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牛排館?


吸取以前各位的批判,先把推薦給列出來,主要是北京上海香港的,無特殊順序:

  • Char 恰
  • Capo
  • Ruths Chris 茹絲葵
  • 莫頓
  • The MEAT 扒
  • The Cut 刃扒房
  • CRU 扒房
  • The Steak House winebar + grill
  • Gaucho
  • Bistecca
  • Grand Hyatt Steakhouse
  • Blue Butcher
  • Wooloomooloo Prime
  • La Vahce!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高二的時候去了家附近的一家肉鋪兼職。本來可以選擇圖書館、超市、快餐店等地方,但做出了這個決定是因為我從小到大最喜歡吃的東西就是牛扒,現在仍然如此。

圖:以前兼職的肉鋪;一直都在店裡工作的老手Billy

來自:媽媽拍的

也許咽下一大坨肉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還是不太習慣,很多人去牛排餐廳更加看重的是沙拉吧、免費甜品和無限飲料,所以跟@張知行 說的一樣,基本上中國最好的扒房是在香港。幸運的是,大家的飲食習慣越來越開放和國際化,所以大陸的主要城市尤其是上海和北京近幾年冒出了更多高品質扒房。Yay!下面推薦的有部分扒房已被提到過,我就更為詳細和全面介紹一下,包括環境、背景、特色和非扒類食物等,方便大家參考(沒特殊推薦順序;部分內容是以前記錄的,可能會有一點時效性問題比如價格變化,歡迎指出)。

Char 恰

Char 「恰」 扒房在南外灘Indigo英迪格酒店的29、30樓,進門就能看到外面開闊的露台,露台對著的有外灘有浦東。推薦餐前在露台上喝上一杯雞尾酒,開開胃。餐廳在利器上投入不少血本,有五款牛排刀可供選擇,比如美國的戰斧牛排刀或日本一體鋼刀,侍應會跟你講每把刀背後的故事。每桌的六款海鹽也同樣講究,你可以選擇法國粉狀海鹽、塞普勒斯海鹽等。

「Char」 就是烤焦的意思,恰扒房這名字恰到好處(呵呵),他們就是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待牛扒的,因為好的牛扒其實就用這種純粹的方法處理最好。好的牛扒是多好呢?南澳大利亞莫瑞河畔克萊爾山谷的高級和牛,150天谷飼,烤至3成熟即可。還有同樣來自澳大利亞,有塔斯馬尼亞島西北部獲獎農場Cape Grim的頂級草飼牛肉,一刀切下肉筋也沒有半條。還有但馬和牛,也就是神級的神戶牛肉所來自的品種。

非牛扒類來說,餐前開胃菜可以試試烤番茄撻,使用的是雲南空運來的番茄和義大利進口的馬蘇里拉乳酪。還有烤小魷魚,是經過牛奶浸泡的所以口感很嫩,配的藏紅花調味醬有點加勒比海的風味。

圖:Char 扒房;各種刀具,最近的是美國Mundial,第二把是法國的Languiole,後面的看不清楚了

來自:官微

Capo at Rockbund

Capo位於上海外灘源,所在的大樓比較有意思,建於1911年而且有點歷史,餐廳裡面同樣有意思,一共三個廚房,兩個大火爐,一個用來烤批薩,另外一個負責肉類魚類。裝潢也襯託大樓的老歐式外觀,用粗糙的磚牆和木材搭配古典藝術品。

這裡有駐店屠宰師,專門處理各種精品肉類,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的Jack』s Creeks認證有機農場,然後委託高級屠宰場來處理切割和包裝等後續步驟。具體肉類來說,這裡有有機黑安格斯牛,而且Capo據說是全上海唯一提供600天谷飼純種和牛,是大理石紋路達9+級的高端貨。

非牛扒類來說,有很多傳統義大利菜不錯,因為Capo的定位其實是義大利餐廳。精選冷切腌肉拼盤,選擇很豐富,有聖丹尼爾火腿、拿坡里辣味灌腸、開心果味燈籠腸、伊比利亞黑毛豬火腿和風乾牛肉等。還有就是拿坡里風格批薩,也是一絕。

