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的國王打仗沒錢,向銀行家借錢,而不像中國的皇帝搜刮民脂民膏?


中國的皇帝們基本都比歐洲國王們富,一般不太遇到流動性問題,他們主要考慮長期收入不足的問題。所以想辦法搜刮民脂民膏是主要經濟課題。

當然,王朝末年,非常時期,崇禎和隆裕都曾去問大臣們借錢。

歐洲的國王呢,經常有流動性問題,所以需要借款應急。當然也搜刮民脂民膏,不然借款怎麼還?

搜刮民脂民膏其實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情,不但成本高,而且來錢慢。

獅心王查理同學去遠征耶路撒冷前,就一道命令,預收三年的稅。(說歐洲國王沒權的可以歇了,說沒搜刮的也可以歇了)

可就算草民們不反抗,賣兒賣女換現金繳稅也需要時間呀?打仗哪裡等得起?

查理只好把自己的領地押得押,賣的賣,路上還做些沒本錢買賣,最後才籌足軍費。


上面一群民族主義泛濫,忙著說歐洲也不怎麼好的真是夠了。咱們好好答題不行嗎?

歐洲中世紀是封建制,而中國同時期是中央集權。這兩種制度下的區別,就是歐洲的國王們沒有增稅的權力,要多收稅得召開三級議會(所謂三級,是指市民、貴族和僧侶,就是現在議會制度的雛形,只不過此時的三級議會不是常設機構),經過三級議會同意才能加稅。但是三級議會同意加稅往往帶有附帶條件,通常都是限制國王權力之類的提案。所以歐洲的國王們不到萬不得已不喜歡召開議會要錢,能通過別的方式弄到錢最好。

補充一下,中國的皇帝的束縛比歐洲國王們少得多,理論上可以隨意加稅,但實際上加稅太多也容易引起民變。所以中國皇帝們的做法通常都是壟斷某行業自己辦國企,比如鹽鐵專營之類,依靠這些國企的收入充實國庫。這麼做一是剝奪了商人的利益,二是使得民眾只能購買質次價高的國營壟斷商品,但由於繞了個圈子,所以朝廷面對的壓力少了很多。對此有興趣的話可以搜索「桑弘羊之問」。


很多答案都說《貨幣戰爭》只是個小說而已。我沒讀過,但是就題主描述的這件事來說,還是比較符合美國civil war和WWI的歷史的。歐洲的情況我不了解,就說說美國的情況吧。以下內容是我在一本經濟學教授寫的學術著作上看到的,但是讀得不仔細,如有不確望指正。

戰爭期間,政府為了取得勝利而融資購買戰爭所需物資。政府部門向銀行業申請貸款,並成功獲取了信用。注意當時的金融秩序還處在金本位時期,政府拿到貸款並沒有用來購買物資,而是用它兌換了銀行的黃金儲備。於是civil war一開始,北方就掌握了幾乎美國全部的黃金儲備,有學者認為這是北方贏得戰爭的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在金本位下,美元還沒有成為國際貨幣,國際貿易基本靠黃金作支付,於是北方有能力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物資,而南方就只能以物換物了,主要靠出口棉花換取物資。

故事還沒結束,政府的黃金基本上只用於跨國貿易的支付,在國內,政府又想了一個圈錢的辦法,向銀行發行2%政府債券。那麼銀行為什麼會買呢?要知道2%利率可不是個高收益資產。這是因為政府允許銀行以這種債券作為儲備,發行bank notes,這相當於給了銀行發行貨幣的權利。於是就有了大量的美元流向政府,政府拿這些美元作國內支付。

先看第一個手段,銀行失去黃金作儲備,不得不停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美元不再兌換黃金使得美元價值下降,引發了戰爭期間的通貨膨脹,相當於民眾手中的價值在縮水。

再看第二個手段,政府通過發行2%政府債券,獲取大量美元。而戰爭結束後,政府並未贖回債券,這些政府債依然作為銀行的儲備,成為了基礎貨幣。政府向銀行借錢,一樣是不用還的!

寫到這裡問題就差不多明了了,向銀行家借錢,同樣是搜刮民脂民膏。而且這種方式更隱蔽,不易引發嚴重的社會矛盾。然而中國並沒有一個成規模的銀行體系,皇帝借錢難啊,所以只好明搶了。


貨幣戰爭這種小說。有什麼參考價值?


漢代的高利貸,戰力暴表。


推薦《人為製造的脆弱性》


刮收民脂民膏也是需要人力和時間成本的...時間緊、任務急啊,愛卿!


上面說的答案都挺對的,題主可以看一看《強制、資本與歐洲國家》這本書。


國王領不夠大。夠大的,例如英格蘭,國王會被議會約束,分分鐘砍頭。民脂與王脂其實也早被教會颳走。與教會戰就是與全歐洲戰啊,直到你真能孤懸海外。


貨幣戰爭系列是幻想類小說,不是史實,不要當真。

銀行出現的時候,歐洲皇室的權利已經被很大程度上架空了,並沒有中國皇帝這樣強大的中央集權。歐洲皇室要實行苛政重稅,也要問問大貴族、議會、主教、行會等等的意見。


因為歐洲都是君主分封制,中國是君主集權制。


都是瞎扯淡。

歐洲國王不搜刮民脂民膏?窗戶要收稅結婚要收稅交完了國王的還得交教會的,怎麼叫「不搜刮民脂民膏」?

中國皇帝不問銀行借錢?晚清的皇帝問洋人銀行借錢不是借的很嗨嗎?


貨幣戰爭。。。實在是陰謀論太重了,當小說看看就好了。

PS:如果僅僅是當小說看看的話,其實還是蠻不錯的。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歐洲歷史 | 國際經濟 | 經濟地理 | 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