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昌盛而道教勢微?

是教,而不是家。


咳咳,謝邀,我還是發個曾經寫的文章吧。

題目是憑什麼佛教比道教有錢。

看文章的話,也請看完,是從錢入手的,因為很多發展問題,與金錢有關,但是,這個文章不是說錢的。慈悲慈悲,福生無量天尊。

源起:

與徒弟們閑聊,討論起來道教現狀的問題,包括廟宇、弘道方式和道友生活狀況上,其中牽扯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道教沒錢,無法像佛教一樣做得那麼大、那麼深入人心,道士的生活水平,這些很多是因為錢的問題,道教沒錢弘道,和尚卻豪車千萬甚至拿大筆功德款去放貸。

比說一些寺廟的景區司機年收入都過十萬或者幾十萬了,大和尚的手串都是一兩百萬,脖子里還掛著一兩百萬的鏈子,相比道教來說,太富了,簡直富得流油;道教的宮觀以及修行者來說,太可憐了,包括衣服都是沒有佛教的好,無論生活水平還有信眾數量都趕不上佛教,也如同很多道教徒的感覺,憑什麼道教發展不好,憑什麼佛教發展就那麼好,憑什麼人家就那麼有錢,憑什麼修道就這麼苦呢,為什麼那麼多寺廟都在鬧市區,為什麼佛教寺廟都那麼恢弘,道觀廟宇比較少呢,為什麼在當地連找個道觀都不好找呢?憑什麼呢?

其實不憑什麼,這些情況雖然牽扯到金錢,但是跟金錢真的沒多大關係,從道的角度來說,錢只是工具,如果說你只看到那些錢,說明你僅僅看到錢而已,不是道,你沒有看到錢背後所代表的內在含義,只看到了憑什麼,沒想到了為什麼。

問心:

大致如此一句話:「遠香近臭」,當你遠觀一個宗教的時候,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可能有美好有醜惡,如果你認同並進行遠觀,你會把美好或者醜惡都放大千百倍;當你深入觀察的時候,你才能發現其中的美與丑,世上不存在完全善的存在,包括佛道教,只不過我們要通過修行,來完善自己,弘揚善與美的存在而已。

在發現的這個過程中,哪怕初心堅定,在種種困難,尤其是美好被破壞後的壓抑後,很多人就改了初心,就質疑自己的選擇,質疑之後,或許沉淪,或許放棄,或許沆瀣一氣,或許更加堅定;只有看了更多見了更多,才能真正了解。

佛教有句話叫做:「初心不改,成佛不難」,讚賞了修行者的初心,但是也反應了一個真正的現實,初心不改的人極少,如同成佛成仙的人一樣,極少極少,只不過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真正認清楚自己而已,如何做到道法自然,如何做到從容無懼。

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道心,忘記了自己當初的堅定,慢慢重新陷入迷茫之中,哪怕名義上是高僧高道,哪怕身上穿著金絲繡的袈裟法衣、脖子上掛的幾百萬的鏈子、乘坐千萬豪車,只是個俗人罷了。

無論討論哪個道觀寺廟多富,哪個和尚道士多富,這些都是外物,你只看到了錢財,只是討論這些金錢,是因為你僅僅看到了金錢而已,不是說誰清高誰污濁,誰看待金錢如同兒戲,很多事情離了錢是不能做成的,但是絕對不能把錢看做是聲明的一切。

反思:

沒錢不行,有錢不去做也不行的,世界便是如此,我們看到很多道友去弘道,很多道觀去做事情,也真的不是因為他們多有錢,因為他們願意拿錢去弘道,而不是拿錢去放貸或者做其他的,相信宗教放貸收不回來錢的新聞大家也有所耳聞,他們是為了錢而去賺錢,不是把錢拿去弘道弘法。

有時候別人也議論我有錢去做這些事情,道士裡面我算有錢的;但是背後的真相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我真的不算有錢的,道教比我們有錢的宮觀和道士多的是,只不過我們願意用這些錢去多做點事情,去跟更多人結緣,指不定那一天就無力為繼,需要其他人去弘道了。

回過頭來說,佛教難道一開始就有錢么?哪怕佛教中存在很多問題,有和尚豪車或者放貸的現象,有各種不好的情況出現,但是因為有了錢才出現這種情況,道教有錢了,憑現狀以及現在道教徒的普遍水平,可能比佛教還不堪。

不是說道教多高尚多偉大多麼堅定,而是因為道教沒那麼多錢,沒機會這樣做而已,沒機會開好豪車放貸而已,不是道教徒就是天然正義者,不是道教徒就是道德擁有者,如同富翁有大把的金錢去花天酒地,窮人根本沒錢去支撐花天酒地,有那麼心也沒那個財力啊。