圖:特別喜歡Capo的手工玻璃吊燈;名為「Capo Fiorentina」的900克帶骨肉眼扒,來自大理石紋路6+的450天谷飼和牛,並且在店內干熟3-4周

來自:官網、官微

Ruths Chris 茹絲葵

提到魔都頂級扒房,大家必然會想到來自芝加哥的莫頓,但其實還有歷史悠久的Ruth』s Chris茹絲葵,這是一個在美國極具人氣的頂尖扒房品牌,可以說是與Morton』s並駕齊驅的,甚至在店面數量、應收等方面超越莫頓。餐廳在外灘5號這古迹級大樓,裡面保留了房間原有的木地板,其他裝潢也很懷舊的,比如吧台區域使用皮革高腳椅和銀行家檯燈,卡座區域被設計成火車風格的對坐式座位,就餐區的另外一區有更為正式的白桌布餐桌,更像傳統的扒房,窗外就是陸家嘴天際線。

這裡的牛扒特色在於在烤爐里以982度(攝氏,不是華氏)高溫快速燒焦外面鎖住肉汁,用加熱至260度(也是攝氏)的陶瓷盤保溫,離開廚房之前放上一安士的黃油,營造出上桌時招牌的「滋滋」聲音。建議嘗試烤稍微生一點,因為1)使用的是USDA Prime級的高端貨,過熟反而會失去高級牛肉才有的質感和鮮味;2)盤子本身很燙,會在進食過程中慢慢加熱牛扒,吃完外面比較熟的部分裡面偏生的肉就剛好會變熟。

非牛扒類來說,有很多地道cajun風格的美食也可以試試,因為Ruth』s
Chris品牌源於路易斯安那州的。Crab cake蟹肉糕就必不可少了,建議先原味地吃一個,另外一個淋上檸檬汁再試試。還有烤大蝦、新奧爾良風格奶油菠菜、焗紅薯焙盤菜等,據說都是創始人Ruth Fertel的祖傳配方。

圖:上海茹絲葵;超厚的filet mignon,可見周邊融化黃油

來自:官網、官方Facebook

莫頓

好吧,雖然覺得莫頓沒有太多必要介紹,畢竟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扒房了,但還是忍不住要說說。他們尤其牛x的地方在於餐廳的超高品質能被完美地複製全球。位於陸家嘴IFC裡面的Morton』s是世界上最大的莫頓餐廳,能容納400人,窗外就是東方明珠,而且還有兩個專門為品嘗葡萄酒和雪茄而設計的包房。在夜景上,唯獨能與其媲美的莫頓扒房可能就只有位於香港喜來登4樓的分店,雖然4樓不算高,但靠著梳士巴利道的一整面牆基本上是落地玻璃,維多利亞港的視野非常開闊。

回到上海莫頓。全球統一的做法:牛扒不光是好,還很大。標誌性的Porterhouse(腰肉扒,簡單來說就是帶有牛柳的T骨)足足有24oz;Double Porterhouse則是雙倍48oz,也就是1.36公斤。牛柳當然就是小一點,有6、8和12oz分量的,嫩得像黃油一樣。牛肉品種沒有什麼花樣,作為美國的扒房代表,用的肯定是美國的肉,跟Ruth』s Chris一樣都是USDA Prime級別的,這檔次的牛扒只佔全美國牛肉的2%,可見其高品質,而且所有的扒類都是按照Morton』s特殊要求切割的。做法沒什麼花樣,就是燒得香死人,放在你面前。

非牛扒類來說,前菜方面推薦海鮮,比如鮮蝦盅或者蟹肉餅,因為主菜吃的牛扒,還是換換口味吧。配菜選擇很多,但薯條真的不錯,鬆軟和脆口程度都剛好。甜品的話(如果真吃得下),招牌是熱巧克力蛋糕,外面是巧克力海綿蛋糕裡面是巧克力熔岩,雖然聽上去很膩不過其實非常好吃。別太在意卡路里就是。

