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是什麼?與其他哲學有何區別?

總是聽到歐洲哲學尤以法國哲學、德國哲學為重。

法國哲學是什麼?法國哲學史又是什麼?

有沒有關於法國哲學史的書籍推薦?


不請自來。

作為一個專業在圖書館分類表裡歸類為「法國哲學」的人,我其實對「法國哲學」這個概念的合法性並不太理解。但是,當代法國的哲學研究確實顯示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哲學的特色。我從我了解的法國哲學研究的特點出發,說說可能的法國哲學的傳統是什麼樣的。

第一個傳統就是笛卡爾主義,這個許多答主已經提到了。作為嚴格意義上法國哲學家的開端(根特的亨利那種不算),笛卡爾開創的主體性哲學思路至今仍然如同一個幽靈活動在法國哲學課堂上。法國哲學家們可能被歸類為不同流派,但他們或多或少都對笛卡爾的問題有部分回應,如福柯和德里達對於笛卡爾沉思的爭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哲學史在所謂的原創性哲學家那裡的表現形式。其實,笛卡爾之後,法國就一直有著一群笛卡爾主義者和追隨者,最著名的當然是馬勒伯朗士,對他們的研究和發展構成了當代法國哲學的一種形態。

第二個傳統是天主教傳統,作為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國家,法國哲學中的宗教氣氛卻往往被人忽略。事實上,許多法國著名哲學家同時也有著極強的宗教背景,只不過這些法國的名人在中國鮮為人知。在笛卡爾的同時代,詹森派(阿爾諾等人)的哲學就有很強的市場,而20世紀初的Henri de Lubac 和 Etienne Gilson 的哲學至今還活躍在大學的課堂上。更不用說法國天主教研究中心一年N度的學術會議了。

第三個傳統是現象學傳統,這個大家說的也都比較清楚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現象學運動也席捲了法國,現在大家熟悉的法國哲學的代表人物,薩特、梅洛龐蒂、德里達、米歇爾亨利,等等,都是法國現象學運動的代表。包括福柯、列維納斯等結構主義者,也受到了強烈的現象學感染。

最重要的一點是,以上三個傳統不是獨立的,而是在一個哲學家身上交叉混合的,你可能知道吉爾松是個宗教哲學家,但他的《笛卡爾-經院哲學索引》和《中世紀思想在笛卡爾哲學形成中的角色研究》是早期現代哲學研究的必讀著作。你可能知道馬里翁的《還原與給予》,但他的《灰色本體論》和《笛卡爾問題》在學界引起的震動並不比前者小多少,另外他還是位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指揮官勳章獲得者。不引用米歇爾亨利的《質料現象學》,寫笛卡爾感覺理論的博士論文是通不過的,而不看笛卡爾,做柏格森的研究照樣是被批的體無完膚。所以說,法國哲學的傳統一直沒有斷絕,從十七世紀到現在一直活在哲學研究者和大學教授的書本里。

當然,21世紀一部分「離經叛道」的法國哲學家開始了向「心靈哲學和認知理論」借鑒的過程,也許幾十年後這也會成為法國哲學的新傳統,畢竟實證主義的老祖宗孔德和唯物主義大師霍爾巴赫,也都是法國人。


先推薦書吧。我比較關注二戰後的當代法國哲學。

《當代法國哲學》,文森特.德貢布寫的,而且應該算是比較好讀的。書的扉頁就指出一個關鍵特質,即,法國戰後哲學有兩波思想潮流,簡單可以分為:

3H一代,即是通過對Hegel, Heiddeger, Husserl閱讀和闡釋,發展自己思想的那波人。比如薩特啊,梅洛龐蒂啊這種。(其中,科耶夫當時開設的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研討班影響不可小覷)

第二代則被稱為受到三個懷疑大師影響的一代,這三個顛覆了哲學形象的人就是馬克思,弗洛伊德和尼采。所以我們會看到拉康的對弗洛伊德的發展,德勒茲則是尼采主義者,而馬克思主義,則一開始就彌散再整個法國哲學的空氣中。

