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部分日本電影的「無故事性」?這在日本藝術電影(Art Film)中是否是一個普遍現象?

劇作老師說一個完整的電影劇本一定要有慾望 行為 衝突 阻礙 很多日本電影沒有 如海鷗食堂


我覺得題主可能這個問法有點窄了,其實這個問題和日本電影的概念關係不大,這個是情節驅動電影(plot-driven movie)與非情節驅動電影的關係。

當時上劇本課的時候我跟題主也有完全一樣的困惑,那個學期我只記住老師一句話,"what your character wants?"。在大部分人所看過的電影中,情節驅動的電影占絕大多數。在這個框架下,劇本的起點和終點可以看成主要人物的慾望產生以及這個慾望是否得到滿足,中間可以穿插各種衝突阻礙慾望的滿足。這個結構套在大部分電影中都沒有問題,並且這種方式最不費腦子,最容易被大家接受。

A想吃一個蘋果(慾望)——但是家裡沒有,他去超市買——最後一個蘋果恰好被B拿走了——一番唇舌,B答應把蘋果讓給A——結賬的時候A發現錢包沒了——B替他結了賬——A最終吃到了蘋果,順便把B收成男友了(慾望解決)

但是電影不僅僅有情節驅動這一條路可以走,電影語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創作者為表達自己的意思能用n種方法,講故事是一種方式,故意不把故事講明白也是一種方式,當然也可以不講故事。簡單一個例子就是「意識流」電影,作者想到啥就拍啥,也有單純用畫面,色彩,聲音等等也可以排列組合成不同的影像,來完成表意。實驗電影中大部分都是不講故事的,之前有位實驗電影課老師就經常拿出一卷膠片,找一個他覺得特別不舒服的地方,把膠片往地上滾,之後拿回家沖洗,然後放映出來,就算是一部實驗電影。

還有很多電影不是走這麼極端的道路,他也有故事,但卻不是一個完整的有前因後果的故事。比如王家衛的許多電影,《重慶森林》《阿飛正傳》什麼的,你能看到許多發生的事情,連續或者不連續的事件,但是他不會告訴你這事為什麼發生了,也不會告訴你之後怎麼樣了,他強調的是氣氛,是情緒,是當下的狀態,並且通過影像很好的烘托出他所要表達的東西。這種電影不需要人物的慾望是什麼,因為這些不是電影發展下去的必要因素。同時,很多觀眾比如說我,也不會因為沒有這些東西而看不下去,因為還有很多元素勾引著我的興趣,例如旁白,各位明星的臉,香港的夜景等等。我記得《海鷗食堂》也是類似的,有小的故事,但是整體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美食美景美好的生活狀態就足夠推動電影的發展了。

弱化情節衝突(dedramatization)在許多「藝術電影」里都有展現,比如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楊德昌等人的電影。很多電影人已經不滿足於單純講故事了,貌似純文學中也有這個趨勢,因為可以說的東西實在太多,糾結於慾望,衝突等等根本沒有必要,況且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慾望是什麼。


謝邀 @朱博文。我現在也是初學者,只能簡單說一下我的想法。這學期我也選了一門screenwriting的課,很初級,就是從短片劇本開始寫起。整堂課老師都圍繞著如何把一個單純的anecdote(發生的事件), 轉變成一個story。所有的這些手段,設定主人公的需求,設置衝突和障礙等等,都是為了實現這個轉變。相信題主的老師肯定也教了三段式的原理,這是最最基礎的編劇原理,其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現在國內風靡的《故事》以及類似的劇作培訓,其實是很好萊塢化的編劇手法,強化劇作技巧的使用。美國電影對於編劇的依賴很大,基本上劇本成功了,這個項目就成功了五六成。這樣的話,就弱化了導演在其中的作用(除非導演就是編劇)。所以,在這種風氣下,就出現了很多抖機靈的,但貌似還是蠻有意思的劇本。我們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每個小組都給一個短片想一個twist。於是搜有人都絞盡腦汁地想怎麼才能給觀眾一個驚喜的twist(或者驚嚇),然後都被對方的機智折服。大家都想有這麼個不錯的故事在,拍出來也不會太差。