圖:上海陸家嘴莫頓;背景的厚切薯條不要錯過

來自:官網、官方Facebook

The MEAT 扒

在上海嘉里大酒店的The MEAT名字很醒目,第一印象很醒目,一進門就是醒目的「醒肉房」,皮革做的馬賽克牆壁和不鏽鋼窗框圍繞著一片玻璃,背後就是吊著和放著的肉,成噸的肉。餐廳裝潢也很誇張,主要燈飾是一組像脊椎一樣的暗紅色金屬吊燈,貫穿主要的就餐區。整個內部的另外一個主題是牛角形狀元素,比如壁燈、門把手很多都是金屬牛角造型。

The MEAT的標誌性菜品毫無疑問是1.8-2.2公斤的,大理石紋級別達4+的澳洲和牛戰斧牛扒。實品跟名字一樣霸氣,足夠填飽四個大胃王。這碩大的肋排端到桌邊,由服務員現場切割,配上三種醬汁或者兩種牛扒專用芥末。戰斧不光大,肉質也很贊,因為肉在澳大利亞先經過兩周的干熟,到了上海之後再在醒肉房干熟,最後接受烹制三部曲
– 櫻桃木燒烤,批薩烤爐和350度高溫烤箱。非牛扒類來說,海鮮熱拼盤 (焗帝王蟹腿、大明蝦、生蚝、帶子培根卷、龍蝦和烤蟹肉餅) 可以滿足各種味蕾需求。甜品來說,建議嘗試好玩兒的「扒」棒棒糖冰淇淋或者搖滾冰淇淋。

圖:The MEAT大門的醒肉房;1.8kg的巨型澳大利亞和牛戰斧牛扒

來自:官微

The Cut 刃扒房

相對於更常見的美式扒房的鄉村或西部的裝修風格,或莊重的白桌布+深色木作, 北京華彬費爾蒙酒店的刃扒房有各種粉紅、紫粉、桃紅…據說是設計師考慮到某些顏色容易讓人產生飢餓感,增強食慾。餐廳里還有很多亞洲元素,比如中國傳統設計線條的餐椅、有著中式花紋的西餐用具,連「刃」的名字聽起來也有著東亞文化的意境。

The Cut的旗艦扒是500天穀物放養的純種和牛,大理石紋達到9級,來自澳大利亞最大的和牛牧場之一AAco,建議吃三分熟的,在這裡吃如此生的肉再放心不過。其他扒類包括來澳大利亞Hobart的100%血統草飼黑安格斯,還有提前用芥末和香草腌制和低溫預熱變軟的「扁鐵」flatiron牛肩肋排,居然可以把flatiron做的如此入味和鮮嫩,很難得的。實在確定不下來,就可以點大廚牛排拼盤吧,由三種種類的牛扒組合而成。非牛扒類來說,推薦各類的烤海鮮吧,比如如北太平洋紅鱒配香辣楓樹糖漿汁。

圖:The Cut閃耀的內部;外焦內嫩的3成熟filet mignon

來自:官微

CRU扒房

北京JW萬豪有全球知名的Nobu日料,還有坐落在二樓的CRU扒房,沿著旋轉樓梯上去就是,餐廳內的主視覺也沿用了弧線線條,更加像是海鮮餐廳的設計。餐廳設有醒肉房自己為牛扒排酸,客人通過玻璃就能看見背後每一塊牛扒都被認真地標註了部位和日期,還有顯示嚴格控溫(在0.5~1.5攝氏度之間)的溫度計。

杭州JW萬豪CRU扒房是當地最好的扒房,而且跟北京店一樣也在酒店二樓。跟北京店不一樣,醒肉房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不鏽鋼落地玻璃恆溫濕酒櫃,裡面陳列了幾百支葡萄酒,酒單上有五六百款的選擇,據說是杭州餐廳中最強的,其中的鎮店之寶是04年的酒王Petrus。

