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些我們看起來很低級的謠言,長輩們總是轉得很歡?
「震驚!晚上吃生薑等於吃砒霜!」 「傷口癒合期吃醬油會讓你的皮膚變黑,你中招了沒?」 「可怕!頻繁打嗝竟是胃癌的前兆」 「還在用公用泳池?還敢泡溫泉嗎?性病就是這麼來的」 「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導致胃癌,你還敢用嗎?」「公安部門緊急通知,太可怕了」……
每當看到長輩在家庭微信群里或者他們自己的朋友圈發這種標題的連接,我都要深吸幾口氣,拚命告訴自己「別生氣,別生氣,長輩們年紀大了易被謠言蠱惑,你要寬容要和善要溫柔」。然後耐著性子給他們科普相關知識,告訴他們這些低級謠言不可信。
縱然我是一個醫務工作者,在食品安全和疾病養生方面的知識儲備量遠超於大多數普通人,可是我的親屬們——那些倔強的中老人,並不樂意聽我給他們科普。我在群里給他們說這些的時候會冷場,朋友圈給他們評論從來都不回復,要是當面說就會沖我直翻白眼,然後對那些低級謠言依然轉發的樂此不疲。
為什麼他們對那些低級謠言深信不疑呢?因為這些謠言有很強的規律性,大多數都圍繞著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健康養生這三大焦慮主題,標題用「震驚!可怕!竟然!太恐怖了太恐怖了!」這種誇大性的辭彙並配一些很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來喚起大家的好奇心和恐懼情緒。
如果有人要「被震驚」「被憤怒」,這個人可能之前是奧巴馬,現在叫川普。有時候還需要人多一點才顯得嚇人——「全國人民都怒了」「震驚了13億中國人」。
消息源別說什麼專業性了,我都懷疑是他們為了轉發量和閱讀量隨便編的虛假信息。內容大多含糊其辭與所述主題相關性差,靠著標題吸引眼球再配上視覺衝擊力強的圖片,讓讀者「眼見為實」。有的甚至用「致癌」、「致命」「有毒」「毀容」等負面辭彙及其人們對身體傷害的恐懼和對死亡的焦慮。
養生方面就更誇張了,不管你是得了什麼病,只需要「一招」、「一副葯」、「每天3分鐘」、「只要7天」……就能輕鬆治好,醫學奇蹟遍地可見,其實都是胡編亂造出來的偽科學。
或者是一句看上去似乎很黃暴的標題+配上一張小黃圖
結果說好的「床上功夫」就是教你疊被子!!!當著婆婆乾的事是吵架!!!
每條都是必轉、快轉、趕緊轉,看完就會被刪、馬上就要刪了、不轉不是中國人,轉了就賺了,不看就虧了……
然而,過了好幾年了,這些文章依然還在……
作為一個醫生,我是忍受不了眼睜睜地看著長輩被這種謠言蠱惑,幾乎看到就立馬糾正(雖然他們並不信我)。然而大多數年輕人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雖然並不會相信這些謠言,但還是都選擇「眼不見為凈」,忽略長輩們發的這些東西或者屏蔽他們發的朋友圈。我們自己是清凈了,但是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父母長輩仍然會將這些謠言中傳授的「真相」,當成至理名言去照做。
如果只是逼著你不許再吃韭菜生薑小龍蝦,每天給你煲不加鹽的湯煮糙米粥啥的也就罷了,可能也吃不出什麼毛病。
生病的時候不去正規醫院看病,不遵從醫囑吃藥,感冒了喝薑湯發燒了捂汗。平日里不去做健康查體,而是聽從謠言文章里說的,光在家吃大蒜和練太極,動不動還搞個什麼偏方,覺得包治百病連癌症都能治好了。
這才是爸媽朋友圈謠言最可怕的影響。
有人說破除朋友圈低級謠言對父母的影響,就要我們自身多關心父母,多和父母聊聊天,讓他們了解科學的信息知道有用的知識,對此我只能說一句呵呵。
我作為一個被父母長輩認可的醫生,他們姑且都不信我,更別說大家了。你告訴他們「晚上11點肝臟要排毒的說法完全是偽科學」,他們會反問你「你知道什麼是科學?」你跟他們說「小龍蝦渾身都是寄生蟲」這是謠言,他們會反駁你說反正別吃就是好!你說這是「直黃瓜都是噴了葯的」這是假新聞不可信,他們就說「我見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 。」
面對著被謠言蠱惑,又打不得罵不得勸不過的長輩們?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或者還能怎麼辦呢?
我覺得必須要有權威的能讓父母長輩們信服的那種專家大牛,最好是那種如雷貫耳的大醫院有主任主治頭銜的頂級醫生,通過正規權威的渠道科普闢謠,才能讓那些固執的中老人信服。前幾天看平安好醫生做的一個科普視頻就很不錯。
視頻內容是各大醫院的權威專家,對流傳於朋友圈的十大謠言進行了解釋和闢謠,分享給爸媽看後,他們表示很信服,反正比我告訴他們信服多了,希望未來多多做一些這方面的內容,凈化我們父母的朋友圈。
除此之外,還要多分享些正規有用科學的文章給他們,比如平安好醫生、果殼網這些個權威的醫療科普平台的文章,用科學的方法,讓父母遠離這些謠言的誘騙。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是假的,但是父母長輩接受新鮮事物的反應比較遲鈍,而且更多的時候他們的出發點不是這個觀點是對是錯,而是這件事對孩子,對家人是否有好處。當你回復「媽!這是假的,你能不能別煩了」的時候,卻習慣性地忽略了荒謬新聞後面跟著地溫情叮囑,以及他們被指責後手足無措、一臉茫然而不被理解的錯愕表情。「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是肝臟造血時間」其實是想表達:晚上要早點休息!「聽說最近有很多病死豬肉上市」其實是想表達:不要隨便出門吃飯!「最近外面聽說有很多騙錢的啊」其實是想表達:不要隨便告訴別人銀行卡卡號啊!