當然這個分期非常簡單,也只是一個角度而已。比如還可以從幾個核心主題切入,Allain Badiou寫過一篇類似「當代法國哲學冒險」(記不清了,是個小文)的文章,從他的角度梳理了法國哲學從笛卡爾以來的「主體」(subject)出發,雖然分野為偏形式的formalism和偏生命的vitalism兩種大趨勢(前者比如Brunschivg,或者結構主義這些;後者比如柏格森,德勒茲),但當代又回到了「主體」的問題(嗯就是他自己)。

抽空隨手寫的,沒專門查資料,大家多批評。。

不過補一句,「法國哲學」這個概念中的「法國」是什麼意思?國家或者民族是這些哲學的標誌嘛?當然我們可以說,這些作品是以法語寫作的,出現在法國。但這個名字是不同於「分析哲學」或者「德國古典哲學」這種說法的,因為這些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分享相同或相似的觀念,更精確的說,並不是一種哲學叫「法國哲學」,只是在法國出現了哲學蓬勃發展的思潮(當代)。這些哲學並不具備「法國性」,畢竟,哲學本身應該是普遍的事業嘛


試圖回答「法國哲學是什麼」以及"歐陸哲學是什麼"這類問題往往是一種非常勉強的嘗試,因為無論是從語言、地域或民族的角度對一些人的著作進行歷史學的考察,還是以某些主題、方法乃至風格為線索對一些思想進行系統的詮釋,這種概括性的回答都難免在某種哲學名義下犧牲掉一些思想自身無法被化約的多樣性。實際上,這種探究也往往如Eile During在一篇介紹柏格森與法國認識論傳統的文章中所坦誠的那樣,其更多地是基於某種觀念而對思想史進行的重構。因而,要在一定的理論旨趣和致思取向之外尋找一個令哲學家與史學家們感興趣的"法國哲學"的觀念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其實,很多法國思想家都對"法國哲學為何"做過認真的思考。對他們中的大多數而言,這也直接關切到"法國哲學(以及一般意義上的哲學)何為"的問題。在這個話題下,我們會看到一些法國思想史上顯赫的名字,比如柏格森,比如西蒙東(Gilbert Simondon),比如福柯。他們對法國哲學的界定既是歷史性的回顧,並且也是理論上的前瞻。他們將"法國哲學"與英德等傳統下的"外國哲學"相區別,同時也把它與其自身之中某些趨向(比如經院哲學、佔據官方講席的新康德主義或者德國化觀念論的體系哲學等等)分離開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對於「法國哲學」的界定,很多都隱含著理論上的企圖。這篇答案也僅僅是對於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國哲學家們的觀點的詮釋。

在1915年的一篇題為《法國哲學》的文章中,柏格森將肇始於笛卡爾的十七世紀,並隨後一直發展至十九世紀末的法國現代哲學(la philosophie moderne)描繪為與其同時代的科學(尤其是經驗科學)的演進不可分離的思想運動。這其中既有哲學和科學間主題的交叉(例如對於物質以及人類精神本質的探究),亦有二者方法和概念上的互動(例如形而上學對實證主義與實驗科學的借鑒與反動)。儘管如今笛卡爾以「我思(cogito)」被視為所謂主體性哲學乃至於現代哲學的起源,但是在柏格森眼中,這位法國哲學的先驅留給後世最重要的遺產乃是貫穿其後無數思想的理性主義精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以「明見性(évidence)」及「清楚分明(clair et distinct)」的觀念為標誌的方法論。這一點或許可以被視為笛卡爾的幾何學與數學工作在其哲學計劃中最重要的擴展,即所謂「Mathesis Universalis」的訴求。也正因如此,當笛卡爾的思考觸及自然以及精神領域的時候,一種機械論式的、分析式的物理學與心理學便應運而生。對此,帕斯卡爾試圖通過引入「敏感性精神(esprit de finesse)」來矯正這種幾何學推理。如柏格森所言,這種精神所代表的不屬於純粹的理性,也並非神秘的冥思,而是一種直接性的感知,它通向的是能夠被所有人掌握並檢驗的可感結果(des résultats susceptibles)。在許多有代表性的法語哲學家那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精神在他們面向實在(réalité)思考時相互博弈與調和。因而,從笛卡爾、帕斯卡爾以及馬勒布朗士這批思想家那裡形成了一種屬於法語哲學的獨特風格: 即以理性的方式(除分析與推理等理智機能的運作外,即便所謂的直覺或直觀也被統攝於理性的精神之下)和清晰的語言來探究實在(real)問題。換句話說,這種思想並不習慣於使用晦澀的表達與繁複的體系進行表達,而且它也不滿足於駐足在思想自身當中來自娛自樂。它鍾情於語言的表現力勝過術語的嚴格性,它鍾情於有穿透力的洞見勝過無所不包的嚴密的體系。它的生命力表現在思想與自然,精神乃至於絕對的實在(réalité)的不斷相遇中。此外,法國思想對於人的現實(réalité)的強烈興趣,使得哲學人類學與哲學心理學成為其始終關注的領域。也正是如此,我們在法國哲學的名頭下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個形而上學的沉思者,同樣還有拉美特利們、孔狄亞克們以及盧梭們。

