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如何知道要把進入眼睛的東西倒過來處理的?即如何辨認正與反的?

看國家地理的一個節目,裡面說嬰兒在出生一個月時看到的東西還是模糊的,並且和小孔成像一樣進入大腦的都是倒過來的,慢慢的大腦學會倒過來處理這些信息。感覺很神奇。這中間是怎樣的過程呢?


嬰兒出生時已具備跟蹤反射,即眼睛跟蹤視野中移動物體的能力[1]。因此沒有證據可以支持所謂「出生時看到的像是倒過來的」這種觀點。

與此對應的是當成年人戴上使視野上下倒轉的稜鏡,才會真得看到上下顛倒的世界。

見@葉賭徒關於 視野倒轉一定時間後,大腦會自動將視野轉正么?的回答

需要注意,視網膜上的像倒立是相對外部世界而言:來自高處的光線投射到視網膜中低處的感光細胞。而對大腦而言,沒有證據支持,反而有理由相當懷疑,會先天地將位於視網膜高處的感光細胞對應到外界的高處。事實上,證據和直覺都支持在長期進化中大腦可能將視網膜高處的細胞對應於外界的低處,儘管更為詳細的對應幾乎肯定需要後天經驗 [2, 3]。

[1] Smooth-pursuit eye movements in the newborn infant.

[2] Development of precise maps in visual cortex requires patterned spontaneous activity in the retina.

[3] The Role of Visual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umns in Cat Visual Cortex


初始狀態下大腦沒有正反概念,就是接收眼球傳達來的光線信號, 隨著嬰兒的成長經驗積累, 就形成了所謂的「反著處理」的結論。 其實沒有反正。 就比如,大腦發現傳達一個讓手臂向「上」的指令,手臂就會移動到看到的圖像的「上方」,反之手臂會移動到「下方」。於是整個感知體系就這樣逐漸形成了,視覺和其它感官達到了同步。


習慣了的就是正確的


推薦閱讀:

TAG:視覺 | 眼睛 | 大腦 | 視覺系統 | 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