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愛玲說過: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該如何理解?


把「懂得」理解成狹義的懂得,我認為是不夠的,人有時可以理解另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卻無法原諒他/她的所作所為,所以並不僅僅是「看透世事」的那種「懂得」,就能擁有一顆慈悲的心。這種懂得,應該是一種全身心,抽象的懂得,可能是某一個瞬間,某一件事,令你完全感受到他的感受,令你完全明白在那種情況下他為什麼這樣做而且你明白如果是你,你也有可能會做出同樣的事,這種同理心不是簡單的同理心,而且強烈感受到對方所有的無奈、憤怒、困惑等等全部情緒,你明白到他的義無反顧,明白他的身不由己,你明白如果是你,你也有可能會做出同樣的事,當你懂你也有可能會做出同樣事情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原諒了自己,才會有可能原諒了他,你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去看待他,你明白他的苦,他的無奈,但你依然愛他,憐憫他,包容他,這就是你的慈悲心。

有點亂。。見諒


心理學有個說法:當一個人越接納自己,他對於周圍就越開放、越寬容。

具體說來,就是「我更容易原諒別人的自私,因為我接受了自己的自私。」


是呀,就是什麼都懂。

懂得所有你說不出口的貪婪怯懦和自私,懂得你的懷疑和猶豫,懂得那些見不得人的小心機,懂得你自以為是的成熟和愚蠢懶惰的想法。

懂得這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以及美好背後的滿目瘡痍。

懂得關於愛的真相。

但因為是你,彷彿一切都值得寬恕。

生命是一席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只好選擇性失明。


《火影忍者》里,鳴人沒有殺掉我愛羅,因為他切身體會過孤獨和仇恨,所以能夠理解我愛羅的復仇行為,這是他的一種慈悲;卡卡西回憶篇里,邁克凱三番幾次向他提出挑戰,儘管卡卡西很不情願,但最後都答允了凱的要求,甚至接受了「剪刀石頭布」的挑戰,因為他切身體會過帶土帶給自己的炙熱和溫暖,所以能夠以溫柔之面相待他人,這是他的一種慈悲。

真正的懂得,不是對一件事物的了解,而是能以站在對方的處境,以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去了解整個過程。

朋友圈裡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拿你對我的態度來去對待你,恐怕你早就離開了。」這樣一看,這句話似乎是在宣洩對他人的不滿。但是從一個角度來看,想必她一定是被人溫暖過,才會有力氣和勇氣,去溫暖身邊的人。只有嘗過糖的滋味,才會想要將它分享給更多的人。


在《張愛玲小說集》序中,張最後提到論語里一句話,「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如果說「懂得」是「得其情」,那麼「慈悲」就是「哀矜而勿喜」了吧。


懂得是感同身受。當我們能夠真正感受到另一個人的痛苦,憂傷,孤寂與絕望的時候,我們會一下子打從心裡「懂了」。對這個人,我們自然感受 到的,就是慈悲。

文字也許可以解釋什麼是慈悲,但下面介紹的慈悲練習(一個阿梵達的練習),(也許)能讓你從心裡經驗到慈悲 -

慈悲練習

目標:增加全世界的慈悲含量。

指示:這個練習在所有群眾聚集的地方都可以使用。這個練習特別針對陌生人,在適當的距離下,以不打攪到他們的方式來做。試著在同一個人身上,完成下列五個步驟。預期結果是增加個人內心的平和。   

第一步。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尋找生命的幸福」

第二步。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試圖免除生命的折磨」

第三步。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已經明白生命中的憂傷,孤寂與絕望」

第四步。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人身上,重複地告訴自己,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尋求需要的滿足」。

第五步。把注意力放在這一個人身上,

「和我一樣,他(她)正在學著了解生命。」

變型:

1. 可以做在配偶與家中的一個人身上,增加彼此的了解。

2. 可以做在那些仍然存在在回憶中的過去的仇人或死對頭身上。

3. 可以做在一些不熟悉的生命型式身上。

想了解更多,可以聯繫我。微信 avatarsteven。或QQ 821135239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因為懂得別人的心理,所以會寬待他人,但在我看來這句話帶著淡淡憂傷以及無奈。可能是因為懂得,所以受傷吧!僅個人觀點


雖然不太懂,但我想一定不是同情心泛濫。


我有疑問,曾經特別理解這句話,和男友剛分手。剛認識他時我特別大度,能接受他的過去,憐惜他的前女友。相處一年我肚量越來越小。一點不慈悲,精彩貶損他的前任...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變成這樣....我倆剛分手...我們床上不太和諧,有關係么


推薦閱讀:

TAG:情感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