「轉:今天特意為你點播了一首歌,太好聽了!」
其實是想表達:我想你了身為子女,我們是他們進入這個新世界的那扇窗,也是他們這代人了解所有新鮮事實的門戶。他們轉發的信息,是一種關懷,也是一種詢問。子女的情感陪護,是他們面對這場疾風驟雨的最強之盾。所以以後面對這些你覺得無稽之談、漏洞百出的消息時,先不要忙著不耐煩和指責,先想想是否對父母陪伴不夠,是否經常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科普前也應該有耐心的好好解釋。那為什麼
美國四處都是槍擊案,日本遍地都是女優,印度作為第五大經濟體卻窮得沒飯吃,出國旅遊、買外國產品就是給敵人送武器,買個蘋果手機還被說成是定位系統,將來能給美國的導彈定位,抵制麥當勞、肯德基一個月美國經濟就會受到重創。。。
這些低級的謠言為什麼仍然有不少年輕人相信?而且在不少新聞媒體的評論區,這些謠言還是主流聲音,那說明什麼?中國多數網民都是低智商嗎?
你認為是謠言,也只是你認為而已,別的人可不會這麼認為,在他們心裡這些謠言就是事實。
為什麼會這樣?還不都是看了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自媒體們為了博眼球、收割流量瞎編出來的新聞嗎。
現在有幾個人會去看專業的財經新聞?有幾個人有時間看權威的國際新聞報道?多數人的消息來源要麼是朋友圈,要麼就是UC、頭條那些無良的自媒體寫手。
老年人看的都是「震驚!權威醫生宣布XXX不能吃」「難以置信!某某食物會致癌」「重磅!國家出台一重要政策將會影響到你!」
而年輕人看的都是各種…美國震驚!日本嚇傻!俄羅斯感嘆!北約驚呼!英國懵了,印度傻了,韓國怕了,越南慫了,今天研製出一款秘密殺器讓美國震驚,明天少將一番話讓日本睡不著覺……
這種標題,稍微腦子正常一點的人都覺得噁心,偏偏就是有不少人看得津津有味並且深信不疑。
這年頭,不管年紀大小,總有適合你的一款謠言。
所以,不要去說長輩的朋友圈如何如何低級,先看看自己的朋友圈是否正常再說吧。特別是那些搞微商、賣保險的年輕人,那朋友圈我就不信噁心不死你……今天買寶馬,明天開瑪莎拉蒂,後天馬雲患癌,大後天范冰冰花一億買保險。。。
我記得qq空間的時候,什麼轉發什麼生日什麼下跪什麼不是中國人,這才幾年,你們就忘了? 你們看起來很低級的,那是因為你們長時間接觸互聯網。長輩是借著微信之流才搭上互聯網這趟車的。在這方面他們確實是我們的「小輩」
跟年紀有關,也和空閑時間的多少有關。
相對我媽來說,我爸轉給我看的那些公眾號文章就會少一些。但是我爸也會轉給我諸如《某教育局長推薦!中美孩子的巨大差距!》這類的文章(具體記不清了,但標題寫個大概,大家應該都知道)內容中充斥著包括「9歲小女孩能夠不在家長陪同下野外生存半個月生吃蛇鼠」之類的一看就是莫名其妙的謠言。我以此為論據和他反駁這篇文章,最後的結果也只是「你不要老盯著人家不好的地方看,這個例子可能是不太對但是這個教育問題是存在的」。
我能怎麼辦呢,他是我爹我又不好罵他。
//我都22了,他們還是把我當小孩子。
人們只會關注自己關注的問題,像我舍友就不會轉發教育類的文章,但他們會發這個(在宿舍群里)
我這個人脾氣大,精元抗體這種一看就是莫名其妙的東西我上來就給懟回去了。However!But!但是!接下來是重點!
謠言低不低級,都是相對的(手動加粗)!我懟精原抗體的依據是百度後截的圖
我就以為這是對的了,並且我以為這四樣都是可以檢測出來的了,我就照著這個懟了回去直到兩天後我在知乎看到了 @丁香醫生 的回答(手機複製不了鏈接貼個截圖)
正如其他答主所說的一樣,隨著年紀上升,以及科技發展的越來越遠離人們學習知識的那個時代,我們也總有一天只能被迫接受「知識」
今天我們在嘲笑各種磁療儀,哈慈五行針(我家以前還有一套),各式各樣分不清的保健品
20年後呢,30年後呢?當你學習新知識越來越困難了,或者當Dr.們研究的範圍越來越窄了,在你們知識之外的不熟悉的領域,你們也無法準確判斷信息的真假了。
畢竟闢謠也是需要成本的。
另外關於釣魚的,我也求求你們收手吧,總有你們分不清一氧化二氫和水的那一天(滑稽)。1.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完整的高中教育,缺乏對信息做判斷的知識基礎和邏輯思維。
2.老一代人對於「媒體」和公開傳播的信息的天然信任。
在他們成長和形成世界觀的年代,廣播、電視、報紙上面傳播的信息的都是「真理」「事實」,有的都要抄寫學習。所以養成了他們對媒體絕對信任的世界觀。
所以才會有「你說的算什麼,人家電視上怎麼怎麼說」「你還有上電視的專家懂啊」「你看報紙上都寫了」
3.謠言貼近老一代人的生活直覺。
「忠臣奸臣」「吃什麼補什麼」「老妖精抓小孩」「陡然而富」「不了解的東西都是壞的」「善有善報」這不就是我們小學剛玩qq空間時候么。
大家還記得日前在網路上發起的投票——你的朋友圈究竟是哪種呢?
