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希臘文明?它為什麼會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雲石自問自答邀請我做什麼。。

雲石的文章看了,基本就是初中生高中生歷史書級別的,不少重要的希臘城市根本不在現在的希臘位置,隨便舉點例子,阿基米德的故鄉--敘拉古,就是今天義大利的錫拉庫薩,天文學家數學家托勒密的出生地是埃及,最重要的希臘學術中心在埃及亞歷山大。基督教和希臘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新約都是由希臘文寫的,哪來的曇花一現逐漸衰敗。希臘化時代是希臘城邦文明後一個密不可分的重要時代,羅馬文明都可以稱得上是希臘邊緣的文明。


發展史,尤其是西方文明發展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古希臘文明進入高度繁榮期,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儘管古希臘文明作為一個整體文明體系,在羅馬崛起後被摧毀,但在破壞的同時,羅馬人也從中汲取了其中諸多營養,使其內在精華仍有相當部分得以繼續延續,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既然古希臘文明有著如此璀璨的歷史,那麼可以想知,希臘地區在古代,一定是十分富庶繁華的。因為按照一般邏輯,只有物質層面的高度發達,才有可能孕育出繁榮昌盛的文明體系。比如眾所周知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以及中國,其之文明之興起,莫不依賴於強大的物質基礎。

當然,在這一點上,希臘也概莫能外。只不過,四大文明古國的物質繁榮,基本都是構建在主體地緣板塊本身的優質地理條件上的——古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古印度的印度河——恆河流域,古巴比倫的有幼發拉底—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這些大型河流的存在,以及中下游普遍的廣闊低地河谷,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但古希臘不同,古希臘文明的核心區——巴爾幹半島南端的希臘半島,不僅體量狹小,全境山林密布,河流短小,低地平原甚為稀缺。而且就是這為數不多的低地平原,還大多分布於海岸線周邊,被縱橫交錯的山脈,分隔成一個個彼此間相對獨立的孤島。低地平原的零碎鬆散,決定了,這裡天然不是一塊適宜文明繁衍的高質量地理板塊。

(現代希臘共和國領土之地形圖)

當然,自身地理條件,並不是決定文明興衰的唯一標準。對西方古典歷史稍有了解的讀者就會知道,希臘文明的崛起,並不是基於農耕為主的物質生產,而是基於商業貿易的交換與流通。通過商業貿易,以及海外殖民,希臘聚集了大量的物質財富,最終在此基礎上,鑄就了自身的輝煌。

這種觀點當然是正確的。但這裡卻有一個疑惑:在人類文明極端落後,商業貿易也十分不發達的西方上古時期,希臘就建立了極為發達的商業文明體系,並依託其發展成為一個超級大國般的存在。為什麼隨著時代的推進,人類商業能力和需求的進步,這個曾經的海上商業帝國,卻反而越來越沒落了呢?尤其是到今天,人類整體都邁入海洋文明,海上貿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可希臘,這個人類海洋文明的始祖,卻在海洋文明的黃金時代里毫無存在感,甚至淪落為靠各國救濟維生,不給就鬧事的乞丐。

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人類大型海上商業貿易的吃螃蟹者,卻會隨著海貿的發展,而越混越衰呢?

雲石君在此做個分析。

要搞清楚希臘的衰落,首先要了解,其為什麼可以崛起?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希臘半島的地緣區位。古希臘文明的核心區——希臘半島位於巴爾幹半島最南端,深度嵌入地中海腹心,北部與東北部的山脈,將其與巴爾幹半島,乃至歐洲的其他地區隔絕開來;東、南、西三個方向,分別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以及埃及隔海相望,與此同時,在希臘與小亞細亞半島中間,有大大小小散落著數千個島嶼,為二者之間的有效交流提供了足夠的跳板和支撐。尤其是其中的克里特島,大致位於東地中海的幾何中心,面積也相對較大,成為希臘與西亞、埃及等地海上溝通的戰略中轉站。

從地緣格局來看,希臘半島作為一個地緣板塊,還是比較獨立的。三面臨海,一面臨山的格局,決定了其缺乏與其他板塊交流的陸路通道。而就其內部來說,希臘半島內部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低地平原凌亂散碎,這意味著單一農耕板塊本身的資源產量十分有限。棲身於此的早期人類部落,繁衍到一定水平,當地的資源承載量就到了極限。同時,由於各低地平原普遍面積狹小,所以物質生產的種類自然相對單一,難以滿足人類追求更好生活的慾望和追求。

這樣一來,早期希臘各部落就產生了對外交流的需求——這種需求,可以是各板塊間基於商業交換的貿易,也可以是奪取其他地區資源,彌補自身板塊產量不足;甚至也可以是基於人口承載量達到極限後,尋找新生存空間的戰略擴張。總而言之,希臘低地平原的小而窄,決定了,各部落要更好的生活,或者僅僅是為了生存,就必須要不斷的走出去。

