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兼聽才能明?

不管是對於眾說紛紜的新聞娛樂報道,還是身邊各執一詞的人際糾紛,當你對於各方信息來源的真實性都抱持懷疑態度時,怎樣才能對事情本身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認識


謝邀。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兼聽。比如像將將線穿進針孔這樣的事,你將線頭捻細,凝神拿好看準,照著針孔穿過去就行。目標明確,簡單明了的事,不需要兼聽,只需做好就行。

只有面對紛繁複雜的現象,面對多種選擇方案,為了獲取準確的判斷,才產生兼聽則明的問題。知道紛繁複雜和可以有多種選擇,這只是明的第一步,只有抓住了紛繁複雜的核心、關鍵,並據此作出了正確的或者是最佳的選擇,才算明了。

這裡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廣度,即事情連帶的方方面面,直至限於條件不能窮盡為止;二是高度,超然於上,直至需要看清的東西可能發虛為止。以廣度求高度,好比一個沙堆,底部直徑越大,堆得越高,否則你也高不起來。以高度求廣度,好比「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山川河流,盡在眼底。你要減輕下游水患的壓力,上游幾十條河流的走向,什麼地方該分流,什麼地方該築壩,什麼地方建蓄洪庫最好,就能看分明了。或者你要找去找出風光最秀美之處,尋找最短的距離和最好走的路,也容易看明白。

如果沒有廣度和高度,身陷一個局部環境,比如受限山谷之中,看到的就會非常少,想判斷一片區域的狀況,就做不到了。

由此,我們再來說眾說紛紜的新聞或者各執一詞的人際關係,道理也是相通的。

現在媒體很多,不同的媒體對同一新聞,既有大量的到此為止,大家都報得差不多的報道,又有不同的取向和重點的報道。舉例來說,歌廳失火,死了些人,一般就到此為止了。

接著老是歌廳失火,重視消防的媒體注意到,歌廳燈光昏暗,還使用燭光,各種包間曲里拐彎,火災隱患大,還不易逃生。於是從設計上有問題報了。

重視社會問題的媒體,覺得不到位,經過一番研究,發現他們原來是故意這樣設計的,原因是到這裡來的消費者,政界、商界、黑社會、妓女都有,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就是不願讓人發現,於是又從這個角度報了。再有媒體發現,居然在歌廳外停的警車、公車不少,報了。

接著又有媒體覺得,這裡聚集著一個灰色世界,於是開始研究灰色世界這一現象,發現還有高檔會所也有這一特徵,又進一步發現了他們的多種聚會方式,又開始了多點多角度對灰色世界的報道問題。

所有這些報道都沒錯。如果你不是只看了失火的報道,而是看了多方面的報道,是不是對這個社會的某些方面,就有了更真切的了解了呢?具體的報道情況,肯定要豐富多彩得多,由於情況撲朔迷離,還有誤報的,當然也還有炒作的,還有有關方面出來解說不能服眾的。這都不要緊,你仍然可因接收信息的廣度,而擁有了一些高度,不再會僅將其看成一個消防問題,而是上升到了社會問題的研究,從失火的背後,看出了灰色世界中的一些端倪。

一家公司,老是搞不好,上級部門來調查,公司安排了一些人談情況,都是說好話的。調查組同時又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意見完全相反。於是展開來調查,一個一個,找了許多人,單獨談。有些人談得比較客觀,還有許多人因個人利益實現的不同,而談得各有看法。調查組一綜合,發現問題集中在幾件事上,又調查這幾件事,最後終於明白,這個公司被一些人組成利益團伙把持,用人上認人唯親,分配上講關係,真正有貢獻的,受冷落,得到的少。於是該怎麼解決,也就有數了。

從上述所說看,這裡的明,首先是明在兼看兼聽上,這是有經驗的表現,懂得「兼」的好處。但是這裡的「兼」是服從於某一個判斷、某一個認識、某一項決策的需要的。「兼」,是路徑,判斷、認識、決策是目的。所講的客觀,是這個範圍的客觀,所講的明,是這個範圍的明。都是有邊界的。如果要突破這一邊界,就變成另一回事了。

比如,某歌廳在經營中,還做過一些慈善事業,還是稅收大戶,公司負責人在公司設立後,也曾經有過重要貢獻,可是這些事,不是認識問題的核心,和解決當前的問題無關,不能說要把這些事都強調地羅列出來,才算客觀,這反而有遮掩問題之嫌了。


相信常識,懷疑一切


1體育和娛樂:在阿姆斯特朗被曝服用禁藥初期,主控方沒有曝光無法辯駁的證據,阿姆斯特朗沒有立刻反駁。我們應該疑罪從無?應該持一個中立的視角?我說下我不專業的想法,主控方是美國反興奮劑組織,權威性有保障。措辭是「掌握了決定性證據」,保障提升。而興奮劑是一個非常敏感並且和職業生涯休戚相關的事情。沉默幾乎等於默認。因此,在沒有公布證據的情況下,阿姆斯特朗服藥幾乎是板上釘釘。這裡我們是怎麼兼聽則明的?我認為是有罪推定。這是大多數國家都廢止的法律原則。可是,在很多環境下,卻出奇好用。什麼?張柏芝艷照門了?出來反駁沒?好,我知道了。什麼?某某是同性戀?出來反駁沒?(宏迪還是出來反駁過的,中立沒問題。印象中哥哥沒有公開反駁過,雖然沒有公開出櫃,但依然可以「有罪推定」)好,我知道了。