剛剛提到的醒肉房,是北京CRU總廚Allen李龍要求進行二次排酸時使用的(雖然牛肉在澳大利亞已經排過酸),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牛扒里天然存在的酶去分解結締組織使得肉質更嫩。兩家店的牛扒選擇都很豐富,主要為谷飼的澳大利亞安格斯牛肉和澳大利亞和牛,前者有120天、200天和300天的,後者有6級和9級的,目前店內最好的牛扒是¥788的9級和牛西冷或者牛柳。

非牛扒類來說,沿著傳統美式扒房的作風,兩家餐廳都很看重生蚝,吃法有新鮮生蚝(主要為法國的吉拉多)配檸檬和Tabasco辣椒仔醬汁(建議向服務員要點先磨的horseradish)、血腥瑪麗杯、生蚝洛克菲勒等。

圖:杭州CRU的包房,背後就是儲存了幾百支葡萄酒的酒櫃;前菜生蚝

來自:官微

The Steak House winebar + grill

不要被The Steakhouse winebar + grill這種平平無奇的名字欺騙,這裡可是米其林香港新貴,全球沒幾家米其林星級扒房,這是其一。與香港洲際酒店的另外兩家星級餐廳一樣,這裡的裝潢高檔但低調,最矚目的是幾個鮮紅色的半圓皮卡座,有點把肉食者的血性給勾出來的感覺。洲際真的是坐在維多利亞港邊上的酒店,加上全落地玻璃,對面就是香港島,所以The Steakhouse的美景也許是全世界扒房裡最好的。

頂級肉類就不用多說了,這裡的特色還有12種自製的牛扒芥末和8種珍貴的天然鹽。另外還有十款牛扒刀,每款刀都用來切不同部位的牛扒。餐廳還擁有全香港少有的碳燒烤爐,那當然就是要充分利用,牛扒的烹制方法就是外層燒成焦香,肉切開後見紅不見血,就這麼簡單而優雅。

非牛扒類來說,前菜的龍蝦松茸細通粉,主菜的烤黑毛豬豬鞍扒,甜品的抹茶心太軟配紅豆冰激淋都很出色,有這樣的綜合實力才能夠拿星。這是一家grill也是winebar,收藏了幾百種世界各地的美酒,還在2012年榮獲了Wine Spectator雜誌的"Award of Excellence"。

圖:The Steak House;罕見的15L的碧尚男爵庄Chateau Pichon Baron,1999年份

來自:官方Facebook

Gaucho

阿根廷是一個容易被遺忘的牛扒國度。這家出自倫敦的阿根廷扒房品牌在英國屢獲殊榮,位於香港中環的分店是Gaucho在亞洲的旗艦店和第一家店。「Gaucho」就是性格奔放的南美牛仔(羅納爾迪尼奧的外號就是gaucho),一踏入門就能看到品牌標誌性的牛皮牆面,即有點花銷又能代表牛仔的放牧文化。同樣時尚的是黑白傢具和未來設計感的水晶燈。

牛肉全部都來自於草飼和自由放牧的阿根廷牛隻,有四種扒類選擇,分別是lomo(精瘦且嫩的牛柳)、ancho(大理紋路比較豐富的肉眼)、chorizo(肉汁較多的西冷)和cuadril(最瘦而且口味獨特的牛臂肉),全部都是按照顧客所選的大小再現場切割,雖然有時候會造成浪費但能確保每位顧客都能吃到最好的部位。烤具和流程也很有正宗,使用阿根廷傳統的asado器具,簡單來說是一個長方形的扁鐵籠,在炭火上燒的時候只會翻一次面。上桌時可以選擇四種醬汁,尤其推薦煙蒜荷蘭蛋黃醬。牛扒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燒之前先用特殊醬汁腌制,比如阿根廷烤肉用的傳統chimichurri綠汁,主要由歐芹、大蒜、牛至、白醋和橄欖油調製而成,不過因為需要腌制,所以牛扒大小的選擇會少些。

