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小白:有沒有必要在國內多建神學院?

中國基督徒天主教徒三千萬,水平參差不齊,我對自行推舉教會首領持保留意見,而希望由受過系統神學訓練的牧師來管理他們。學校里一個班級撐死50個人,而國產的牧師數量又少,接近四萬,根本不能滿足需求,是不是有無為而治的意思?

新建新的神學院有沒有必要(雖然需要經過審批)?還是會遭到教會內外的阻撓?政府為什麼沒有建更多本土的神學院來培養人才?


本來覺得這個問題沒回答的必要,神學院跟天主教又沒關係……但看到下面有人又在亂點鴛鴦譜,忍不住過來答一發——

第一,神學院的確是培養新教牧師的,但新教牧師跟梵蒂岡、天主教毛線關係都沒有,甭管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別什麼事兒都拉天主教躺槍。

第二,梵蒂岡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跟基督新教、聖公會、東正教幾乎半毛錢關係都沒。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分四個大等級,但這四個大等級沒一個叫「牧師」。 (這四個大等級叫什麼,我這裡先不回答,呵呵。)

第三,培養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學校一般叫「神哲學院」或「天主教神學院」(叫這個名字的只有瀋陽一個),而不是「神學院」。別看只有一字之差,謬之千里,請勿民科。

第四,中國大陸境內的天主教神哲學院,連十座都不到(具體幾個我這裡也先不說),而且每年的聖召都在持續下降,和伊斯蘭經學院、佛學院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所以您老別嚇得跟什麼似的。

另外,天主教跟東正教除了神哲學院以外,還有備修院、大修院、托缽修會、隱修會、在俗修會等修行組織,這些東西基督新教幾乎通通沒有(但他們有聖經學校,類似於伊斯蘭教的經學院)。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和修女,除了上神哲學院之外,往往還要進修外語、音樂、醫學、財會、美術、托老等學科,畢竟都是出家人,得有點事做。反正教會有這傳統,國家也提倡。

最後,別把基督新教的啥事情都往天主教身上套——別看都是十字架,裡面的東西差別多了去了。這種差別可不像路德宗跟加爾文宗那麼簡單。

知乎上的基督教板塊就這水平,一個大寫的服。 果然是只需要立場不需要常識。


在宗教管制條件下談這個問題,簡直是何不食肉糜。


1.對教會來說,非常有必要多建神學院,尤其是教會大學。

對於教會而言,要辦好一座神學院事實上並不是一件難事。在民國初年,耶穌會、本篤會等天主教修會,已經在中國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教會教育體系。

初等教育方面:

根據《中國的傳教事業》1920年和1921年的不完全統計,當時天主教所創立的高級小學、師範學校及專科學校,數量如下:

男子小學,共計3518所,學生93757人;

女子小學,共計2615所,學生53283人;

師範學校,16所,學生612人;

專科學校,61所,學生4503人。

高等教育方面:

1850年,天主教會於在上海徐家匯創立聖依納爵公學;

1903年,著名天主教教育家馬相伯,創辦上海震旦大學;

1922年,耶穌會創辦天津工商學院;

1926年,本篤會創辦北京輔仁大學;

神學教育方面:

民國時期,每個宗座代牧區都設有修院,以培養神職人員。據《中國的傳教事業統計》:1920、1921年統計,當時全國有45所修院,共計582名哲學、神學班修生,1607名拉丁語班學生。

據王治心統計:1930年,哲學班學生有327名,神學班學生有425名,在羅馬深造的大修士有29名。

到了民國末期,基督教會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大學高等教育體系,著名的教會大學一共十四所:

01.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1919-1952)

02.齊魯大學Cheeloo University(1904-1952)

03.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1900-1952)

04.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1879-1952)

05.之江大學Hangchou Christian College(1845-1952)

06.華西協和大學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1905-1952)

07.華中大學Huachung University(1871-1952)

08.金陵大學University of Nanking(1888-1952)

09.福建協和大學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1915-1951)

10.華南女子文理學院Hwa Nan College(1908-1951)

11.金陵女子文理學院Ginling College(1915-1952)

12.滬江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1906-1951)