當然,僅僅從這些來看我們甚至可以把洛克和休謨看作所謂"法國精神"絕佳代表。然而,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十八和十九世紀時,會發現在法國哲學當中已然存在著兩種趨向。一方面,經過了孔德(Auguste Comte)與貝爾納(Claude Bernard)的洗禮,法國的形而上學家們愈發地將注意力轉移到"生命問題"上。這其中不但包含了生物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的旨趣,實際還隱含著一系列認識論乃至存在論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伴隨著數學等"形式科學"以及實證科學(尤其是生物學與病理學)的發展,關於概念及其本質的"知識問題"也成為了哲學討論的一個中心話題。而這又不得不涉及到關於科學、認識主體及其機能(如理智,意志及激情等)的探討。因而,對於生命與知識及二者關係的思索一時佔據了法國哲學的主流。在此,我們已經似乎看到了福柯筆下所謂「知識的、概念的」與「體驗的、意識的」兩種哲學取向的分野。但無論是比朗(Maine de Biran)、拉崴松(Ravaisson)亦或是布倫茨威格(Léon Brunschvicg)、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他們的思想已經不能夠簡單地被歸類為「生命哲學」或者「科學哲學」。毋寧說,生命與知識已然是諸多法國哲學家們對現實(réalité)進行思索時無法迴避的課題。同時,實證主義與實驗科學在方法和目標上給予了這個時期的法國哲學(特別是形而上學)非常深刻的影響,以至於「真正的經驗主義」與「作為科學的哲學」成為了許多哲學家的口號,即便這種思潮的反對者們也無法逃脫其影響。而後世所謂的「法國認識論傳統」恰恰脫胎於這個時期種種思潮的合流。

對於隨後二十世紀直至今日的當代法國哲學,其綜觀與概述如今已數不勝數。如今任何一個大學哲學系(甚至於一般的人文學科)的學生恐怕都對德國觀念論、現象學、存在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新托馬斯主義......這些名字並不陌生。然而,要給用幾個漂亮繞口的名字來給所謂「法國哲學」蓋棺定論似乎仍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拋開紛繁複雜的思想史不談,要把當下作為運動的思想關進博物館的展櫃里,這本身就是充滿悖論的做法。如果效仿康德把哲學比作「戰場」,那些已然被寫下的思想史中的大多數,或是回顧,或是前瞻,也是試圖藉助「法國哲學」的名字去在故去的思想上復活一種精神,並以此對抗某些「敵人」。(比如對笛卡爾而言是「經院哲學」及亞里士多德主義籠罩下的科學,對柏格森而言是康德哲學與具有機械論和還原論傾向的心理學,對福柯而言則是以求真為旨趣的形而上學話語以及過度貶抑空間性與非連續性概念的「潛在的柏格森主義」......)或許,也正如梅洛-龐蒂所言,始終存在著兩個(或者兩種)法國哲學:一個是被寫進教科書,走上講壇的,「官方的」,已經完成的法國哲學;另一個則是不斷反叛、抵抗與重生的,始終處在完成中且尚未完成的活的法國哲學。