當然,有罪推定用在社交場合過於殘暴,可是如果你真的是想在信息不足的情況八卦一下真相,那麼你就盡情用吧。我們不妨叫它「票死原則」吧.有人說,這不是廢話嗎?這不是常識嗎?可是,這本就是常識稀缺的年代,釐清常識難道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2當然,我相信題主並不是基於以上的新聞提出這個問題,題主應該想知道當生活中我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前一個人說中國經濟要垮,後一個說經濟逐步企穩,回暖是時間問題。前一個人說要中庸一點,後一個人說要保留個性,不要成為流水線的產品。前一個說無論如何要讀研究生,後一個說工作中的經驗更重要。所以我們要信誰?所以我們該怎麼做?

追隨我心?什麼是我心?大學畢業人云亦云的年歲我怎麼知道我心?聽父母的?我都聽了十幾年的父母的了,我到底是在過自己的人生還是父母的人生?我們的疑惑前所未有,我們並不因選擇了哪一方的意見而感到歡欣鼓舞,我們反而會不斷懷疑:當初選擇另一方的話我會有什麼樣的光景?所以兼聽則明的問題是什麼?最大的問題就是聽的時候是兼聽,做決定的時候卻要偏聽!

三峽工程有利有弊,做還是不做?

當然做的時候要聽正反面報告,要做可行性分析。但是你能比較嗎?這裡的利與弊都是千秋萬代的事情,何者為大?如何論證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放在什麼樣的時空考慮?

保本校研有利有弊,保還是考外校?

你聽了很多意見,兼聽了,可是明了嗎?沒有,為什麼?因為你陷入邏輯的死循環。你會不斷比較兩邊的大小。你最後也許會做一個決定---考研。可是這真的會是你最想要的結局?或者最適合你的?Oh,come on,也許只是你看了一部《勇敢的心》激素爆棚,也許你只是因為一個考研成功的學長在你做決定的前一晚跟你徹夜長談。你是不是覺得可怕?偶然事件居然左右你的人生? 那麼繼續往後看,考到外校後,你的人生居然還不錯,你順利留校,當上了副教授,教授,博導,最後入選了千人計劃。你居然混到了百萬年薪。你是不是該感激那部電影?感激那個師兄?可是就在請師兄吃飯的那個餐館,你發現當年頂替你保研的那個人,寒暄後發現他居然現在是你們學校的某院院長。你會作何感想?遺憾?好吧,全知全能的上帝可憐你,讓你看到如果你當初走保研路會怎麼樣,事實上,你由於一直糾結於當時考研的話會怎樣,始終無法接受本校的環境,無法投身科研,評職稱屢屢受挫。最後副教授終老一生。。。

人生很大的成就就是要意識到概率的存在,就是容忍隨機性,就是區分結果和結局。當不面臨取捨的時候,兼聽就是明,所以我們說兼聽則明,因為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所以你看到了事情的兩個方面。你知道有人說美國好有人說美國壞。你知道有人說安卓好有人說ios好。這裡兼聽就是明,不需要額外做什麼。當面臨取捨時,無論如何兼聽都不會明,甚至會讓你邏輯不停循環下去。這時候,為什麼不選自己有眼緣,有偏好,有心跳感覺的一邊呢?把結局留給人類幾十萬年進化出的「BLINK」能力呢?(見《決斷兩秒間》)把結局留給時間,把結局留給在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後都不停致力於自我提高的自己在若干年之後揭曉呢?

事實上,你明白哪一條路你都不會差不是嗎?

姑且叫它「盲狙原則」吧

PS:寫完才發現,我不僅有篡改題意的嫌疑,還有說了半天「常識」的嫌疑。

大家見諒吧。

拜個晚年啦。


前面幾位說得都很好。我想補充一點:人的了解範圍有限,複雜的公眾事件如果沒有一手關鍵的信息源,單靠眾多n手材料,再天才也無法做到明了。所以這種事情憑可以可信來源的信息點進行常識判斷即可,不能追求事事明了,這不現實。


首先事件的主體是活人,除了個別想炒作自己的網紅,大多成年人還是久經社會生活考驗的。

就算是惡人,平時也有自己的偽裝;蠢人,也有自己的安全體系。怎麼可能旁觀者三言兩語一見立斷,明顯記者在文章里下套拐帶。

其次,記者(和一些別的以此為生者)也是要吃飯的,也是有考核指標的。標題誇張可以理解,添油加醋可以理解。

v_v我也缺乏生活經驗,但我覺得,要看真新聞,就要先紮根生活。


為什麼古人推崇兼聽則明:因為古人的信息獲取渠道實在是太窄、太慢,非常容易被蒙蔽。

當今的實際問題是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繁多,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來源被傳播到世界各個地方,極易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之中,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甄別信息的可信度才是最重要的,一條新聞按照不同的寫法會出現不同的評價,這就不是兼聽則明的問題了。提問者估計是這個意思吧。


如果說在知乎上的話,不輕言拉黑他人,就是最好的達到兼聽則明的方法。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思考 | 教育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