讓我沒想到的是,除了天天刷屏的微商,父母熱衷轉發謠言竟然是朋友圈中常見現象第二名,這指明說明一種情況,你給與你家人的陪伴和關係很少。
或者說你從未覺得轉發這些內容會對父母造成什麼不利的影響,而放任它的存在,從未給父母解釋過這些事情。
簡單的說吧,為什麼這些我們看起來很低級的謠言,父母轉的很歡,首先是因為父母長輩們接觸網路通常比較晚,對網上的一些內容也缺乏辨別能力和專業的判斷,不管真假,轉出去再說,於是就成了謠言的「無意識傳播者」。
在轉發信息的時候,長輩們不知道那是謠言,也沒有打電話給內容中提及的所謂「國家公安部」、「中央電視台」等權威機構核實。他們僅僅以「為家人朋友好」為出發點,所以,這些善良的老人們就被別有用心的人們所利用,成為他們傳播的媒介。
從老年人的心理特點來看,老人嚮往一種存在感和認同感。
玩微信的老人是屬於不服老類型的。與人過四十會發生「中年危機」一樣,隨著歲月流逝,人進入60歲以後,也成為了傳統觀念中的「老人」了。
此時的父母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一種是喪失感,就是覺得一切都已經近黃昏了。還有一種是畢生發展觀,發現退休以後的生活依然可以精彩,會主動享受夕陽無限好的樂趣。
這兩種觀點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可以體現在同一個人身上。玩微信的老人多是後一種類型,他們不服老,願意接納新鮮事物,去跟隨時代腳步。中老年人嚮往的是一種存在感和認同感,他們希望被關注,重視健康,又渴望保護子女,這也是他們喜歡刷這類消息的原因。
從情感心理學的需求來講,父母需要歸屬感。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各種需要的,而這些需要是有層次的,最底層的是生理需要和對安全的需要,對於健康的老人來說,這兩點都是滿足的。
而接下來就是愛和歸屬的需要。父母那輩人身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時代烙印,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動蕩,缺乏歸屬感,這會讓老人們感到無所適從。
人的本性是需要一個圈子的,而且,還要在圈子裡有自己的聲音,有一定的地位,這就是歸屬感。
流言則以駭人的標題,吸引了很多人來點擊,老人家也就以此來證明著自己的存在和被關注。
從社會性心理學來講,謠言可以滿足人的親和動機。
親和動機的意思就是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協作並且保持友好。人之所以是一種社會動物,是人類進化的結果,是生存的根本。
網路流言都是告訴了你一些「驚天」的秘密,我把這個秘密分享給你,不管真假,都是我的一份心意,而且很多流言都寫著「看的人都轉了」,如果我不轉,豈不是辜負了你?如果你不看,豈不是辜負了我?我轉了,你看了,你贊了,甚至你評論了,你我的連接從此達成。
雖然有些老友可能不常相見,但是,網路把大家連接在一起,保持這份聯繫,給人的感覺固然是極好的,而分享的內容,則不再重要。
最多的應該是從眾心理。
從個體來看,與社會主導傾向保持一致,才會更好適應這個社會,適應周圍的人,這是人的本能。
在父母的眼裡,網路上的這條信息,畢竟傳播量很大,畢竟「看過的人都轉了」,這不是主流是什麼?想必好多老夥計也都看過了,如果他們談論起此事,我不知道,那顯得我多落伍啊,乾脆採取主動,分享個話題,跟老朋友有話題來聊。而且,跟年輕人也有一個共同話題了,再也不會被嘆有代溝了,他們願意投身主流。而網路謠言,給了他們一個從眾的切入點。
對待老人們轉發的謠言或者是騙局,不要指責。千萬不要用「看您,又轉發這些東西」或者用更苛責的語言對待父母,這會使得本來就無力感超強的老人感到更加失落。
此時的溝通技巧就是,只講事實,「媽媽,我今天看了您轉發的一個消息,其實啊……」,這樣表達出對父母的關注,她就會非常高興。
我們把流言里的內容給父母再重複一遍,她自己就會覺得荒唐或者可笑,有的可能稍加解釋,即便是面對頑固不化的老人,也不要著急甚至叫嚷,那樣只能把父母推到流言的漩渦里。
不要一味地責怪和埋怨父母長輩們,他們要的僅僅是你的陪伴!
————————————
來到知乎一個月了,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人微言輕。
希望大家能夠幫助我,讓更多的人看到狐言的言論。
在這裡沒有公眾號,沒有視頻網站,淘寶店鋪...
只有一個想和大家聊聊天的我 @狐言。
反正他們最不相信的人就是小輩,跟你職業無關。他們默認在公共平台轉發的都是權威信息,看你挑戰權威並挑戰跟隨權威的他們就是不高興。還聽你的?沒反過來教訓你一頓就是你命好了
我媽每天只操心兩件事1.今天微信,百度,電視又說詐騙了,我爸的錢可千萬別被騙了。2.今天微信,百度,電視又說90後大學生為了賺錢結果違法被抓了,我可千萬別被抓了。
你長大了,父母卻慢慢變老,一方面學習能力有所下降,跟上時代步伐已經略顯吃力,另一方面,這些所謂的「知識」都扮上了愛過、健康的外表。什麼「不轉不是中國人」、「中央內部資料,千金難買」、「為了家人我轉了,轉一次救十命。」這些都是抓住了家長們開始注重健康、關注家人的心思。
一周前就寫好了一個各大軟體各大平台的diss,
一直被壓著沒讓發,我就截取一點出來好了,
可能你覺得是低級、謠言,
但是我相信她們真的是以為「學到了之前沒有的知識,發現了更大的世界」,
所以就覺得很新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和我們看到新東西迫不及待想分享一下是一個意思,
即使是我們的分享,在更高段位的人看來和我們看長輩一個樣,
都是相對的...
在這裡我想引用鼬的一句話:
只要是人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識與認知並且被之束縛生活著的,那就叫做現實。但是知識與認知是模糊不清的東西,現實也許只是鏡中花水中月,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執念中的,你不這麼認為嗎?
小館家已分類收藏:
真貨······假貨······飈車······觀點······其他
你會做飯嗎?