非牛扒類來說,在前菜的選擇中極力推薦ceviche南美式冷魚片,腌制過的味道酸辣甜很開胃,為牛扒主菜做很好的鋪墊。還有就是葡萄酒,清一色阿根廷的選擇,而且很多是其他地方沒有的精品,個人推薦malbec品種的,這種葡萄釀製的酒阿根廷人做得最好。

圖:Gaucho的標誌性牛皮裝飾;「lomo」類別的小牛柳

來自:官網

Bistecca

其實同在香港Dining Concepts集團旗下的義大利式扒房還有Manzo,也值得去吃吃,不過個人認為Bistecca更適合我這種純種食肉獸。看到開放式廚房旁邊的屠夫櫃檯前面那個放滿了各種牛扒的玻璃櫃,還有就餐區那窖藏著牛肉的柜子牆,牛扒控都會發瘋。對於非扒控來說,擺在面前的桌墊會顯示每款扒來自牛的那個部位,一共有九種選擇,科普之餘可以幫助你挑選。嫌滿屏都是肉的話,坐窗邊可以看到蘭桂坊下面的各色人種,帥哥美女比例偏高。

最頂級的扒類選擇由澳大利亞Oakleigh Ranch專門為Bistecca供應的幾款和牛牛扒,還有A5級的日本神戶西冷,要多少給你切多少,每oz要港幣$120且至少要6oz。這級別的牛扒的做法都是炭火燒烤的,然後澆上托斯卡納橄欖油和檸檬汁,擺在木頭案板上端給你,還會有一小搓石鹽和幾個裝著不同蘸料的小罐罐,最推薦基安蒂紅酒芥末或者是Bistecca招牌醬汁。

非牛扒類來說的出色選擇其實不多,但意式前菜自助還是琳琅滿目的,可以從antipasti桌子上隨便拿,在考慮吃那款牛扒之際,不妨先填一下肚子。鋸完扒之後,肚子還有空間就可以享受多款義大利甜品,其中有些不太尋常的自製冰淇淋和雪葩,比如柚子金巴利酒味道的。

圖:Bistecca扒房,圖左邊是嵌入式肉櫃,然後是屠夫櫃檯,然後是擺滿開胃菜的antipasti桌子;屠夫櫃檯里擺著不同牛扒

來自:官方Facebook

Grand Hyatt Steakhouse

Hyatt集團的FB部門在酒店界中是赫赫有名的,香港君悅的Grand Hyatt Steakhouse繼承了這傳統。比起其他氛圍更為隆重的高端扒房,GHS的環境有點夜總會的感覺,巨大深藍色天鵝絨窗帘從兩層樓的天花板像瀑布般吊下來。樓上是兩個包房(其中一個帶酒吧),而樓下使用卡座和獨立桌子的布置,找到窗邊位置的話就可以看到灣仔的風景。

牛扒肉類選擇有美國USDA Prime、加拿大AAA級別安格斯和日本和澳大利亞和牛,其中包括日本近江A4級的西冷和A5級的牛柳。不澆醬汁都很好吃,不過如果想濕一點的話推薦青胡椒白蘭地汁,或者是各種牛扒芥末,尤其是黑松露味兒的。不想吃傳統牛扒的話,可以選擇「Rossini」做法的牛柳,用8oz的filet mignon加上香煎鵝肝和法國黑松露。

非牛扒類來說,這裡沒有fancy的融合菜或者分子料理,選擇基本上是典型的扒房菜單,比如前菜就是鮮蝦盅、牛肉塔塔、香煎深海帶子等。這裡沙拉吧收費港幣320元,為什麼?因為這個沙拉吧有廚師給你現場混合凱撒沙拉,還有風乾48個月的伊比利亞火腿...不過不要貪心,要記得牛扒好戲在後頭。

圖:君悅的「GSH」 Grand Hyatt Steakhouse;900克的美國「戰斧」帶骨肋眼,吃完肉直接拿手上啃乾淨

來自:官方Facebook

Blue Butcher

在香港中環的Blue
Butcher「藍色屠房」走的不是一般扒房的風格,一進入門就能看見藍色的牆上插著很多各種刀,刀孔出都有藍色如血的液體裝飾,正如我朋友說的「裝潢很屌」。另外一個亮點是鋪滿了喜馬拉雅粉紅鹽磚的步入式醒肉庫,據說在香港獨一無二,可以在門外看看,先留點口水。