這個說法很現實,也很直觀,如同富者不是天然就是謀財取利的壞人,窮者不是天然善良的好人一樣,佛道教都有好人與壞人,有錢了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反思問題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可以否定我們有錢了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看到佛教的問題,不是要誹謗佛教或者就要標榜道教,而是學習、認識,任何宗教向善就是好的,佛道均是如此,不是因為自己是個佛教徒,佛教的都是好的,不是因為自己是個道教徒,和尚裡面就沒一個好人。

求道:

人首先就應該理性的認知自己,理性的面對世界,佛教真的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有錢的,信眾願意去供養,願意去更多做佛教的事情,是因為歷代高僧以及當代僧眾的努力;雖然有錢了出現了不少問題,但是目前情況下,總歸比道教勢大,說白了更受大眾歡迎,無論是迷信也罷信仰也罷,佛教總有他的方式來讓世界了解他。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有多大能力多大胸襟的時候,就能夠承受多少,當你的心真正能掌控多大資源的時候,你就能獲得多大資源;如果你獲得不了那麼多資源或者金錢來支配,說明你的心境和能力達不到這個境界,不要為自己的境遇找借口,那個是弱者的表現;如果你是個山中養豬的,格局限制在山中,給你百萬現金馬上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到底是娶本村的翠花還是娶鄰村的小芳還是再多養幾頭豬了。

歸根結底,道教之所以沒錢,是因為整個道教的氛圍以及各項發展中,沒有承受這麼多錢的能力而已,沒有佛教能夠承受這麼多資金的能力而已,沒有達到真正擁有這麼多錢的寬度和廣度,這一點是現實,赤裸裸的現實,當不能解決道教各種弊病的時候,不可能出現更好的局面,世界就是這麼公平,怨天尤人嫉妒佛教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要真正弘道,必須認清楚這一點,最起碼我們自己先認識到,金錢只是弘道的工具,我們是為了道而修行,不是為了賺錢而修行。

不要誤認為我是佛教的姦細,我是正兒八經的道士,不要誤認為有和尚為我代筆,都是我自己寫的,修行,應該有認識自己的勇氣,知道不足了才能彌補才能進步,通過反思通過反省,真正明白自我才是大道,端正自我才是大道。

當我們能夠真正通過合理的方式弘揚道,當你周圍的人見到你修道不覺得你怪異反而覺得你時尚的時候,當看到道士不是追著算命問卦而是平易處之作為朋友的時候,道教才有發展更好的可能,這些需要我們每個人真正靜下心去做,需要我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斷修行不斷完善自己,然後再影響別人。

因為我們是個道教徒,因為我們深愛道教深愛傳統文化,所以我們才會對道教的現狀感到傷心感到痛苦,所以我們才會不斷做出更多,傷心痛苦之後,更需要的是我們踏踏實實去做,踏入道門很簡單,向善向道,弘道很簡單,真我自然。

尋真:

當周圍的人認為修道就是裝神弄鬼的時候,當民眾沒有途徑了解認識真正的道教意味著什麼的時候,當道士的名聲被真道士或者假道士不斷敗壞的時候,當圍觀者還是用怪異的目光看待道教的時候,當你的父母長輩都不能理解你選擇做個道教徒的意義的時候,當周圍的人都覺得信佛是信仰信道就是迷信的時候,當道教中還充滿各種神棍不斷坑蒙拐騙的時候,當眾多的中二青年還在熱衷於開宗立派求修仙求美女相伴而沒有正確渠道可以讓他們認知真正道教的時候,永遠不要指望道教會比佛教有錢,永遠不要指望道教會比佛教更好的利用金錢這個工具,因為道教還不配擁有這麼多的信眾和這麼多的財力。

你是個普通人努力奮鬥,有一天,你或許會攀登上人生高峰;你是個普通人,彩票中一千萬大獎,可能你瞬間得到了財富,卻已經喪失了攀登更高的資格,因為當時的財富已經超出了你的掌控範圍,你已經不是真正的自我了。

佛道教一樣如此,當擁有了超出目前境界的金錢的時候,乞丐撿到一個金飯碗的時候,只會去浪費去揮霍;在我們道教徒的眼中,道教是我們的信仰,我們應該有堅定的信念,道教會更好,道教應該有更好的發展,那麼我們就應該躬行,應該努力,而不是指望天上掉下來個餡餅,一夜之間道教就有錢了,就可以任性了。

修道的過程不可避免牽扯到金錢,把這些跟修行聯繫起來,把這些跟真正的求道聯繫起來,修行得到的結果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我們修行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的,貿然得來的金錢或者不費吹灰之力就得道成仙逍遙自在你無非是空中樓閣而已,對修道無益。

空談誤道,我們應該在理性的基礎上,真正認知自我,不是說要認清楚道教的優點,更要認清楚道教的缺點,唯有認知了,才能真正明心明己,道教才有可能真正發展真正開啟人心,等道教能夠承擔更多責任,容納更多的內容,能夠契合道的存在的時候,錢財真的不再是一個問題。

