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鐵壺和國產鐵壺區別?


國產的鐵壺與日本鐵壺說有沒有區別這個不能絕對化。

關於材質,很多人說國內生鐵不安全,其實這個是對國內生鐵的偏見。首先生鐵價格低(三千左右一噸,一個鐵壺也就五塊錢的生鐵成本,對於幾百上千的鐵壺,廠家實在沒必要在這上面造假,因為生鐵幾乎已經是最便宜的原料了啊,親們。而且食用生鐵都是可以過食品級別的檢測的,可以放心食用)

關於進口鐵礦,國內鐵礦其實很匱乏,大家百度一下數據,就可以知道,國內百分之六七十的生鐵礦都是進口的,大部分是從澳洲那邊,所以從洋媚外的可以停一下了,因為這個進口鐵礦並不是稀罕貨色哈。。

關於日本鐵壺,我認為買5000以下鐵壺的就是傻瓜,這個價位的鐵壺是雞肋啊親們,還不如買個千把塊國內性價比高的鐵壺呢(前提是無塗層,買回去自己養)。

關於區別:日本壺與國產壺有區別嗎?有!區別在哪裡?知名堂口,注意啊注意,這裡的知名堂口不是龍文堂龜文堂那些已經停產的堂口,停產的堂口百分之九十九是假貨啊。誰買誰傻逼。國內鐵壺的歷史才十來年,日本鐵壺的歷史已有上百年,日本現存的知名堂口如御釜屋,鈴木盛久等,他們做的鐵壺才是上品(類似於國內紫砂的工藝大師生產的)。這種百年知名堂號生產的鐵壺好不好,當然是好的,工藝無可挑剔啊,一隻壺有時候等幾個月啊,一隻新制的鐵壺幾萬塊啊。。。。所以真正好的日本鐵壺很少了,親們要是上某寶買日本進口壺,那就是錢多人傻


工藝問題,日本鐵壺經過六十多道程序。匠人對待作品的態度,和匠人對茶文化的理解。在日本,京都系鐵壺基本都是文人壺,或者貴族定製壺,以典雅或者奢華為主。龍文堂的安之介、大國,金壽堂的雨宮宗,光玉堂的佐藤堤,龜文的四大天王,藏六家族,都是特別崇拜漢文化,對漢文化造詣深厚。安之介、大國,雨宮經常可以見到和文人合作的定製壺。龜文的四大天王更是對書畫有獨到見解。藏六家族專註仿青銅器型五代人。

相對來說,國產壺拋開鐵質不談。就是一味模仿翻模日本老壺。甚至很多不倫不類。

價格上,日本鐵壺新壺最知名堂口京都雲色堂,幾萬人民幣一把。南部的小泉家和盛久,經典壺形也是1-3萬人民幣不等。老壺價格就差距大了,幾千至上百萬。目前安之介、龜文四大天王、雨宮的正品壺都在六位數以上。

其實使用層面,在沒有塗層的情況下,我試過自己手裡幾十把鐵壺,盲品,沒有太大區別。安之介,佐藤堤,確實稍強於其他。我對國產壺的理解就是圈錢。


關於鐵壺的文化,本人認為它是一個大綜合文化,它包括了歷史、民俗、茶道、鑄造、中日文化交流、雕塑、繪畫、書法、鑲嵌工藝、造型藝術、養生學、博物學、科學、商道、收藏、投資等諸多文化的綜合。本人在鐵壺吧潛水日久,想就國產及日本鐵壺的區別(應該說是差距)談一點個人觀點,絕無貶低國貨,吹捧日貨之本意。各位壺友如有不同觀點,歡迎吐槽。

1.從業者不同。在日本,鐵壺的從業者大都具備相當的文化、美術修養,社會地位非常高,技藝非凡者或授予工藝大師稱號或譽為重要無形文化(人間國寶)之稱,如高橋盛典。鐵壺作為日本傳統文化工藝的一部分(類似無形文化資產)同時享受日本政府經濟補貼。在中國,絕大部分從業者都是前期從事翻砂、鑄造的工人,個人文化修養相對較低。

