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道教在打擊迷信的環境下還依然存在?
你得舉個例子,佛道中哪一個觀點 屬於迷信,並說明為什麼屬於迷信。
知乎上爭論的最多的就是「有沒有神」和「有無輪迴」了。1. 有沒有神,只取決於你對「神」的定義 a. 如果你將「神」定義為有別於人類 且 具備人類所不具備的能力 的一類生物,那麼佛教是承認有神的,或者你回答我,茫茫宇宙中,難道一切生物都跟地球上差不多?比如鳥能飛,而人在幾百萬年的進化中都沒能實現這一點,如果不是人類對鳥類司空見慣,那在人而言鳥就是神。說鳥是「神」,就像說鳥是飛禽一樣,只是一個簡單的生物分類,不是讓你去膜拜的。
b. 如果你將「神」定義為創世者,那麼佛教和科學教都是不置可否的。 佛教說:「眾生平等」;科學教說:「上帝可能存在,但是科學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不必需一個創世者。(史蒂芬 霍金)」。c. 如果你將「神」定義為能違背物理規則的一類生物 科學教將出來打嘴巴,能被違背的規則就不是正確的規則,若神能做違背能量守恆的事,那不能說明神牛逼,只能說明能量守恆規則有缺陷,還需要繼續完善。2. 關於輪迴的辯述就難多了,我正反說兩點 a. 當年有些人提出了一個猜想「斷滅論」,認為「信息」能憑空消失,我想物理教也不會承認吧,比如一束電磁波,只可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存在,信息是不滅的。佛教故說「因果(轉換)、輪迴(不滅)」。 b. 「人有靈魂,周轉於輪迴中」不是佛教的觀點,恰恰是佛教所反對的「常住我論」。總之吧,你腦子中的「輪迴」觀確實是迷信,因為它和佛教的輪迴只是名字一樣,而觀點不同。所謂迷信,就是指不加思維的相信。對於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透徹,我們相信它,那就叫迷信。
迷信是一種心理活動,和迷信的對象是不是真理無關,也就是對於真理也可能產生迷信;和「有無」無關,也就是說「不相信」也可能屬於迷信。比如「有創世者」和「無創世者」,在無證據的情況下,無論信哪個都屬於迷信。
不迷信者應該是這種態度:「雖然我傾向於相信無創世者,但我無精力去證明之,故我不認為其一定屬實。」故而,我可以說,我們大部分人不信神,不是理性思維的結果,而只是教育導致我們將神和迷信聯繫在一起,而這恰恰就是其所反對的迷信活動。看到這裡,樓主可能不攻擊佛道迷信,而改為說佛道不科學,不能證偽。我打個預防針
a. 科學不能證明科學本身是科學的。(無所謂,其它理論也一樣,頂多自能自洽)b. 科學不代表正確,不科學不代表錯誤。(這一點很多人不知道,科學屬於精神文化範疇。不能證偽 不等於 就是偽的)c. 數學屬於非科學d. 「弦論」和「多重宇宙」也不可證偽,有些科學家呼籲給予這兩個理論豁免權。最後,少扣「迷信」的帽子。若你對某個觀點有疑惑,直接提出來,所謂理不辨不明。即使互相不能說服對方,也可以互相拾缺補遺。憍陳如。云何名為第四人間所居之處。觀察彼處不生樂想。
憍陳如。有智之人次觀人中。一切皆有種種諸苦。所謂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五盛陰苦。
飢苦 渴苦 貪苦 嗔苦 妒嫉等苦。
妄言 綺語 兩舌等苦。惡口罵詈 誹謗等苦。
寒苦 熱苦 惡風 惡雨 疫蝗等苦。毒惡禽獸傷害等苦。
惡世 惡王 牢獄等苦。
貧窮下賤 短命等苦。
既念此苦更生重苦。緣苦生苦還造苦因。於未來身復受苦報。
如是轉轉無量無邊。受諸辛苦無有窮盡。何有智者樂於彼中。
是名第四眾生人中居處。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人道中不生樂想。
因為佛教和道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戰後世界文明的基石。是東方廢土居民的唯一救贖。
在本身並不知道事物真相的情況下,這本身就是一種迷信!