我們需要考慮能承受多少,能承擔多少,格局有多大,金錢只是工具,要學會從金錢的多寡後面看清楚內在的含義,而不是以最後得到金錢的多寡來判斷修行;不要否定自己的內心,你不是為了金錢或者豪車美女而修行,一切都是外物,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或許道教要發展好,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需要道教徒並不斷的嘗試並尋找新的途徑,但是現狀不妨礙我們現在就認清自己,不妨礙我們修行提高自己,這才應該是道的真意,與君共勉。


我覺得,這件事,在當下,關鍵在於,誰,控制了旅遊業。


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四聖諦,首先肯定人的一生沉溺在苦海中,沒有絲毫樂處,即使有樂處,也是極暫時的。對不滅的神(靈魂)說來,由於無明(貪、瞋、痴總稱為無明,也稱為三毒,貪慾尤為諸苦之根本,稱為苦本)的緣故。靈魂或出生為人或為畜生或為餓鬼或入地獄,從無始以來,在生死苦海中流轉不息。與短促的一生同樣,是沒有絲毫樂處的。《中阿含經》說,佛告諸比丘: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無有一處不生不死者,亦無有一處無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宗親師長者(畜生餓鬼地獄中也有這種關係)。譬如大雨滴泡一生一滅。照這樣說,靈魂本身,永遠不會消滅,只要從因果報應中解脫出來,也就是從輪迴里跳出來,那就長生永存了。佛教最怕神滅論,神滅論如佔優勢,持神不滅論的佛教就自然全部崩潰。因為它依靠神不滅論來威嚇人也用來誘人信教。

佛教要人厭惡人世,把人生之苦說得無以復加,《正法念經》說人生有十六苦,《五王經》減了一半,還剩有八苦。佛為五王說法雲,人生在世,常有無量眾苦切身,今粗為汝等略說八苦。八苦中第一是生苦,何謂生苦,說是人死之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得生處,普受中陰之形(此生已完畢,後生未開始,中間階段所受之形,稱為中陰,俱舍宗認為有中陰,成實宗認為無中陰,大乘宗認為有無不定,極善極惡之人無中陰,死後立受果報,其餘的人都有中陰。大小乘各說,全是憑空瞎揣,毫無根據,佛教說話,大體如此),到三七日父母和合,便來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團,五七日肉皰成就,巧風入腹吹其身體,六情(眼耳鼻舌身意)開張,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啖一杯熱食,灌其身體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身,母飽之時,迫迮身體痛不可言,母飢之時,腹中了了,亦如倒懸,受苦無量。至其滿月欲生之時,頭向產門,劇如兩石峽山,欲生之時,母危父怖,生墮草上,身體細軟,草觸其身如履刀劍,忽然失聲大呼。此是苦否?諸人咸言,此是大苦。不管釋迦牟尼是否說了這番話,誰也不能相信這是認真的說話,因為從來沒有人能夠回憶起處母胎時的苦樂,佛豈能獨知,把母胎描寫成地獄,無非想說明人生一開始就不離苦趣。佛為教人厭棄身世,《四分律》中記這樣一段故事:說是佛在婆求園教諸比丘修不凈觀,諸比丘修習既久,極端厭惡生活,難受得象毒蛇纏在頸上,有些比丘發願求死,或用刀自殺,或服毒藥,或互相殺害,有一比丘向名叫鹿杖梵志的婆羅門外道請求說,請你殺死我,我送給你衣缽,外道即舉刀殺死比丘。有人稱讚外道說,很好很好,你得大福了!既度脫沙門,又得到他們的財物。外道接連殺死請求殺身的六十個比丘。半個月後,佛升座為眾人講戒律,不見了許多聽眾,問阿難,才知道修不凈觀發生流弊,改令諸比丘修特勝觀。所謂特勝觀,就是數息觀,數呼吸次數,藉以停止心想散亂。佛親自任教師,由於教法錯誤,六七十人因此慘死,被稱為無限神通的佛並不知道眼前已經發生的事情,阿難等大弟於熟視無睹,不看作流弊,佛不問就不說。如果幾個月不升座,大概學生要死去大半,佛教設教的根本目的在於滅絕,特彆強調苦諦,以便信徒們樂於接受滅諦。修不凈觀雖然發生流弊,但與教義並無乖背,只要改修個什麼觀,就算糾正錯誤,枉死的六七十人是受騙者,也是虔誠的宗教信仰者。凡是虔誠的信仰者,一定是受騙者,受騙的淺深與信仰的淺深是一致的。宗教信仰 者受騙既深,為了妄想獲得善報,可以死而無悔或至死不悟。

