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鑒定碧螺春的真假與等級?

求描述一些鑒定細節,如茶葉具體沉入杯底的時間、白毫附著狀態等


我覺得你費時費力的在這兒看如何鑒定,還不如找個靠譜的經銷者或者經常喝茶的朋友,只有你自己喝過真的碧螺春 才能分辨出那些假的。其實真假區別還是蠻大的,就算你從來不喝茶的人,喝一口真的碧螺春也能立馬知道這個茶好喝,可能你說不出其中的道道,就好像耳機,好耳機與差耳機你聽過了 才知道區別!實踐出真知啊!!!

首先你要確定你的茶葉是哪裡產的,如果你是蘇州產洞庭山碧螺春那你可以往下看,如果你買的其他地方的碧螺春就別折騰了。

一、泡前

光從外形上看 就算是當地的茶農也不能保證100%的看出來

一般滿足以下幾個特徵

滿身毛、銅絲條、蜜蜂腿

1)碧螺春全身由白毫遮掩,茸毛緊貼茶葉,絨毛越密等級越高,葉越大等級越次

2)茶葉條索細、緊、重,沖泡後很快沉底,一般蘇州蘇州產的碧螺春是人工炒制的 不會想機器炒制的那麼卷(機器炒的一般外形像田螺那麼卷,而且一般葉子比較大 不然機器卷不出來。)人工炒的是手揉搓的,但是也很捲曲(原諒我的詞窮,如果可以打廣告 有一家店我一直有買,他家就是蘇州東山的茶農,有需要的給我留言)

3)蜜蜂腿 一般是明前茶才講究這些,要求一芽一葉(或者都是芽)基本芽跟葉是完整的並且是等長的。所有的茶葉都是要泡了之後才能對比出來,光從外形很難比較出來

泡後

下面我們著重說下泡出來後的四個特點

1)葉沉 一般是直接拿一個碗或者透明的玻璃杯,先往杯子里倒入90%的熱水,然後,輕輕的拿出一小撮茶葉(3-5g),放入水中,茶葉會在幾秒的時間內都沉入杯底。這時候,你可以透過透明的杯子看到茶葉在水中慢慢舒展開來,展現出採摘的時候的樣子(明前肯定都是一芽一葉,並且芽葉一般長,而且很嫩。明後基本也是一芽一葉,但是葉子比明前的要長,這個都是沒有量化的東西的,順便說一句茶葉都是喝出來的)。

2)味正 隨著水汽的升騰,茶葉的香氣隨著水汽瀰漫開來,這時候,蘇州洞庭碧螺春所特有的果香氣是十分讓人聞著舒坦的,你可以再茶葉的香氣中,慢慢體會果味的香氣,品味江南水鄉特有的味道,會帶給你為之精神一振的感覺,一般明前茶至少能喝到4泡以上,而且茶水不變色,味道帶回甘。

3)湯透 蘇州洞庭碧螺春的茶水是清澈透亮的,不渾濁,也不泛黃

4)色清 茶水是清澈的,茶葉是碧綠的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價格

一般實體店你要去大的茶葉店才有可能買到真的碧螺春明前茶(我說的是可能)價格最少在2k以上,味道還不一定正,可能是配出來的高仿茶。

最重要的一點您要喝過真茶才能品出來假茶。

打字太累 我就是一個小茶壺,攢得高了我再修改修改


作為一個愛喝茶的人,我來強答一下。

其實關於如何區分碧螺春的等級,在我的專欄中之前有專門寫過一篇詳細介紹過。

現在大家都會去網上買茶。很多網店賣的茶葉作為農產品銷售,不標等級,只有價格。就像大家去菜場買菜,青菜蘿蔔,價格隨行就市,不會有一級蘿蔔、二級白菜之類的說法。

也有人去商場和超市買茶。那裡一般都是統一包裝,折算價格的話,200元一斤的碧螺春和龍井也多得是。商超賣的主要是日常用茶,屬性上更像標準化工業品,茶包裝上一般印有「特級」或「一級」字樣。

還有人會去專業的茶莊或茶道會所買茶。那裡的茶包裝精美,也會有極品、精品、臻品或生態、有機等等各類標籤(或等級),價格往往不菲。

  • 很多人不明白,極品和精品,200元的特級和2000元的特級碧螺春,有什麼不同?

要搞明白這些,必須先簡單說一下相關產品標準。

我們國家目前實行四級標準體系,由高到低,分別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通過標準審核的產品都有一個標準號。標準號都以特定字母開頭,例如GB/開頭代表國家標準、NY/開頭代表農業部發布的行業標準、Q/開頭的代表企業標準等。

  • 碧螺春執行的是行業推薦標準。

2004年,國家農業部發布《碧螺春茶》(NY/T 863—2004)行業標準。在這個標準里,碧螺春是限定在「江蘇太湖、宜溧、寧鎮丘陵茶區」的特定工藝的一種「特種綠茶」。

碧螺春的等級根據「感官品質特徵」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 洞庭碧螺春作為歷史名茶,執行的是國家標準。

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過一版《原產地域產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GB/18957—2003)國家標準。

2008年,新版《地理標誌產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GB/T 18957—2008)國家推薦標準發布,替代了2003年的舊版。