但問題就來了,電影到底是故事的藝術呢?還是影像的藝術?這樣機智的劇本,固然會給觀眾帶來情節跌宕的快感,但影像本身所固有的傳遞情感的能力呢?我個人覺得,好萊塢由於工業的成熟,鏡頭語言已經成了一套很固定的體系,很難打破,只有在情節(Plot)上下功夫。但其營造氣氛和描繪心理的能力,普遍來說其實很渣。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只是普遍而言。而觀眾也都習慣了這樣的觀影方式,形成了這樣的審美習慣,並且隨著好萊塢電影的傳播,影響了其它國家的審美習慣。當然大家就都開始強調故事性的重要性了。

但是個人覺得,從最早的電影《火車進站》開始,電影的本質就一直是影像(我不是好學生,我們老師一直強調電影的本質是故事,但如果電影的本質是故事,那電影和戲劇小說等等的區別呢?)一個好的電影編劇,不能沉浸與編劇技巧的使用中,一味地製造情節,而忽略了影像其實能夠承載更多的信息。比如我男神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你能說缺了曲折的情節那不是偉大的作品嗎?栗子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對於商業製作來說,一個結構精緻情節有趣的劇本能夠大大降低投資的風險,當然很多劇本連這個要求都達不到。但編劇更多的是為在電影提供一個可靠的藍本的同時,也不失去自己的創意和思想性。

當然,對於我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先學好怎麼寫三段式吧。

(我覺得我偏題了。。。。。。)

========================================================================

Update

既然我的確是跑題了,那就再說幾句日本電影吧。其實我覺得,在具體看到題主所說的《海鷗食堂》的劇本之前,其實並不好從劇作的角度去分析它。其他日本電影也是一樣。

但日本的審美傾向個人覺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是「寂」,一個是「慢」。可以看到很多的日本電影中很多生活白描,譬如其他答案里提到過的小津安二郎,就是懷著一種帶著讚歎,但又不完全釋放地去講述生活,讓生活的某個細節慢下來,給人靜靜地欣賞。更通俗一點的例子,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動漫里各種櫻花飄落的慢鏡頭,還有日式庭院的空鏡頭,馬路上突然亂入的喵星人等等。這些元素構成了日本電影獨特的一種調調,在別的文化背景下沒有的一種調調。這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

就像法國電影總是喜歡搞點古靈精怪的小情趣,總是出現巴黎街頭的各種咖啡館;義大利電影總是說些樂觀善良的小人物的故事,總是出現某村的教堂門口的廣場一樣,每個國家的電影都有自己獨有的氣質,而且無形中會在創作中代入一些和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進去。也有自己習慣的節奏和敘事方式。這是一種文化的多樣性,和劇作本身並沒有太大關係。

但說實話,雖說劇作的基本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但這不等同於大家都要生搬硬套,為了符合某本書的某條定理而寫。更不等同於為了驚嚇觀眾而腦洞大開。反面教材,最近幾年的俄羅斯模仿好萊塢的各種大片,夠酷炫夠曲折也植入了很多本土元素,但怎麼看怎麼彆扭啊。東歐電影曾經也是很有辨識度的啊摔。


感謝邀請。

去看了一眼《海鷗餐廳》,第一反應是這是羅伯特·麥基所說的:大情節、小情節和反情節之中的小情節電影。

小情節:作者從經典設計的成分起步,做刪減。小情節並不意味無情節(依然具有故事性)。最小情節處理是要在簡約、精鍊的前提下依然保持經典的精華,使影片仍然能滿足觀眾。

小情節:開放式結局,內在衝突,多重主人公,被動主人公


看了好多大牛的解釋,我就不多說啥了。

先吐個槽,日本電影才無故事性嗎?很多台灣電影,大陸電影,尤其是俄羅斯電影我也覺得沒有故事性。最極致的當然是德里克·賈曼的藍,尼瑪連故事都沒有。但是這個不妨礙人家依舊是大師。