-----

主要參考(略):

Gilbert Simondon, Sur la philosophie (2016)

Henri Bergson, La philosophie fran?aise (1915)

Eile During, A History of Problems: Bergson and the French Epistemological Tradition (2004)

Canguilhem Georges,The Normal and The Pathological (1991)

Maurice Merleau-Ponty, Signes (1960)


先說答案:有在法國發生的哲學活動,但並沒有所謂的法國哲學。不過這並不代表貶低法國思想家。

巴迪歐有篇文章,搜《法國哲學是希臘哲學和德國哲學後第三個黃金時代》就可以看到。他在這篇文章里定義的「法國哲學」的時間段自薩特的《存在與虛無》始,自其本人終,大概就是二戰之後由薩特、列維施特勞斯、梅洛龐蒂、列維納斯、福柯、德里達、拉康、德勒茲等人開創的一個時代。巴迪歐將這個時代的法國哲學的奠基之作認定為薩特的《存在與虛無》,結束之作認定為德勒茲的《什麼是哲學》,然後歸納了四個運動,六個主題。但實際上,這裡邊法國哲學最重要的核心是什麼呢?是重新探討「概念」與「存在」的關係。

不管他說的「德國哲學的法國化」,「重新處理哲學與科學的關係」,「政治活動」以及「哲學的現代化」這四大運動,還是「結束概念與存在的分離」,「賦予哲學以現代性」,「拋棄知識哲學與行為哲學的對立」,「把哲學直接置於政治舞台」,「重提主體問題」,「創立哲學表達的新風格」這六個要點。實際上都是圍繞著重新探討概念與存在的關係,或者直接點,就是要結束概念與存在的分離來展開的。除此以外的運動和要點都是結果而非原因。而概念與存在的新關係無非是「存在與本質的關係」這個老問題的新表述而已。這樣也就能解釋,為什麼他會把薩特的《存在與虛無》拔得這麼高了。因為正是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論述了一種沒有本質的存在主義的主體,存在(或者實存)優先於本質,或者說,存在即是本質,人直接去生存,去生活,正是在人的生存中,才能體現其主體性,而除此之外,人並沒有任何規定性(也即本質),薩特提到的唯一要求就是要為自己的生存負責。正是因為存在(生存)先於本質,因此,知識哲學與行為哲學(其實也就是理論和實踐的另一種表述)就不是對立的,不如說知識哲學在這裡已經被取消了。然後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不是要理解世界而是要改造世界了,因為所有的生存活動都是實踐,而最主要的實踐活動就是政治。同時,既然理論哲學已經被取消,也就是說,傳統的形而上學(第一哲學)整個都被抹消掉了,那麼,哲學的現代形態就是與文學、社會學、精神分析、人類學、考古學、政治哲學等等各種實踐哲學的結合,這也就是哲學的現代化,同時也就創造了哲學的新風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二戰之後各路法國哲學家的表述即可以發現。

