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主義者的理想國是怎樣的?
倘若女權主義者建立了理想國,會設定怎樣的法條,達到什麼樣的狀態?
…………………………或者說女權主義理想國家是哪個?
女性主義者眼中並沒有形成明確共識的理想國標準。
有的女性主義者和知乎上的工業愛好者可能完全不同,渴望的是被限制的(環保的)工農業下的和平經濟。
有的女性主義者,熱衷工廠民主的情結和熱衷全世界女性團結起來的情結是一樣堅固和強大的。
有的人不滿足現在社會裡機會不平等,不滿無法讓個人獲得更多的市場價值的家庭責任被更多的給予女性。有的女性主義者覺得,女性的解放不僅僅是某些女性的解放,所以女性主義完成的基礎是保證每個女性的生存,再而是使每個女性都可以展露與發展自己。不過理想國這種可能,我們現在人怎麼會知道呢?我們是被限制的現在人,是現在的壓迫的奴隸,我們真的可以幻想具體的自由著的未來人的生活嗎?而且知乎上的很多人還沒有真正的抗爭經驗(以讓構思更實際)……
不過我真心喜歡這種問題,如果說能夠讓更多的女性看到並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作答的話。很多都市白領女性對來自家庭、社會的壓迫的感受和理解非常有趣(不過我並沒有能力去分析),讓我不至於那麼圖樣。我看到都市女性在男性霸權下為自己(已經部分獲得)的權力動嘴皮子和努力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相信經濟和技術發展,並從理想工作環境,家庭生活去理解女性主義為什麼好……你萌底層的女性同胞,全世界的女性同胞間的關懷呢?
我還看到為女性承擔責任之心與能力發言的一些知乎女性,畢竟是都市女性,是中產階級(與預備役),任何一個男性語境或統治階級的話語里創造的矛盾都可以惹得你們去分化自身(啊,現在的中國本身就沒有廣泛的女性聯合,就好像幻覺里的工農聯盟,怎麼能談分化?)……
再回到我談的一些都市女性身上,我還看到因為職業的壓力而憂鬱,因為更多的家庭勞動而勞累,因為更多的歧視而焦慮……她們的這些經驗確實是中國女性都有的,是廣泛的。但是我覺得,女性主義實現的時候,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家務勞動平等,職場上與「基於專業知識的客觀選拔」無關的要求消失……也要「你們工作不要有怨氣」這種說法消失啊,也要人們都可以自己把握生產,自己把握政治,自己把握生活才行。請看《共產黨宣言》......
那時候的話從藝術作品來說,
不會有大量女性作為被動者的形象出現,女性作為主角時,男性也可以很好帶入。
當女性是被動視角時,不是單薄的某一方面的形象。
女性不只是為了塑造男性理想對象而設計的。女性也可以不漂亮,也可以有喜歡惡作劇的性格,也可以自負到吹牛,也可以成為悲劇後宮王。
當女生穿上華美的服飾,她的臉也能像一般男人只是乾淨,也許過寬,眼睛小,鼻子塌,毛孔大,膚色黃,身材也會矮或胖。但可以有自己特點,帶著平和或自信的面容,知道自己是值得愛的。
男性也可以增加帥氣的成員而不是一昧大叔。男性也可以傻白甜大眼睛有體香。可以戴上動物耳朵。
大媽的形象不會只有七大姑八大姨,也能作為主角講述或英氣或風趣的故事。
女性敢提各種古怪的提議,不再畏縮一隅。在團體里,可以有很少男性,女性多的女性也不是被觀賞的,而是有自己主見的,真正活自己生活的。故事講述姐妹友情卻不被說爛片。女性真實思想主體的故事不再只有戀愛。
男女不再束縛上應該幹什麼,更加寬容。答案修改一下,評論區里有個妹子說的很對,開放嬰兒性別檢查合法化也會有很多問題,沒有考慮到這個,修改一下,目前還是別開放的好。————————————————— 題主你好,我個人標籤女權,傾向平權,談談自己關於理想國的看法。希望以後開放嬰兒性別檢查,是准父母們為了更好的準備寶貝的物品,而非因性別本身帶來的一些「決斷」,女嬰不會因為性別而剝奪出生的機會。
你長大了一點了,想玩芭比娃娃就玩兒芭比娃娃,想玩玩具汽車就玩玩具汽車,想學打籃球就學打籃球,想學舞蹈就學舞蹈,而不是因為性別刻板的印象去放棄自己的喜愛。
