廳一拿菜譜你就知道差距了。我們日語專業學擬聲詞是從さらさら、ざらざら的區別開始的,但孩子是從一歲開始而且是從ニョロニョロ開始的,三歲就能用 すたすた、とぼとぼ、てくてく 、よちよち來形容不同的走路方法了。八九歲喜歡讀書的日本孩子的辭彙量能秒殺在日本讀完日語語言或文學專業的中國博士。反過來當然也一樣,中國八九歲孩子的辭彙量、尤其在虛詞的準確程度上要比日本的漢語專業的博士厲害得多。讓一個外語專業的教授和母語比較好的十歲孩子一起口頭講故事,做一下語言分析就會發現,那差距真的稱得上是「雲泥之差」。所以頂多就是說你發音好一點,但要到地道的話,基本不可能。
這個flag,我立下了
在有環境的情況下,做到思考語言為日語大概需要三年,這時候如果突然需要說中文你會頓一下,考慮一下才能說出口
然後保持這個狀態10年,碰到人就先介紹自己是歸國子女,就基本沒問題了
母語就是母語,你達不到。有這時間再把西班牙俄語學了多自在。
整個行為習慣,思維體系才是根本,語言只是一個外在表現而已。很多做過發聲系統手術的人,用腹腔發聲,也不會覺得是外國人。發音只是一小部分,生長的環境,接受的教育,每天都在不斷的變化和塑造著人。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語言學的範疇,確實是個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