13.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1888-1952)

14.湘雅醫科大學Xiangya Medical University(1914-1949)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國的教會學術體系以及學術氛圍,在20世紀初就已經初具規模。

但就目前的情形來看,中國的教會教育是非常落後的,甚至連20世紀初的水平都不如。拿天主教而言,形式是非常嚴峻的。雖然中國天主教有幾個修院培養修生,但是在教育質量上,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小修院畢業,初中水平;大修院畢業,高中水平。有的可能還要更差。而老一輩很多都是名校出生,很多國內知名大學,比如復旦大學,震旦大學,都是教會大學。學術力量比現在可謂是日月之輝與螢燭之光的差距,雖然,近年來各大修會對在中國開辦天主教大學進行過嘗試,但由於中梵關係複雜,目前這些計劃也只是紙上談兵。其次,修院在生源上,也有很大水分,由於計劃生育以及社會總體對信仰冷淡的大趨勢,教區為了解決神父短缺的危機,把修生准入門檻以各種形式降低,甚至出現被勸退的修生,這個教區不收,去那個教區,公開教會不收,去地下團體的惡劣情況。

2.就世俗國家利益來講,教會並沒有建設教育機構的外部環境。

就中國的意識形態而言,並不會在教育界太積極地鼓勵基督教會。中國從政治上對宗教定位並不是積極的,看待國際基督教,看待羅馬教廷以及天主教,不管是在輿論上還是在學術上,都不是正面肯定的。如果貿然改變態度,將會造成部分群眾思想上的嚴重混亂。

就組織機構而言,中國和梵蒂岡尚未建交,與國際基督教會也保持著獨立自主的關係。中國內地的神學人才,是非匱乏的。而如果藉助國際社會,又會涉及很多複雜的問題,比如天主教大學是否應該像中國本土的公立大學一樣,設立相應的政治機構.....

就寫這麼多,其他方面不便展開,希望能夠幫到您。


就目前中國的政治及教育情形而言,還是叫教會出錢把人送到美國讀神學,比較方便有效率吧,在中國蓋神學院,課本都沒有辦法出版勒,更不用說行政部門的監控和限制,中國更沒有足夠的神學教師,所以還是送出去受訓比較好


個人感覺無所謂,有就有,沒有可以另外想辦法。本身教會裡面就有系統的培訓課程,也有小組團契。大家可以在小組內學習和得到鍛煉,有心志有能力的可以在小組內成長,逐漸擔當帶領的職責,更進一步的可以帶領更多人的聚會,在更多人面前講道。學點知識對於目前中國的年輕基督徒不難,畢竟很多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可以提前一個禮拜或者一個月準備講章,然後上去講就是了。難的是能力的培養,生命的成長,有願做的心。

我覺得牧師更應該象使徒保羅那樣,一邊工作一邊講道,我們這邊也有蠻多牧師是事業做的很成功,講道也講的很好的。也有牧師是原本事業做的很成功,後來全職侍奉的,這樣的牧師更精明能幹。不看好讀幾年書來帶領教會的,太嫩了,本身活的歲數就不夠,很多事情都還沒經歷過,也就沒法在生活中活出信仰,更沒法幫助到實際生活中有困難的基督徒。

我也在農村教會講過一次,平時上台講話結巴,那天講道的時候很流利的講了一個小時的樣子。所以我相信聖經的話,教會裡面有牧師是上帝的恩賜。神學院只是教會自然而然產生的輔助機構。

不過我現在是沒有往講道的方向發展的打算,我個人的感動是錢財翻倍以後多捐錢,把名牧的講道光碟之類的給邊遠地區的弟兄姊妹,讓他們也享受網路資源的便利。

我們對有些特色神學院是很不看好的。


第一,中國教會在很大程度上,只知道傳福音,不知道專業培養傳福音的人。不是無為而治,而是沒有人。所以,單單從教會層面,從信徒需要的層面來說,非常需要,而且緊迫。

第二,這不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的。照目前這種環境,沒有把神學院關了就已經很好,不要提新建了。此外,三自的神學院,也就是題主說的那種要審批的神學院,原本就有限制。即每個省一個神學院(南京的除外)。所以,大部分省已經新建不了。除非搞其他形式的。所以,從外部環境看,不是有沒有必要,而是不能。