所以說,這個現象在各個國家的藝術電影圈都存在,最早估計能追述到德國表現主義的興起吧(年代久遠學藝不精,世界電影史忘光了已經)。因為我一直堅信,電影的藝術性主要來自於視聽,故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嘛,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別太強調老師教的了,電影的形式可是多種多樣的


日本很多電影更注重意境的呈現,或者說是影片感覺的呈現。電影作為映像並沒有被規定必須要講述故事,影像也可以營造某種氛圍或者感覺。日本是禪的國家,他將平時的生活行為賦予哲學,宗教,美學以及倫理的意義,他的電影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格物的表達,所以故事並不是其想要的最好的表達載體。


謝邀@朱博文,之前一直在外地忙,現在回去的火車上來簡單回答一下。

首先,題主老師的說法就是錯誤的,或者說是「不夠嚴謹」。

一個電影本來就不一定需要矛盾衝突慾望等等。

首先說個概念,「電影媒介」,媒介就是一種傳播信息的方式,創造者愛傳播什麼就傳播什麼,我360度環繞拍攝一灘狗屎拍一個半小時也是電影,我傳達的信息就是一坨狗屎在一個半小時內的狀態,你可以不愛看,但你不能說他不是電影。從這個角度理解,只要有動態畫面的可以看的視頻就叫電影。

但是生活中我說帶你去看電影,結果給你看了90分鐘狗屎,你肯定要打我,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說的電影,一般都指「經過創作者精心拍攝製作,比較精彩的,符合大眾審美的,以講故事為主的,帶有一定藝術性的,電影。」----我還是簡稱為「常規電影」吧

你們老師說的那個電影,其實指的就是經過創作者精心拍攝製作,比較好看的,符合大眾審美的,以講故事為主的,帶有一定藝術性的,常規電影。在這些常規電影中,創作者大都是以「講故事」為主要目傳達的,觀看者也大都以「看故事」為主要接收目的,在達成這種共識之後,那麼你們老師的話就很好理解了。因為有慾望矛盾衝突等等故事元素等我故事會比較好看,所以他說電影要有這些。

而你看的那些日本電影,你說沒有那些,兩種情況,一是太隱蔽你沒看出來。二是創作者就沒想拍一個「常規電影」。比方說他認為常規電影無趣,要拍自己認為有趣的電影,等等,這種電影人多的是。

就好像你媽媽教你,喝豆漿要放糖,結果有一天你看見一個放鹽的,然後就來知乎問,為什麼啊跟我媽講的不一樣啊。答案就是,你媽媽教你的是常規豆漿。你碰見那個人沒想做常規豆漿。

最後,題主問題還有一處紕漏,你說的那種電影其實不是日本特有的,好多國家都有,這問題根本就不成立。所以感覺題主可能是剛剛開始看電影學電影,看得不多理解也不夠,我覺得題主現在首要做的是多看看電影。學電影初期,很多你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再多看50部電影」來得到回答。

所以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最想做的回答是:電影故事裡沒這幾個元素,這有什麼好稀奇的嗎?


謝邀。

首先,你的老師並沒有說錯。因為他作為劇作老師的任務是交給你劇作的基本技法,這個技法要素就是他所謂的慾望 行為 衝突 阻礙,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完成一個至少沒有毛病的劇本。

那「如何解釋部分日本電影的「無故事性」?這在日本藝術電影(Art Film)中是否是一個普遍現象?」

「無故事性」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當然,實驗作品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實驗作品可以有無限可能性。),故事是他的核心價值(這是麥基說的,我同意,雖然電影它是綜合的藝術,甚至有時候視覺形式會掩蓋文學內容,但是故事永遠是他的本質。)。