你會收拾家務嗎?你會通下水道嗎?你知道怎麼照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嗎?你知道每天賺錢有多不容易嗎?這些,你都不會,你也都不知道。
但是父母他們會,他們知道。於是他們自然沒時間去刷手機,去分辨哪些是謠言,哪些是真話。他們只想把這個消息儘快的告訴給他們最在意的親朋好友!
別總嘲笑父母的無知與可笑。他們只是把時間都花在了他們認為最值得的地方!
如果你的父母也經常刷手機,那麼你放假回家,你父母肯定會這麼和你開玩笑:陳獨秀同學回來啦,你站在這裡別動,我現在就去給你買橘子!我們知道這是謠言,長輩不知道呀。在微信尚未覆蓋中老年群體的時候,他們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來自電視或者報紙。相對而言,電視或者報紙傳播的內容,是比較靠譜的。於是,在他們接觸到微信的時候,也自然認為微信上的文章,就跟那些權威電視或報紙是一樣的,是可信任的。
但是,不要忘了,在他們還沒大量使用微信的那些年,謠言傳播的陣營,還不就是我們這些稍微早一點使用微信的人嘛。前些年,微信有文章說癌症患者幾乎都死於過度治療,有文章從另一個角度把吃藥、打針等正常的醫療行為形容得罪大惡極,我們也曾被忽悠過。
真心想讓長輩們遠離微信中的謠言,要放低姿態,好好溝通,不要一副不屑的樣子。
所以要讓他們明白,微信文章基本上是任何人都可以寫,任何人都可以發的,差別只在於文章質量。比如我,用手機和身份證就可以註冊一個公眾號了,然後我就可以開始寫文章並且發布出來。
微信文章跟電視和報紙是不一樣的,電視和報紙會有專人負責對所發布的內容質量進行把關,而微信文章,得靠讀者自己把關,微信文章的嚴謹程度,完全不能跟權威電視台或者報紙相提並論。從小受到錯誤教育的影響,一些觀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接觸的信息少,知識面窄,沒時間或不願學習,就會被謠言所害
不管什麼年齡階段都有這樣的人
區別在於
我們的長輩們,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受到的錯誤教育更多,正確教育更少,自然更容易被謠言影響,這更多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所以我雖然很無奈,卻不會在心裡嘲笑怪罪他們
但我們的同齡人,二三十歲這一批人,也不乏輕信謠言,在朋友圈轉一些可笑東西的,我覺得是由於思維方式的局限性,固守錯誤觀念不願接受新觀點不願學習,不尊重科學,他們的無知愚昧更多是主觀原因造成的,我看不起這類人就像你信星座他們看起來很無由頭一樣
為什麼長輩會轉?首先認知理解能力下降從數據上來看,人的體力、智力、理解能力從40歲到60多歲左右,開始處於一個比較均衡但緩慢下降的階段,大約在65-75歲左右,下降的趨勢開始明顯,有些人會因為教育程度、生活習慣、環境等方式滯後幾年。認知和理解能力的下降,加上基本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階段。對新事物不再充滿好奇,也不再願意去深入研究什麼了,注意力從職場拼搏、生活壓力轉移到了柴米油鹽和延長壽命上。自然就會開始關注起養生、心靈雞湯這種事情。其次生活成長年代不同 父輩都是4、50歲才開始學習如何用智能手機,對於智能設備的接受能力實在有限,遠遜於我們,以我外婆為例,給她買了ipad之後,她至今只會發微信,轉發朋友圈和投票,什麼購物、下載、用百度一概不懂,教了一遍也是轉身就忘。另外一點,長輩那代人,經歷了特殊年代,經歷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多多少少見過身邊有人揭發同事和親朋好友,被鄰居告發等等的事情。潛意識裡,就會對身邊親近的人產生了戒心。有的時候,長輩們他們往往寧願去相信街上碰到的不認識的人,也不願意相信我對他們講的話。這種潛意識的不信任跟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跟教育和文化有斷層也有關係。從小接受信息方式不同 父母是6、70年代生人,爺爺奶奶是40年代生人。當他們年輕時,不要說互聯網時代,信息時代都沒進入,連電話也沒有。人與人溝通的方式,局限於見面聊天,獲取信息的途徑也非常有限,除了口口傳播就是廣播電台電視台。在當時體制下,辦公室的人際關係相對穩定,朋友圈子也相對封閉,平時打交道的人,除了朝夕相處同事,就是客戶和鄰居了。因此這些人轉發的消息,他們就覺得應該是真的,所以也會盲目轉發。我們來看他們年輕時接受的信息是什麼樣子的:再想想他們轉發謠言的那些標題和措辭,是不是找到了他們「天然信任感」的源頭?深層原因其實是愛 如果說上面提到的都是傳播謠言的客觀原因,那麼對我們深深的愛就一定是主觀原因了。
之所以給轉這些,是因為愛,因為牽掛
因為,大部分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渠道要多於老年人,從而對獲取到的信息的分辨力高於老年人。
所以,今天,你嘲笑你的父輩們轉一些可笑的文章。或許,等你到六十多歲的時候,你也會幹同樣的事情。
你上知乎上微博上其他網站,你和年齡差不多的同事朋友們都會多多少少溝通一些事情,你知道什麼是謠言,什麼是扯淡,什麼是雞湯,什麼是事實。即使如此,你也不一定可以分辨所有的謠言和扯淡。
你的父輩們,他們可能每天做做家務,看看電視,去社區去菜市場去超市去公園走一走,而且能和他們聊一聊天的幾乎都是他們的同齡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不上微博不上知乎等網站,最多看看朋友圈的文章,看看新聞客戶端的扯淡文章。他們靠什麼分辨那些謠言和扯淡?
我岳母說,放在電暖器上烤熱的衣服給小孩子穿的話,小孩子會上火。
問她從哪看的,她說手機新聞上說的(就是某新聞客戶端推送的一些傻逼自媒體的扯淡文章)。星座算不算謠言啊?信的人少嗎?