第三,大多教會在教育方面並不捨得投入。教會大多會支持建神學院。但外部環境會帶來很大壓力。如果按現行的大陸神學院的模式,我個人認為沒必要繼續新建。差不多就得了,多了也沒什麼用。

第四,政府為什麼要支持新建神學院?這簡直異想天開。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都來不及宣傳,還建神學院?別想多了。這跟本土不本土沒什麼關係,洗腦才重要。

四點回答四個問題。差不多也是四個角度,勉強看看吧。

以上。


看成了要建立多神學院……

難道你們要建?καδημ?α嘛?

然後你們要建神學院我是資磁的,建好了告訴我一聲,我要去你們那裡蹭拉丁語課去……


客觀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天主教在全國原本有12所神哲學院,現在關門了好幾座。神哲學院全部屬於愛國會管轄,這其實等於壟斷了國內大部分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培育。你想自己建神學院,很難得到合法性的支持,因此你也辦不下去。另外我走訪了國內的天主教神哲學院中的兩座,和幾個修院老師交流之後,得出結論就是國內的天主教神哲學院一是浪費大量時間學不到什麼東西,二是政治和信仰衝突劇烈,三是牽扯到各教區權力鬥爭(誰能在神哲學院控制更多的未來的神父,那必然未來在教區更有勢力),四是理論脫離實踐,想當然,例如一學期學5種語言(希臘,拉丁,義大利,英語,德語),最後啥也學不成。神學基調在國內也無法達成統一,牧靈脫離實踐,生源少還差,中國天主教能有今天也真是天主的保守了……

結論:天主教神哲學院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多開

基督教神學院

除了國內的幾所神學院之外,現在三自也有送牧師和講道員去美國之類的地方學習神學的。

主要也是神學路線問題,聯合禮拜之後,中國的路德宗,長老會,聖公會,包括倪柝聲體系邪教,家教等等,各種混合的神學觀念夾雜在一起,只要調查一下一般三自教會的信仰宣傳,就知道他們攪混水的極多。對於很多基督教的基要真理,並沒有講授,這一點遠不如天主教,天主教一直有要理問答,在基本教義上全體天主教徒基本都能達成共識。

中國的神學院因為這個問題,也是時常路線鬥爭為主,而且也包含著權力爭鬥的意味。神學教育的意義不大,因為研究深入了就得分派了。(間接顯示其實三自只能算統戰,不能算教會,教義紛爭是必然分派的)

結論:也需要改革,而不是多開


試著答一波,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諸位多多指正。

個人認為在中國境內還未能上升到有無必要的層面,更多的實際上還是教育體系並不完善導致的諸多問題的層面。

首先,在中國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對於宗教信仰的態度實際上是很消極的,宣傳和推廣宗教學說是很吃不開的,也只能限制在宗教活動的場所內部進行,一旦出圈就會受到影響,不說其他宗教學說就連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以復興華夏精神和文化為出發點的【漢服運動】都受著諸多的限制和打壓,其他宗教活動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其次,受早些年間的某次未發生過的動亂影響,為了抵制很可能裹挾反華思想而來的教育威脅,推廣宗教學以及正規化宗教人員教育幾乎成為了大難題。事實上,在民間,信教人員並不少,但是因為教育體制極度不規範,滋生了很多的問題,甚至邪教也如此鑽了空子。

最後,近幾年受is的影響,宗教成為了幾乎國內人人喊打的問題,情況之嚴重就更不可能改動當前的宗教教育政策。所以當前的情況,尚不能改善,牽一髮會動全身。


「神」…………學院?????

專門培訓牧師的「學院」?????

培訓出牧師要幹嘛?讓牧師有生財之道兼為梵蒂岡牟取財政收入??

人也好,國家也好,不過是求生存求發展,整個社會體系都是為這個最根本目標而設計運作,教育又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和基礎。人YHWH保佑的國家,不用操心生產生活問題,人YHWH負責,可中國有這福氣?中國有這餘力搞這個?真覺得自己有錢了哇?