2.從業者之心態不同。在日本,許多鐵壺工坊是把鐵壺當作工藝品來製作的,許多工坊幾十年人數固定不變,產量固定,就是為了其工坊的質量、美譽度能夠代代傳承。像鈴木工坊至今已經傳承到13代。在中國,鐵壺作為投資者的一個投資項目,是工廠的產品。一種是工藝品,一種是工廠產品,其差距可想而知。本人曾考察過國內6、7家鐵壺生產廠家,發現產品款式、工藝、價格大多雷同,相互間抄襲模仿嚴重,很多工廠老闆都不會親手做壺,工廠老闆大多沒有終身從事鐵壺長遠目標。

以上本人對中日鐵壺不同人文環境的淺見。在網上看到許多網友詢問,中日鐵壺有何區別,談一下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1.提手。如果要區別國產壺和日本壺,首先看提手。日本鐵壺的提手有二種,實心提手(日語:無垢鉉,材料大多用黃銅成形,日語稱「真鍮制」,這種提手製作簡單,國產壺大多採用這種)和空心提手(日語:袋鉉)。重點說一下空心提手,所謂「袋鉉」就是把一塊鐵板打製成空心的圓鐵棒形狀的提手。因為空氣能阻礙熱傳遞,提手如果是空心的話,在手握鐵壺提手時就不會有很燙的感覺。還有,這種製作技法是非常難的,如何把一片鐵敲得圓滾滾,連接縫處都細不易見,這就是功夫,會製作「袋鉉」的工匠已寥寥無幾的緣故,一般裝有「袋鉉」提手的鐵壺,可以95%確認是日本壺。而這種工藝在國內鐵壺行業會製作者寥寥無幾(不是工藝難於上青天,而是從業者待遇太低,無人願從事這個行業。相信中國的鐵匠是可以做出的,但是在中國,鐵匠卻不是從事鐵壺行業的)。有些高檔日本壺,提手鑲嵌有金、銀、銅,這些貴重金屬是通過一種特殊工藝嵌入提手之中,整個鐵壺看上去富貴華麗,長期使用不會脫落。現在國產壺也有仿製,但都是用金屬粘合劑粘上,使用過程中不小心會碰掉。再有,日本壺提手大多是卡死、固定的,這一點國產壺很難做到。

2.花紋、圖案。一把好的鐵壺,具有集雕塑、繪畫、書法、鑲嵌工藝等於一身的完美,許多日本制壺大師美術功底及文化修養非常深厚,對中國傳統文化痴迷不已。由於受中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在諸多日本鐵壺中都有著中國書法繪畫和茶文化的影子,很多鐵壺的壺身上都鑄有漢字詩詞或漢字名言。在眾多以表現山水花鳥題材的鐵壺壺身上的圖案,儼然就是用浮雕形式來體現演釋的中國畫。而壺身或壺蓋上的堂號和釜師標誌也都用漢字來落款。反觀有些國內廠家其所計製作的鐵壺,由於熔鑄工藝的差距,圖案或粗糙不清或圖案立體誇張到近乎變態。

3.肌理。許多人喜歡清光堂的素壺,壺身古樸、低調、厚重。素壺看似簡單,其實最難的是壺身表面肌理,像日本壺中的梨地紋、橘皮紋,很多國內廠家是做不到的。(有的國內廠家為了出此表面效果,甚至使用酸來腐蝕。這種壺,你敢用嗎?)

