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字上十下一,是指取士時從在十個青年中選一個優秀的出來嗎?

這段話是在網上《千字文講記》裡面看到的。上古取士真的就是這麼做的么? 如果是,那麼出處哪裡? 如果不是,那麼那時候是如何選拔人才的呢?

《千字文》講記學優登仕,攝職從政。


首先,此種說法可能出自《說文解字》:

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凡士之屬皆從士。鉏里切

可是文中沒有「選拔優秀青年」的意思……

再看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

事也。豳風,周頌傳凡三見。大雅武王豈不仕傳亦云。仕,事也。鄭注表記申之曰。仕之言事也。士事疊韻。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偁士。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稱也。故傳曰。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十。三字依廣韻。此說會意也。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韻會,玉篇皆作推一合十。鉉本及廣韻皆作推十合一。似鉉本爲長。數始一終十。學者由博返約。故云推十合一。博學,審問,愼思,明辨,篤行,惟以求其至是也。若一以貫之。則聖人之極致矣。鉏里切。一部。凡士之屬皆從士。

貌似也沒有說「選拔優秀青年」的意思,倒是有「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十。三字依廣韻。此說會意也。

這些都是附會。許慎、段玉裁的話是過度引申。

另外 @搖啊搖毛阿毛答案中提到「士,甲骨文裡面是……」,不對。甲骨文里有確切的「士」字的說法是錯誤的。

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發現「士」字的甲骨文寫法,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士」字的字形是金文。

(西周早期貉子卣金文)

(西周中期士上卣金文)不過甲骨文倒是有類似「士」字的部件結構。《金文形義通解》:

最後,關於「士」字的字形解說,上面的引文也提到了:

  • 斧形

  • 郭沫若認為的「男性生殖器」,正與「女」相對。(按: 有觀點認為:甲骨文中「士」應該是雄性符號,和雌性符號「匕」相對。這個類似「牡」的字見花園庄東地甲骨文,隸定作「?豕土」。此雄性符號非土非士。和斧鉞之形的「士」無關。

剝離前:

剝離後:

不過,字形是字形,詞義是詞義。字形只是體現造字者的構字意圖,並不直接體現詞義。

「士」像斧、像男性生殖器,只是體現了構字意圖,但不表示「士」就是斧鉞、男性生殖器的意思。

總之,問題里用解字的方式來討論詞義是極其錯誤的!

本人才疏學淺,具體專業性回答,還是有請 @波斯基老師、 @趙瑾昀老師、 @曹夢迪老師~ ^_^

特別鳴謝:

感謝各位老師對本人無私的指導和幫助!


這種說法是赤裸裸的胡說八道。

士,甲骨文裡面是斧鉞的形狀(開始回答的時候因涉及到士王之辨,不願複雜化,所以籠統地這麼說了),目前來看本意可能就是武士。上古時候巫史掌文化,但社會地位並不高,有征戰殺伐功勞的赳赳武夫才可能擁有較高社會地位。士作為獨立的社會階層是後來的事情,作為知識分子或專門人才的同義語更是該字本來意義的擴展引申。

選拔人才的問題,據今天所見的史料,商代之前常用從各較大部族、氏族內擇賢而用的辦法。所謂八愷、八元都是如此。商代基本沿用這一辦法,但可能有個別出身微賤者得到重用的事情。伊尹、傅說皆如此。但主要還是從奴隸主貴族內部選人,原因之一是奴隸主貴族同時也壟斷教育。如果王對其他奴隸主貴族嚴苛甚至拒絕聽從建議,於國事多採取專斷,且破壞規則,動輒提拔微賤者,

則被目為暴君。 因而即如傅說、呂尚也都是託夢超擢的。

西周時期沿用商代辦法,實行統治階級壟斷教育、從統治階級子弟內部選拔人才的辦法。因此周公、召公的後代亦是權臣。到東周時期,禮崩樂壞,孔子開始打破教育壟斷第一個辦私學,選拔人才的方式開始多樣化。

PS:忍不住吐個槽。這幾年糟蹋古人的買賣越發好乾了,就有那麼幾個沒臉皮沒人品的半吊子知識分子,讀不懂經史子集,就拿傳統蒙學讀物胡說亂講,美其名曰傳播國學。要傳播你上知乎來無償傳播,別整天為了賣自己幾本破書到處招搖撞騙、誤人子弟。我真心希望這種貨色斷子絕孫。

PS:李超兄面壁不滿十天又出來了…

只解釋一句:王在甲骨文里的意思和士是密切關聯的。不解釋了,李超兄你能懂就懂,不懂繼續面壁!

再多說一句跑題的,看多少人能接受哈:商金文和甲骨文基本就是一回事,特別是對於只見於金文而未在甲骨中發現的字而言更應當做如是觀。即周之金文,亦不可視作與甲骨文判然有別者。


「士」的早期字形象斧鉞之形,這個斧鉞不是武器,而是刑殺之具,所以最早的士是執掌刑殺的法官。


推薦閱讀:

TAG:國學 | 考據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