所有牛肉都會在這個醒肉房裡干熟至少25天。如此奢華的「豪宅」也只有牛扒中的高富帥才配得上。

牛扒的選擇有400天谷飼的USDA Prime級別的和澳大利亞O』connor Farm百分百天然牧養黑安格斯牛肉,但最豪華的是來自澳大利亞名聲赫赫且歷史悠久的Mayura Station的600天谷飼和牛,牛隻所享受飼料的不光是優質穀物,還有巧克力和椰子!產於Mann River Farm的和牛號稱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最好的和牛,在這裡可以嘗到他們的32oz巨型帶骨肉眼。

非牛扒類來說,「屠房」的其它肉類也是名牌或者名種,比如羊肉來自獲得過「法國最佳羊肉」的Denaux Farm,選擇了6-8周大的奶飼小羊,如此珍貴的食材有限,所有2-4人份的「24小時迷迭香橄欖油慢煮羊肩」每晚只供應三份,強烈建議提前預定。

圖:Blue Butcher;澳洲供應商Mayura Station牧場的頂級和牛

來自:官網

Wooloomooloo Prime

專門突出澳洲牛肉的香港集團,而Wooloomooloo Prime是集團的高端品牌,從兩家店的位置都看得出來。尖沙咀的Prime店在彌頓道The ONE的21樓,一共兩層,都有開闊的露台,可以看到大片的維港。銅鑼灣的Prime店在金朝中心27樓,也是兩層,有270度的高空視野。在灣仔的普通版Wooloomooloo也是一家半空扒房,尖沙咀那邊的地段稍微弱一點點,是臨街層不過也是在維港邊兒上的。

雖然有USDA Prime,但是更建議嘗試他們的澳大利亞牛肉,畢竟這是他們的主打,其中的代表是產於名門的高級黑安格斯牛,有來自維多利亞Grainge Farms的150天谷飼的,還有來自昆士蘭Stockyard Farms的200天谷飼的。如果願意分享,巨型的戰斧牛扒不錯,品種就是來自上述兩家農場的,不過Stockyard提供的是谷飼350天的和牛戰斧,港幣2100元一份且供應有限。

紅酒也建議走澳洲路線,Wooloomooloo是香港其中一家最早引Penfolds奔富頂級系列葡萄酒的餐廳。非牛扒類的選擇中,也有很多澳洲元素,比如煙熏三文魚就選擇了塔斯馬尼亞的品種,還有牛肉塔塔就不是常見的法式生牛肉配生雞蛋,而是配上剁碎的水煮蛋、魚子醬和酸奶油。

名字也比較好玩兒。

圖:灣仔的Wooloomooloo;牛扒都用溫度達1800華氏的broiler頂部烤爐烹制,保證鎖住肉汁

來自;官網、官方Facebook

La Vache!

最後推薦這家高品質但價格親民的扒房,在香港中環。大門有點高調,霓虹燈勾勒出來的牛代表著餐廳名字(la vache就是法語的「牛」)但入內後感覺更像是精緻的小酒館。餐廳中央是酒吧,四周擺設了幾個馬蹄型的紅色皮沙發卡座,牆壁上掛滿了多幅有著法國特色的圖畫,配合木製牆身和桌椅,以及牆邊一圈的紅酒瓶,真的很像法式小酒館。

這裡的概念效仿法國著名餐廳Relais de Venise L』Entrec?te,菜單上的主菜是絕對的清一色 – 那就是牛扒和薯條,只需要告訴服務員要幾成熟就可以,所以沒有非牛扒類的選擇。上桌的時候服務員會把部分的牛扒放在你的盤子上,剩下的肉則會放在一個以蠟燭保溫的金屬盤子上,旁邊還有一盅吃法式牛扒必備的Béarnaise醬。現炸的薯條是脆脆的而且無限量供應,吃完喊服務員加就是。每人港幣258元的標準消費,就是一份牛扒,吃不完的薯條和餐前的沙拉,如果還吃得下的話,可以多加一點點錢,從甜品櫃檯選一款心儀的糕點。

