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忽略該問題。?


基督教在晚清以及民初時期,在北方小城市,農村影響極其深遠,我沒有很多研究,結合自己知道的一些家鄉的史實談一談自己的了解吧。我沒有宗教信仰,答案是基於自己對社會歷史和宗教的了解,盡量做到客觀真實。

我家鄉在太谷縣,距離太原市一小時車程,山西省農業大學就在這裡。農大的前身是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孔祥熙是宋靄齡的丈夫,在民國後期執掌財政大權。雖然他沒有兩位連襟(妻子的姐夫妹夫)那般顯赫,但也是民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

銘賢這兩個字的意思是銘記先賢,先賢,就是庚子年被殺害的基督教人士。庚子年時不只是義和團圍攻北京使館,在山西也有很多傳教士,教民被攻擊殺害。孔祥熙作為教民,逃脫了圍攻,在事後處理善後,受到了教會的信任。之後20歲的孔祥熙赴美留學,在1907年歸國,應母校歐柏林大學委託在家鄉建立了這所私立學校,也就是山西農大的前身。學校的第一批教師很多都是傳教士。

這張圖片是亮劍的截圖,圖片中的建築就是山西農大校內的「韓氏樓」,這個韓氏,說的是美國傳教士韓明衛一家,也就是Hemingway, 樓的名字叫做「Hemingways Memorial」,韓明衛的兄弟用母親留下的兩萬美金,在20年代建成了這座樓。韓明衛一家在美國也頗有根基,他的一個侄子就是小說作家,諾獎得主,硬漢厄內斯特·海明威。

韓明衛作為傳教士來到中國,在太谷縣開辦了醫院,也成為了太穀人民醫院的前身。孔祥熙童年時身患疾病,就是在當地的基督教醫院治好的,後來自然地上了基督教學堂,可見庚子之前,基督教在山西已經頗有影響力。可以說沒有基督教醫院救治,和基督教學堂的教育,還有基督教會在青年時期的扶持,太谷孔家也不會成為四大家族之一。

基督教在傳教時有這樣幾個特點,廣辦福利,收養孤兒老人,興辦教育,開辦學堂,提供醫療服務,救助窮人。基督教的傳教士,很多都有一技傍身,有的會作文,有的會治病,有的懂政治,有的其實就是科學家…,他們利用自己的特長服務當地居民,獲取他們的信任,以傳播自己的宗教。

被救助的孤兒成為了基督徒,上新式學堂的孩子有很多也信了教,被醫院救助的窮人自然感恩戴德,富人也願意親近教會,一來多個門路,二來有個仗義疏財的名聲。縣城與農村,很多人的生老病死都和教會聯繫了起來,教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通過提供基礎的社會服務,贏取人民的信任,這樣下去,基督教的勢力只會越來越大。在今天,山西也還有很多信徒,答主親自拜訪參觀過本縣三處教堂,其中一個是天主教堂,兩處是新教教堂。

一種意識形態想要在外部傳播,就得深入基層,獲取平民百姓的信任,所以基督教海外傳教,就要開辦學堂醫院,共產主義要傳播,就要搞土改運動。農村的輿論陣地要靠努力的調查工作來佔領,共產黨不去佔領,西方宗教勢力,中國的宗族文化,就一定會去佔領,這也許就是基督教在當代中國農村爆炸性發展的原因吧。


跟題主問的具體地區不太一樣,但家在山西呂梁,也來談談觀感。以下全部是天主教相關的經歷。

嗯,地上。

太原附近的教堂去過兩三處吧,包括市區龍潭公園附近解放路的總堂,周邊清徐(?)的洞兒溝教堂,還有暑假裡總有堂區組織人去的板寺山(也叫聖母山)。

貼幾個鏈接:

板寺山「 板寺山聖母堂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天主教朝聖地」

山西太原市洞兒溝七苦山景點介紹(附圖)

市民眼中的太原地標系列09:解放路天主教堂

教堂當然是堂區教區的教友們建的了!