教育出科學家,可以提升技術應用能力,教育出政治家,可以提升社會體系運作效率,教育出技術工人,可以提升工業生產效率,教育出農民,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就是教育出酒店服務員,也能提高服務標準,可培訓宗教營銷員,是幹嘛呢?運用社會生產創造的財富,培訓一支致力於宣傳反黨反政府、致力於培養反黨反政府勢力、一心嚮往先進發達宗教國家的傳銷隊伍?培訓一幫幫的從骨子裡排外仇外的自命高貴的「神族」?

這是養虎為患還是飲鳩止渴?

還是想馴化那些惡獸?千萬記住,世上動植物有上千萬種,人類不過馴化了幾百種,上百萬種動物,人類不過馴化了十來種。不是什麼貨色都能馴化的。

實在要建「宗教學院」,那就做到別動用來自國家財政的教育資源。不事社會生產,卻能自行收稅,還得要國家給培養更多的宗教稅務員,覺得你是誰啊,國家社會欠你啊?


天主教的修院(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名義上也被叫做神學院。當然有必要,要不如何培養神父.....


我是這樣理解的

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遭到阻擾

另外一部分,現在的神學生和之前的神學生稍微有點差距

早一輩的神學生,有很多都是挺優秀的人,比如特別想在這個領域做點什麼,但遇到了局限,就上了神學

但漸漸的,不知道大環境怎麼就變了。比如一個信耶穌的家庭,他孩子考不上大學了,也不想讓他上中專,老媽希望你以後侍奉神,你上神學院吧……我不排除有一些好的大學的本科碩士後來讀神學的,但國內的神學生,的確很多是這樣開始的

國內需要建立更多神學院嗎,肯定需要

但,就像是很久很久以前,考不上更好的大學的人,才選擇師範,現在是考不上大學的人,可以能上神學……

這個氛圍不變的話,追求量還不如追求質

否則,別看題主說的4萬個牧師,40萬個牧師,反而更愁人


說出錢蓋的,那要看該什麼神學院。這個神,是和馬西阿?約書亞同體的埃勒奧希姆,還是不和阿勒?馬西赫?伊薩同體的阿勒?伊勒哈?


1、學校里一個班級撐死50個人,而國產的牧師數量又少,接近四萬,根本不能滿足需求,是不是有無為而治的意思?不是,參考你的第五個問題

2、新建新的神學院有沒有必要? 有 ,原因參考你的第一個問題

3、是否會遭到政府的阻撓? 參考你的第五個問題

4、還是會遭到現有傳道人員的阻撓(我最關心這個)?真是神的僕人就不會阻撓。

5、政府為什麼不準備新建本土化的神學院?基督教不可能本土化,政府更願意發展本土宗教,比如佛、道


唔…我覺得,如果是私人出錢蓋的,你愛咋蓋就咋蓋,如果是政府出錢的,那不可能,宗教屬於個人信仰,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基督徒的。

再來,難道把教堂遍佈成便利店一樣,信的人就會多了嗎? 與其這樣,不如派教士出去多傳福音,多去關懷一些弱勢團體,把自己的形象給拉上去,再不然,多拍點達文西密碼之類的電影,那陣子關於基督教的書籍應該銷路很好。


宗教局可以肯定和否定一切宗教事務,歸黨管,你應該能明白。


據我了解,國家已經好久沒有按立新的牧師了,教會好像也沒有推舉領袖。

中國的家庭教會一般都是建立沒有多久,領袖都是建立教會的牧師。

這樣的家庭教會都會有自己的神學院,或者幾個觀念相似的教會合辦,自行按立牧師。

估計第二代可能會是前代牧師培養,或者有很多的時候由同工會選舉。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國傳統宗教的寺廟道觀往往隱匿在深山老林中,而外來的教堂卻一般修建在鬧市裡?
天主教 和 新教 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
塞維利亞的聖像藝術
科普特等東方教會如何看待天主教教皇?
愛爾蘭作為一個百分之八十天主教徒的國家,如何能公投使同性婚姻合法化呢?

TAG:基督教 | 天主教 | 宗教 | 神學 | 傳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