「無故事性」應該是指相對與普遍的激烈劇情衝突的淡化,所以每個電影都有自己想說的東西。一部電影,雖然你看了覺得很悶,認為他不在講一個故事。其實,只是它表達的重點並不放在衝突上,可能是家長里短,一針一線的小事,它通過這些來傳達它的精神,思想。

就拿《海鷗食堂》來說吧,他也講了故事,只不過不是刀光劍影,不是生離死別。但是你可以跟著情節感受到導演的意圖,知道他想表達什麼。

題外話:至於說日本藝術電影,我覺得這個概念很難說,我自認為日本大部分電影是沒有什麼藝術與非藝術之分的,但是因為地域,經驗,品位的差異,導致一些很正常的電影到了中國觀眾這裡就成了藝術片。比如說爛大街的岩井俊二《情書》吧,海外票房很高,日本票房也不算失敗,可是說是一部不錯的愛情片。但是中國觀眾沒有機會在大銀幕上看,所以只好在網上流傳,成就了一種小眾的觀影,結果大家就以為這是藝術片。沒錯,它很藝術,但是首先它是愛情片。

那麼所謂的日本藝術電影是否存在淡化激烈劇情的現象呢,我覺得有,而且很多,這和日本電影發展了一百多年下來的美學經驗累積是息息相關的。很多日本電影大師通過這種方法取得了國際聲譽。細膩的表達,在細微中發展情節是日本電影的一個傳統特色,不一定日本電影都是,但是這種美學傾向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日本電影的。


謝邀@朱博文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其實不太準確,日本電影又不是實驗電影,怎麼會沒有故事性呢?應該說是有意識的被弱化的故事敘事處理手段(我們看來)。為什麼是我們看來呢?這是因為在日本電影人看來,這樣拍才是他們潛在認為的好的標準。而且這種認為也只是限定在二戰後誕生的一批電影人的意識里。如小津安二郎等很「標準」的本土化很濃厚的導演。

所謂的無故事性,你在其他大部分日本導演的作品裡是看不到的。反倒是現在的日本電影其實在其語言上是被日本漫畫給同化掉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熱血高校》等。都深深地打上了日本動漫的印記。日本本土的院線里基本兩大主流: 動漫的電影劇場版。美國大片。真人電影萎靡不堪。 之所以我們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小津安二郎等老一輩的日本大師當時在歐洲電影節里大受歡迎,名聲在外。這種濃厚本土化的電影受到西方的喜愛和認可。反過來被中國所推崇多年,學院派里多年來一談日本電影就繞不來這些人。形成了定式的印象。所謂話語權就是這樣。其實拿經典的《楢山節考》來說,難道就沒有故事性?那種深刻的矛盾關係難道就看不出來?你看著不揪心?情節抓不住你?故事性一個是外在的 ,一個是內在的。老婆婆因為傳統,因為要給子孫留口糧被背進深山默默等死,這種巨大的內在張力,你說沒有故事性?所以說,以無故事性來定義日本電影,有失偏頗。

說說別的,日本國一直在文化坐標里搖擺不定的心態也是造成日本電影和各個國家都明顯的不同的原因。脫亞入歐到脫歐入亞。戰後反思到戰後迷失。文化自信到文化不自信。日本電影到現在就是自己跟自己玩。

反過來,中日韓這三個掐來掐去的冤家在電影方面比較的話。同樣是東亞文化圈,韓國這幾年飛速的崛起,再看看咱自己。想想以前的日本。有點心塞。


電影的目的是什麼?

是讓人看。

而人願意看什麼?

