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和刺身哪個更高級?
02-05
很多地方刺身賣的比壽司貴,或者有壽司自助但不提供刺身。但網上關於高級日本料理的宣傳明顯是關注壽司更多一些。好像壽司的檔次要比刺身高一些一樣……所以到底哪個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更高呢?
刺身體現的是廚師的刀功和食材的優劣,壽司還要加上捏壽司的手法、米的軟硬程度(和米的種類有關)還有山葵等配料比例等很多因素。所以,壽司更能反映一個廚師在日料方面的綜合造詣。
壽司分為好幾種,nigiri(握壽司)、maki(細卷),temaki(手握壽司)等。比較有技術含量的是nigiri,做好精緻的握壽司(nigiri sushi)毫無疑問需要技巧,壽司師傅必須學會對時間的控制。壽司師傅必須清楚能夠運用什麼種類的魚、哪些魚正當季,並學會在每種魚鮮口味最佳的時節將其用於壽司料理。此外還要在食客用餐的全程確保每一口米飯、每一片魚肉的溫度都恰到好處,奉上每一道壽司的時機恰當,這樣的一席壽司宴才稱得上行雲流水。而掌控時間的藝術是建立在嫻熟刀功、卷制手法、造型技巧和烹飪方式等一系列技術之上的。壽司原來是寫成鮨(yi)的,意思是用醋泡過的魚肉。備註:當時南宋偏安一方,和日本介面的港口區,為了製作能長時間在海上儲存的食物就地取材用醋腌制魚類等。而當時宋代盛行的陶器等茶具碗具也是在那時候東渡日本風行一時,隨之帶去的便是"鮨"
到了日本(更正)江戶時代,京都的醫生松本善甫把各種海鮮用醋泡上一夜,然後和米飯攥在一起吃。可以說這是當時對食物保鮮的一種新的嘗試。在那之後經過了一百五十年,住在江戶城的一位名叫華屋與兵衛的人於文政六年(1823年)簡化了壽司的做法和吃法,把米飯和用醋泡過的海鮮攥在一起,把它命名為與兵衛壽司,公開出售刺身源於中國的魚膾,起源據說上古先秦時代就有了,但是比較接近當今吃法的還是源於魏晉南北朝,當時其中一種魚膾的吃法, 是把魚肉切細後蘸上調料如蔥、 黃芥等生吃。根據陳壽《三國志*華佗傳》: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食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食頃。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可見漢末魚膾已經是相當盛行一地了。但是公元300傳入日本後,20世紀早期冰箱尚未發明前,日本很少有人吃。只是沿海比較流行。現在隨著保鮮和運輸技術的條件改進後,食用『刺身』的人也多了起來,而且越來越受世界各地人的歡迎。總結完我們做一個對比。壽司:公元1220年傳入到1823年大行於世。
刺身:公元300年傳入到1900年大行於世日本戰國織田信長有云:京都動則天下變。壽司在京都販售。而刺身只能窩在某個沿海港口靜靜等待食客。。由這個我們就可以看得出壽司在日本的比重遠遠大於刺身。簡單的說刺身就是一片肉,壽司是肉加飯.肉都用一樣的肉.但是米飯還要煮還要調味還要握.附加值就不一樣了
-------------------------在大多數低檔的壽司店,客人對壽司里的「肉」的部分的期待大過米和素食。所以店家也就更傾向於把刺身賣的比壽司更貴更高檔。投客人所好。
但是在高檔日料店。客人對美食的期待並不停留於「肉」上,更多的是對食物整體的期待。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米飯,醬油,山葵等所有細節都做到完美。讓飯桌上的配角和主角一樣出色。整體提升,且平衡。這樣一來。米飯的附加值就高了很多。當然也就比刺身這個獨角戲來的高檔。推薦閱讀:
※這個夏天,啤酒與東北烤肉,擼起來!
※鱈魚雞蛋羹怎麼做?
※它們被稱為「水下三寶」,秋季食用能夠滋養身體
※里約奧運特輯|"西紅柿炒蛋"到了巴西該吃什麼?
※露肉藏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