而一個部落要走出去,首先的目標自然是希臘半島上的其他小平原——畢竟當時的人類文明水平極端落後,簡陋的運輸工具和有限的物質儲備,都決定了這些早期部落走不了太遠。

但是,希臘半島是典型的山地地貌,崎嶇的山林,使得陸上交通的便捷性大受影響。這種情況下,海路就成為一個好選擇。

希臘半島三面臨海,周邊還有諸多小島,就是半島內部,由於地形的崎嶇,也有諸多小型內海存在。地中海本身就是一個大內海,波濤並不洶湧而,希臘地區蜿蜒曲折,島嶼散布的地貌,又進一步遏制了海上風浪的形成,並且使得人們可以在缺乏足夠航海技術的早期,憑著經驗和各種陸上標識辨識方向。

再一點就是,希臘半島全境多山,卻缺乏大型河流,所以那些作為主要物質生產基地的小型低地平原,主要是散落在大陸與各島的海岸線邊緣,所以以海為路,能夠較為便捷的將大部分宜居地區串聯到一起。

這就是希臘人海洋基因的由來。

當然,如此只到這一步,那也只是希臘人自己的小打小鬧罷了。前文中雲石君已經說了,希臘半島地緣格局相對獨立,境內又以山地為主,低地平原小而散,所以不足以孕育發達文明。如果僅僅靠希臘半島,那就是這幫人內部鬧的再歡樂,板塊整體生產潛力的局限性,決定了它們也折騰不出什麼大的幺蛾子,更沒有能力孕育出足以成為西方文明淵藪的發達文明體系。

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情況出現了變化。

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拓展生存空間、征服未知世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這種情況下,許多之前沒有開發的地區,逐漸開發出來,人類出行能力也不斷提高,活動半徑不斷拓寬。

這對希臘來說十分關鍵。當人類文明還處於搖籃階段時,西方已知世界的主要文明區域,無非就是北非的埃及,以及西亞的迦南、兩河流域等——也就是所謂的新月沃地。但隨著文明的逐漸發展,像希臘半島、黑海、愛琴海沿岸,甚至西西里,亞平寧半島,也陸續顯現出開發價值。這也就是說,西方已知世界的文明圈,已經從新月沃地,擴散到了整個東地中海沿岸。

同時,人類物質積累的提高,以及航海技術的進步,使得原先相對獨立,彼此間難以交流的各獨立板塊,能夠通過海路連接,建立一定程度的聯繫。這樣一來,東地中海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文明圈。而鑒於這個文明圈中各次級地緣板塊之間,主要靠海路連接,所以這個文明體系,帶有十分濃郁的海洋氣息。

這種變化,使得希臘的地緣區位價值得以凸顯。

希臘半島大致正處在東地中海的板塊的中央,而且希臘本身又積累了大量海洋基因,這意味著希臘當之無愧的成為東地中海文明圈的貿易中樞。

憑著中樞的地緣區位,希臘收穫了這個文明圈內商業利益的最大份額,其實力與日俱增。當這種物質積累到一定程度,希臘又可以憑藉自己的硬實力,以及中樞地緣區位,十分便捷的向東地中海沿岸適合開發的地區反向滲透,通過建立殖民地,奪取政治管轄權的方式,進一步提高當地開發水平,並最大程度的將這種開發收益反哺回希臘。如此循環往複,希臘文明的規模不斷擴大,文明質量不斷提升,最終在此基礎上,孕育出輝煌璀璨的古希臘文明。

古希臘文明的出現,對西方文明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考慮到當時的歐洲基本上還處於蠻荒狀態,所以希臘可以稱得上是歐洲文明開發的奠基人和拓荒者。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其他地區也逐漸開發,並具備了孕育本土文明的能力,但由於氣候條件和人類農耕時代文明發展的局限,所以一直到中世紀後期,歐洲文明的核心區,依然主要集中在氣候相對溫和的環地中海地區——基本地緣環境與希臘並沒有本質差異,而當歐洲全境開發進入如火如荼的加速期時,人類也已經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所以源自希臘的海洋文明基因,依然能夠無間斷的得以延續。這種開拓者、奠基人的起點劃定,以及自身文明基因與時代發展需要的大致吻合,使得古希臘文明的精華內核薪火相傳,傳承至今,並隨著西方文明的強勢崛起,及對人類世界主導權的確立,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重要,最受矚目的上古文明體系。

總而言之,人類文明半徑的擴大,使得希臘半島的地緣價值大幅抬升,依託於這種地緣格局的改變,希臘異軍突起,由一個遍布山地的小型邊緣板塊,一躍成為公元前6—4世紀的西方已知世界文明核心。

只不過,從公元前四世紀開始,希臘文明逐漸衰落,儘管期間亞歷山大帝國曾經異軍突起,並將希臘文明的影響半徑擴散到了中東甚至中亞,但這種曇花一現,卻並沒有扭轉希臘文明敗落的整體趨勢。到公元二世紀,希臘半島已經徹底衰敗,並最終被來自西邊亞平寧半島的羅馬征服。從此由西方文明的主體核心,滑落為一個次級核心,甚至漸漸衰落成一個啥核心都不是,反而需要全方位從其他板塊汲取營養的邊緣板塊。

希臘文明為什麼會衰落?又為什麼會衰落的如此徹底?這又跟西方,乃至全球地緣格局變化有關。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34節——希臘之第1章。喜歡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朋友,請訂閱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歐洲文化 | 古希臘 | 西方文明 | 希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