對於心靈力量的研究,人類從未停止過,這是一個現有科技無法解釋的領域,你可以否認,但是無法不承認在生活的細節里,時時刻刻都有它的影響,它的力量,小的走路吃飯,大到預見未來鄙視中國,佛學道學儒家的重要文化都被湮滅在腐朽的利益之下,我們華夏人對自己文化的理解還不如外國人的思考來的深刻(儘管也不太認可國外的對象實驗)有這麼一個現象,無論是窮人富人,政權商士,都對長生不老和超能力都有些幾乎無可抑制的嚮往,所以哪怕現在已經無可見證那些傳說中的神話,哪怕修仙成道被譽為虛無縹緲的迷信,依然人人趨之若鶩你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但請不要執著於虛無縹緲的幻想與其練習打坐學習氣功嘗試瑜伽還不如努力通過有效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思維力,觀察力和感知力,這些雖然不能讓你騰雲駕霧,也不能讓你點石成金,但是能對你的人生產生巨大而長遠的改變,所謂的超能力也是在某些優秀的能力臨界點而衍生出來的,想要一步登天除了天生別無他法
縱觀古代學說,現代理論,都離不了勤奮的練習,打坐如是,練拳如是,觀想如是
夢境學說 細分之下,唯獨夢境意義重大 很多關於夢境的超能力以及玄學事件無一不在告訴人們關於它的奇妙,可惜哪怕是神奇的科學也暫時無法探知夢境 首先,每個人每天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睡覺,人的一生也有一半在睡覺,這個時間很大的意義 重要的是,很多科學理論也有關於境也能學習和改變,這對每個人的作用是不可預計的 其次,夢境的世界是在另外一個維度,你可以創造你想要的,你沒有的,你所熟悉的物質和環境,創造屬於自己的規則和體系的世界 最最重要的是,它不僅在空間物質上無所限制,同時也在時間流上有很大的區別,一瞬千年有點誇張,但是睡覺一個小時夢裡過了一天或者幾天還是很長見的,暫且不理會原因,這個結果就讓人很振奮但是往往夢境是隨機的,貌似不可控制的,甚至無法辨別身處夢境 之前有看到一本書,書里有提到夢境是可以自己主導的,這需要反覆練習,有針對性有方向的練習,直到能控制夢境朝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直到自己能明白自己在夢中卻不會醒,這涉及到關於潛意識和心靈的能力吐吶之道 除了夢境,還有呼吸,人每時每刻都要呼吸,你的步伐,你的節奏,你的韻律時刻都在同步你的呼吸,古代理論更是以呼吸吐吶為基礎,不論是瑜伽還是佛學道家,吐吶是每天都要練習的,它涉及到自身的調節,涉及到宇宙能量的接收,暫且不提原理,但是每個曾經冥想和專註呼吸吐吶的人都會明白,有些事存在是有它的道理的,至少在未知領域,它所體現的在外現象已經說明了一切道教式微,破壞力小。
請注意,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
現在在中國談起佛教,常常會受到別樣的眼光。反應常常會是「那是迷信」、「太消極」,「太保守」。把佛教作為智慧之學,最起碼作為哲學思想來看的,真是少得可憐。
智慧的佛教,教人獲得心靈自在的佛教,教人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佛教,如何落到這步尷尬境地?中國社會對佛教的誤解,竟是如此之深!
把佛教看成消極的,會說佛教提倡「四大皆空」。這是誤解佛教中「空」的含義。佛教所謂的「空」,其實並非「空空如也」的意思。其一意思是指:世上沒有實在的永恆不變的東西,所謂的緣聚緣散。這不是客觀實相嗎?除非不願意承認客觀的人,才會說這是消極。
另外,佛教的「空」,其實含藏「有」,所謂的「真空妙有」「大空大有」「空有不二」。如同宇宙之空曠,才有星河之燦爛。也猶如越虛心的人才會學到越多的東西。這樣的「空」,不知道為何被理解為「消極」呢?
一些人因為生活的挫折,心灰意冷,於是想到逃避想到了出家做和尚。這於是又被看作佛教是「消極」的一個「罪證」。你可以到山裡到寺院里出家去圖清凈,但那並不是佛教的真正精神。
實際上,真正的「出家」有著無比積極的意義。出家的僧人擔負著傳承佛法、幫助天下人破除煩惱的責任。成為和尚住進廟裡,是因為可以心無旁騖地真參實悟,學到真本事,最後是需要把佛法普及開來的。就如同埋頭做實驗,實驗成功之後是要用在現實生活造福百姓的。出家的目的是要自覺覺他,自利利他,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決不是只求一己清凈。
很多人學佛之後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跟現實生活脫了節。這也是誤解為消極的原因。其實,學佛者是不應該脫離生活和本分的工作的。所謂「一切治生產業不離佛法」。做好應該該做的事,是學佛的人最起碼的態度和條件。
也有許多佛教人士,因循守舊,不能跟上時代精神,不努力學習新的知識。通常看到學佛者,無論見到什麼人,都是一口說了千百年的佛話,難怪要造成人們反感。前一段有僧人學習MBA被當作新聞。這反應著對佛教的誤解。僧人們學習現代社會的知識,應該是分內之事而不是「另類」。比如有一些僧人建立博客跟人們交流佛教,這是完全應該的事。當然值得鼓勵。六祖慧能說:「無邊法門誓願學」,現代的各種知識,難道不就是僧人們該學的法門嗎?