圖:La Vache正門;右邊就是為剩下的肉保溫的金屬盤子和一盅Béarnaise醬

來自:官方Facebook


【更新】珠海開分店了,旗艦店。

廣東中山的「威尼斯牛扒城」,在三鄉、小欖等區均有分店。http://Dianping.com 可搜到。小弟我在 @初洋 Trueyoung 介紹之下前往。

對,就是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那種二、三線城市常見的西餐廳。裝潢極土,牆上貼滿了山寨的英文食物譯名,以及小學生水平的廣告語。(例如某種沙冰的廣告語是「入口即化的細緻綿綿冰,(感覺像吃雪糕一樣),比吃雪糕更好味更完美無暇!」)

但味道你就是要服。威尼斯的出品並非西方牛扒正宗,而是粵人以其天生對食物的敏感與敬重自行研發而成的獨門秘技。不入流但自成一流。

重出品輕裝修,亦爲粵式食肆之特點。

最後,人均 100 人民幣可以吃得很好了。


中國最好的牛排店,一定還在香港。

沒有稅費、多年經驗的各國廚師、不以欺騙為經營目標的餐廳、好的火爐、不計成本的熟成冷庫,加上幾乎全世界的好牛肉,怕只有在香港找到。

美國的安格斯、澳洲的BLACKMORE、日本的三田、近江、佐賀、義大利的、法國的、DRY AGED的、WET AGED、RIBEYE、SIRLOIN、T BONE、RIBS、RUMP,只有你不知道的,沒有你吃不到的。

平民點,MR STEAK GRILL, MANZO,OUTBACK

好一點,CHRIS RUTH, MORTONS OF CHICAGO, JIMMYS KITCHEN, BISTECCA ITALIAN

再好一點,STEIK, THE BUTCHERS CLUB,

好多一點,INTERCONTINENTAL STEAK HOUSE, SABATINIS, STRIP HOUSE BY HARLAN GOLDSTEIN

只要在http://openrice.com

找STEAK/牛扒(對,是扒不是排)

把價格設在300元以上

基本都不差。


在國內吃過最貴的就是王品台塑牛排了,覺得那是吃過最好吃的!

當然它的招牌菜台塑牛排,是所謂的中餐做法,一大塊牛肉似乎又煮又烤,鮮嫩多汁。而且統統是全熟牛排,但絕對嫩。

還吃過幾次該店的其他牛排,也做得不錯,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

然後就很喜歡的是那家連鎖店到處都有的,豪享來,不過它最多算牛肉鐵板燒…不過雖然不是牛排,但味道還不錯而且價格相對來說可以接受,就當鐵板牛肉套餐來吃吧 = =

曾經有幸在國外吃過幾次米其林牛排,相比之下,國外的好牛排,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種層次感口感,很juicy的感覺。但調味來講,以上提到的兩家更符合中國人胃口。


只吃過魔都的

1.英迪格酒店的char bar

http://m.dianping.com/shop/4736136

2.茹絲葵Ruths Christ

http://m.dianping.com/shop/15908890

另外,我也曾經以為豪客來就是偉大的西餐,但看到說鬥牛士戈雅好吃的同學還是忍不住吐槽一句,那些真不是牛排。。在武漢我們還是去吃蝦子和熱乾麵鴨脖子吧!表誤會,我是正宗武漢人^_^


看了上面一群回答,深深的感覺鄙人是有多麼的地味……

你們讓我這個只能勉強吃得起戈雅的情何以堪!!!!