上初中了,是否學得好理科、文科,和性別沒有關係,更不會被老師感嘆:女生就是學不好理科。或者「女孩子學這麼多有什麼用,以後還不是要嫁人」這種話。上了高中,你開始愛美了,穿什麼不會被非議,不會被一些男性或者個別女性說:哎,小小年紀穿的裙子這麼短,是不是做那個得。(PS突然特別想吐槽一下禁發令)上了大學,開始有時間戀愛了,追求你的男孩(或者女孩)真多,他們愛你的美麗,學識,氣質等等,不會有人因為你的美貌去惡意揣測你的私生活,不會有「9分黑木耳」,「7分粉木耳」「雛兒」這種話加在你頭上,你的伯伯只是開車給你送了一筐衣服,也被惡意揣測和非議。你戀愛了,和你的男孩相處時,難免情不自禁,你可以享受性,沒人會議論你」被上了「,你可以拒絕性,不會是因為」我怕我以後的老公嫌棄我不是處女「這種理由。處女情節只是一種選擇和喜好,而不是一張又臭殺傷力又大的裹腳布,禁錮了你的本性,成為你的道德枷鎖。畢業了,你開始找工作,不會因為你的性別碰壁,不會再頻繁看到」限招男性「的字眼,你很努力的工作,不會因為性別遭受玻璃天花板,你是否單身,是你的選擇,不會因為年齡大了單身,就被叫」聖鬥士「」剩女「,你找的男朋友家庭條件優越,可你們真心相愛,沒人叫你」拜金婊「,你的男朋友家境貧寒,賺錢沒有你多,他不會被當做小白臉,你也不會被叫賠錢貨。你覺得你可以結婚了,不會因為彩禮事情而鬧得兩家不愉快,買車買房大家協商著來,他不會傾家蕩產去買房就為了和你結婚,也不會因為房子是你家買的,他就被扣上了「吃軟飯」,「倒插門女婿」得名頭,你們一起攢錢買車買房,沒有人會說你吃虧了,你分擔他的經濟壓力,不會讓他不適,不會讓他覺得傷害了「男人的自尊」。你結婚了,婚姻與家庭的責任是兩個人承擔,做家務帶孩子並不是你全該負責,正如賺錢養家的責任也不會是他全部承擔,該怎麼做,是你倆的事情,你在家當家庭主婦,不會有人叫你黃臉婆,老公也不會有」老子在養你,你在吃閑飯「的心理,他尊重你的勞動,反之亦然。偶爾上網瀏覽新聞,出現強姦案件,下面的留言再沒有」這麼晚回家被強姦也活該啦「,」裙子穿這麼短一看就是個騷貨「,或者「是價錢沒有談攏吧」這種話,而是對受害人的同情,對兇手的憤慨,放男性身上,也是如此。生了孩子,跟誰姓不是天經地義,他尊重你的意見。暫時想到這裡了...........
僅代表我自己認為的女權主義(因為現在國內各色女權主義差異太大了)就是女性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她們的選擇得到保護和尊重。
舉例而言,有事業型的女性,她就是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那麼請給她跟男性一樣的機遇和挑戰,不要動不動就說女人必須回歸家庭,不要催著她以家庭為重,不要叫她們剩女等等;也有家庭型女性,她就希望過有滋有味的小日子,那麼請讓她充分發揮自己的天性,別因為她再收入上的劣勢被主流社會所排斥和鄙視……推而廣之,不僅女性,男人也一樣,一個理想的社會是讓每個人都能實現自我。(當然實現自我的目標是各不相同的)
女權不是男女完全一樣;女權是正視性別間的差異,但是互相尊重平等相處。沒有人再需要站出來聲稱「女權」,因為沒有人再會因為性別被貼上標籤
微博上我最欽佩的一位妹子說過
別人問我,想在寶馬上哭還是在自行車上笑。我說這個個問題很愚蠢,我選擇自己掙錢開著寶馬放聲大笑大概如此男女就像高矮一樣。
對我來說,男女都能在不危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情況下,自由自在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會因為個人選擇被人指指摘摘,被人起奇怪的污衊性稱號。這就足矣。
至少沒有下面這種直男癌。
剛好記起這句話,順便答一答。 「許多女人喜歡模仿男人的行動舉止,這正是女人受到束縛的象徵。只有當她以生為女性為榮時,才真正偉大。 」這就是我的理想國。不被稱作女漢子,不被惡意揣測成綠茶。溫柔或者直爽,與性別無關。為生而為女自信。
「跟個女孩似的」不再是侮辱人的話,不再意味著低人一等。
不想多說,請參見共產主義各種著作
至少那個描述應該有的正常社會的高票答案答主不用匿名。