在救助社會貧苦方面,中國佛教界也比較少見到行動。能見到的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寺院都在努力獲得資金,建造富麗堂皇的各種大殿。這倒真跟許多或富或窮的地方大建豪華辦公樓的現象有得一比。建設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把多一些資金用在救助社會苦難上,應該更能實踐佛教的精神吧。
又有一些人說,推崇佛教的國家都很落後。那請看中國歷史。唐代佛教發達,正是興盛朝代;宋代有深厚的禪文化的底蘊,你看那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和諧富裕的氣象。
又有人誤認為,學佛就要吃素。釋迦牟尼從來沒有說過學佛要吃素。也不知為什麼許多人一想到學佛,就把吃素聯繫在了一起。吃素值得提倡,你盡可以吃素,可是那跟佛教的真正精神沒有關聯。實際上,隨著修習佛教的深入,因為身體的清凈,的確會自動自願地少吃葷多吃素,但那不是一種強迫而為。
又有說佛教跟科學研究有矛盾。乾脆就抬出愛因斯坦的話來解釋吧。他說:「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所有誤解中最大的誤解,是認為學佛就是信佛,把釋迦牟尼當作神而不是人來看。常常一談到佛,別人都會問:「你信佛?」真正學佛者,貴在真參實悟。未加求證就信的,並非真正的信。你完全可以就這樣去信,但這不是釋迦牟尼倡導的精神。
釋迦牟尼不知有多少次告訴跟他學習的人,要獨立求證不要盲從他。他兒子羅睺羅不好好參學,說爸爸你保佑我不行了嗎?釋迦回答:「吾尚不能自保,何能保汝?」意思是,我都不能保自己,怎麼能保護你呢?你自己好自為之,自求智慧解脫吧。德國的尼采了解佛教的精神,他說:「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釋迦牟尼是一個大教育家,是一個心靈解放的導師,是一個覺悟的人,他不是神。
博大又精微的佛教被誤解得太深。難以盡言。有多少積非成是的東西,就需要多少的智慧來正本清源。還原一個真正的佛教精神,需要多少慧眼,多少慧力,需要擯棄多少迷信,放下多少宗教情緒?!
佛義剛好破迷信
道教、佛教就是迷信,你哪兒聽來的?怎麼證明?再說,一般說破除迷信,沒有打擊一說,信不信是個人的事,只要行為不違法,憑什麼打擊人家。
不也有信輪子的嗎?總存在那麼幾個,你懂的
一句話,如果你要批判一個事物,最好去透徹的了解它,再下定義或者批判.
對我們這幾代人來說,打擊迷信是學校教給我們的,是政治正確的。
可惜的是,基本的科學素養學校並沒有能教給我們,基本的邏輯思考能力更是一塌糊塗,所以迷信的東西總能從各種角度花式地影響我們,陰陽五行如是,佛教如是。
人類就是這樣脆弱,既拒絕不了宗教的誘惑,又無法擺脫自幼被灌輸的理念,這就是這個問題下那麼多回答里就算信教的人都不願承認自己是迷信的原因。
首先有一點,有些東西不能一票給否定,佛家道家裡面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比如道家的養生,佛家的修心。
其次,就是一些媒體搞宣傳,通過一種看起來科學或者高大上的手段,讓人覺得那不是迷信
第三就是物質生活滿足後,人們就開始追求精神生活,這些東西披上國學的外衣後,自然也會被人關注。
最後就是每個人都有好奇心,越是神秘的東西,人們越是想去關注。
迷信是可以被人利用的。照此方法,科學也是可被偽科學利用,宗教信仰更是如此,生活經驗也是,所以世間就是迷信活動構成的。保持一份懷疑才是接近真理的唯一方法
迷信的意思是盲目的相信/無知的相信,並不代表佛道。
另外這個提問十分沒水平,浪費勞資一分鐘時間。