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被動、抑或焦慮抑鬱的家長如何更好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到安全、在外與回家沒有落差感?

1.家長明白自己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有些時候,比如遇到優秀的人,會膽怯,掩飾不住緊張。比如在孩子面前與其他人交流很被動。與其說是言傳身教,不如說是情緒傳染、惡性循環。

2.一個成年人自己的問題,波及到了他的社會關係。與孩子的情感與交流問題,也是與其他人的情感與交流問題。自我的改變太慢了。一直在尋找。

3.眼前這個孩子很大程度上說由我來塑造,我想讓他主動,讓他在人格上不像我這麼不健康。而我似乎也在重複上演著一個家長沒有的想讓孩子得到的悲劇。我尊重孩子。可很多時候,我太被動了。我太容易讓自己冷漠了。沒有展現給孩子活力熱情,更不會教會他如何有活力、熱情。


同是為人父母,特別理解你的心情。我本身也是比較內向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娃能夠更加外向主動,有很多的好朋友。一次看了一個英語培訓班,要求小朋友經常上台演講的,覺得可以鍛煉自己娃的這方面能力,就給他報了。結果發現娃不喜歡。當時娃才3歲。也就是3歲這一年,娃的個性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像我和他媽。(我老婆其實更內向)當時還挺有挫敗感,想著為了娃個性更外向些,我們從小就帶他在外面混,和小區同齡小孩玩。結果努力敵不過基因。

我想,你的努力可能也無法和你的基因相抗衡。

然而,可能是我外在環境較好的原因,也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接納自己,包括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很多問題比如自信心不夠,很多是因為父親的打壓所致。我學會接納自己,原諒自己,甚至欣賞自己(背後因素很複雜,包括有一個會欣賞自己的老婆,包括自己自小學習較好,工作也還順利等)。不是為了自吹,而是想說,要欣賞自己,可能不是靠自己就能改變的。在我越來越「洋洋自得」之後,我越來越覺得,我也越來越接受自己的娃的全部,他越像我,我就越喜歡。我不再想著改變他某一方面,比如交際能力一般,在幼兒園存在感不大。

所以,你不一樣了,你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不一樣了。

對於你,我的建議是,假如你沒有我的幸運,你至少應該學著接納自己,和自己和平相處。學著接納孩子的全部,

不要試圖改變他。

還是講我的故事。我說我工作還不錯,是說衣食無憂,工作穩定(猜到是什麼了吧)。然而,事實上,這樣的工作對我其實是種折磨。工作十年,我一直很糾結,很迷茫。我試圖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過程很狗血,不細說,最終我發現,一切試圖改變自己本性的努力最終都告失敗,都很痛苦。然而,一旦找回自己的本性,認可自己,做適合自己的事情,一步步來,一切都順利的不可思議。以前認為自己是懶癌晚期,結果執行力爆棚。現在的我,正處於我人生中最好的狀態。我甚至意淫,即使我最後功成身退,也不過如此了,因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即使沒有成功,我也無憾了。至少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收穫。

所以啊,不要試圖改變你小孩,你努力越多,你越痛苦,而你的小孩,將來也將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找回被你扭曲的本性。如果找不回,他的一生,很難說會是幸福的。這和工作、經濟條件等外在因素無關。

了解你自己,了解你孩子。接納自己的全部,接納你孩子的全部。愛自己,愛你的孩子。不要指責自己,要原諒,理解自己,但要努力。不要指責孩子,要原諒,理解孩子,但要求他努力。你就是孩子,孩子就是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重新發現你自己的人生,發現你的童年,發現你經歷的不好的歷程。不要讓你孩子經歷那些不好的東西。

雞湯一點,唯有愛。

我還有一些答案,你也可以找來看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申明:我不是心理學專業。


推薦閱讀:

應該選擇喜歡自己的男生,還是堅持自己當初的信念,繼續等待,遇見相愛的對的人?
人的命運到底是掌握在自己手裡,還是由天註定的?
太過於患得患失怎麼辦?
你向對方禮貌寒暄打招呼對方不理也不看你下次還有必要繼續寒暄打招呼嗎?

TAG:教育 | 心理 | 家庭 | 兒童教育 | 貧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