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和徽商在明清都很輝煌,為什麼現在安徽和山西經濟都不太發達?

當年神都洛陽何等牛逼,如今洛陽火車站到處是拉人的老鴇


他們也許有過機會成為現代銀行,但是錯過了。

但最大的原因還是民族國家大背景,現代銀行產生的時候,中國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的社會,國運下降,上至國家,下至百姓,自己的命運都做不了主,怎麼有機會建立起自己的經濟體系?


因為商路的主導權,人類歷史為這個爆發血腥戰爭。

中國的絲綢之路是偉大的但是要注意,大部分的利潤都是被洋人賺去了。大航海時代2大家都知道,絲綢在中國的價值是歐洲的十分之一,中間價格是歐洲人賺的

漢朝開通絲綢之路後,中間的大月氏,貴霜,波斯等國賺去了最大的利潤。因為商路從這裡通過。在唐朝,陸地上的絲綢之路是阿拉伯人和景教徒控制的貿易,而海上則是很典型的穆斯林貿易,導致廣州揚州大量的胡人。宋朝,陸地絲綢之路斷絕,海上貿易,依然是穆斯林為主。當然宋朝開始,中國在南洋有了大規模的移民網路,在南洋的貿易基本是中國能和穆斯林競爭了。

漫長的時代,中東壟斷東西貿易,賺去大量利潤,導致了西方最終渴望找繞過中東通向東方的道路。最終開啟了大航海。而開通大航海之後,航線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掌握,中國的船只能到巴達維亞,而到歐洲都是由洋人控制。在陸地上,俄羅斯帝國開通了和清朝的貿易,把中國的茶葉瓷器賣到歐洲,也賺去了大量利潤。

清朝總結前朝教訓,認為必須有國家控制才能掌握貿易主導權,所以在俄羅斯邊界只開通了恰克圖一個商貿口岸,而在南方只有廣州一個口岸。這樣商路得以控制,以國家為後盾和西方的國家特許壟斷公司比如東印度公司貿易。這樣,才有了晉商的富裕有了喬致庸,才有了廣東十三行商人的富裕,才有了徽商的富裕。

這方面印度也做得很好,印度控制商品出口,一家貿易,控制了大量的財富,出口的香料黃麻都賺了大錢 。

後來鴉片戰爭爆發,國家徹底丟失了貿易主權,基本談不上什麼貿易利潤了。印度也淪為殖民地。

國家主權丟失的結果就是國家貿易金融主權的丟失。

今天。中國的貿易主導權再次被洋人控制,洋人從中國低價買商品,然後到國內一下子賣10倍的價錢,中間商的貿易的香港,新加坡轉運站都賺了錢,而中國並沒有賺錢。回顧歷史,中國應該好好想想當年是如何和西方的壟斷公司貿易,捍衛國家主權的。

一個國家再勤勞,生產再多東西,失去了貿易金融的主導權,那麼財富的流向永遠都是錯的


我覺得地理位置和時代的差異造成的,安徽和山西都處於比較偏內陸,明清時期中國處於封建社會,而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 ,這使的與外界聯繫加強,自然而然的經濟形勢會被沿海經濟所取代,這就使得徽晉經濟現在不比明清時輝煌了!


沒去過山西,只講安徽。

為什麼當初歷史上有徽商?

你知道安徽的人均耕地是多少嗎?

人均1.3畝。

這還是算上安徽北部糧食產區的情況,如果你說徽商,說的是狹義的出身徽州府的商人,這個人均耕地可以繼續往下降。而且我們安徽人說的耕地,指的是把那些坡度不太高的地方都算上——徽州府處處是山地。

所以我作為一個安徽人,第一次和東北的農民聊到他們一家一百多畝的農田,會很吃驚。

所以你去看當初的徽商故事,處處都是,家裡窮困潦倒,去了江蘇給人當學徒,然後子孫後代變成了江蘇商人。

或者是試圖通過科舉改變命運,去北京考試,結果多年不中,在會館窮困潦倒,拿著自己做的臭豆腐出去賣卻因此發財。

沒錯,第二個,就是著名的王致和。

王致和是徽州府太平縣的舉人,王致和的豆腐乳,是發源在北京的安徽會館。

牌坊留得住 ,商人留不住。潦倒時,他是安徽人。

發達時,他是北京人,是上海人,是江蘇人,是江西人,我們不會過問。

畢竟對一個正宗的安徽人來說,走出大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胡大不戀棧,計劃有變化,生意咋做嘛?


晉商徽商輝煌不代表當地的經濟就發達,實際上


明清到現在多久了。。。題主應該去看看潮汕地區,潮商現在牛逼烘烘的,可是潮汕三市在廣東基本都是倒數幾名。汕頭可能相對好點,但是人家之前好歹是經濟特區啊


山西煤老闆的名聲恐怕不亞於當年的晉商。。。。。


你要是現在能給日本人走私戰略物資,你也能發。


經濟形式不一樣。農業經濟安徽山西當然發達。進出口經濟,有出海口,出海港才發達,上海廣州深圳天津。互聯網經濟有良好的互聯網人才儲備互聯網環境才發達,北京 深圳 上海發達。凡事隨大流,逆流而上也許會突破。但是幾率極其低。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文化 | 經濟 | 商業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