第二是集諦,所謂集,就是推究致苦的原因。以為業是苦的正因,煩惱是苦的助因。業有身業、語業、意業三種,煩惱有貪、瞋、痴、慢、疑、見六種,見又分己身見(有我見)、邊執見(執一邊)、邪見(否認因果)、見取見(自以為是)、戒禁取見(以戒禁為生死解脫之真因)、五見加貪瞋等共十種,都是煩惱之根本。由業與煩惱產生出無數苦果,如果斷絕業與煩惱,苦果自然隨而斷絕,修行者也就無障無縛,從輪迴中解脫出來,達到清涼安住之地位,這叫做滅諦。

佛教修行,以涅槃為終極目的。所謂涅槃,譯義為滅、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等,實際只是死的化名(化名多至六七十個)。佛教思想是最脆弱、最怯儒的人的思想,它把人生看作全部大苦,編造出生苦老苦病苦等所謂八苦,生苦全出於空想,病苦老苦正反映天竺文化的落後,它不敢從改進醫術,與病、老作鬥爭方面著想(在這一點上,道教固然妖妄,但還企圖和自然作鬥爭),卻在自然現象前面,消極悲觀,表示屈服,完全不敢有對抗的想法,專心在死字上做功夫,希望死後解脫輪迴之苦,永遠無為和安樂。愛無為的是懶惰人,愛安樂的是貪私人,佛教基礎建立在統治階級的懶惰貪慾自私等卑劣心理上面,統治階級始終不會改變這種心理,佛教也就總是有所依靠。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寄生蟲,因為能夠進行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推動社會不斷前進,佛教極端賤視勞動生產,並專替統治階級消除民眾的階級鬥爭,大批僧眾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不營造而居大寺廟,實在是一群蠹國病民的寄生動物。《易經·繫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佛教以涅槃為無上妙境,等於說「天地之大德曰死」(佛教認身體為「毒器」,死是解脫)。天竺幼年僧人(沙彌)寫信,署名處自稱求寂某某,即求死人某某。這真是極端偏僻的怪思想。《繫辭》又說「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渭易(變化)」,社會富有日新,並且生生不息,才是發展的氣象,佛教提倡不事生產,等待涅槃,其後果正如唐傅奕所說「入家破家,入國破國」,也可以說入族滅族,佛教思想與漢族人傳統的文化思想正正相反。但是佛教從西漢未傳入中國以後,影響一直在擴大,隋唐兩朝發達到最高度。主要原因不外是它有一整套叫做因果報應的騙術,利用當時創造了巨大財富的被剝削階級仍然貧苦無告,和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需要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而他們自己又有懶惰、貪慾、自私等心理,騙術獲得廣泛的銷路。

第四是道諦。所謂道,就是達到涅槃的道,佛說「心不著欲樂境,又不以不正思維苦身(例如修不凈觀發生流弊),離此苦樂兩端而行中道乃得解脫」。中道的意思是教人不要愛死,也不要怕死,要死時就死,任其自然。佛學是研究死的學問,佛經中講這種死道理的話多得很,全是空談,全無事實根據,言語支離,措辭瑣碎。反正沒有人需要什麼死道理,這一部分講死道理的佛經被消滅,是毫不足惜的。

中國書籍自六經以至諸子百家,從來沒有人敢說佛書那樣的大話和謊話。莊子著書,號稱謬悠荒唐,但比起佛書來,相差卻遠得不可以道里計。中國士人有信書的陋習,以為寫在書上的話,都是不可不信的重要話。又從來不曾接觸過佛經這種無邊無際的大話,和毫無責任感的謊話。正當東漢政治黑暗,民眾求生不得,而今文經學盛行,統治者精神界異常空虛的時候,佛教乘機傳入,它那駭人聽聞的大話和謊話,逐漸俘虜了許多人,特別是貪慾無厭的統治階級中人。如東漢初年楚工劉英,信奉佛教,東漢未年漢桓帝在宮中立浮圖祠,他們都是企圖佞佛得福報,劉英為謀反奪帝位,佞佛的目的更是顯然。