4.材質。鐵壺的細節說了許多,說到底,是要來用的。剛剛開始玩壺的時候,老玩家告訴了我許多開壺的方法。時至今日,我的體會是,如果是日本壺(新壺),只要用開水煮2-3次,每次10分鐘就可以正常使用了,一點不複雜。用完後,用爐子餘溫將壺裡的水烤乾就可以了。但有的國產壺就不同了,本人曾使用過不下10把,每次水開後,顏色是茶色的,而且水裡透著一種鐵腥味。用了朋友告知的許多方法,都沒有辦法解決。國產壺材料主要採用新疆、山西的生鐵,同時為了解決工藝上的某些細節,加入部分熟鐵。為了解決鐵鏽問題,有的工廠在壺裡鍍搪瓷(亮光和磨砂兩種。其中磨砂表面看上去更像生鐵)。而日本鐵壺,據說各個工坊都要加入協會(南部鐵器協會)。主要材料是由協會採用岩手縣原鐵礦礦石,統一煉製鐵塊供應。

5.壺身表面塗層。這是一個另許多國內廠家頭痛的問題。國產壺表面塗層是一種化學塗料,據廠家告知,該塗料是一種食品級塗料,符合國家及美國FDA標準。日本鐵壺表面採用的是一種獨特的茶樹植物汁,在高溫下塗在鐵壺表面,看上去古樸厚重,又起到防腐作用。

指出國產鐵壺諸多不足,實為愛其深,責其深。鐵釜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產品傳到日本,在日本發揚光大。國產鐵壺剛剛起步,畢竟面臨諸多問題。相信國內從業者克服浮躁心理,扎紮實實,有厚重的傳統文化做後盾,相信趕超日本亦非難事。管窺之見,貽笑大方。


其實,沒多大區別,用的生鐵,其純度都是沒有問題的。有些日本一流的品牌,有時忙不過來,也會找國內的品牌代工,代工。所以,其實國產的壺也是沒問題的,只要價格對了。現在市面上的老鐵壺數量非常有限的,很多去日本買的日本鐵壺好多都是產自中國的,就好比今年春節期間日本的馬桶蓋爆銷一樣。

那麼,購買時要注意什麼呢,壺型、工藝、出水的順暢、使用的順手、收藏價值等等,記住,價高不一定是好貨,但是好貨絕對價高。


簡單地說新壺日用 要買沒有塗層的,不可以圖便宜。如果有能力還是去買日本的老壺,無化學塗層,工藝複雜,造型優美,且有收藏和使用價值。 新壺說白了沒啥收藏價值,業內人都不太認這個。純日用消費品。


沒有補充說明的話,區別就是產地不一樣。


主要是工藝成本,製作水平不一樣。

至於有些人標稱的出口日本的壺,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只可能出現在一些小店裡,價格稍微便宜點來蒙不懂的人。在大店裡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

至於用途層面來說,都是燒水壺。只要材料無毒無害不會差太多的。

還有就是使用時心境會不一樣。就好比一萬元的衣服和一百元的山寨衣,都是裹體用,但穿在身上自我感覺會不一樣。


現在很多日本鐵壺其實是中國產的。

特別是淘寶和朋友圈的。


我去年在日本買了一個櫻花鐵壺,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產的,買之前打電話問過是一個新開的小作坊,個人覺得在日本買比較放心,價格也不貴,1萬日幣,裝著木箱子,還有說明書,收到了挺滿意的。顏色不是那種黑乎乎的,沒有噴漆,貌似是無塗層的,燒水很快,水變得很滑很好入口,就是有一天晚上忘記把蓋子弄乾,蓋子銹掉了,好心疼,下次發圖,讓大神幫忙看下,雖然已經買了一個自己用,用起來也很不錯,是不是日本壺也不是那麼重要,國內的行家說日本壺沒1萬人民幣買不到,那我1萬日幣買的是什麼鬼,在國內我也沒見過這樣的壺,總之個人覺得還是很值的,就是想讓大神幫忙看下,我想買個高級些的送人,送人的話,就要認真專研下了,寧送健康,不送浮華


日本有老壺也有新壺,中國只有新壺。日本的絕大部分是手工打造的,中國基本都機器做的。


推薦閱讀:

大家泡茶的時候喜歡用什麼壺承?
以前聽說喝茶的茶杯分為喝香,喝湯還有幾個分類?具體是怎麼樣的?
講閑話·為什麼說好壺要「干泡」
整套茶具哪個品牌或質量好一點?
茶席風景:賞茶荷

TAG: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