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些?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不要大道理,不要雞湯?

每天忙忙碌碌的,卻總達不到自己的那個結果,於是乎,每天重複的做著,慢慢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麼,不知道為什麼而忙,這應該是一種病吧?怎麼治呢?不想聽大道理,不想要雞湯,能用自己和身邊的人的類似經歷分享下類似的情況嗎?


呃……我會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是知乎系統,而不是任何一個知友,邀請我來回答——我大概又後知後覺了,謝邀,the bot.

這問題說起來有點老生常談,題主無非是陷入了常見的空虛感中,原因可以是恐懼、焦慮、完美主義……或是別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情緒——anyway,搞清楚空虛感產生的原因其實不重要。

瓊·貝茲有一至理名言:行動是絕望的解毒劑。雖然她是唱歌的而不是什麼心理學家,但這話非常有道理,行動是能夠影響情緒的。

我的建議是,你要麼去讀讀理查德·懷斯曼的書,呃,書名我有些說不出口……叫做……《正能量》——雖然看上去百分百是一本雞湯書,但其實內容是三鮮排骨湯來的。

不想讀也沒關係,拿支筆,把最近想做的事一條條寫下來貼門上,做到一件划去一條。


試著去做一個有趣的人。

1.暫時逃避

我對生活的無助感是周期性的,會在一個不知不覺的時候,這種感覺突然襲來。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去過分苛刻自己去面對,這會讓自己的心情更加惡化。我已經很久沒有打過網路遊戲了,因為在高中時連續通宵之後喪失了興趣,現在大二,就在前幾天,壞情緒周期性得又來了,覺得做什麼都沒有意思,那些曾經堅持的東西好像也沒有了意義。

我試著說服自己,繼續去堅持,可是直面這段時光又是如此痛苦,一股深深的分裂感。我回到寢室,看到室友在打lol ,這次我選擇試著去玩一下,打了兩把,我就果斷得停住了,然後發現自己心情舒暢了許多。

這裡,我並不提倡你去要網遊,特別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人。「適度網遊有益身心」,這次我是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居然看電影能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沒什麼遊戲不能呢?而且在短時間裡面這種方式給予自己的多巴胺水平更高,而且成本還比較低。不過,我並不建議控制能力差的人嘗試這種方式,只是拋磚引玉,還可以嘗試其他個性化方式,比如其他知友提到的手工,當然電影也是一個普遍適用的方式。而這一切方式的目的是為了暫時逃避,讓自己緊繃的神經暫時鬆弛下來,最高能達到「忘我」的境界,在短時間內忘記這些情緒。然後你可以整理旗鼓,繼續上路,暫時的逃避其實無妨,但是也不可逃避過度,不然會造成更深的憂慮。不妨嘗試一下(≧?≦)

留個坑,上完課繼續寫。


我也經常因為這樣的困惑而感到焦慮不安,每每如此我都會一遍一遍的告訴自己:

世界上唯一能解決你焦慮的方式,就是去做這些令你感到焦慮的事。

共勉。


大兄弟,淘寶購物車該清了。


人生苦短,何必怎麼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的生活總是在為各種事情忙碌,但是你的這些忙碌卻又並沒有回報給你所期望的結果。

如果你有遇到這樣的問題,那我想格雷爾·麥吉沃恩的《精要主義》將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格雷爾被譽為是21世紀的史蒂芬·科維,也是精要主義的提出者、倡導者和領導者,致力於幫助個人和企業摒棄瑣碎,直抵精要。服務的客戶包括Apple、Google、Facebook、Twitter、pixar、Adobe等多家世界頂尖級公司。

我最初接觸到精要主義的時候並不是從《精要主義》這本書中得知的,而是從新東方老師艾力的書《你一年的8760小時》中認識到的,但是這本書中並沒有像格雷爾的《精要主義》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這般詳細的說明。

艾力老師的書主要介紹他本人是怎麼分配他的時間的,也並沒有提出精要主義的概念。

他每天會把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分成四大塊: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就這樣把每天該做的事情進行分類後,他會把重要緊急的事情擺在第一位,之後再按分類完成其他的事情,以確保把時間充分用在有收穫的事情上。

把時間充分運用起來是很多人的追求,所以大家都把心思花在了學習時間管理上,都認為自己的生活之所以過得忙碌不堪是因為時間安排的不合理。

曾經我也以為自己是一個不會安排時間的人,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卻也沒見的這些忙碌得到很多收穫,直到接觸到《精要主義》我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我不會時間管理,而是我不知道主動選擇安排自己的生活。

這五個問題如果你有中招的,或許你應該藉助一下精要的力量了。

1.你是否曾感到心力交瘁?

2.你是否曾感到勞累過度卻又沒有發揮所能?
3.你是否曾覺得自己只擅長做瑣碎小事?

4.你是否感到自己忙忙碌碌卻又效率低下?
5.你是否覺得自己一直在奔忙,卻又總是到不了任何地方?

在《精要主義》中格雷爾分了三步教我們如何做到「更少,但更好」,從而實現我們的個人價值。

精要主義的第一步是探索:區分無意義的多數和有意義的少數

很多人無法提升自己,是因為他們無法擺脫一切都重要的理念。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事情都認定為重要的話,那註定我們這一天將會一無所獲,除了只是把這些所謂重要的任務完成以外,我們得不到其他的。

我們不是要找過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尋找個人貢獻價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情,恰當的方式,合適的時間。

精要主義的第二步是排除:擺脫無意義的多數

選擇是如同說話一樣,是我們作為人特有的能力,如果我們放棄了主動選擇的能力,那我們只能站在被動的一方,讓別人決定著我們的生活。

仔細想想,你便會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你主動需要的,而是他人安排給你做的。

當我們喪失選擇權的時候,別人會替我們做出選擇。所以,要麼謹慎地選擇有所不為,要麼不由自主,任人擺布。

說「不」才是實現個人貢獻價值的關鍵所在。彼得·德魯克曾說:「說『不』可以讓人變得高效,因為說『不』的人會說『這不是我的事』。」

精要主義的第三步是執行:讓有意義的少數做起來毫不費力

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覺得執行一件事的過程中充滿了困難和阻力,必須要硬著頭皮去「完成」。

這便是非精要主義在執行的時候與精要主義的最大區別。精要主義不會把需要執行的事情當作任務去「完成」,而是輕輕鬆鬆的執行,因為這件事情不會讓它感到困難。

所以若想讓有意義的少數做起來毫不費力,最重要的莫過於把時間省下來創造一種方法,用來掃除障礙,使任務執行起來變得儘可能輕鬆。

因為篇幅的限制,在這裡我只是把精要主義的三步走概括出來,書中會詳細的講到了如何把這三步實施到位,讓你做到真正的「更少,但更好」。

如果你想通過學習時間管理來提升你的做事效率,提升個人價值,那我建議你不妨先看看格雷爾的《精要主義》。他會告訴你如何把時間與精力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它不是教你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做對的事情。儘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時間和精力投資,從而達到個人貢獻值。


占坑


推薦閱讀:

TAG: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