先解釋一下堂區教區在呂梁具體的對應地區,幾乎整個呂梁地區都是隸屬於山西省汾陽市的天主教教區,教區主教是霍成老先生。教區在汾陽市市區有一處教產,包括租出去的天愛商廈,以及附近的院落、教堂里住著主教,神父們,也有熱心教友們為教會神職人員服務,做做飯啥的。暑假寒假一般都會召集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從中學生到大學生)培訓學習教會義理,召集適齡男女青年進行婚前培訓,學習婚配聖事相關的教會律例和部分生理課程(?),召集各處教區的有空的學生家長(?姑且這麼叫吧,定身份太麻煩了)學習,學習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敦夫妻婚姻生活,通通氣,學吹拉彈唱(。。。),學義理學堂區管理經驗,學聖經,學怎樣向別人解釋清楚(稍微地?)教會義理,總之就是提升知識水平啦。學習期間的講授者多為堂區神父,修女,偶爾也有各處交流學習的神父修女。

禮聞來學,也聞往教

接下來說說汾陽教區的堂區,小到只管一個300人以下(除少數全村信教對抗計劃生育的村子之外,大多數是一村之內,只有三兩姓,再由這三兩姓擴充發展)的村子,大到一個縣級市,只要有一個本堂神父駐紮在這裡,這裡就是堂區。堂區之下是少數幾個村,有的人多點,修一個百十平米的小堂,有的人少,用民房或者乾脆沒有專辟出來的場所,只是神父來送彌撒了,就在某個教友家中進行彌撒。一年之中的幾大瞻禮,教區堂區的神父都是要出去送彌撒的,經常是讓附近5公里10公里以內的部分小堂口聚集到一個比較大的,好讓神父在一天之內少跑些路,也能人多一點聚一聚。

說一說汾陽教區的一個特例,文水縣某村,全村信教,結果就是家家超生......也沒有什麼讀高中讀大學的切望,畢竟家裡孩子多了,壓力大。60後70後80後們的一條出路是選擇當神父,修女,當然,這樣的描述可能不太恰當,應該說是接受聖召.......揣測別人的動機總是不好的...況且別人也沒幹什麼.....村裡的環境也讓人沉溺其中,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天主教傳入這村的時間很早,義和團運動的時候已經有村中弱冠青年堅持信仰被屠戮......已經被教區追加封聖。榜樣的力量也是興旺的原因。村裡設有教會醫院,修女們發願當修女期間,會學習一些課程,過去是學習護理醫療之類的,學習單位包括但不限於武漢同濟醫(專/學院)?後來課程設置改成以幼師為主。其中的原因大抵是部分人意志不堅,半途而廢,又有一技傍身,有了退路,可以大膽地退........也挺無奈的

教會和教友會接收一些棄嬰,比如豁唇的孩子(聽那個男青年自己說的),就像韓丁的《翻身》里寫的那樣,育嬰堂一類的機構,要不是本科同學搞山西近現代的土地研究,我永遠不會知道這本書....這本書應該是寫長治地區建國以後的一些情況,題主可以看看。這本書在panc網盤搜索裡面可以搜到。

太原附近的六合村,大概是全國數得上號的天主教聚集地吧。本科的時候,室友幫老師做項目,整理過一些集體化時期的資料,其中就有這個村子的部分村民的招供還是審訊記錄之類的,掃了兩眼,沒多問。《蒙塔尤》表示很贊..........

接下來說說教堂這一類建築的情況吧,前面也提了一點點。

教堂大部分是由堂區甚至整個教區的教友們募集修建,八十年代末修的教堂,大概率會是村裡的人或者教區的人,自發主動學習建房技術、瓦瓦技術之類的,學完還能添一份手藝外出做活兒。10年之後的應該是募捐錢款,外包建造了吧。

洞兒溝的教堂應該是有外國人神父故居的。


不拜祖宗不拜天,中華傳統在東南


推薦閱讀:

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們,你們是怎麼樣理解:上帝創造了全人類,卻只揀選少數做祂的子民?
放棄基督教信仰是什麼體驗?
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是否是基督教中的上帝?
韓國電影「哭聲」的這些隱喻,坑了所有想知道真相的觀眾!

TAG: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