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起源?

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就已經有佛教了,最古老的佛教起源問題,為什麼這樣古老的佛教都已經有完備的體系,在當時的人類智力水平能提出和歸納出這麼龐雜的體系。


回答節選自白雲先生的文章《印度,世界文明的貧民窟》中,關於佛教的一段文字。有點長,但是讀完了你會對佛教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歷史,是一面照妖鏡。

被稱之為四大文明古國的,那個古老的哈拉巴文明,和現在的印度文化,基本上沒有關係。印度的文化,出現了斷層。後來的印度文化,是一系列的外來入侵者,和當地的土著文化一起混雜而成的。

哈拉巴文明,處在印度河流域,從公元前23世紀開始,消亡於公元前17世紀。哈拉巴人,從他們的遺址出土的文物看,沒有兵器,說明他們的社會比較平和,沒什麼戰爭。從文明系統上看,他們造出來的文明輪子不夠完備,因為他們不懂軍事。一個文明,如果沒有進化出來軍事能力,只需要外族入侵一次,就要被滅亡了。哈拉巴文明,應該就是這麼滅亡的。

哈拉巴人的宗教,是冥府宗教,和後來的吠陀教,婆羅門教,都不一樣。冥府宗教,大體上是瑜伽和冥想這個方向的東西,但是沒有瑜伽和冥想那麼膚淺。他們留下的文字不多,所以無從了解這個古老文明的更多細節。哈拉巴人和他們的文明消亡後,入侵的雅利安人,成了印度這塊土地的征服者。

印度歷史上,總共遭到過超過300多次的外族入侵。除了在孔雀王朝時期,他們打平了一戰,其他的都敗了。南亞次大陸,從最早的哈拉巴文明開始,就有這麼先天不足的缺陷,軍事能力十分低下。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沒有軍事能力,就意味著,文明上缺乏深度生長,總是剛發育出來一點苗頭,就被後來的入侵者打斷,每一次新來的入侵者,覆蓋掉上一層的入侵者留下的文明足跡,每一層都很淺。

這個後果很嚴重,導致印度一直都沒有能走出蒙昧階段,他們幾千年,社會運轉和生活的中心,就是神話和宗教。他們對理解現實世界,缺乏興趣,對現實生活,也不怎麼在意,他們更在意的是,在那個虛構出來的神話世界和彼岸世界,死後會怎麼樣,而不是關心現實中的生存狀況。

因為大家都沒死過,所以活人們關於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各有各的說法。舉個例子,一群人在討論,有一隻茶壺在圍繞著太陽公轉這件事。大家都沒見過這隻茶壺,這個茶壺到底長成什麼樣,理論上,隨便說它長成什麼樣都可以。一個說,我剛才自修自證過了,發現圍繞太陽旋轉的那個茶壺,有四個壺嘴。另一個說,好巧啊,我也剛剛自修自證過,可我看到的明明是五百個壺嘴。誰也說服不了誰,導致最後就有成千上萬個茶壺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印度人管這種事,叫做辯經,辯經,是他們的日常生活方式。

印度人沒有歷史,嚴格的說,也沒有文化。因為有文化的前提是,這個民族得先開化。討論了幾千年的大茶壺之類的話題,他們甚至很認真的認為,現實世界都是假的,只有那個大茶壺才是真的。每天吃飽了沒事就聊這個,很難說這是一種文明人的文化。神話,是不理解現實世界所導致的,因為不理解,所以只好虛構出來一個不存在的世界來解釋現實世界。為什麼不理解現實世界呢,因為理解力低下,因為愚昧。

茶壺到底長什麼樣,到最後,還是看誰拳頭硬,誰說的算。作為征服者的雅利安人,他們說了算。他們的神,他們的宗教,在混合了一些被征服土著民族神話的情況下,統一了印度的茶壺界。到了公元前6世紀前後,印度又再次遭到大規模的來自古波斯人的入侵,波斯人,也是雅利安人。這次文化上的碰撞,為婆羅門教帶來了古波斯的拜火教基因,業力輪迴思想。