新舊兩個版本中,洞庭碧螺春的等級劃分都是一樣的,只有五等:「按產品質量分為特級一等、特級二等、一級、二級、三級」。也就是本地茶農常說的特一、特二、一級、二級、三級。

每個等級的感官指標也都不變。例如特級一等:條索「纖細、蜷曲呈螺」,色澤「銀綠隱翠鮮潤」,香氣「嫩香清鮮」……

  • 商超裡面的碧螺春,其實很多執行的是標準號以Q/開頭的企業標準。

企業標準,目前執行的是備案制。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生產加工能力,制定不同的企業標準。所以,同樣是特級,不同的企業生產出來,價格當然可以會有天壤之別。

至於各類茶館裡面的極品、臻品、精品……那些是商家用來區分自家產品等級的名目標籤,和標準無關。

現在,大家應該都大致明白了碧螺春標準的基本脈絡。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買碧螺春,首先看一下產品包裝上有沒有執行的標準號,確認一下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還是企業標準。

如果是國家標準(GB/T)開頭,基本可以判定是洞庭碧螺春。如果是行業標準(NY/T)開頭,那就是限定產區的碧螺春。如果是企業標準(Q/)開頭,那麼基本就是一般茶農所說的外地碧螺春了。不同標準,特級的標價差別自然就大了。

國家標準體系中的茶葉標準,基本指的都是生產標準。所以,買茶人如果看不到包裝上的標準號,也不懂品質和價格的行情,那就問問原產地的茶農或專業的茶人,手裡的茶屬於國家標準中的什麼等級。

從國家標準來看洞庭碧螺春的價格。特級一等和特級二等,生產成本高,總體產量少,市場價格貴,適合有條件、有興趣的買主。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董叔推薦一級和二級,口味品質都很純正,性價比高。

當然,茶葉是農產品,氣候、水土、手藝上的差別都會帶來品質上的細微區別。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洞庭碧螺春國家標準裡面的等級劃分,依據的都是「感官指標」。通俗點說就是:你買的茶到底是什麼級別,只有買多了,喝多了,到時候自然明白!

那是不是要喝很多才能懂呢?董叔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帶上自己從城裡買的碧螺春,到農戶家裡對比著喝。茶的好壞,立見高下。

說到底,茶是用來喝的。作為世代制茶的茶農,對當地茶的品質當然是掌握得最精到。現在茶農手裡的洞庭碧螺春,在市場上常常找不到識貨的買家,這說明當前市場對這種茶的認知不夠。

換句話說,與市場上已經動輒上萬的其它名茶比,洞庭碧螺春無論從歷史地位、文化內涵、還是自身品質而言,都具有足夠的價格優勢和市場潛力。無論現在的價格行情多少,在懂茶的人看來,買到都是超值。

所以董叔也對來訪的茶農說,保護好他們茶園裡的碧螺春群體小葉種。現在信息發達,隨著愛茶懂茶的人越來越多,多不了多久,堅持原產地、原工藝、原樹種的洞庭碧螺春就會回歸她應有的市場價值。

說了那麼多,關於洞庭碧螺春的等級標準,董叔簡單歸納為三點:

一,茶的品質決定茶的等級,茶的等級決定茶的價格。

二,買茶如果看等級,國家標準相對企業標準更統一。

三,原產地茶農產茶制茶賣茶,依據的只有國家標準。

順便說兩句標準體系變革。目前我們的國家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是上個世紀80年代確立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非常複雜,堆積了很多問題,和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有相當落差。

2015年,國家推出《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要通過五六年的時間,建立一個由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

也就是說,大家可以期望幾年後買茶的時候,參考依據會更清晰規範一點。


正宗的碧螺春,在產地都很難買到,因為正宗的都是手工炒制的,一鍋3-4兩干茶。一天3-5鍋,不到2斤干茶,正常都會被預定了。但是即使是正宗的碧螺春,產地正宗的也有分山坡或者山頂的茶葉,也看炒茶師傅的手藝的,不同師傅炒制出來的碧螺春差別還是蠻大的。有的入口會澀,但微有清甜。正宗東、西山好的茶農炒制出來的碧螺春,入口綿滑清甜、淡淡的花果香(和石榴、楊梅、枇杷等果樹間種在一起),回甘持久,最長達數小時。所以不是浙南和四川等地種植的碧螺春可以比擬的。


首先沒泡和泡出來的外觀,碧螺春比較細,是螺旋外觀,然後跑出來看形狀,這個比較難說明,只有用圖片才能說清。等級是看一個牙,或者一個牙帶幾個葉,葉子的大小


真假要多喝了才知道。級別你可以看泡開來的茶葉,會有一根茶芯然後帶葉子,葉子越少等級越高,獨有茶芯的一般是特級。(有空再細說)


泡出來好看的,都是假的。不服來辯


我就是蘇州碧螺村的。世代做茶。大致一眼可以看出來真假。就像銀行人員一眼看出假幣一樣^?_?^


什麼鑒定都是假的,這個東西得自己喝一杯!!好的碧螺春,一般人都能喝出來。入口有香味,喝後有點口乾!泡個三次一般都沒味了!有幸在蘇州上學,到過東山同學家,喝過真宗的碧螺春,據說要買到2500一斤!!!


很簡單,看價格。


推薦閱讀:

茶葉在製作的過程中會加香精嗎?
喝綠茶是如何減肥的?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