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猶太人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的反抗?

從個體心理的角度分析。


正好在學Holocaust,所以還是自告奮勇的來答一下吧。

1. 大家都知道當時二戰時候德軍在軍事以及戰術上都比在德國旁邊的國家,例如波蘭,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要先進許多。例如在1939年9月德軍幾乎就在幾周之內用Blitzkrieg(閃電戰)拿下了波蘭的主要城市。在後來發現一位波蘭青年所記錄的日記中來看,波蘭士兵以及當時動員的平民都有參與抵抗,其主要原因是法國,英國,美國口頭上承諾會與波蘭人民並肩作戰,其實到後來法國在德國前線都打的很吃力,就更不用說英國或者美國派出軍隊干擾。加上在1939年俄國與德國簽訂的「二十年以內無不侵犯」的條約更是讓波蘭人民感覺到不知所措。總結下來,波蘭武器與戰術上和德軍不在一個檔次,加上西方國家含糊其辭的「承諾」讓希特勒在幾周之內拿下了波蘭。這個時候已經沒有正規軍和政府,只有手無寸鐵的波蘭人民,讓他們如何去抵抗?

2. 德國方面對反抗者實行「連坐」的方式去懲罰這些抵抗德軍的人,也叫做「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家庭裡面有一個人抵抗,全家都倒在納粹的槍口下。一個社區里有小一部分人謀劃抵抗納粹,一個社區的人也逃不掉。小型的連坐一般在一個集中營的一小塊管理區20到50人,大型的連坐例如在Treblinka Concentration Camp,一個猶太人刺殺了一名納粹高官,看守的士兵屠殺了超過160名猶太人。所以一般在這種情況下,連坐對在集中營的猶太人有著很強的威懾力,大家想著都是「只要活下去才有希望看到最終的勝利」,「而不是為了解決眼前的仇恨和恥辱」。

3 對於猶太人當時在整個東歐都幾乎沒有辦法聯合起來的境況和猶太人手上可以使用的武器實在是太有限,這倆點可以說是,無論對地下的秘密起義活動或者是地上的革命活動,都是致命的。

讓我們做個假設:如果一個猶太人在晚上,逃過守衛的防線,用鋼鐵之軀穿過了電網,用極其頑強的意志和極其虛弱的體質逃進樹林,找到一戶人家,但是,然後呢?有人會接受這個猶太人嗎?在波蘭?在捷克斯洛伐克?在羅馬尼亞?在奧地利?沒有的,並沒有人去接應,去理睬這個猶太人。

因為在當時納粹德國佔領的東歐戰場,每戶人家實現的食物配額制度,強制勞動制度以及納粹控制下的那種恐懼感。在這種情況下,誰想?誰敢去保護一個從集中營逃出的猶太人。

把這個例子放到放到亞洲戰場,情況大不一樣吧。

4 對於集中營中猶太人的秘密轉移和秘密屠殺讓「有效的抵抗和有效的組織抵抗」變的不太可能實現。在每次的秘密轉送中,集中營的管理者都實現快速,保障每次轉移的絕對保密這種方式讓猶太人抱有對生存的強烈希望。每次轉移之前,納粹會讓猶太人快速的收拾好所有東西到一個地方集合,然後用火車轉移。這是一個對於猶太人很強的暗示,「他們要把我們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我們也許又可以工作了,工作就意味著可以活下去。

另外一點就是當一群人被轉移到主要屠殺集中營(Auschwitz),德軍會強迫這些人已明星片的形式寄給之前集中營的人,說,「安全到達,我活的很好。」

總結上述幾點,大規模的反抗或者革命是很難發生的,但是這並不代表猶太人在集中營並沒有抵抗。

正在學習,歡迎討論與分享。


華沙猶太人反抗了啊,然後被德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聯合鎮壓了.

在能"大規模"之前,你的鄰居已經把你全家點了天燈,你還玩什麼?


實話實說,猶太人雖然被稱為最聰明的民族,但是抵抗意識確實不是很強。

比如早在進入集中營之前的猶太隔離區,德國士兵槍殺猶太平民就已經很常見了。更不用說到了集中營,即使沒有殺人,那種強度的勞動傳到外面也絕對要被判反人類罪或者虐待罪的。以猶太人的智商不可能不會想到,德國人怎麼允許這些目擊者活著出去?遲早會滅口的啊。

有人說歐洲的猶太人相信美國猶太人能操縱美國國會救他們,但是不管德國最後是勝是敗,這些見證法西斯暴行的猶太人肯定最後都要被屠殺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而且猶太人的勞動力,實質上又是幫助了納粹的戰爭機器,與其被壓迫凌辱,還不如拚死一搏,死也痛快點。猶太人那麼聰明,怎麼可能不會想到這一點呢?

有人說猶太沒有反抗是因為最後都死了,反抗了大家不知道。但事實上納粹的屠殺基本上是按計划進行。側面說明猶太人並沒有太多的反抗,因為如果反抗太強烈,德國不可能使用猶太勞動力那麼久,也不可能那麼有序的進行隔離-集中營-屠殺這種步驟。

說實在,雖然這方面也有很多學者研究分析,但是我對於猶太民族還是不太理解。這點有點像中國的宋朝。比如宋徽宗在金人入侵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讓位給兒子。但是不管你怎麼讓位金人都會打過來的啊,組織軍事抵抗才是關鍵不是嗎?還有後面趙構自毀長城,採用秦檜「南歸南,北歸北」的政策,拱手讓出北方大量的戰鬥力,這些都是讓人不能理解。

還有類似的例子,比如三國演義的曹爽。。。范曰:「匹夫臨難,尚慾望活!今主公身隨天子,號令天下,誰敢不應?豈可自投死地乎?」爽聞言不決,惟流涕而已。范又曰:「此去許都,不過中宿。城中糧草,足支數載。今主公別營兵馬,近在闕南,呼之即至。大司馬之印,某將在此。主公可急行,遲則休矣!」爽曰:「多官勿太催逼,待吾細細思之。。。「以智謀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犢耳!」。

總給人感覺那時候的猶太人有點曹爽影子。

如果再擴展來說,比如我認識不少phd,master這種高學歷的同學,處事缺乏決斷是這類人的通病,其他學歷稍微低一點的同學倒沒這種猶豫不決。

我感覺如果深刻挖掘的話,我覺得這幾樣事物在某種層次上的確有聯繫。


看過一個說法,在那個時期歐洲,猶太人整體口碑也不太好,從周邊國家得不到幫助,本身就自顧不暇。而且從商多,力量很分散,政策上沒有話語權。他們現在在大西洋彼岸,吸取教訓了,來回饋歐洲了。


推薦閱讀:

外交部長王毅答記者問說病句了嗎?
中國內地為了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付出了多少努力?有那些讓利?
海南現在還能發展得起來嗎?
美國民眾是怎麼看待美國政府的霸權主義的?
為什麼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滿洲國?

TAG:歷史 | 政治 | 心理學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