前面的文章中講過,人類文明中,裝神弄鬼的始作俑者古埃及人,他們只是主張靈魂不滅,認為光明可以脫離蠟燭獨立存在,人的靈魂也可以脫離肉體獨立存在。古波斯人,在古埃及人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升級了古埃及人的神話,認為不僅靈魂不滅,言行思,都不滅。拜火教的這一思想傳入印度後,婆羅門教,進一步改頭換面,就成了《奧義書》裡面的業力輪迴思想。

怎麼理解這個業力呢,好比說,有個人對著天空唱了一首《小蘋果》,他認為唱完了,這首歌也就消失了。但是拜火教和婆羅門教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就算這個唱歌的人死了,這首歌都不會滅。不僅不會滅,而且在這個唱歌的人死了之後,這首《小蘋果》還得去輪入到下一個地方,小蘋果所可能去的六個地方,叫做六趣。後來漢傳佛教把六趣翻譯成了六道輪迴,其實跟道這個字,一點關係也沒有。來世去哪一趣,取決於生前所有的言行思,於是,因果報應,就由業力輪迴推導出來了。

婆羅門教,一直都是印度文化的正統。就好比中國文化里,長期以來,儒家是正統一樣。婆羅門教有四大主旨,吠陀天啟,婆羅門至上,祭祀萬能,種姓制度。婆羅門作為最高種姓的祭祀階層,壟斷了和神的溝通權,印度人能不能死後有福報,能不能解脫,都得靠婆羅門。為了能死後待遇高一些,印度人窮竭一生,都得不停的贈送財物給婆羅門。從食物,家什,房子,到土地,什麼都送。婆羅門最喜歡笑納的,是土地。在婆羅門的神權統治下,土地兼并現象很嚴重。

在公元前6-5這時期,印度國內的狀況十分糟糕,社會秩序崩潰,幾百個小國林立,戰亂頻仍。又攤上波斯人從外部入侵,整個印度,徹底崩潰了,出現了無數的流民。雅利安人,摧毀了很多土著們的國家,並把他們洗劫一空。這些亡國的土著,失去了國家,也失去了土地,什麼都沒有了,被驅逐到了樹林子里,成了林居人。

這些林居人,漸漸的形成了一種和婆羅門相對立的新的文化思潮,沙門。在印度那種熱帶地方,住樹林子里,反正也凍不死。不過要解決食物問題,就只能靠要飯了。平時看到的,佛經裡面老說叢林,老說菩提樹,是因為原始佛教徒和其他沙門僧人一樣,都是林居人,樹林就是他們平時住的屋子。如果當時有橋洞,他們住橋洞的話,可能就會喜歡用橋洞代指智慧了。

這些住在樹林子裡面的林居人,聚在一起,印度的沙門思潮一時興起。當時出現了幾百個沙門教團,他們互相有爭執,通常也爭辯大茶壺之類的問題,也會在要飯問題上,產生地盤上的糾紛。但是對於婆羅門,他們是團結一致的激烈反對。沙門諸教認為,婆羅門教的祭祀萬能不對,婆羅門的所有思想都不對,他們主張禁慾,並認為苦修萬能。一個人死後能不能解脫,不需要靠婆羅門的祈福與禱告,需要靠自己苦修。

這些沙門僧人除了幾件遮羞的衣服和一隻要飯的腕,沒有任何其他的財產。所謂的衣缽,就是指幾件衣服和一隻要飯的碗。耆那教最傳奇,它們覺得穿衣服也是一種慾望,要徹底的禁慾就不能穿衣服,所以它們連衣服都不穿,他們的教團也叫天衣派。對於原始佛教而言,它們並沒有任何的宗教儀軌,它們的法器,不過就是三件衣服一隻要飯碗。頂多再加上一根棍子,要飯的時候可以打狗用。

沙門不事生產,行乞要飯的出家制度,是模仿的婆羅門。不過,婆羅門因為是社會正統的上流階層,人們都排著隊給他們布施食物和財物,他們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而且婆羅門祭司,二十歲出頭的時候,會結婚生子,生完孩子再出家。而沙門則不然,他們要飯很難,為了吃頓飽飯,不得不到處陌生拜訪去要飯,他們管這個叫化緣。因為食物短缺,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們無法負擔起妻子和孩子的生活,所以他們模仿了婆羅門的出家制度,但是他們不生育後代。並且,因為女性在要飯方面,效率不高,如果女性信徒加入教團,就會對他們造成食物壓力,所以很多沙門教團對女性,是非常憎惡的,佛教更是如此。