各類營銷號發的情感類雞湯文或者一本正經扯淡的鑒別渣男/女的N種方法,是不是老往自己身上套?
空間里的錦鯉/「我已經試過了真的靈」系列圖片轉沒轉過?
我們大同小異吧 ,五十步笑百步,父輩們的謠言只是更容易識別一點堅持不懈走在向老母親闢謠道路上的少女不邀自答!
這道題我會,且十分有經驗。為什麼?因為長輩比我們接觸網路、智能手機晚,了解的也比我們淺,試想,我們還小的時候,是不是常常相信網上的一些帖子(反正我是的..小學的時候看QQ空間里什麼「許嵩的某某歌其實是他的愛情故事」難過的肝腸寸斷呢)。樂於相信這些謠言的長輩一般不太愛動腦,看見一篇文章心態就是:哦,你說什麼便是什麼吧,真嚇人,我要怎樣怎樣怎樣...他們壓根沒有自己思考過謠言的可行性。比如說我老母曾發給我的一篇文章,大致是說市面上的奶茶店,王八蛋黑心老闆給客人使用別人用過的吸管,使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我看完就問了她一句話:你想一想艾滋的傳播途徑。老母恍然大悟。再比如說,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在郊區,很多高三學生為了方便都在學校附近租房。然而這些房條件也不好,隔音很差,空間很小,附近還有很多小區在建所以很多遊盪的務工人員。這是前提。不知道哪一天突然有人說高三某女生在租的房子里被強暴了。我身邊的同學、家長都深信不疑,我還持觀望狀態,在班級表達過自己不怎麼相信後還被鄙視...後來版本變成了被「強暴」的女孩還有另一名同居女孩,就是說那個同居女孩知道妹子被強暴卻沒有及時報警或提供幫助。這個版本一出來...我徹底不信了,天知道那些民房的隔音有多差,天知道一棟樓和一棟樓間隔有多窄..可是大多數同學和家長就更驚慌,覺得真是社會險惡人心不古。再然後又出了最後一個版本,說被「強暴」的女孩還是某A班(就是最好的班)學生。只要仔細想想都會發現,這個事情指向性太強了,農民工強暴學生,室友充耳不聞,被強暴學生是尖子生....這都是最容易讓人高潮的版本...可就這樣漏洞百出的謠言還是課間休息的談資。最後學校終於坐不住了,聯繫了警方調查謠言的來源,發現是一個學生家長,可能目的是讓走讀學生注意自身安全,但是方法太蠢了,拘留了幾天。這件事說明了,即使是年輕人,也有被謠言左右失去自己思考能力的時候,更何況大腦可能已經放鬆多年的長輩,所以,理解和闢謠才是王道。下面貼一些我和老母親鬥智斗勇的日常...
艾滋病的這個,通話里讓老母恍然大悟了
(這個圖片應該是胳膊,怎麼老看成奇怪的東西)我的努力
over因為媒體模式出現了巨大變化,媒體數量和信息校審都和以前很不一樣。長輩生活的時代,媒體數量非常少,而且媒體信息都要經過嚴格核實校審的,所以媒體信息的公信力是100%。而現在媒體自由化開放化,在媒體主體方面,除了官媒傳統老牌紙媒以外,還有不計其數的新媒體,小媒體,甚至自媒體。在信息校審上面,除了嚴肅政經類話題還比較嚴謹以外,其它話題可以說是毫無審核。所以長輩們為什麼更容易輕信謠言,根本原因就是媒體的變化,長輩的觀念里媒體消息是100%準確的,而現在的媒體消息並不能做到100可靠,這就是這個問題的客觀根源。
為什麼有人會相信一些天方夜譚的謠言?
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你們所謂的謠言,正是他們真真切切所經歷過的。周四,就是超級月亮第二天,小姨給我微信消息,內容是 :
有人說今晚手機要關機,宇宙輻射線貼近地球,容易輻射。
當然,我第一反應就是朋友圈流傳的虛假消息。然後就上網搜了一下,哇塞,年年都有這種消息傳播。
我覺得就是他們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一個網路,終於在現在他們有機會有條件像年輕人們一樣使用手機去上網去看這個世界。
然後,他們就會想把自己了解到的所有東西都告訴你,和你分享。我覺得沒什麼意義的東西就不用管啦,隨他們去。如果是一些你知道是虛假的比較重要的東西就及時提醒他們就行了。像這個手機關機,誇大其詞,就解釋一下,然後關機也沒關係啦,畢竟手機本來也有輻射,晚上睡覺就把它關機放遠一點嘛。我們在初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課本上學到的許多常識性知識在沒有上過初中的長輩眼裡是從未聽說過從未接觸過也難以置信的。你跟家裡八九十歲沒有上過學的老人說其實我們腳下生活的這片土地是圓的,他們多半也會一臉驚愕。說到底就是教育的問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並努力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要知道,謠言止於智者。
一天轉好幾篇這樣文章得長輩都被我屏蔽了。也別想為啥了,改變不了他們的。如果價值觀這麼好改變,可能也不需要數年來建立了吧。。。時代大環境的一個作用,就是用來拋棄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吧,所以每天都有危機感,每天都得學習。。。當你把這些觀點告訴這些長輩的時候,他們會告訴你,學傻了吧你!
