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纖維素含量哪些是比較高的?有沒有排行之類的?

主要晚餐想吃一些纖維素含量比較高的食品,最好是可以做成沙拉生吃的。


感謝邀請。膳食纖維分類的話種類也很多,總膳食纖維的話,菌類、藻類含量一般都比較高,普遍高於蔬菜水果,裙帶菜含量非常高,每百克有總膳食纖維40.6克。

關於膳食纖維,我再說兩個問題吧,首先,纖維種類很多,出於保健的目的攝入膳食纖維,要分清種類。第二,不要過於迷信膳食纖維的種種所謂「神奇功效」,膳食纖維很可能沒有傳說中那麼神。

先說第一點。膳食纖維這個詞我們聽的很多,實際上膳食纖維究竟怎麼定義,目前營養學界和各國食品標準上的定義還有一些衝突。食品生產產家都想宣稱自己的產品含有更多膳食纖維,是健康食品,但有些東西營養學界不認為屬於膳食纖維,很多國家的國家食品標準要顧及兩方面,有時候處境比較尷尬。

一般來說,我們印象中的膳食纖維,就是粗纖維。粗糧、蔬菜裡面,那些難以消化的東西。這部分食物多屬於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但膳食纖維的品種很多,還有很多看起來不像「纖維」的東西,也是膳食纖維。

比如低聚果糖、抗性澱粉、果膠,實際上都屬於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很多潛在有益的功效,其實都是這部分不像纖維的膳食纖維在起作用。因為過於複雜,所以我們對膳食纖維的定義不必做過多了解。

過去說膳食纖維,一般用水溶解性來區分,分成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現在很多書還在使用這種標準。實際上這種分法比較粗陋,營養學界已經不建議繼續使用。比如,過去認為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增加大便量,有助於改善便秘。而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血膽固醇。但實際上,某些可溶性膳食纖維也能增加大便量,也並非所有可溶性膳食纖維都能降低膽固醇。

所以,比較好的方法一般是用黏度和發酵特性來區分膳食纖維的功能。以下內容大家乾脆死記硬背,記住幾種膳食纖維的黏度和發酵特性。黏度好理解,發酵特性的意思,是這種膳食纖維被腸道細菌發酵分解的程度。

黏度方面,常見黏度高的膳食纖維有:瓜爾豆膠、貝塔-葡聚糖、葡糖甘露聚糖、果膠、海藻多糖、車前草、角豆膠、改性纖維等。黏度較低或沒有黏度的有:阿拉伯膠、低聚果糖、菊糖、纖維素、木質素、玉米麥麩、小麥麩等。

發酵特性方面,高可發酵性的膳食纖維有:瓜爾豆膠、貝塔-葡聚糖、葡糖甘露聚糖、果膠、阿拉伯膠、低聚果糖、菊糖等。低發酵性的有:車前草、改性纖維、黃原膠、纖維素、半纖維素等。

接下來說說不同黏度和發酵特性的膳食纖維,都有什麼功能。

黏度高的膳食纖維,一般對降低血膽固醇效果較好,而發酵特性不是降低膽固醇的必要條件。黏度高的膳食纖維,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而不改變高密度脂蛋白(HDL),這一般認為對心血管大有好處。而且這些東西也不用吃太多,薈萃分析報告,2-10克黏度較高的膳食纖維就可以起到降低膽固醇的效果。

一般認為,粘性高的膳食纖維可能能降低餐後升血糖速度,但這方面的研究還有爭議。

發酵性方面,發酵性弱的膳食纖維,對增加糞便量,改善便秘效果較好。發酵性越強,這方面效果越差。

再說第二點,膳食纖維的功能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膳食纖維攝入量跟很多疾病的低發有關,比如高膳食纖維攝入跟腸道疾病低發相關。但相關性不代表因果關係,很可能是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中的其它有益成分,比如某些維生素或植物化學營養素,對身體造成了有利的影響。

為了弄清楚,到底是膳食纖維起作用,還是其它營養成分在起作用,有些研究使用純化膳食纖維。但膳食纖維的純化可能會改變膳食纖維的物理性質和形式,這又導致這類研究失去意義。

所以,目前被營養學界普遍接受的膳食纖維的有益作用,僅僅有降低血膽固醇、調節血糖反應、改善大腸功能這三種。至於膳食纖維能否降低人類慢性病發病率等問題,目前嚴肅的科學研究還不能下結論。

膳食纖維的推薦量,一般推薦成人每日攝入25-30克。過量攝入膳食纖維,潛在的壞處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會造成胃腸不適。比如胃腸脹氣等,嚴重的可能造成腸梗阻。另外,還有研究認為膳食纖維可能會抑制某些營養素的吸收,比如體外試驗發現,各種膳食纖維都能抑制各種消化酶餓活性。但在人體內的情況還不很清楚。

膳食纖維對大多數維生素的吸收影響輕微。一般可抑制礦物質如鈣、鐵、鋅、銅等的吸收,但還不至於對這些營養素的平衡造成有害影響。


還是借用人家回答吧 其他都是廢話...


甘蔗


推薦閱讀:

蛋黃醬與沙拉醬是否相同?
國際空間站的空中花園本周收穫3種蔬菜,可做一盤新鮮沙拉
蛋黃醬、蛋黃沙拉醬、美乃滋有什麼區別?

TAG:健康 | 健身 | 飲食 | 蔬菜沙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