現在,如果承認二戰之後法國哲學的核心就是對概念和存在的重新探討的話,那關鍵的問題就在於,對這個核心問題的探討和解答到底是法國哲學獨有的還是移植的?答案很明顯,顯然不是法國哲學獨有的。實際上,對概念和存在關係的重新探討,在康德的《判斷力批判》里就被討論的非常充分了,也是因為如此,康德才會創造出美學這個東西,美學實際上就是一個現代化的、取消理論與實踐對立,帶有新風格,並且可以政治化的新哲學(比如法國當下流行的政治美學)。當然,對於概念和存在重新探討最為徹底的還是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以及晚年以《哲學論稿》、《藝術作品的本源》、《走向語言之途》、《面向思的事情》為代表的一系列講稿。薩特存在主義式的主體回答只不過是海德格爾「此在」概念的翻版。而他的《存在與虛無》也不過是《存在與時間》的窮人版。實際上,二戰後的法國哲學,少有能逃脫海德格爾籠罩範圍之作。對政治的參與,文學化的寫作,哲學與科學以及藝術的關係,取消知識哲學和行為哲學的對立,所有這些主題,基本上沒有能夠提出比海德格爾更深刻的見解。奠定二戰之後法國哲學基調的創見實際上在德國人那裡。這樣就回到了巴迪歐論述的第一個運動,德國哲學的法國化,他私心以為法國哲學已經徹底擺脫德國哲學的陰影了,但如果真對德國唯心主義和現象學讀的深的話,會發現,整個二戰後的法國哲學,僅就哲學這部分而言,很難說有什麼劃時代的創見(要真說創見的話,也許只有列維納斯提出的「他者」概念能算得上,但巴迪歐恰好沒提列維納斯)。因此,巴迪歐所謂能夠比肩德國哲學和古希臘的法國哲學,更像是痴人說夢。

其實,我們說古希臘哲學只不過是以之標定一個時代,裡頭有眾多不同的流派。說德國哲學也更像是德國唯心主義,德國現象學的簡稱,但說法國哲學,結構主義很難說是一個哲學思潮或流派,而解構主義則更像是海德格爾解構存在史的激進版。說起法國哲學,既沒有能夠足以改變哲學史的流派,又沒有獨立定義一個時代的創見,二戰之後風起雲湧的法國哲學,更像是理論不足,激情來補的後果。當然,在如今這個哲學眼看要消亡的時代,目前最有創造力和活力的哲學界確實仍然在法國。只能希望他們能夠真正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吧。

但話說回來,為什麼一定要抱著哲學不放呢?哲學無非是源於希臘的一種以普遍性為目的的特殊思想形態,法國哲學雖然沒有形成特別的哲學思潮但那又怎樣?如果跳出第一哲學的範圍,法國還有如此眾多星光璀璨的其他思想形態,何必非得執著於"哲學"這種模式呢?

哦對,說到推薦書,哲學史方面的看看加里古廷的《20世紀法國哲學》以及《結構主義史》和《解構主義史》就差不多了。但實際上還是看原著比較好,可以照著這個順序看:《存在與虛無》、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列維納斯《總體與無限》,德里達《論文字學》,馬里翁《還原與給予》,然後再看列維斯特勞斯《神話學》,福柯的《規訓與懲罰》,《性史》。大概差不多了。拉康不熟,但吳瓊老師的《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候》足可滿足大部分人的要求。


如你所言,人們提起歐陸哲學往往就是法國哲學和德國哲學,我就把歐陸哲學的語境限定在這兩個國家,然後著重討論法國哲學的特點,並與德國哲學進行比較。

先說啟蒙運動,這裡面德法淵源相當深,康德就受了盧梭非常深的影響,可以說他在德國掀起了不亞於法國的思想啟蒙並反過來為法國啟蒙實踐奠定了理論支持,並開啟了一條觀念論-主體性的進路。而這條主體性進路其實潛在於笛卡爾那裡,就像海德格爾在《世界的圖像時代》一文對主體性發展做的論述一般,同時福柯也在《詞與物》中認為笛卡爾開啟了劃時代的認識型。所以康德的主體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笛卡爾「我思」的進一步純化,徹底剝離了其中經驗性成分並與「我在」割裂,從而產生出「先驗主體性」。後來的德國觀念論哲學家謝林與費希特都一定程度上活動在這一範圍內。所以傳統主體性這條路線可以說從笛卡爾到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是一個極端化的發展,無論哲學史還是專著通常都認為笛卡爾開啟了人類主體的新大陸(比如黑格爾也是這麼評論)。