佛書描寫佛的大威力,確是大到無比,據說,他行則金蓮捧足,坐則寶座承軀,出則帝釋居前,入則梵王(婆羅門所奉最高之神)在後,左有密跡(力士),右有金剛,聲聞菩薩充侍臣,八部萬神任翊衛,講《涅槃》(經名)則地震動,說《般若》(經名)則天雨花……如此等等大謊話,如果誤信它萬分之一,就會變成佛教的俘虜,精神昏迷,不放有絲毫懷疑。東漢乞胡(西方來的僧徒)中,大概混有狗戒外道,當時道教徒攻擊佛教徒,說他們食糞飲小便,一般總以為道教徒造謠誣攻,斷不可信,事實卻是佛教徒確實食糞飲小便,直到唐武則天時,經義凈揭露,才證明東漢道教徒並非誣攻。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除其弊葯條》說「自有方處,鄙俗久行,病發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使用豬糞貓糞,或堈盛瓮儲,號曰龍湯,雖加美名,穢惡斯極。」用糞便當葯的,自然是普通僧眾,統治寺廟的大僧用穢物施給病僧,口頭上對蟲蟻也妥慈悲,實際行為是不管病僧死活。所以義凈又說:「鳴呼!不肯施佳葯,逐省用龍湯,雖復小利在心,寧知大虧聖教」!外表裝出大慈大悲,內心實在殘忍異常,這就是所謂「聖教」。中國僧徒接受天竺鄙俗,數百年來,相沿吃龍湯,無人敢懷疑,足見中國僧徒,精神上已成天竺僧徒的奴僕,只要天竺傳來什麼經淪,一概堅信奉行,惟恐因懷疑佛法墮入地獄。例如《佛說盂蘭(意為倒懸)盆經》,說弟子大目鍵連用天眼通看到自己的亡母生在餓鬼中,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送飯到口邊,化成火炭,不得入口。目連大叫,悲號涕泣,請佛指教。佛說,你母罪根深結(據說,只是犯了不舍給游僧飯吃的所謂罪),誰也無法救她。只有依靠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我現在說出救濟的方法:每年僧自恣日(七月十五日),人人都該儘力準備最好的飯和最好的果品盛盆器中,供養十方眾僧。又施送香油錠燭床鋪卧具,如是,父母六親眷屬,立即解脫諸苦。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前七世的父母,都可以升天往生安樂處。目連照法施食,目連母即日得脫餓鬼之苦。造這一卷經的意思是明顯的,所謂餓鬼,並不是目連的亡母,而是不勞而食的十方眾僧。僧自恣日是眾僧互相指責的一日,受指責的僧徒有一頓好飯好果吃,又得香油卧具等物,可以減少受指責的苦痛,僧徒謀自己的利益可稱周到。佛經中很多是僧徒為自私自利而造作的,也有為宗派鬥爭而造作的,傳到中國來,上面寫明佛說,再沒有人敢非議它,轉展相欺,宗教氣氛就靠相欺得以維持。

道教是漢族自創的一種宗教,目的在對抗外來宗教——佛教。漢族統治階級也曾想利用鬼神來欺騙民眾,《周易·觀卦彖辭》說「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象辭》相傳是孔子所作。如果確是這樣,是孔子也知道宗教對統治者的好處。可是孔子所傳的儒學,卻是不語神怪專重人事的一種學說,儒學對統治階級有很大的好處,但說教者是所謂聖人而不是天帝或代天帝立言的半神人。儒學雖在漢族封建社會裡生了不拔之根,但比起宗教來,不能不說是相形見絀,因為它缺乏鬼神的威力,最大限度只能管人(民眾)的生前,不能管人的死後,而管到死後是更有力地管活人的重要方法。西漢今文經學以董仲舒為代表,曾力圖改造儒學成為宗教,結果毫無成就,想改造孔子從聖人變為天神,事實上是困難的。西漢末年古文經學興起,在阻礙儒學宗教化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

佛教是強烈的麻醉劑,它那一大套什麼布施得福,許願(賄賂)免罪,凈土地獄,因果報應,精神不滅,六道輪迴等等聳人耳目的騙術,東漢統治者當作新奇的工具,予以接受和利用,是毫無困難的。但漢族有傳統的倫常道德,那就是君臣父子夫婦等五倫。佛教恰恰是破壞這些倫常的異端。漢族統治階級決不肯放棄儒學的倫常,也決不肯放棄佛教的騙術,而佛與儒又各已定型,不能融佛儒為一教,這樣,東漢統治階級只好採取提倡儒學,限制佛教(只許胡僧傳教,不許漢人出家),放任道士創立道教。

道教高談清靜無為,佛教專演苦空寂滅,不過這都是些裝門面的話頭,實際完全相反,他們都積极參加政治活動,有些甚至是政治陰謀的發動者。周武帝興道滅佛,佛徒助隋反周,特別是女尼智仙,給隋文帝影響最大。周武帝死後,著名道士焦子順便向隋文帝密告受命之符,幫助他陰謀奪取周政權。隋文帝即帝位,尊焦子順為天師,經常和天師商議軍國大事,怕他往來疲勞,在皇官附近立一個五通觀,使他安居。焦子順助隋滅周,目的是想在新政權中為道教佔一地位,極端崇佛的隋朝,道教還能保持僅次於佛的地位,這大概就是焦子順政治活動的結果。統治者對道教總沒有對佛教那樣放心,開皇十三年(五九三年)命令私家不得藏緯候圖讖。道教的妖言,使隋文帝畏懼起來了。隋煬帝剛即帝位,於大業元年(六○五年),便下令禁止圖讖,與讖緯有關的書,一概燒毀,私藏禁書,查出後處死刑。又在東都洛陽置道術坊,所有懂得五行占候卜筮醫藥的人,令聚居坊中,朝廷派官檢查,不許隨便出入。道術坊中人固然也與佛教徒有關,但關係更密切的卻是道教徒,隋煬帝這種處置,顯然是怕有人象焦子順那樣給政治野心家密告受命之符。事情果真是這樣。一個著名道士王遠知給唐高祖李淵密傳符命。又有僧徒景暉授李淵密記,說他當承天命。道士僧徒看到舊統治不穩,在強宗豪族中尋找可能取得政權的人,給他傳符命,事成算是助義有功,事不成,傳者口說無憑,可無危險。地主階級分出若干利益,扶植宗教,原意是要它們起助順作用,但在統治者地位動搖時,它們又起助反作用。隋朝的經驗,使唐朝十分注意儒佛道三種勢力的均衡問題。