看故事。

絲毫沒有故事情節的影像展示,倒也確實能讓人興奮一下,但卻總無法一直看下去。

所以只要是電影,就不可能沒有故事。

頂多是因為某些文化因素,電影里的故事我們理解不了罷了~~~~~~~~~


在我看來,電影分兩種,一種是講故事的,一種是講生活的。

講故事的電影以瑟吉歐·萊昂為典例,講生活的電影以小津安二郎為典例。

日本電影也分兩種,一種是暴力血腥的要死,一種是溫情緩慢的要死,前者代表人物大島渚,後者代表人物很多,代表作也很多,比如你說的《海鷗食堂》。

以上的分法完全是我自己的看法,或許並不客觀,或許有所偏激,權當一樂,大可不必爭論。

電影理論上的東西就不多說了,到處都有,說說文化。

亞洲人天生就是悲憫的,是含蓄的,是雋永的,所以亞洲人拍出來的東西也應該是這樣,可現實情況往往不是如此,因為西方的奔放和洶湧改變了我們很多,倒也不是說不好,電影本就是西方傳入,並以藝術性和娛樂性的特質而存在的。(在我國有洗腦宣傳性)

日本這個國家是亞洲國家裡保留傳統文化相當好的,是充斥著滿滿的家國眷戀的,拋開經濟票房不談,更多的日本人是希望在他們的影像中傳達自己的文化和意識的,這種的傳達帶著一絲傷感,中國導演也一樣,有心無力罷了。


我覺得不能算是無故事性,而是以弱情節代替強情節來敘述。以前的日本電影也曾經有過強情節,現在有些類型包括犯罪片也有強情節,但是拍不過韓國電影,日本電影擅長的現實題材,很多是弱情節甚至平淡情節。我覺得和審美和選擇有關係吧。大概是膩味了使用美國電影的外化的對矛盾衝突,而是轉入對內心矛盾衝突的揭露,合著拿畫面說的不是小說,而是用畫面展示散文甚至詩歌……


謝邀,只是能力實在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也只是才剛剛開始學習寫劇本,只能說說自己的感覺。

題主提到「故事性」,想起最近在讀的羅伯特 · 麥基著的《故事》。其中提到了「場景」—「序列」—「幕」—「故事」等構成和層次模式。搜了一下,原文大概這樣:

一系列幕便構成所有要素中最大的結構:故事:一個故事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主事件。當你在故事的開頭看一下人物生活中負荷價值的情境,然後把它和故事結尾的價值負荷進行比較時,你應該能夠看到電影弧光,把生活從故事開始時的一個情境帶到故事結束時的另一個變化了的情境的巨大變化。這個最後的情境,這一結尾變化,必須是絕對而不可逆轉的。

......所以,通過場景、序列和幕,作者創造細微、適中和重大的變化,但是所有這些變化都可以逆轉。然而,最後一幕的高潮卻是不可逆轉的。

故事高潮:故事是一系列幕的組合,漸次發展為一個最後的墓高潮,又稱故事高潮,從而引發出絕對面不可逆轉的變化。

如果你能讓每一個最小的成分各司其職,那麼便可以達到故事講述的深層目的。讓每一句對白或每一行描寫都服務於行為和動作的轉折或情境設置的變化。讓你的節拍構建成場景,場景構建成序列,序列構建成幕,幕構建成故事,以達到最後的高潮。

故事(故事高潮)(不可逆轉的變化)&>幕(幕高潮)&>序列(衝突遞增)&>場景(一個衝突的體現)&>節拍(一個動作)

首先我覺得不能以點概面。我看的電影不多,不到千部。在我看過的片子里,以麥基的標準來說說,「無故事性」的片子並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地域性。

其次,在我看過的日本電影中,「慢節奏」或者說「平靜的」敘述方式感覺是一部分日本電影一個典型的特徵(同樣不能以點概面)。比如經常在日本電影中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一個人從畫面左側一直走到右側,期間沒有其他事件,沒有配樂,只是緩慢的記錄這個過程。我想可能是這樣的感覺會讓人區別於其它強烈的敘事方式或者鏡頭語言,所以才讓觀眾有了一種「無故事性」的錯覺。實際上「有無故事性」,和「表達是否強烈」應該是兩個層面的事情(個人理解),後者受文化影響較大,而非前者。

基本可以算是門外漢,也說不出更多了,請指正~學習中


電影究竟是什麼,整個古典電影理論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討論清楚。這個問題被懸置起來。

語言學介入後,開始了現代電影理論,電影被作為各種理論的「材料」和工具。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電影與最初的有什麼變化,電影教育是什麼樣子的呢?