黑格爾可以說是對法國啟蒙運動抱有一種頗為複雜的態度,他早年就跟謝林還有荷爾德林頗為支持法國啟蒙,認為是實現人類自由的一次重要革命,但就他成熟時期發表的著作來看,黑格爾對啟蒙絕對不是像康德那般完全支持的立場。或許「揚棄」一詞能夠傳達黑格爾的態度:他認為法國啟蒙運動實際上仍處於「知性」思維方式下,換言之,並未達到完整的理性自身認識的高度,這是啟蒙運動的負面性所在,從他對盧梭那種契約論各種暗諷就看得出來這點;不過啟蒙運動作為絕對理性自身發展史的一個階段既有其必然性,同時也是構成真理的一個環節。不過話說回來,黑格爾將主體性內在化與絕對化,也導致了信仰成為理性的奴婢,上帝其實已經被理性所謀殺,而絕對預設的缺失已經預示了虛無主義與歷史主義的可能性。

現在我說說胡塞爾,他開啟了20世紀的兩大哲學潮流之一的現象學運動,而他的理論基礎就包括笛卡爾和康德,而且前期胡塞爾不遺餘力的強調笛卡爾的沉思對現象學起源的重要性:他正是在笛卡爾「失敗」的地方「偶然」發現了先驗主體性的秘密。而胡塞爾的學生海德格爾將現象學看作存在論的唯一方法,發展出一套生存論釋義學——薩特、梅洛龐蒂等存在主義者很明顯就是受了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啟示。那麼法國現象學與德國現象學(胡說海口)有何不同?

拿薩特和海口來說,《存在與時間》實際上是海口的一個路標,他一開始就很明確這書只是一種探索存在論的嘗試,而他的重點其實是通過時間境域來理解存在,此在的生存論建構只是為這一點鋪路。然而薩特卻從中看出了此在的自由與責任的必然性,從而運用生存論大加發揮弄出了一套意識存在論。薩特對主體性的強調(他的笛卡爾立場……唔,薩特真是海口和胡說奇妙的綜合)與海口對主體性不遺餘力的解構形成了鮮明對比,而海口最最最最反感的正是笛卡爾式二元論,外加薩特那黑格爾式術語(天吶嚕),導致了海口對薩特的極度不屑,以至於發表一篇《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諷刺了薩特一番,並明確表示要和存在主義徹底撇清關係,從而毅然決然走上了從存在本身道說存在的神棍之路。具體層面上說,其實海口的《存在與時間》直到《現象學之基本問題》確實落入了一種新形式的主體性(此在),導致了人類學哲學的可能性,但海口一直糾結的卻是存在是如何顯示自身的!所以海口轉向後不從此在入手,也放棄了現象學方法。這樣一來,福柯痛批人類學哲學(矛頭就是薩特)確實是打不著海口的,因為海口一開始就是要避免哲學人類學。至於薩特,他一直關心的是社會實踐問題和人切實的生存問題,而不是存在本身的問題,所以薩特其實是受了海口啟示發揮了自己的一套意識哲學(天海口他就非常非常非常反對意識這種說法)。不過薩特對他者的關注倒很值得借鑒,比如在交互主體性這問題上,海口認為「共在」(共同存在)先於「你與我」,所以海口的理論是前主客的一個匿名結構,這個結構內在於此在之存在,但這勢必會導向一種集體唯我論的解讀(┗|`O′|┛ 弗萊堡國家社會主義!),而且他者實際上是被這匿名結構給消解掉了。與此正相反對,薩特認為主體之為主體正是因為他者的存在,他者性內在於主體性(我感到了黑格爾的陰影)。值得一提的是,他者問題至始自終就是法國現象學的核心問題,列維納斯那裡他者具有倫理性和猶太神學的意義,而這一點在亨利和馬里翁那裡通過海口後期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發揮。

於是乎,海口成為了現代法國哲學繞不過的一座山,但實際上這一點並沒有多影響結構主義,因為結構主義首先針對的就是薩特的存在主義人類學,自然海口(背鍋躺槍啊卧槽)也被一同排斥。結構主義主要理論來源是索緒爾語言學,通過列維·斯特勞斯改造索緒爾語言學進行人類學和神話學研究,共時性結構+語言成為了結構主義的標誌,代表人物就有拉康。這裡要說說大佬們對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改造,拉康就把能指放在了所指地位之上,構造出了意指鏈,以至於所指成為了能指的功能性產物。所以我一直覺得提出了實在界理論的拉康算不算結構主義者其實挺成問題的,我倒感覺他這時更偏向於解構主義了。