這群沙門諸教裡面,有幾個比較出名的網紅,沙門六師,和佛教教團的釋迦牟尼。牟尼,指的是一種修行境界比較高的人,神通廣大,可以騎著掃帚在天空飛來飛去。這是當時沙門中,對修行境界的一種追求和嚮往。釋迦族裡面,有一個人厲害得能上天,所以他的追隨者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這群住在樹林子裡面的要飯的幫派組織,為當時的印度正統文化所不容的異端,開始向婆羅門發起一次次的宗教戰爭。他們沒有任何的軍事能力,要攻擊婆羅門,也只能靠打嘴仗。

佛教對婆羅門教的攻擊,還是很凌厲的。針對婆羅門教吠陀天啟的創世說,佛教提出緣起說,徹底否定了婆羅門的創世論。緣起說認為,世界沒有第一因,世界是世界自己生自己,緣就是條件的意思。具備了什麼條件,這堆原材料就合成出來什麼東西。但是這堆原材料最初怎麼來的,釋迦牟尼拒絕別人問,問了也拒絕回答。緣起說,是佛教的基本世界觀,也是佛教理論大廈的第一公理。

根據緣起說,既然整個世界都是碰巧才造就成這樣的,那麼就可以推導出來「諸行無常」這個推論,諸行無常,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這下把婆羅門教裡面,那些永恆的永在的神,宇宙的本體梵,也都推翻了。接著,既然世界都是無常的,那麼人的自我,也是無常的,也就是諸法無我。這個諸法無我,又打倒了婆羅門教的梵我合一。不能梵我合一了,那麼婆羅門的修行就不復成立。沒有修行神功不能再和神溝通的人,就無法再保持祭祀萬能這個神奇的法力。以前的解脫之道,祭祀萬能被破了,那人們以後靠什麼解脫呢,佛教說,靠寂靜涅槃。

針對婆羅門的種姓制度,佛教又提出了眾生平等說。至此,婆羅門教的四大主旨,在打嘴仗層面上,似乎是被佛教全推翻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也叫佛教的三法印。三法印是佛教的最基本理論,它並不是釋迦牟尼腦袋被閃電擊中一樣的突然想出來的,而是和婆羅門尖銳鬥爭的產物。原始佛教的思想和理論元素,都出自婆羅門和沙門諸教。佛教自身並沒有什麼原創和獨創的思想,只是對婆羅門和沙門諸教的思想進行了一些改編。所以,脫離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來理解,佛教為什麼會有這種思想產生,就只能弄出來一堆的車軲轆廢話,甚至是腦殘粉的昏話連篇。

三法印就是把婆羅門的四大主旨給顛倒了過來。而佛教的四聖諦,苦集滅道,則是改編自沙門諸教的苦修實踐。八正道,是綜合了沙門和婆羅門的具體修行方法。而到了十二因緣,業力輪迴和因果報應,又跑回到婆羅門的懷裡去了。再比如,眾生皆有佛性,那麼佛性則成了一種本體,被打倒的梵,又復活了。原始佛教思想,因為彙編自不同的宗教和宗教團體,所以在邏輯上,很難自洽,處處自相矛盾,整座理論大廈,千瘡百孔。

比如,佛教的第一公理緣起說,和它的第二公理輪迴說,就自相矛盾。既然緣起性空,諸行無常,那麼輪迴的主體是什麼?釋迦牟尼拒絕別人問這種問題,問了也拒絕回答。涅槃之後,得到了解脫,成了佛,到了那個真實的世界。而沒涅槃的,還得留在現實世界這個假的世界,這依然還是婆羅門的那一套。並沒有本質上的革命。這處處的自相矛盾,為佛教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原始佛教教團裡面,有個叫提婆達多的人,釋迦牟尼的堂弟,他十分的厭惡這種剪刀加漿糊的彙編宗教。他認為不應該把業力輪迴,因果報應這種婆羅門教的糟粕加到佛教裡面來。他還十分反感釋迦牟尼認為涅槃之後成佛,說自己是覺悟的人。提婆達多認為,智愚不二,在他的觀念里,你釋迦牟尼妄自尊大說自己是佛,我還覺得你不僅不是佛,和沒成佛的大傻瓜也沒什麼區別。人既然有了佛與眾生的區別,那麼就不再平等了,又回到了婆羅門進行對人們進行精神控制和奴役的老路上來。也就是說,提婆達多這個革命派,認為釋迦牟尼已經成了不可救藥的走資派。