作為一個自認的(劃掉)女權主義者,我從感性上想建立一個性別倒轉國度。詳情參見人間觀眾的《女國》《廿一》《清瀾傳》(劃掉)但是不可以這樣。這樣我們跟男權主義者就沒有區別了。但是真的很想啊。其實有時候在想很奇怪的一件事。男權社會重男輕女,之前的母系社會重女不輕男。如果我要求一定程度的重女輕男,也只不過是在收回成本而已……呵開個玩笑,現在早都是文明社會了。——————————————我是分割線————————————說理性的,只要在競爭的時候男女平等就好了。對,完全平等。就是每個個體都作為獨立的個體,而非某具有廣泛刻板特質的性別的一部分。P.S:真的很想讓男性生孩子,我養家。
當我們在談論性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種直男癌式的論調:你們主張男女兩性平等,可是男女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呀?你看你看,難道女人有JJ嗎?難道男人可以生孩子么?
說到這個問題,有必要理清跟性別有關的兩個概念,一個是sex,一個是gender。其中,sex指的是生理性別。大伙兒初中生物都學過,男女的性染色體存在差異:什麼XX和XY;而從解剖學的角度,男女的生理構造差異更是一目了然。因此,說男女之間存在sex上的差異應當是不會招致多少反對的。
而另外一個詞gender則往往指稱「性別角色」和「性別特徵」,它較精準的翻譯是「社會性別」。正如美國學者Judith Butler所說的,「社會性別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習得的」。但凡習得性行為,社會的強勢話語都會給它貼上一個好壞對錯的標籤。在直男癌社會(男權社會)中,性別角色的標準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男「養家糊口」女「相夫教子」;而性別特徵的標準則是男理性、果敢、有「男子氣概」,女感性、溫柔、有「女子風範」。
總而言之,女性被置於消極、被動、脆弱的位置,他們從屬於男性。就像英國女作家和女權主義者Virginia Woolf說的,作為女人,你應該做「房間里的天使(angel in the house)」,怎麼可以寫作,還對男人的作品指手畫腳呢?
當我們在談論女權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現在對女權主義有一些很直男癌的看法,比如女權主義就是要消滅性別特徵上的差異,讓所有的女人看起來都中性;女權主義者都是厭惡男性的,他們中甚至有大量的女同性戀者;女權主義者是要構築一個女權社會……
女權主義的確有很多分支,彼此之間也偶爾因意見不合而掐架,但是主流的女權主義最樸素的願望便是讓「性別」這一標籤不再成為人作為個體實現自我發展的障礙。當哪天人們口中的「男權」和「女權」消失,歸化為人權的一部分時,性別平等也就實現了。
談到女權時不得不提到的第一個關鍵詞便是「物化」。這很快讓人想起在非洲等地區依然很盛行的女性「割禮」。四五六歲的女孩子,大體還不懂事,卻要忍受生理和心理上的極大痛苦以確保對未來丈夫的忠貞、以滿足未來丈夫的愉悅。女性如物件般地拆卸、檢驗、擺弄。諷刺的是,要求女性「處女」、「忠貞」的男性,卻未必以此標準自律之。
這讓我想起了Thomas Hardy的《德伯家的苔絲》。新婚之夜,苔絲和安琪爾兩人互相坦白各自的秘密。安琪爾稱自己在年少時曾和一位女人發生過關係,這得到了苔絲的原諒;而當苔絲向他說出自己曾被強姦過的事實時,安琪爾拋棄了她:
儘管割禮、裹腳等物化女性的習俗正被或已被廢除,現代商業文化卻以新的形式把「女神」形象供奉。減肥、整形、豐胸……各種廣告或顯或潛的台詞便是女性如何如何才能讓自己更滿足男人。
男性「物化」女性慣了,一旦情勢出現扭轉,出現了女性「物化」男性的情況,這可是大毀直男癌們世界觀、讓他們很捉急的。最古遠的例子之一大概可數《聖經》中「莎樂美」那段。莎樂美公主是如此美麗,以至於希律王願意答應她的所有要求來換她一支七面紗舞。舞跳完了,莎樂美要求得到先知約翰的人頭,並抱著它吮吸,這讓希律王驚慌失色,當即下令將莎樂美殺掉。如今,當男色選秀席捲互聯網,女性開始「舔屏」「小鮮肉」時,直男癌們像希律王一樣驚呆了:你們可是女生啊!怎麼可以如此放蕩不羈?