結構主義很快面臨了對結構的災難性解構(笑),所以這時必須要提尼采了。須知巴塔耶布朗肖福柯德里達德勒茲等一干神棍莫不自稱是尼採的後繼者或發揚者,福柯更是中二度爆表的實踐了「狄俄尼索斯式的探尋」。從法國對尼採的解釋來看,後現代們(我勉強統稱前面一干大佬為後現代)繼承了尼采對起源的解構,與海口對尼採的意志主體性解釋形成了鮮明對照。後現代甚至認為海口是繼尼采之後洞察到歐洲人無家可歸事實(虛無主義)的第一人,但海口這孩子卻仍想回溯到前蘇格拉底時期去找家,並以存在遺忘為根據痛批現代性和傳統形而上學——但是,後現代們會對海口說,你覺得「有」(存在)過家就是一個幻覺(呵呵),你和你批判的傳統形而上學一個套路,尼采早說過了,管它有沒有家這不是虛無的理由,要對抗無家可歸的虛無主義處境唯一方法就是認識到其實一開始就沒有家(起源),這樣虛無主義自然被「赫拉克利特式的孩童」消解了,所以你以為存在是什麼?和傳統形而上學上一個尿性(德里達如是說),妄圖以接縫統合裂縫,卻沒認識到裂縫(先於起源的他者)總已優先於接縫(同一性),故而解構即是正義!(建議去看海口和德里達對阿那克西曼德箴言的解釋,完全兩個路子,不過德里達對海口的批判頗有爭議)即便如此,德里達的解構理論貌似就是從對胡塞爾現象學的批判和對海口存在之思的闡釋中發源的,所以解釋德里達必須要緊貼那一系列文本。但不可否認的是,海口本人其實就開了解構超驗主體性的大門……

最後說說在法國現代哲學中揮之不去的幽靈——黑格爾和馬克思。畢竟薩特梅洛龐蒂福柯波德里亞都對馬克思做出了各種發揮,而黑格爾也始終陰魂不散的浮現在他們的理論視域中……

所以我編不下去了。

果咩。


法國哲學偏理性主義

歐陸上後期哲學大國就法德,這很正常


參見:法國哲學的法國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EwMTI2MQ==mid=201913253idx=1sn=8d74b65bd839625374677846f95b79eascene=2srcid=0917yxXWUOaTdWe5Dd4D3UrJ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不請自來了。

就算我先mark想起來了慢慢答。

1.哪些書可以看一看

第一層是普通哲學史類的:讀趙敦華老師的《新編現代西方哲學史》

第二層專門哲學史類的:尚傑老師的《西方哲學史(學術版)》第幾卷我忘記了,但是有專門的法國哲學卷,貌似是第7卷。尚傑老師是我心中真男神,要不是覺得跟老師聯絡打擾他我恨不得電話上跟他綁起來。那啥,我有點凌亂,咱們繼續。高宣揚老師《現代法國哲學史》似乎是這個名字吧?兩本的那個,介紹的相當細緻了。以上是國內最權威的兩本專門史,別的你就算了。

第三層當然是重點原著啦。順帶推薦一本尚傑老師的《當代法國哲學論綱》...不算好讀,我是在尚傑老師指導下讀完的,啟發巨大。

總結總結:趙敦華哲學史------尚傑+高宣揚哲學史-------重點原著

如果你關注的是文藝復興前後的法國哲學,那麼馮俊老師有一本,名字我忘記了,畢竟我是做現代哲學的,古典的二次文獻我不太熟悉。

如果想起來了慢慢說把。這問題不好答啊


現象學。這是我對法國哲學的最深印象

至於區別,看其他答主吧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法國哲學 | 哲學史 | 思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