提婆達多的中心思想很明確,不要用婆羅門教那些裝神弄鬼的糟粕騙人,不要吹牛搞個人崇拜,你說你是佛,我還說我們全家都是佛呢,吹牛誰不會。他厭惡釋迦牟尼吃肉,後來釋迦牟尼也正是因為吃豬肉食物中毒而死。還有,他厭惡釋迦牟尼經常和上流社會勾勾搭搭眉來眼去的沒骨氣。反正就是怎麼看怎麼煩這個人。後來實在憋不住了,倆人打了一架,提婆達多帶著一幫小夥伴出走了,佛教陷入了分裂。提婆達多這個革命派一走,教團裡面的走資派馬上全面控制了佛教,把佛教徹頭徹尾的變成了婆羅門教二世,開始光明正大的搞起來了對釋迦牟尼的神話、崇拜和祭祀。大造佛像,佛塔和廟宇,變成了他們曾經反對的那種人。

提婆達多的出走事件,堪比石達開的出走事件。石達開一走,太平天國就剩下了一群蠅營狗苟庸俗無能之輩,原始佛教教團也是如此,提婆達多一走,宣告佛教對婆羅門教多年的革命運動流產。那群要飯的人裡面,唯一的一個正直的,聰明的,勇敢的,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憤怒的和一群革命叛徒決裂了。

隨著佛教的聲勢壯大,雖然也只是一個邊緣性的異端宗教,沒有成為真正的社會主流文化,但是大家都跑出去要飯,都沒人幹活了,對社會生產的危害還是很大的,這招致了統治階級對佛教的屠滅。釋迦族被滅了族,可見佛祖保佑這種事,都是虛的,他連自己的家人都保佑不了,哪裡能保佑一大群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不僅是肉體上的消滅,婆羅門教還對佛教發起了文化上的反攻,在理論層面上,進行滅佛。

做這件事的人,叫商羯羅,他把當年佛教用在婆羅門教身上的那一套如法炮製。佛教有什麼理論,發明一套新理論,針鋒相對的推翻就行了。他把梵一分為二,提出上梵和下梵,上智和下智說,宣稱佛教的佛性和空性,都只是下梵和下智的產物。他的滅佛策略簡單的說,就是認為佛教不是真正的茶壺,佛教這種一群要飯的發明的異端邪說,只是一個夜壺。而只有代表著印度文化正統的婆羅門教,和《奧義書》精神,才是真正的大茶壺。《奧義書》對於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意義,相當於《論語》之於儒家思想的意義。

商羯羅大獲成功,婆羅門教捲土重來,恢復了宗教和文化上的統治地位。沙門思潮被打壓了下去,作為沙門的一支,佛教就這樣在本土被剿滅了。這群要飯的異端,離開靠裝神弄鬼要飯吃,沒有其他的謀生手段,他們為了生存,只能向其他地方流竄繼續謀生。往南逃的,演變成了現在的南傳佛教。往北逃的,一隻和西藏本土宗教苯教融合,變成了藏傳佛教。苯教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和野蠻的宗教之一,大概在血腥程度上可以和瑪雅人的宗教爭奪殘暴界的桂冠。

往北流竄的另一支,到了西域。西域那時候的主流宗教是拜火教。從印度流竄過來的要飯糰伙,在西域吸收了大量的拜火教思想。佛魔對立的二元思想,就是根據拜火教的善神惡神二元論神話而改編,這是原始佛教裡面不曾有的思想。又以拜火教的善神天團,發明出來了一套菩薩天團,根據拜火教的惡神天團,發明出來了一套魔鬼天團。彌勒佛,阿彌陀佛,原型都是拜火教裡面的密特拉。