相反,現在佛法是在衰退中,如今繁榮的假象之下是正法不顯的事實

《佛說法滅盡經》云:

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更明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


產生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政治的因素在推波助瀾:古代的統治集團更希望大眾信奉佛教而不是道教。

為什麼呢?大家想一想,佛教相比於道教的顯著特點是講隱忍、慈悲、輪迴、不殺生、善惡有報等思想,顯然,越多的人信佛教就越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道教就不是如此,追求長生不老什麼的 (這是我僅憑印象想到的,有不對之處請見諒) ,至少沒有佛教更讓統治集團省心。道教還很容易被造反分子利用,比如三國里張角創建的「太平道」就是假借道教來造反的,水滸傳里那個拿拂塵的公孫勝也是個道士,三國里諸葛亮登七星壇做法借東風也像個道士。佛教講究的是不殺生,造反自然要殺人,信佛的人怎麼造反呀?

有一期老梁故事匯里說過,天下太平時信佛的多點,天下大亂時信道教的多點。我想正是因為政治的需要影響了這兩個宗教的發展。

說起來,現在每逢五四青年節,紀念總是搞得很低調,這也應該是領導希望的吧。


佛教修來世,道教修今生。

有那麼多認命的人,覺得這輩子就這樣了,來世老子要吃香喝辣橫行霸道,這種人都去歸依我佛了;

有那麼多虧心的人,覺得這輩子造的孽太多了,來世老子要從善如流憐憫世人,這種人都去入我釋家了;

有那麼多可憐的人,覺得這輩子的遭遇都是上輩子的問題,下個輪迴老子要扯平,這種人都去宣揚佛法了。

這麼多人把希望寄託於虛妄,佛門壯大也就不奇怪了。形形色色的高僧大德左擁右抱,頭陀法師香車寶馬也就不奇怪了。


禍福相倚,今日興旺,來日受苦的也是他;今日勢微,來日大興的也是他。世間萬物,沒有長盛不衰的,對於佛道,亦是如此。


父母信佛是在家居士,本人信道,我覺得我可以盡量客觀的回答下這個問題。

——————————————————————————

下面從歷史角度和宗教存在天朝世俗中的意義來闡述本人觀點。

首先佛教

西漢末期傳入,魏晉南北時期佛教開始得到統治階級扶持,為何?

因為佛教教義就是教人克服自身的慾望,以通明智慧,達到以稱之為佛,即覺醒者的境界。

而在封建時代,今生被統治就好好做下等人,不要想著反動之類的,才能來世投好胎。這才是佛教對於世俗對於皇權留下的意義,小百姓被欺壓就好好忍受,這是你上輩子作惡的果。而如果你忍受了這一世。小者獨善其身,大者周濟他人,這是因,來世才會有好果,這就是福報。統治者不管自己信或不信,先帶個頭,底下百姓看到了,也就跟風去學佛,但學的是什麼?大家心裡有個數。

統治者藉以延伸教義以達到統治,定國的目的,你一個外來宗教能夠這樣幫到我,我推你一把,不是利人利己嗎?

感嘆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道教,天朝民族文化多神明信仰的沉澱,直到張天師出現才有了一個模糊的宗教團體定義。南北朝時期才開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

我本身信道,但作為一個信仰道的人,上善若水,我不排斥其他宗教,也盡量客觀的說出我的想法,道 這個字眼很虛無縹緲對嗎?不然,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他的路要走,而尋求道的過程就是尋求真我,教義就這樣,順為凡,逆為仙。我們修的是今生,成仙才可更好的度人。