藝術與商業屬性在現在的電影中爭論越來越大。但故事在電影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院線電影。而院線中的電影某種意義上是作為商品出現的。

同時電影作為藝術出現在大學教育里,但藝術修養靠四年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藝術是沒有固定程式的,但成功的商業活動有。齊白石畫了蝦,才有了這個藝術風格,後來人學他再好也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成就。

所以大學的戲劇影視文學教給我們商業劇作的種種原則,相對於藝術,這是好把握的。就像達芬奇畫蒙娜麗莎起也畫了N年的雞蛋,也要學線條與陰影。

這些人物啊,懸念啊,情節點啊,鉤子啊,弧光啊什麼的是我們的元素,就像素描的線條陰影似的。最後最好的當然是破除成規,就像《羅拉快跑》當時的震撼。

而這些所有的法則細究起來其實都來源於新好萊塢的崛起,這是市場決定的,也就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商業法則,它們讓電影可能被程式化,繼而被「教育」。

美國實用主義之後,消費時代到來,全球都進入一個消費主義時代,商業的成功自然有了最大的號召力。

好萊塢的商業成功遮掩了其他的一切,但我們要知道在電影藝術的探索中還有許多其他的美學風格和「法則」。

電影是特殊的藝術,與生活最貼切,與技術也最貼切。由此產生了種種不同的電影美學。新好萊塢的技術流現在風行世界,可曾幾何時,風行世界的也曾是歐洲的先鋒電影運動,也曾說各種嘗試的新浪潮。正因為過去、現在的所有嘗試,讓電影變得越來越好。所有的編劇法則,導演法則,與他們不斷否定自己的突破,讓電影變得越來越好。

另外,具體到日本電影,日本好多導演都不是好萊塢路子的敘事,也不是歐洲大師片的艱澀的敘事。而是一種純粹東方文化的散點敘事。他們可能不以情節人物為主,一切生活中的種種都是他要表達電影主題的工具,描述生活的工具。日本新浪潮以後,也確實更注重自己民族的敘事傳統,這種從《源氏物語》《萬葉集》什麼的傳承下來的文化與敘事傳統必然與建立在工業文明和商業成功基礎上的好萊塢有所不同。


瀉藥!

不好意思,自己不是學院派,劇本寫的也不多。被題主邀請了才去關注了一下《海鷗食堂》。

我注意到有影迷評論這部電影基本屬於「女權主義」的電影,節奏平緩,情節屬於日常瑣事交織而成的平淡故事。這一類劇本通常對人性有比較細膩的刻畫,而不常用用大矛盾大衝突來吸引觀眾。

但這並不表示它沒有矛盾和衝突。

日本不少電影作品都用這種風格,可能和自身社會的壓力也有一定關係。

換句話說,這是一部小清新的旅遊電影。

就像一篇散文,似乎沒有主題。但卻用自己的文采來昭示著作者的想法。

大概也許可能這部電影並不是題主的菜,所以你感覺不到它的故事性。

用遊戲行業的話說,你不是它的用戶群。

找到一篇影評,覺得不錯,轉貼如下:

清新慢電影《海鷗食堂》

清新慢電影《海鷗食堂》

看日本電影《海鷗食堂》,就像是在一個初秋午後,坐在一間街角的咖啡館,陽光暖暖的灑滿全身,一位久別的好友走向你(她一定生的很美),而後,對你淺淺一笑。

《海鷗食堂》由日本女導演荻上直子執導,故事講的是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某個街角,日本女子幸惠開了一間食堂,之後因緣際會遇到些有趣的人和事。