原始佛教里,根本沒有救世思想。佛教里救世思想的產生,也是來自於拜火教。拜火教的善神,代表著人類中一切光明和慈善面,善神和惡神永遠對立和鬥爭著,在最後的審判中,惡神被打敗,人類和善神們一起,永駐第三個宇宙中的天堂和樂園,這便是西方世界和彌勒凈土的理論原型。佛教的慈悲概念,也是受拜火教的影響才提出的,原始佛教裡面,並不強調慈悲這種東西。苦修追求涅槃才是正經事,哪有時間學雷鋒做好事。

在西域和拜火教充分混合之後,佛教傳入了漢地。進入漢地之後的佛教,再一次變形。彙編了儒家思想中的至善說,提出行善萬能論,代替了原始佛教中的苦修萬能。又彙編了道儒兩家的心性學說,和列子的色空學說,對佛教的基本理論和修行方法,進行了一次大改造。到了魏晉南北朝,佛教對漢地文化的彙編工程,達到了最高峰。

這時期出現了兩個人,他們對後世的漢傳佛教影響深遠。一個是支道林,另一個是僧肇。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說,佛教剛傳入中國,只是在北朝有坐禪之學,並無義學,漢地佛教當時的經典只有《四十二章經》。朱熹對《四十二章經》的評價是,甚為粗俗鄙俚。而在支道林對漢地文化的佛教化彙編改造中,魏晉玄學,搖身一變,改頭換面成了佛教的義學。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僧肇,這倆人的影響下,佛教玄學化改造差不多完成了,《金剛經》,《心經》,《楞伽經》,《楞嚴經》等等,這些文字精美義理玄奧的佛經,都是玄學佛教化和佛教玄學化工程的成果。原始佛教的經典,並不這麼說話,這點從原始佛教的經典,幾部阿含經裡面可以看出來。

至此,佛教成了一個混雜著婆羅門,沙門,拜火教,儒家,魏晉玄學的大雜燴宗教。到了唐朝,佛教又迎來了一個高峰,禪宗。禪宗,彙編自莊子的思想。它的實際創始人慧能,大概弄明白了一些莊子思想的皮毛,把庄學佛教化了,就成了那本《六祖壇經》。在慧能的思想里,想吃吃想喝喝順其自然就是自性,見了自性,就能見性成佛。把自性和佛性混為了一談。佛教到了這一步,徹底的被改編的面目全非。苦修不用了,涅槃不用了,也不用解脫了,隨便是個人,該吃吃該喝喝,就能成佛。

原始佛教到底說的是什麼呢,按照釋迦牟尼的本意,他說他只教導人苦與苦的止息。他在修行上,是沙門的那一套。可是這個人身在沙門,心在婆羅門,他骨子裡還看不起沙門那群要飯的,喜歡貶損沙門六師是外道。佛教作為一個有著拿來主義傳統的彙編宗教,很難說,佛教裡面到底哪一句才是它的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語錄。不僅大乘非佛說,小乘也不是他說的。

佛經的理論大廈,東拼西湊彙編的痕迹太明顯,連婆羅門和沙門這種水火不容的東西,也能裝一起。說明,佛教這個系統,根本就缺乏一個架構師,所以它才會在邏輯上,那麼多漏洞,難以自洽。所謂的佛經的幾次大集結,嚴格的說,就是一群碼農,到處從網上收集代碼,攢的差不多了,大家碰個頭,拼成一套程序。可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架構師和設計師。

不過佛教也有一些長處,就是在產品經理的意義上來說,它總是能迎合當時社會的需求和潮流。雖然在基礎理論,產品技術實現上亂七八糟渾身都是漏洞一無是處,但是不得不說佛教體系里的產品經理們的市場意識是很敏銳的。另外,佛教在對信徒的精神控制上,登峰造極,超過了它的老師婆羅門教。連天主教在這方面,也不是對手。

真正能徹底打倒婆羅門教的,帶領印度人走出愚昧的宗教黑暗,真走向開化和文明的人,不是釋迦牟尼這樣的走資派,而是提婆達多這種理想主義的不斷革命派,他是一個石達開,或者是托洛斯基這樣的人物。甚至可以說,他才能代表真正的佛教精神,而不是釋迦牟尼。提婆達多的出走,使得佛教分裂,對婆羅門的革命失敗。印度文化,又再次回到了一群神棍的控制之下。再次恢復了漫長的黑暗時代。