這太正常了,反過來想你就想通了。
很多長輩能看透的專給年輕人訂製的低級毒雞湯,我們這代人不也是奉如神祇嗎?咪蒙就是一個好例子。生活的年代問題。
父母大多生活在解決溫飽的年代,而我們生活在講究生活質量的年代。他們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給了我們很好的教育,以及與這個世界溝通的平台與機會。很多醫學常識,他們年輕的時候是沒有機會接觸的,甚至聽都沒聽說過。而我們年輕的時候,不僅有機會接觸、了解,還會有專業人士、平台以及渠道提供給我們討論真假,及時闢謠。但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接受新鮮事物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所以這些新鮮資源對他們而言,利用性不強。就跟用手機這事兒一樣,當初我的手機是我媽媽出錢給我買的,但微信是我教她用的。
不知道以後我兩三歲就把ipad抱在手中的弟弟妹妹們,會不會嫌棄高中才有手機的我呢?唉:-( 說多了都是淚呀⊙?⊙! 經常在朋友圈看見年齡偏大的親戚發這類的東西,好言相勸或者措辭嚴肅都不好使,告訴他們不能傳播造謠生事,不能轉一些違法違背社會秩序的言論。他們到好,反過來說我。讓我少管少操心…… 我就隨便在他們朋友圈截幾張圖,大家看完就知道,我是有多無奈?_?`。
因為我們與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他們那個艱苦多災多難的年代,能生存下來就很不容易了,更別奢求受教育文化方面了。在明辨是非 真假正確與否。我們和他們的差距是一目了然的,即使經常出力不討好,但畢竟他們的出發點是想為我們好 對我們的愛呀,是與自己有直接或間接血緣關係,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只能盡量慢慢的向他們普及一些常見的謠言類型和簡單科學常識,讓他們更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其認知水平。
(別奇怪為什麼沒有備註稱呼,特意裁剪掉了)以前在外地求學,隔三差五收到這類「謠言」本人也很煩。明明一眼就能看出,再不濟查一下也總會發現端倪吧?發給本人幹嘛?信息不對稱也不是這個玩法吧?
但後來才發現——其實他們未必沒有懷疑,而每次科普闢謠時,和父母說得話比平時多得多。
或許我們都太忙了。
想想兒時父母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教你說話,現在讀了大學,有了點兒見識,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對父母多點兒耐心呢?
造謠傳謠固然惡劣,而他們對你的關心卻是不假的。
大抵所謂親情就是「即便有萬一的可能,也要第一個告訴你吧。」轉發這些的長輩們沒有謠言轉發的主觀意識,在情感上形成了朋友圈依賴性的老年人也就成為了謠言泛濫的推動力,但這跟其自身判斷力欠缺有一定關係,而不是為了轉發謠言而去轉發,相反,很多謠言的受害者往往都是老年人,這也充分說明其主觀意識上不存在轉發的故意。社交工具的日益普及,的確為獨處老人提供了獲取信息的便捷途徑,但是對爆炸式的信息傳播,老人不具備甄別真偽的能力,畢竟現如今的謠言版本有著極快的更新速度,在剛剛認識到某些信息為謠言的時候,更高版本的謠言再次襲來,這也就給老人辨別真偽增加了難度。從這些細節上的分析來看,老一輩人並不是喜歡轉發謠言,而是因為將朋友圈獲取的信息視為情感的傾訴和表達,因此才會分享給身邊的人,其實這也是一種吸引關注的方式,說明老年人的情感陪護是非常欠缺的,因此頻繁轉發各種心靈雞湯和所謂的謠言也就在所難免
對老年人來說,平時與子女在一起的時間相對較少,這種感情世界裡的空白困擾著大多數的老年人群體,而微信朋友圈的出現,使其找到了情感的寄託,尤其是各種雞湯文章對老人的吸引力是比較大的,因為很多文章的內容以及觀點都是平時無法接觸的,而微信朋友圈作為新開拓的信息通道,也就為老人的視野拓寬提供了內容上的保障,加之老年人群體的分享意識是比較濃厚的,對自己比較認可的文章也會在第一時間轉發,其目的是為了與圈內好友分享,而不是為了獲取更高的傳播量。微信朋友圈成為謠言泛濫的平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對老年人來說,並不了解這種社會現象,或者說始終認為轉發的內容都是有一定價值的,這種觀念上的認知錯誤,使其在面對謠言的時候也會隨之轉發,因為其對謠言是沒有甄別能力的,固然有些熱度比較高的謠言已經被公開闢謠,但大都是在各種社交工具和新聞客戶端闢謠,而作為老人來說,這些平台和軟體是很少使用的,因此對闢謠的內容也就無從獲取,這也是很多已經界定為謠言的文章依然會被老人轉發的客觀原因。
不太喜歡你的提問,有種「啥都不懂的父母怎麼生了個機智如我的孩子」的既視感。
你可以輕易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很多長輩一生爺接觸不到的知識,事實如此。但你一定比他們聰明,比他們懂生活,比他們三觀正?
你的憑藉完全是你的年齡和當今時代的發展。你的年齡決定你能勇於或者說必須接受新鮮事物,數據時代的來臨無疑為前者提供優越的背景。
試想一下,多年以後,你是否也會成為晚輩眼中的長輩呢?
無意冒犯,個人拙見。知識結構決定的。
還有時候,長輩自己也不一定信,為了找個無關痛癢的話題。
長輩不能孫,不能問的事情太多了~第一次回答問題,有點小緊張哈。
其實我感覺說白了,還是年齡之間的代溝。
長輩們成長的年代基本上是看不到如今的電子產品的,但是,因為信息時代的迅速到來,它強迫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接受多種的新事物,我們沒有辦法抗拒。但我們是幸運的。
我們生下來就能夠接觸這個時代的各種產物,而且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一步步伴隨著我們成長,所以我們可以很準確地分辨出網路上的對與錯。
不過我們的家長呢?