基於道教虛無縹緲的追求,對於世俗來講這樣的教義根本沒什麼可以引申,可以用於幫助君主統治的,所以統治階級不會把太多精力放在上面,但也有例外,比如唐朝。

每個宗教都會有那麼些人打著信仰的名頭幹些損害宗教的事,道也好,佛也好,綠的紅的也一樣。道教教義如此更是容易出些持心不正的人。對,我就是持心不正的妖道~

以上是本人的觀點,完。

如有不實之處,歡迎大家指出,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探討。


道教說大話,說修行現世即可成仙,即可飛升。

但從來沒有飛升的例子出現過。在古代信息不暢,還能傳說有些活了幾百年的真人仙人,現在信息發達了,無從隱蔽,流言無法形成。

佛教精明多了,你死了,就說你脫離六道輪迴了,無從證明,無需證明。


道教求道靠自己,佛教求佛求人度。對於大眾來說,誰能保佑我就是好教(管他真的假的)。道教不設地獄不設天堂,信徒沒有壓力沒有動力,有些本事的就跑山裡悟道去了,宣傳自然跟不上。

ps:個人拙見,指教勿噴。


宗教職能是導世化俗,勸善修行,提升人們的精神素養。如果一個宗教不積極主動地施法教化,不與老百姓打成一片,人們就會覺得這個宗教對社會沒啥貢獻,存在的意義不大!

我在成都,青羊宮文殊院常去!兩者差別極為明顯。 早年去青羊宮多,對《老子》感興趣,都能背誦。青羊宮除了教太極,還請一些學者講道家文化講座。道士則守殿堂賣東西,打卦算命就沒別的了(前些還出過事,以算命忽悠了外地人上萬元被投訴了)。後來就去文殊院多了 。文殊院給人感受不一樣,商業化極少,國內率先免門票免費拿香。殿堂無僧人值守,香客自主觀禮。除了客堂值班的,全都誦經念佛去了。有僧眾佛學院,還有針對信眾的青年佛學會。佛學會三個年級同時開班,上課在周五周六晚7一9點,授課的全是法師,不是學者。佛學會一年級已經招生十幾屆了,全免費的。還有興趣班,書法班、繪畫班、器樂班、茶禪班、素食培訓班,興趣班周末白天開,全免費。此外,還開國學講堂,請外面一些學者講傳統國學:如《老子》、《黃帝內經》、《論語》等,全免費。來學習的人很多,每班報名七八百上幹人,因為教室所限,每班只招一百多人。沒排上的只能等。我就是從青年佛學會一級一級學了好幾年學出來的。
此外,寺廟還有居士的香光念佛會,有四五百居士常年念佛。還有居士的誦經小組,近百人常年誦經。還有各個實修小組:如准提法實修小組,大悲法實修小組。

除這些,寺廟每年組織幾次大型普法活動,如禪修營,體驗營,念佛七,禪七,學員來自全國各地,全免費,還發衣服紀念品。

在佛誕還有大型文藝演出。廣場容不下觀眾,在寺廟外有投教直播,在騰訊視頻有直播,影響很大。

每有時間就去做義工,做的很開心,付出的心甘情願。每有大型活動,人幾乎常泡在廟裡,如臘八施粥,去年就發放給市民幾十萬份。
成都人普遍喜歡文殊院,好多人說一進寺廟人的心就很容易靜下來。

有空時,或去茶園喝茶讀書、談天,人聲鼎沸,但內心卻覺非常寧靜,每次喝茶,都有一種別樣的感受,飯時吃素齋,飯後寺院漫步。或去寺廟圖書館泡一整天,這些都是對紅塵人生的一次洗禮與休養。

在寺廟裡人心是柔和的,安然的,對一切是感恩的。

一個道場對世俗接引與化導做的很到位。
宗教是導世化俗的,如果這方面不積極主動做事,世人看不到你對這個世界的積極作用,時間長了,就會被邊緣化。所以,道門還是要努力一把!不要頓不頓根機不夠,所傳非人會遭天遣,把自身的業報歸於天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何還會懲罰修道人!!!


路過~~隨口一答~~這題不僅要從歷史來看,還涉及兩教理論、實踐特色等~~~如有謬誤,還請方家斧正。噴子還請出門右拐自行飛升或涅盤。

題主所說的「佛教昌盛而道教勢微」,應該是指當代而言。如果我們從歷史維度來看,歷代佛道二教興衰相續,此消彼長,往往某朝尊佛而某朝崇道,跟隨統治者心意而變,並無一定。漢朝有道教新興也有佛教初入,魏晉南北朝崇玄談幽也有梁武好佛,唐朝以道教為國教而武則天自比彌勒,宋帝多崇奉道教甚至自吹神仙轉世,元朝尊崇藏傳佛教,明朝尊崇道教(嘉靖煉丹都煉成精了),滿清又尊崇藏傳佛教~~說白了,統治階級覺得哪個教有幫助,就扶持哪個,例如李淵往自家臉上貼金宣稱是老子後代,孫媳婦武曌就說俺彌勒轉世該當建立地上佛國你們老李家玩蛋兒去吧,把老公家的神仙們臉打得啪啪響~~又比如三武滅佛,實質都是看中寺廟積蓄,轉移與緩和社會矛盾。等等。