女性「物化」男性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但更本質上是商業通過建構對男性的主流性別審美、挖掘龐大的女性消費人群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其實無論是對男性還是女性,現代「物化」的當批駁之處就在於沒有充分尊重人作為獨立個體的多樣性,而從外在審美中剝離出最具商業價值的符號。
談論女權時不得不提的另外兩個關鍵詞是「婚姻」和「家庭」。在傳統的性別角色建構中,女性的職責是「相夫教子」,而「夫」和「子」都與婚姻和家庭緊密聯繫在一起。潛台詞就是,女性的價值是通過步入婚姻、營造家庭來體現的。女性不需要在事業上多成功,只要嫁得好,嫁了以後持家又持得好,那這一輩子即便稱不上楷模也是標版了。至於那些在職場上拚命打拚卻遲遲不嫁的女人,你們難道不是在捨本逐末?當心成了「剩女」、成了spinster!
女權主義者在婚姻問題上的訴求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人們不再因一位女性的婚姻狀況而對其作價值判斷。不因為她大齡未婚,或者婚姻不快,就斷定其人生是失敗而不完整的。那麼,女權主義者是不是在拒絕婚姻呢?用咪蒙的話說,他們只是對愛情和婚姻更加敬畏,他們拒絕的是妥協。
拋開輿論環境的容忍度不談,女性要想在婚姻問題上實現自主,經濟獨立必不可少。而經濟獨立又往往要求免於性別歧視的就業環境。前幾天聽美國NPR的Fresh Air節目,作家Rebecca Traister提及現今美國的單身女性已在人數上超過已婚女性,而女性首次結婚的年齡中位數已提至27歲。女性經濟上的獨立讓他們有時間對愛情和婚姻予以觀望,除非遇到讓自己滿意的伴侶,否則絕不將就出嫁。
女權主義者對傳統家庭分工的批判,並不是說輪到女人「主外」了,女人從此不幹家務了,而是呼籲不把「相夫教子」作為對女人天經地義的要求,局限了他們在家庭之外任何可能的個性發展。家庭分工不應是程式化和非此即彼的。男人做家務並不代表懦弱,那是他對這個家作出貢獻的一種方式;女人追求事業也並不越位,那是她個性得以發展、潛能得以發揮的體現。
如何拯救你,直男癌患者?
人們莫須有的歧視、優越感往往來自於無知。拯救直男癌患者,光靠喊口號是不行的,最有效力的方法無異於拿出事實。
昨天剛好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有一個學微生物學的女生夢想當一名微生物學家,但一直被男生嗤之以鼻。有些典型直男癌患者還騷擾她,覺得她是靠著出賣自己的身體才在學校取得好成績的,讓她不要裝了。忍無可忍,妹子決定開展一場「報復行動」,每當她被性別歧視一次,就在維基百科上編輯一位女科學家的條目。如今,她已經寫了數百篇……
「直男癌」的根除其實也跟一些女性的觀念和做法有關。當然你可以說我作為女生就喜歡服服帖帖地聽男生。在這個尊重多元價值的時代,只要你情我願又不觸碰法律,那大可聽從內心而為之。這裡要說的是「公主病偽女權」,就是嘴上呼喊性別平等,卻覺得男性為女性買單天經地義、男性應該多體貼女性的。其實權利往往是伴隨著義務的。我知道在略為敏感的性別議題上提到這話可能會被噴,但個人覺得性別平等的實現當是權利和義務的再分配和再平衡。
最後,引用王小波的話終結本文:
「我承認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這種差異並不意味著別的:既不意味著某個性別的人比另一種性別的人優越,也不意味著某種性別的人比另一種性別的人高明。一個女孩子來到人世間,應該像男孩一樣,有權利尋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