人活著,不是為了現實生存,不是為了活的好,而是為了死的好。這在中國文化中,難以被理解。所謂的死後的那個世界,在中國文化中,被稱之為鬼。印度人幾千年以來,都堅持認為,鬼才是真的,人是假的,他們管把人變成鬼,叫做度人。他們污衊熱愛現實生活的人為守屍鬼。而他們自己呢,雖然身體上是活著的人,但是滿腦子裝的都是鬼,像行屍走肉一樣,看上去更像是一群活死人和守鬼屍。

長達幾千年的活死人鬼文化,對印度人的精神影響可謂深入骨髓。如果我們把文明理解為活著的人,為了現實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構建出來的一套生存和生產系統的話。從文化這個層面來講,那麼印度人的文明,並不能稱之為文明,因為他們並沒有活在現實世界中,他們活在鬼世界中。

這是一種比貧民窟更貧瘠的,也更黑暗和可怕的文明貧困。印度要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印度人要想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首先第一步,就得從這個鬼世界裡面爬出來,先從鬼變成人才行。他們的路還很遙遠,他們還需要更多的提婆達多。只有如此,他們才能把滿腦子亂飛的成千上萬的大茶壺打碎,從借假修真人變鬼的癔症和幻覺中醒過來,睜開眼睛,走出黑暗,看到真正的世界。只有看到了,才能理解,理解才能改變,改變才能偉大。


問題本身問的就有問題,誰說釋迦牟尼之前就有佛教了。

佛學所表述的內容並不因為釋迦牟尼說了才存在的,而佛教是釋迦牟尼說了佛學的理論之後創立的教團組織。這倆是有區別的。就如同說質能轉換這事在愛因斯坦發現並寫成論文之前就不存在么?

釋迦牟尼的智商按現代的評價體系不見得比現代人高多少,他講述的佛學理論也不是為解決科技,生活,或者其他二元對立世界的矛盾所存在的,佛教更多的是讓人們內省,自律,至少做個好人,做個對社會和他人有益的人。不然呢,你以為有多少人能明白中觀和唯識的理論?

上面有人說佛教是東拼西湊,自相矛盾,我只能呵呵,淺嘗輒止的看法吧。

佛教從婆羅門教借鑒一些名詞並不矛盾,看任何東西都得結合當時的歷史,不能拿現在的認知去批駁古人sb,當時社會人類的認知就是婆羅門教的名詞,那以這個來表述並無不當,目的是讓大家方便理解。你讓古人講課用隧道掃描顯微鏡觀察電子的生滅來表述緣起性空?他tm當時也得有電子這詞啊。

佛教並不認為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如果這個世界不真實,難道還有個真實的世界存在嗎?真實的世界在哪呢?怎麼去?反之,如果說這個世界真實,那不真實的世界在哪?怎麼去?有些個人啊,一點腦子不動,多一點都不想,多給自己提個問題都不願意,給個比喻就當事實了,就愛搞些嘩眾取寵的事,這tm才叫反智。


本人認為汪亮的這篇文章是大師級的哲人闡釋!!!


先弄明白什麼叫佛教吧。

佛教:佛陀的教育。

佛陀:覺(悟)者也。

包括: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因此,以教導世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教育團體,稱為佛教。

佛教,以出世的究竟智慧,教導世人處世之道,

慢慢做到: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天人師,應供……


你對佛教的理解可不是一點點那麼簡單,真的是很系統,很深切的結合現實實際去理解了。給贊贊贊


釋迦牟尼之前有佛法,沒有佛教。


謝邀

斗膽以我目前的理解來回答一下這個龐大的問題。

首先,從釋迦牟尼佛說起,他的開悟、他的思想、他的理論體系,是如何來的呢,沒有記載說他是從了什麼教派或師傅或讀了什麼書獲得的這些,倒是提及過他說自己無所師從而成道,那麼,他如何知道這些的呢。

我的理解是,他的開悟打開了他與眾世界的連接,他從那時起看到了佛國,看到了六道看到了輪迴,看到了眾生的生生死死、喜怒哀樂,於是,他開始把這些講給大家聽,告訴大家世界的真相是什麼,以及,該如何修行才能達到他那樣。大家後來把這些整理記錄下來,成為佛經,並演化為佛教。

釋迦牟尼佛之前還有其他佛,同理吧。


推薦閱讀: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