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外國文學的翻譯文本?

喜歡看外國文學,但是很多時候發現翻譯的版本不止一個,如何簡單快捷的選擇翻譯文本更好的


選擇外國文學的譯本,特別是一些經典名著的譯本,確實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一本名著對應十幾個譯本的情況都十分常見。我自己很喜歡讀外國文學作品,對譯本的要求也比較高,這裡說一說我自己的原則。

原則一:能讀原文,盡量讀原文。

這個不用過多解釋,很多人主張文學是不可譯的。可以說,無論再好的翻譯版本,也是譯者在自己理解基礎上對原著的重寫。所以,有條件讀原文就讀原文,原汁原味勝過拾人牙慧。

原則二:譯本盡量選擇以原著語言譯出的。

翻譯本身就是一定程度上對原作的重寫,如果譯本是轉譯其他語言的,那麼就語言層面而言只會距離原著越來越遠。在選擇時要注意甄別。

原則三:無論評價如何,一定要通過閱讀來取捨。

關於外國文學特別是名著,往往有一個「公認最佳譯本」的說法,但這個「公認最佳」未必最好。別人的推薦只能代表別人的看法,每個人的品味不同,適合的語言風格不同,即使是大多數人認為好的譯本,也可能不對自己的胃口。所以,通過親自閱讀來選擇是最靠譜的。

原則四:選擇盡量保持原作風格的譯本,不以語言是否流暢來取捨。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中提到:「一本優秀的譯著的標誌不在於其流利,而在於譯者是否有足夠的勇氣,保存並捍衛原作的全部罕見和獨到的表達方式。」有時候「好讀」並非取捨的標準,翻譯中儘可能保留原作的韻味比翻譯得流暢要難得多,也更考驗譯者功力。

原則五:選擇全本翻譯、注釋詳盡、最好附有譯者自己評論的版本。

有一些作品由於種種原因會出刪節本,個人認為全本會更大程度上保留原作的風貌;詳盡的注釋有助於理解原著的內容,由於文化背景差異、作者個人風格等因素,作品中很多地方我們要通過注釋來了解原著的涵義;譯者的手記對於理解原著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通常也能提供一些獨特的角度。

原則六:選擇與原作者風格相近的譯者。(這一條並不特別重要)

這是我個人的偏好。私以為詩人譯詩人,散文家譯散文家這樣的搭配,較之專業的譯者,在譯本上多了一些文學性的東西。比如査良錚譯的拜倫和普希金、李健吾譯的莫里哀戲劇、梁遇春譯的蘭姆,自己都非常喜歡。

------------------------------------------------------------------------------------------------------

我常用的一些方法:

1.多讀書評。很多書評會討論到譯本的問題,這時候可以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和書評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譯本。

2.推薦翻譯與版本小組。這個小組的置頂帖:關於名著的譯本——整理參考提供了很多外國文學名著的譯本比較,可資參考。而且可以發帖討論某本書的譯本問題。

3.去大型實體書店。大型實體書店會有同一本書的各種譯本,非常方便比較。

4.對出版社的選擇。關於外國文學翻譯有「三大社」的說法。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很多資深翻譯家,譯本質量通常比較有保證。

5.對譯者的選擇。很多譯者專事研究某一個文學家的作品,質量公認很好,讀的作品多了就能找出這種對應關係。比如朱生豪——莎士比亞、草嬰——托爾斯泰,等等。


隨意翻兩三處,特別是文本的中後段,自己評判譯文,基本上全書的翻譯質量就可窺見一二了。

現在其他出版社也會有佳作,譯者的話,普通讀者可能都不會太了解,只能碰到一本算一本了


簡單快捷的話,首先有書的話隨便翻到哪一頁,開始讀,讀著讀著你覺得清新自然那就是好翻譯,如果不通順晦澀那就是不好。其次你要是沒有書的話,就在豆瓣上看不同翻譯版本的評分吧,一般都很準的。


如果是讀經典外國文學作品,我一般會看出版社,首選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這兩個出版社出了很全的外國文學作品系列,質量上乘,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譯林出版社也有好的譯著,比如個人曾經讀過紅皮的那個精裝系列中的幾本,插圖非常精美,翻譯也流暢。


譯文就不會錯。


很難預判吧,只能看譯者和出版社了


推薦閱讀:

TAG:閱讀 | 文學 | 外國文學 | 翻譯 | 中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