武漢地區,個人最推薦鬥牛士,一份丁骨只要88塊,而且附餐是無限量續加的……(之前是自助……)

如此平易近人的性價比……平時省著點花錢的話,學生階層都能做到一周去一次。

光谷五樓和江漢路大洋都有店,似乎上海一帶店更多些,南京東路也去過一家,出品都是一樣。

10年去上海的時候感覺南京路那家西堤做得還不錯,不知現在怎麼樣了……也是全國連鎖。

戈雅只適合請客。他家的亮點永遠在配菜和服務。順帶一提,本人很鄙視那種裝潢風格。

(我們就不要再提必勝客和豪客來了吧……)


看到有人說王品和西緹就是最好的牛排了,只能哈哈哈。這兩個其實是一家。1,做法上,7成熟以上的牛排是暴殄天物,是把肉變成橡膠。最多3分熟。吃5分熟的人是什麼心態?都能吃5分熟了,為何不吃3分?2,牛肉上,一般的牛排館都是等級低下,毫無肉味,當你吃過澳洲M7等級以上的牛排,就知道什麼是肉味了。而一塊M7等級的牛排,一般館子都可以400元朝上了吧。日本的高等級和牛就不說了,奢侈品了。3,吃法上,鹽和胡椒足矣,醬汁?提什麼醬汁!4,選的部位上,菲力太瘦,不愛,個人更喜歡西冷、紐約客,T骨也不錯,肋眼也ok。5,工藝上,有條件還是要吃乾式熟成的,21天,那是肉味的又一次升華。6,牛排還是自己買自己做實惠,好牛排進了館子,都是天價。上海的館子這幾家還不錯:靜安嘉里香格里拉的1515,羅斯福,莫爾頓,宏安瑞士的好地方。


台塑王品。想吃正宗西餐的請出門右拐。

  • 特別對於不執著於正宗西餐或者正宗西餐禮儀的人。招牌牛排全熟。中文菜單。中國服務員。可以要求代去骨,代切塊,代取湯上的酥皮等等,免除西餐的尷尬。
  • 檔次足夠。服務周到,商務宴請/重要約會,都不會失禮。而且出品穩定,適合國人口感,不會出現嚇人的菜式。
  • 預算固定。套餐的形式,不管點什麼內容,價格是不變的,節假日不會額外提價,不會發生看完點評網人均價格然後自己去吃發現遠不止此數目的窘況。目前單人份連服務費在350大元左右。大眾點評有時有298元的團購券。

  • 座位獨立。座椅靠背高大,座位間距寬,相鄰座位有隔斷,燈光幽暗,卡座甚至有布簾~~。
  • 允許分享。單份套餐分量巨大,不吃2個小時以上很難吃完。不是重要約會的話,可以4人吃3份餐,3人吃2份餐,甚至2人吃1份餐。在此基礎上要求免費增加額外麵包,額外飲品,甚至額外水果,服務態度依然不會發生變化。
  • 額外驚喜。紀念日、生日等如在預定時提及會準備包裝精美的小禮品贈送。點評網也經常有贈送小支紅酒或廚師特餐的優惠。

缺點:1.價位偏高,分量過大,菜單不常換,不能常吃。 2.甜品實在是很甜。


魔都:

四季牛排屋:http://www.dianping.com/shop/501061

莫爾頓牛排坊:http://www.dianping.com/shop/4088803

羅斯福頂級牛排館:http://www.dianping.com/shop/2271727


王品台朔


腌制過的牛排,吃的不是牛肉味道,是調料味道


和牛屋,精選澳大利亞jacks creek, living stone , david blackmore等和牛


我也說下不能去的,王品絕對榜上有名,還有鬥牛士,西堤。。。omg都是台灣改裝


王品台塑吧。。。品質有保障。。。就是不換菜單。。。

吃過瀋陽的西提,覺得真心一般啊,食間還不錯


推薦閱讀:

小龍蝦為什麼這麼貴?
有哪些不是食物卻非常好吃的東西?
龍岩有哪些深藏不露的餐館?
每天吃玉米究竟是好是壞?丨IN食刻
靠譜配方丨不一樣的提拉米蘇白玉卷

TAG:美食 | 調查類問題 | 牛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