他們早已適應了90年代那種在今天看來較為樸素的生活,在手機電腦網路這些東西如同颱風一般向他們襲來時,他們只有被動的接受,不過不排除一部分長輩使用的很靈活很正確。但是大部分的長輩們,在體驗了這種新事物的便利時,卻已經把網路的世界和我們生活的社會隔離開來,認為網路獨立於社會。
打個比方,許多家長都知道蘿蔔和木耳不能一起吃,這是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們的。但是呢,一但被網上那些喧賓奪主的帖子蒙蔽了,會連最基本的判斷力都沒有了。
不怪別的,只是長輩還沒有真正理解網路這個東西,總要學習的。做晚輩的,平時多幫幫他們正確使用網路,必要時勸阻她們不要被網路上帶有消極惡俗價值取向的言論所誤導。
一句話。活到老學到老。深有同感。在家人群三姑六婆二叔七伯的各種轉發
一些很明顯低級的謠言。「轉發此信息你會發大財」一些很神奇傳統的類似「早上好」「美好的早安」的表情包一些老歌的歌唱視頻一些土得一批的自導自演的內涵段子。「鄉村愛情xx」對於網路,老一輩可能覺得那個時代的故事才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就像如今我們痴迷於王者榮耀、吃雞、知乎,當我們老了,我想下一代也會問類似這樣問題。
可能跑遠了,一般我都是看看群並不說話。一時笑一時吧
再過個三四十年你也在這群人裡面說不定你轉的比他們還歡呢"我腰疼"
"小孩子!哪來的腰!"他們愛轉就讓他們轉好了,你可以選擇不看,但沒有必要去責備。
你小時候纏著爸媽講的童話故事,是真的嗎?可是你為什麼喜歡。
其實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
長輩會認為這些會對自己的家人,孩子有幫助探到最深處,是長輩們對我們表露的深深的愛「北京戶口三四百分就可以上清華北大」
主要原因是80.90.00後我們這幾代人的科學素養,要比我們的長輩們高。在一些科普常識,新技術方面當年我們是佔有信息優勢的。所以許多朋友圈的謠言,我們能一眼識破。 雖然長輩們容易輕信謠言。並不代表他們傻,只不過每個人都有知識盲區罷了。要是謠言無傷大雅,不影響生活工作,信就信吧。畢竟我們自己也身處在各色各種的謠言之中。
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中,「初生牛犢」往往缺乏對信息的篩選與判斷能力。
因為他們也低級
星期四發生的真事
那天晚上我正在我的卧室看著電視,大概半夜十二點十幾分了,突然我聽見我媽從她的卧室走出來,我趕緊把手機壓在枕頭下面,只見一道光射在我臉上,我媽把門打開了,走到我床邊在我床頭柜上找了一下東西,沒找到,問我,你手機放哪裡了,我說,枕頭底下,她說,手機給我,我給你放遠點,我說,為啥,她說,你先把我群里發的看一下,一會你自己放到窗子上,關機了,聽見了沒,我再看看你姐姐手機。那天晚上我媽還給我們村裡的一個大群發了出去,那天晚上到底多少人沒玩手機 主要,我還信了玩的轉滴意思是什麼?應該不是在網上瘋狂傳播謠言.應該是相信了口耳相傳他們的就是真相在年紀打了滴基礎上相信了網上的流行的,背他們眼中的大眾認可得真相。這就是他們們眼中的真相。其實讓長輩不相信謠言也很簡單。就是給出證明他就是謠言的理由啊。
他們可能是因為無聊,想要有話題聊天吧。不信你多和他們聊聊天,他們壓根不弄這個了
每個人都有抑鬱症,就看自己能不能控制……
明明是因為沒上過學,平時也不看任何有營養的文字,結果給樓里誇得好偉大好有愛。好吧,他弱他有理,知識越多越反動。
我:媽,你們老發啥啥表情包,那啥,笑口常開,還有那啥,balabala~我媽:還有知足常樂我:哎,對,對,對。還有朋友圈裡那些,震驚!balabala~我媽一本正經:就是呀,就是這樣子的呀,人家說的多對呀!人家說的那都是大實話呀,教育人哩。就是,做人要知足常樂,balabala~~我:……emmmm媽,您說的都對!
主要還是接觸時間的不同,開始上網的時候我也被那些軟文給洗腦記得百度新聞就有個鐵血xx網(名字忘了)各種中國無敵吹
忘記在哪裡看的,根據記憶總結一下吧:我們父母甚至於爺爺奶奶這一代人,對於互聯網來說完全是「新人」,而互聯網對於他們來說則是「媒體」,而他們這一代人對於媒體的印象則是「靠譜」,過去的報紙、廣播、後來的電視,都是發表的言論都代表國家,代表科學,是絕對權威的。作為互聯網新人,他們依然認為互聯網催生的自媒體也是一種絕對權威,這種全然的信任下,加上所處年紀對於養生的心理需要,他們沒有理由懷疑…
我建議吧那些再這個問題下面回答的人的答案都存起來,等到他們60歲再發給他們看,肯定賊有意思
因為讓你變得高級。
很多時候是因為愛
人在事中迷而已。在我看來,每個執迷不悔的人其實都有其最迫切或者最一廂情願的需求或者信念。於鮮花是牛糞,於屎殼郎是屎蛋,於他們是健康、財富或者慾望。
因為他們那個年代,「央視已曝光」和「報紙上說」以及「有關部門通知」,準確率還是很高的,公信力還是很強的。
不是我們父母的問題,只怪某些媒體太狡猾。為了收割流量,什麼都做的出來,前段時間的jiang歌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怎麼說呢?長輩們的交流圈子與我們不一樣,拿我爸來說吧,他的朋友圈裡就都是這類的內容,他是個體戶,交往的都是些個體戶,個體戶圈子裡的網路消息都來自瀏覽器推送,而瀏覽器推送裡邊大多數都是為了騙點擊量而刻意誇大的題目,他們不玩微博不進豆瓣不看天涯更不編輯知乎,看到這些誇張的信息,一方面思路容易被那些看似合乎邏輯的理論帶走,另一方面也想在朋友圈展示自己也關心時事熟悉網路了解信息,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到處都是。
大概是因為他們不轉就沒機會跟你說話了。
不轉不是中國人
等你30年看自己是不是這樣
他們大部分人就會看微信,不會看別的,也不會再去學習新東西。對他們來說網路是個高大上的東西,當然看什麼都信。
我爸,喜歡玩微信。某日,從微信上看到用高度數白酒加蒜,枸杞一起泡上保健功能特好,所以他老人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泡了5斤!!!!!現在只要他打開泡的那個酒屋裡就特別臭!讓他別喝了,他心疼酒,捨不得倒但也臭的喝不下去…昨日,他又從微信上看到說炒雞蛋時倒些水和白酒比較嫩,比較好吃,因此他老人家告訴我媽炒雞蛋時裡面倒些他那個大蒜泡的酒,全家沒一個人搭理他……微信里不科學的科普到底給老年人帶來了什麼?