那麼回到本題,為何當代佛教昌盛而道教式微?本朝以馬列為宗,對於其他諸教,首先就要看前朝沿襲如何。先看滿清,再看民國。

滿清固然開國之初尊崇佛教(藏傳為主,雍和宮是個例子),道教也不弱,有龍門派王常月等高道復興之勢。但到中後期,國事倜儻,佛道二教均有破敗凋敝氣象,再經太平天國掃蕩後,二教日趨沒落,僧道素質良莠不齊,不重修行而以生產經營為念。

然則何以佛教遽爾復興?說因緣際會也好,說歷史偶然也罷,不可否認的是民國亂世時期,佛教內湧現了一大批高僧,以太虛、印光、虛雲、圓瑛等為首,大力復興佛教。尤其以太虛大師宣揚的「人間佛教」為重,紹繼大乘慈悲普渡理念,倡導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轟轟烈烈,功德無量。餘緒通過印順、慈航等大師直至今日台灣的星雲、證嚴、聖嚴各位法師,貼近世間民眾,將傳教與慈善結合一體,長盛不衰。即使大陸經過局勢動亂,但太虛等四大高僧復興後的底子尚在,亦不至於法脈斷絕。

而反觀道教,可惜的是民國後罕有如四大高僧那樣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高道和相應組織。受限於種種因素,民國道教總會和龍虎山均難有實質作為。難得有一個陳攖寧先生提出仙學,亦是居士而非道士。道教並未在民國出現復興,移居台灣一脈亦僅是表現平平,近年甚至不如天師府後繼何人之八卦更能引得社會關注。

因此,經過民國兩教的此消彼長,儘管本朝初期大亂導致兩教均元氣大傷,但恢復太平後,在八九十年代發展經濟的大潮下,在練氣功、打雞血、重養生等狂熱下,在港澳台商人的反哺下,各路仙佛妖怪紛紛重新出山,佛教重新興旺發達不足為奇,而道教相比之下便有點聲勢不足。

另一方面,佛教本身便是世界性宗教之一。而在各種因素包括「別有用心的勢力」倡導下,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在西方逐漸據有了一席之地,而伴隨流行文化迴流,亦有較大影響。別的不說,某位流亡印度的老和尚時不時出來露個臉,就很賺眼球了。

而從宗教理論等方面看,道教以清靜無為、羽化飛升為念,少了幾分煙火氣。佛教雖然也求出世,但在大乘和人間佛教理念的影響下,相比而言更加貼近民間和大眾五味雜陳的人生。各類慈善組織也常常與佛教有關聯。道教雖然也宣揚積德行善,但更多時候是一家一觀單打獨鬥,在有組織有紀律方面還是差了點,和百姓的距離遠了點。而道教的體系龐雜紛亂,常常摻雜在民間信仰乃至中醫養生等體系中,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信眾的專註度。佛教時不時出來個仁波切出本書熬鍋人生雞湯帶你感動帶你飛,道教似乎少有如此,倒是中醫和養生家們一本接一本地出書,還攻佔了微信朋友圈。

所以,道教人士們想要復興,要走的路還很長。從理論到實踐,都有很多要探索。不過歷史無常,誰也說不清今後會如何發展。至少現在,大家都還是頂禮馬列大菩薩、五代扣肉諸天尊罷。

以上。隨口而答。謝絕宗教原教旨人士口誅筆伐。如有噴子,本座當拜玉章誦真言,伏請玄穹高上包子大天帝現無上金身法相降伏摧破之。


道教門檻太高了,而佛教基本上沒有門檻。


你想拜師入教也得入得貧道法眼才行...


道教,準確而言是民間習俗信仰,已經融入了尋常百姓家,中國人哪個不拜土地不做初一十五過年過節看風水算命什麼的呢?世界三大宗教準確而言是基督、綠綠和印度教,分別20億、12億和8億左右,第四是民間習俗信仰,大概3到6億,佛教只有3億多。佛棍最厲害的攀附其他宗教改造自己,渾水摸魚,你讓他們在中國以南傳的真面目示人,起碼掉一半的信徒


說得簡單點就是。沒怎麼宣傳。。也沒沒什麼名人和明星,在微博你可能會見到許多明星或者某大V 是佛教的信徒,但是道教幾乎沒有吧。。論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很多人喜歡倉央嘉措或者對西藏的嚮往,加上官方宣傳也很好,而覺得道德經那些文言文什麼的覺得沒美感。還有上一代的影響蠻大的,都覺得道教好像只是負責一些白事什麼的,而現在人都覺得拜平安只能去找釋迦摩尼。還有就是老是出現一些江湖騙子啊什麼的。再說個比較無聊的事情,有很多小地方的道觀被寺廟給佔了在幾年前是很常見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