食堂陳設簡單幹凈,藍白基調,只在細節處做文章,桌椅皆為原木清漆,案台上時時有白色菊花。 因為不肯賣壽司清酒以迎合食客,所以生意一直慘淡得要命的店主幸惠;閉著眼睛在地圖上隨手一指,指到芬蘭,然後就搭飛機過來的小綠;被電視里芬蘭的空氣吉他比賽吸引,在父母相繼去世後便動身前往的正子。

你看,多有意思,她們都是看似拘謹的日本女子,但卻做著這樣任性的事。 且能這樣相聚異鄉,不得不說是緣分的奇妙。

海鷗食堂的食客也都有趣得很。不點任何吃食,每天固定時間來喝免費咖啡、熱愛日本文化的芬蘭大男孩。因丈夫離家出走而滿臉陰霾的大嬸,氣勢洶洶要了烈性燒酒一飲而盡,誰料竟是「一杯倒」,還要勞煩幸惠一行人將其送回家。

片中有那樣充足、熱烈並且清新的陽光,恰是北歐不可多得的夏日。陽光映襯下,總不經意間流露些許溫情、舒適與暢然。電影的氣質里有種難得的簡約,是陌上游春也一樣可以不落情緣的乾淨。

不記得是哪首歌唱的——「深深的話/淺淺的說」。《海鷗食堂》就是這樣一部將深深的話淺淺說出、娓娓道來的一部影片。它更適合女性來看,細膩的鏡頭語言免掉長情大愛,卻給你帶來讓人輕鬆愜意的女性的天真,無關年齡。

你看這世間放眼望去,當中哪有一人不眷戀一茶一飯的光輝?

你看,這不就是它自己的故事么?


謝邀,不想掉書袋,簡單的說吧。(問題問的本身就有點含糊)

每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比如日本的文化你可以看看本迪尼克的《菊與刀》,或者你可以看看夏目漱石(日本最大面額上印的人)的書,發現日本的文化就是有這樣一種風格,讓人感覺很淡的感覺,基本上是一杯水中加了一粒鹽,這就是你所謂的無故事性在日本文化的體現。

第二,日本文化中其實有很多精彩的故事都被改編成了電影,比如《七武士》《羅生門》,不能以偏概全的說日本文化或者日本影視的無故事性,只能說,無故事性這種風格在日本文化中有一定的比例,拍出來大家不會覺得反感。

第三,具體的劇本創作要落在不同的導演上那是不同的,像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或者很多人的作品本身就是安逸+壓抑的一種慢節奏敘述,這是導演的風格,他已經把這種無故事性變成了一種故事性。

最後,我想說你們老師肯定是剛剛畢業的吧,或者說讓你們學者製造衝突就是初級寫作,等你再學一段時間你就知道,編劇是什麼。


台灣很多電影也深受日本文化影響


誰看日本電影要看故事啊!要看故事,你倒是去看韓劇啊!


謝邀@朱博文

先馬,待我整理好資料再來答題


很簡單,表達理念最簡單的方式是用故事,如同小說可以比較全面的表達理念,詩歌則片面但強化理念表達。因此敘事仍是電影仍是主流,其重要之處在於,電影作為波普藝術集成著,吸引受眾為首要,其次才是表達,純藝術類則要自由太多。因此,當社會達到某種高度時,才有不計虧損、自由表達的願望,這方面北歐日本更突出些


電影有四個屬性,商業屬性,宣稱屬性,個人化屬性和記錄屬性,把電影當成什麼自然會通過電影表現出來


謝邀。

其實我之前不怎麼看日本電影的......最近幡然醒悟打算去補了......

記憶最深的日本電影是岩井俊二的《情書》

我覺得故事性並不是很弱......


推薦閱讀:

一二三,開始!
姐夫,疼
【連載】小僧法號鳩摩智(二)
我遊戲里的大哥
由歐美媒體批評女神異聞錄5沒有同性戀角色而想起的一個有關政治正確的小故事

TAG:電影 | 故事 | 劇本 | 編劇 | 日本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