星座,錦鯉這種自欺欺人的事年輕人不也相信?沒什麼,大家都喜歡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
別說老人了,在我這個三流專科里,我室友,一個信喝酒臉紅是喝酒會中毒什麼的,一個信香蕉牛奶不可以一起吃
很多人,是活在被別人設計好的思維中,對於很多問題他們腦子裡已有了「標準」答案,這答案可能來自於新聞也可能來自於媒體,但現實中很多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或者說所謂的「標準答案」是錯的,但隨著年齡或者閱歷的原因,他們的思維已經固化了,也很難再接受新的思想質疑舊的錯誤,但是我們卻改變不了他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身,讓自己成為一個具備有獨立人格的人,讓我們的下一代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開闊的視野。
先跟大家講個故事,雖然這個故事跟問題有點答非所問,但是作為子女,我就是想跟大家說道說道,別噴我(&>﹏&<)
一個送外賣的小夥子天天接到一個老頭兒要外賣的電話,一來二去的熟悉了,老頭就跟小伙說,小夥子:以後我就不給你打電話了,你能不能天天這個時間給我送一份外賣,小夥子爽快的答應了。一天小夥子還沒走遠就看見老頭把外賣倒在了樓下的垃圾桶里,小夥子以為看錯了,接連幾天小夥子都看到了,就到垃圾桶邊上一看,袋子都沒拆開就扔了,時間長了,小伙實在忍不住了,就說,大爺你要是覺得難吃就不要買了,多浪費,老頭低下頭哎了一聲,小伙兒問,大爺您是不是有什麼事?大爺面露哀傷的說,我兒子在國外,好幾年沒回來了,電話也很少打,就是老給我打錢,我天天讓你送外賣就是不想有一天我死了都沒人發現。 多麼凄涼的一個回答,當時看到這個故事真的是很扎心,你們有沒有~~~
—————————分割線—————————
接下來是正文
我覺得,老人聽到很low的謠言就信以為真是身體和心裡兩個方面的因素。身體上老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腦子漸性的不靈活,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理解能力差,被騙就能理解了。另一個原因是心理上的,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很多老人都是獨居,時間長了難免孤獨,她們是想通過一些行為引起子女們的一點點注意,她們害怕被遺忘,她們需要關心,需要陪伴。就比如前些天媽媽給我打電話說某某活動在賣一種葯,這種葯可以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還可以治療癌症,就是沒病的人吃了它也可以預防各種疾病,讓我回去給她買(我和媽媽不在一個縣城住)。媽媽說人家還給講課了,可神呢,還給看視頻好多人吃了這種葯病都好了,血壓不高了,頭不暈了,腿不疼了,得了很久的癌症患者也好了,都在哪磕頭跪謝!這麼low的把戲我相信我媽一眼就能看的出來,可媽媽居然打電話讓我回去買這些騙子的「保健品」!我正想好好跟我媽說到說到。突然想起那個買外賣老頭的故事,就心平氣和的跟我媽說,媽你是不是想我了,想讓我回去看看你,媽媽笑了沒說話,從她的笑聲中,我聽的出高興,無奈,和莫名的難為情。一個媽媽想要女兒回去看看她還要編這麼多理由,是媽媽喜歡撒謊還是女兒太不孝!可是這麼荒唐的事情在這個社會已經屢見不鮮,真是令人汗顏!
所以有時候爸媽或許是真的老了,腦子轉不快,理解能力變差,容易被騙。但有的時候,爸媽真的只是想讓我們回去看看他們,陪陪他們,享享天倫之樂,足以!!!你沒到5,60歲,你沒有每天不是關節痛就是頭痛,你沒有每天睡到4就醒看著漫漫長夜,你沒有子女遠在大城市而自已孤苦伶仃。如果說年輕就是享受的話,那麼年老就是折磨了。沒完沒了的疼痛,沒完沒了的疾病,病痛與孤獨,吞噬者每一個細胞。時間有的是,可是能做的事越來越少了。健康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能多活一天,那我就信!
說得好像你們就不一樣似的。。。
知乎上那些把明眼一看就知道是編出來當真的人難道還少了?
鄙視別人前,先照照鏡子如何?提出另一個角度
你也許覺得你的長輩不懂這是謠言,因為他們沒有良好的教育和經歷的時代但是
他們也不傻
人只想看自己想看的
他們只是需要有一些文章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是不是謠言是無所謂的,是不是低級也是無所謂的他們有這樣的觀點就更會尋找相同的,然後向你證明他是對的因為他們老了啊,他們跟不上這個社會了啊,他們被社會淘汰了並且拒絕承認這一點。因為在他們的人生經驗里,政府是可以依靠的,廣告是可以信賴的,專家可以是靠譜的等等等等,他們老了......
因為高級的謠言自己信了唄
那些你自己信以為真甚至傳的很嗨的謠言只是因為你自己沒意識到而已,全都一樣
因為很多低級的謠言,我們也轉的很歡。
我記得初中階段的生物,物理化學,數學這幾科教過我們一些想要證明一個理論,需要實驗。想要推翻理論,可以找反例,可以直接找對方證明過程中的漏洞。還有對照實驗,要控制變數。而現實中的辯論,大部分都脫離了數據,把愛國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很多政治因素都扯進來了。只能說義務教育的效果還不夠好。
我感覺就你們聰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